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物学-习题集10(参考答案)
河南农业大学
《微生物学》习题集(10)
参考答案
一、 名词解释
1.微生物:是指肉眼看不见或看不清楚的微小生物的总称。包括细菌、放线菌、霉菌、酵母菌和病毒等大类群。
2.芽孢:芽孢时某些细菌在其生活史的一定阶段于营养细胞内形成的一个圆形或椭圆形或圆柱形结构。 3.生长因子:凡是微生物本身不能自行合成,但生命活动又不可缺少的特殊营养物称生长因子。 4. L型细菌:指那些实验室或宿主体内通过自发突变而形成的遗传性稳定的细胞壁缺陷菌株。 5.致死温度:把能在10min内杀死某种微生物的最低温度界限。
6.COD值:即化学需要氧量,是表示水体中有机物含量的一个简便的间接指标,指1L污水中所含的有机物在用强氧化剂将它氧化后,所消耗氧的毫克数。 二、填空题
1.列文虎克,巴斯德,柯赫, 2.溶源菌,诱发裂解,自发裂解 3.化能营养型,光能营养型 4.产蛋白酶
5.电子传递水平磷酸化,底物水平磷酸化,光合磷酸化 6.121度,30分钟
7.肽聚糖 双糖单位,短肽,肽桥 8.Staphylococcus aureus 9.冷冻干燥法 液氮超低温保藏法 10.火焰灼烧,干热空气灭菌 三、选择题
1. A 6. A
四、简答题
1. 在微生物的培养过程中,如果要缩短其生长的延迟期,可以在菌种、培养基和其它方面采取哪些措施。 答:任意三条即可 A、通过遗传学方法改变种的遗传特性使迟缓期缩短;
B、接种对数生长期的菌种,采用最适菌龄;
C、尽量使接种前后所使用的培养基组成不要相差太大; D、加大接种量
2.简述巴斯德和柯赫的贡献。
答:巴斯德:1.否定了生命“自然发生”的学说。
2.发明了巴氏消毒法
3.奠定了微生物学的理论基础,开创了许多新的微生物学科。
第1页,共6页
2.A
7. A 3. D 8. A 4. D 9. C 5. B 10. A
柯赫:1.建立了研究微生物的一系列重要方法。
2.利用平板分离方法寻物并分离到多种传染病的病原菌。 3.提出“柯赫法则”。 3.叙述革兰氏染色的原理及步骤。
答:简要方法步骤:涂片→干燥→ 冷却→ 结晶初染→碘液媒染→酒精脱色→番红复染→干燥→镜检
原理:与两类细菌的细胞壁成分结构有密切关系。革兰氏阴性菌的细胞壁中含较多的类脂质,当用酒精脱色时,类脂质被溶解,从而增加了细胞壁的通透性,使初染后的结晶紫碘的复合物易于渗出,结果细胞被脱色,经复染后则呈现复染剂的颜色。而革兰氏阳性菌细胞壁中肽聚糖含量多且交联度大,类脂质含量少,经酒精脱色后,肽聚糖层的孔径变小,通透性降低,因而细胞仍保留初染时的颜色。 4.指出下列物品灭菌或消毒的方法及条件:
接种针、培养皿(要求保持干燥)、明胶培养基、皮肤、无菌室、果汁
答:接种针:酒精灯火焰(直接灼烧);培养皿:烘箱(170度2个小时);明胶培养基:高
压蒸汽灭菌(121℃30分钟);皮肤:75%酒精(擦拭消毒);无菌间:高锰酸钾和甲醛处理后保持10分钟以上或紫外灯照射15分钟以上;果汁:巴氏消毒(62-63度 30分钟) 五、问答题
1.营养丰富的食品容易由于微生物的污染而腐烂变质,试根据微生物学知识分析哪些方法可被用于延长食品的保存期?
答:(1)温度条件:放入冰箱等低温进行保藏以延长保质期;
(2)氧气条件:可以采取真空包装隔绝防止好氧微生物生长引起食品变质; (3)采取杀菌措施处理后进行密封保藏; (4)采取盐或糖等高渗透压来保存食品。
2. 细菌生长曲线分哪几个时期?各时期有何特征及在工业发酵中的应用。
答:(一)定义:把少量纯种单细胞微生物接种到恒容积的液体培养基中后,在适宜的温度、通气等条件下,它们的群体就会有规律地生长起来。如果以细胞数目的对数值为纵坐标,以培养时间为横坐标,就可以划出一条有规律的曲线,这就是微生物的典型生长曲线。 (二)生长曲线的四个阶段: 延迟期、对数期、稳定期、衰亡期
延迟期特点:
1)生长速率常数为零;细菌数量不增加或增加很少。 2)细胞形态变大或增长,许多杆菌可长成丝状。
3)合成代谢十分活跃,核糖体、酶类和ATP的合成加速,易产生各种诱导酶。 4) 对外界不良条件如NaCl溶液、温度和抗生素等理、理化因素反应敏感。 对数期:
1)生长速率常数R最大代时最短,生长速度最快;
2)细胞稳定(平衡)生长:细胞内各种物质按比例生长,菌体成分均匀; 3)酶系活跃,代谢旺盛 。 稳定期
1)生长常数为零,新生=死亡,达到动态平衡;活菌数的总量达到最大值; 2) 胞内的储藏物开始形成(如肝糖粒、脂肪粒等);
第2页,共6页
3) 某些芽孢菌的芽孢开始形成;
4) 某些细菌过量积累次级代谢产物,如抗生素、维生素等。 衰亡期
1)细菌代谢活性降低; 2)细菌衰老并出现自溶;
3)产生或释放出一些产物;如氨基酸、转化酶、外肽酶或抗生素等。
4)菌体细胞呈现多种形态,有时产生畸形,细胞大小悬殊;有些革兰氏染色反应阳性菌此时会变成阴性反应
第3页,共6页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