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小岗位,大舞台》

来源:华佗健康网
小岗位 大舞台

----班级小岗位实践的几点思考

我在网上看到这样一段话,有一位班主任曾说 “有班主任在,学生能做好,这个班主任基本合格;班主任不在,学生能做好,这个班主任很优秀;可是,如果班主任在,学生仍不能做好,那么这个班主任无疑是失败的。”

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真正的教育是学生的自我教育。”在班级管理中,班主任应做好引导、点拨、调控工作,给学生更多的自主权,充分唤起学生的主体意识以及对班级的责任感、荣誉感,尽情表达他们的意愿,充分挖掘他们的潜能,使之真正成为班级管理的主人。

目前我们的学生,是一个庞大的以独生子女为主的群体,他们自立意识和生活处理能力差,依赖性强,特别是缺乏对自己、对父母、对学校、对社会的责任感,表现出一种不负责任的态度,缺乏责任感的现象较为普遍,如对学习不负责,上课开小差,作业马虎;对他人不负责,以自我为中心,不关心同学,不关心家庭成员;同学间不会团结协作等。跨世纪人才需要博学多才,有快捷获取信息的能力,有终身学习的观念,有自我发展的精神,有与人协作的意识等,所有这一切都离不开责任心的培养。

责任心的培养要以实践为基础,在活动中锻炼成长,小岗位制正好能培养学生的这一能力,所以我班开展了小岗位制的工作。“小岗位”是学生成长的“大舞台”。孩子们说:“给我一个岗位,我能行。”李家成博士在他的《让班级充满成长的气息》中说:班级建设需要引导学生参与到班级生活的自我维护中,而设立班级中的各种“岗位”,不仅有助于班级生活的自我维护,而且能够丰富学生的社会角色,在岗位建设中促进学生成长。

为此,我进行了大胆的尝试。从二年级开始着手开展了“人人有岗位”的活动,持续到现在五年级,在实施的过程中不断地进行调整、总结、更新。现在,我把我们班开展的“人人有岗位”这一活动,跟大家做一个交流:

一、小岗位的设置。

1.寻找小岗位。小岗位的设置遵循“需要”原则,在老师的指导下,由学生根据班级管理的实际需要去设立。设岗的时候,首先引导学生认识:班级就是我们的家,管理服务靠大家。然后组织学生讨论:班中哪些事情需要大家经常去做。学生你一言我一语,会说出许多日常琐事:擦黑板、开关电灯、清洁卫生角、整理图书等等。根据学生的回答老师进行板书。

2.“亮化”小岗位。

首先“亮化”小岗位的名称。由老师和学生一起给每个岗位起好听的名字。于是,班级小园丁、节能小卫士、黑板美容师、眼操小医生等非常吸引学生的岗位名称诞生了。一个好听的名字能够增加一份情感,学生在岗位上会干得更快乐。

其次是“亮化”岗位职责。由老师组织同岗的学生一起讨论自己所选岗位的工作职责,比如,班级小园丁的职责是给班级植物角里的花草浇水、晒太阳;节能小卫士在全体小朋友离开教室去出操、上体育等课时要负责开灯关灯。明确了岗位职责,学生完成任务时就有了方向,就更有利于岗位工作的落实。

3.自选小岗位。小岗位的选择遵循“自主性”原则。尊重学生意愿,能最大程度地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岗位设置好后,先由老师确定每个岗位所需人数,再简单明了地向学生提出岗位工作的要求:每天做、坚持做、认真做。随后就让学生思考选择。在学生自主选择的基础上,由老师根据岗位所需人数进行协调、均衡,以确保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做。

小岗位的设置是多层次的。像“打扫教室卫生”这样最基层的岗位,人人都要参与,无所谓选与不选。于是,每个学生就有了必选岗位和自主选择的一至两个岗位,形成了“一人多岗”的情形。

二、调整轮换小岗位,丰富学生体验,在多重合作中提升互动能力。 班级管理应该是动态进行的。根据班级、学生的实际,进行小岗位的轮

换和岗位设置的调整,不仅能丰富学生的体验,还能促进班级学生在多重合作中提升互动能力。

1.“小岗位的轮换”,它能给学生提供更多的锻炼机会,丰富学生在不同岗位上的体验;通过轮换,学生能与不同个体进行合作,有利于开放心态,促进班级大家庭的进一步融合。岗位轮换也遵循学生自主报名、老师合理协调的原则,就轮换周期而言,还要遵循“适时”原则。

