口服给药技术操作规范
(一)操作要点与评价标准
分值 5 5 项目 仪表 仪表端庄,服装整洁 操作要点 评价要点 符合要求 评价等级 5 5 3 1 3 1 1.确认医嘱及口服药执行单:患者床号、姓名、药物名完整、正确 称、剂量、服用时间等 2.向清醒患者解释口服给药的目的、药物名称、基本药解释到位,理作用,取得患者配合 交流自然 5 5 3 1 3.评估患者身体情况:如年龄、自理能力、语言沟通能评估准确,评估 力、配合能力等;详细询问患者用药史、过敏史、家族态度和蔼 史,了解患者药物使用情况,是否具备所服药物的有关知识等 4.了解、观察患者的吞咽能力,咽部是否有溃疡、糜烂,评估准确 有无恶心、呕吐等不适,能否配合服药,有无不遵医行为 1.个人准备:应用六步洗手法清洗双手;戴口罩 操作前 正确 5 5 3 1 5 5 3 1 5 5 3 1 2.物品准备:①发药盘1个或发药车1辆;②药杯及口物品齐全,服药执行单;③小药袋数个;④水壶(内盛温开水)、小放置合理 毛巾、笔;⑤必要时备量杯、滴管等 1.根据口服药执行单核对床号、姓名、药名、剂量、填写、核对时间、用法 完整、正确 5 5 3 1 5 5 3 1 操作中 备药 2.依据不同药物剂型采用相应的取药方法: (1)固体药片、胶囊应使用药匙取药;药粉或含片应用药袋包好;婴幼儿、鼻饲或上消化道出血患者所正确 用药物,发药前需将药片研碎 (2)水剂药应用量杯取药,先将药液摇匀,左手持量15 15 12 9 杯,拇指置于所需刻度,使之与视线在同一水平,右手持药瓶,握于标签面,以免药被沾污瓶签;若同时服几种药液,应将药液分别倒入不同杯内;药液不足1ml时用滴管吸取,以15滴为1ml计算 3.全部药物经双人核对无误后,备好药盘待发 操作正确、熟练 1.洗手,将口服药执行单、水壶(内盛温开水)放在操作正确、发药车上,推至患者床旁,核对床号、姓名,并呼熟练,核对唤患者姓名,其应答后再发药 认真 5 5 3 1 5 5 3 1 发2.发药时告知患者药物名称、基本药理作用及注意药 事项,然后协助患者服下,方可离开;年老、体弱、小儿、危重患者应喂药;鼻饲患者应将研碎药物溶解释到位,解后由胃管注入(灌注药物前应检查胃管是否在胃操作正确 中,灌注后应注入少量温开水,冲净胃管),发药后护士签好发药时间及姓名,并请家属签字 3.若患者不在病房或因故不能服药者,暂不发药,交接及时、并做好交班 4.注意观察患者服药后效果及不良反应 完整、准确 观察细致 5 5 5 5 5 5 3 1 3 1 3 1 5 5 3 1 1.对物品进行分类处理:将发药盘、药杯用清水冲洗、用物处理方操作后 消毒擦干;擦药杯的小毛巾应每日消毒 2.清洗双手 法正确 操作熟练,记录完整正确 理论 提问 5 5 3 1 5 [注释]评分等级:I级表示评估准确,操作熟练、规范,无缺项,与患者沟通自然,语言通俗易懂;II级表示评估不够准确,操作欠熟练、规范,有1~2处缺项,与患者沟通不够自然;III级表示评估不准确,操作欠熟练、规范,有3处以上缺项,与患者沟通少。
(二)应掌握的知识点 1.口服给药的目的
(1)按照医嘱正确为患者实施口服给药,并观察药物作用。
(2)药物口服后经胃肠道黏膜吸收而产生疗效,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2.注意事项
(1)严格执行查对制度。
(2)需吞服的药物通常用40—60℃温开水送下,不要用茶水服药。 (3)掌握患者所服药物的作用、不良反应以及某些药物服用的特殊要求。 (4)对牙齿有腐蚀作用或易致牙齿变色的药物,如酸类或铁剂,应用吸管吸服后漱口以 保护牙齿。
(5)缓释片、肠溶片、胶囊吞服时不可嚼碎。
(6)舌下含片应放于舌下或两颊黏膜与牙齿之间待其溶化。
(7)在一般情况下,健胃药及一般降糖药宜在饭前服,助消化药及对胃黏膜有刺激性的
药物宜在饭后服,催眠药在睡前服,驱虫药宜在空腹或半空腹时服用。
(8)抗生素及磺胺类药物应准时服药,以保证有效的血药浓度。某些磺胺类药物因由肾
脏排出,尿少时易析出结晶引起肾小管堵塞,故服药后要鼓励患者多饮水。
(9)对呼吸道起安抚作用的止咳糖浆及口含药,服用后不宜饮水以免冲淡药物、降低疗
效,若同时服用多种药物时,则最后服止咳糖浆。
(10)对服用强心甙类药物的患者,服药前应当先测脉搏、心率,注意其节律变化,如脉
率低于60次/min或节律不齐时,不可服用。服药期间应认真监测心率、节律等。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