2.不同的岗位轮换周期不同。每天轮换的有两个特殊的岗位——举牌员、本子传递员。这两个岗位不属于任何部门,也不用检查评价。这是奖励性质的岗位,天天轮换。如举牌员,谁的进步大,这周放学走路队时就由谁来举牌子。老师要做有心人,尽量做到一个学期里至少人人轮到一次,所以要特别关注后进生,挖掘他们的闪光点,给他们机会。这也是激励学生进步的有效方法。每周轮换的有一周值日生,有专门的值日表;每月轮换的有走廊纪律监督员;每学期轮换的:许多岗位都是一学期轮换一次,如图书管理员。

小岗位的部门管理。为了方便管理,更是为了进一步促进学生之间的团结协作,我根据岗位性质把小岗位分成了四类,分设四个部门。如下表: 岗位分类 管理类 学习类 岗位名称 班主任助理 小小气象员 小小节能员 小小保管员 小小发行员 班级小园丁 小图书管理员 小小领操员 小雷锋记录员 眼操小医生 小博士 小啄木鸟 具 体 目 标 协助班主任全面管理班级工作。 提前一天收听气象,并如期发布。 注意节电,节水,对队员进行节电,节水的宣传 对班级财产等妥善保管 负责班级学生报刊、杂志的发放 负责班级里的花卉的管理 负责班级图书的借阅保管工作 负责班级的早操领操工作 负责记录班级里的好人好事 负责管理检查学生做眼操 时事新闻发布、课外知识的发布 检查作业,发现困难生,及时给予帮助 负责所有服务类岗位的监督、管理工作 负责所有学习类岗位的监督、管理工作 小编辑 小小课代表 小小领读员 板报设计和布置等 负责一门学科的所有工作,做好老师的助手。 领好早读或者是任课老师不在时的读书及管理,向大家推荐优秀课外读物,组织大家交流读书体会 主持班级活动 负责班级活动的宣传、报道工作 负责班级活动的摄影工作 做好宣传和检查个人卫生工作。 桌面、饮水机、窗台、地面、卫生角以及户外包干区的清洁等卫生工作 负责收集废品、变废为宝,发现和制止有害校园环境的行为 负责擦黑板、清理黑板槽

活动类 卫生类 负责策划、组织和管理班级活动(午会课、班队活动等) 小小金话筒 小小通讯员 小小摄影师 小小卫生员 小小整洁员 绿色小卫士 黑板美容师 负责所有生活类岗位的监督、管理工作 三、小岗位的多元评价。

跨部门的日常检查。这样的检查是针对学生个体进行的。四个部门都是由中队委员负责管理和检查。这样的检查只是作为中队干部的职责,他们同时还是班级普通的一员,所以每人还有一个小岗位,只是不在自己所管的部门之内。这样,就使得他们在检查别人的同时也能切实接受别人的检查,真正落实了“服务大家,证明自己”的思想。

基于日常检查基础上的每月评优。这又是针对学生个体而言的。每个月的月底,根据小干部的日常检查记录,通过全班同学的口头评议,评选出当月的“优秀岗位小能手”,对这些同学颁发奖状。评价既突出对自己岗位自觉认真完成的要求,又偏向于助人为乐的同学,以此积极促进学生之间友好合作、互帮互助氛围的形成。如:我们班的王振宇同学自从担任了“讲台整理员”之后,平时,总能看见他一下课就围着讲台开始整理。每天放学,那就更不用说了,有时,我人在办公室,他就会跑到办公室,向我汇报完成岗位的情况,然后问我是不是可以回家了,这真是一个可爱的孩子。看着一个从

内向、做事不积极的孩子逐渐变成了一个关心班级、对自己的岗位认真负责的孩子,作为班主任真的感到很欣慰!再如:我们班的劳动委员徐雨帆同学,平时工作就认真负责,对自己负责的岗位“黑板美容师”真是一点儿也不马虎。每位任课老师来上课都是啧啧称赞!

小岗位的建设,确确实实为学生的成长搭建了舞台,它强化了学生的责任意识,培养了学生积极向上的情感,使之在班集体中实现了自我管理、自我激励、自我追求的和谐统一。小岗位落实了,学生的能力也得到了锻炼,班主任的管理也变轻松了。

参考文献:

1.《让每一位班主任都学会班集体建设指导丛书》 主编:唐云增 苏州大学出版社

2.《学会当班主任》 翟康 著 天津市南开区教育局 编 3.《今天,我们怎样做班主任》(小学卷)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