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2016学年湖北省黄冈市八年级(下)期末语文试卷
一、古诗文名句填写(8分,每小题8分) 1.古诗文名句填写。
(1)长风破浪会有时, 。(李白《行路难》) (2) ,青鸟殷勤为探看。(李商隐《无题》) (3) ,自将磨洗认前朝。(杜牧《赤壁》)
(4)美好的春天常常是诗人描绘歌咏的对象。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以“ , ”描绘出了早春春雨的轻柔与小草初出时嫩绿、若隐若现的模样。
(5)文天祥《过零丁洋》中的“ , ”这两句把地名与人物心情结合在一起,一语双关,对仗工整,巧妙地写出了形势的险恶和个人境况的危苦。 (6)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 , ”两句描绘的意境与李白《黄
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中的“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有异曲同工之妙。
(7)高邮的咸鸭蛋,确实是好,我走过的地方不少,所食鸭蛋多矣,但和我家乡的完全不能比! ,他乡咸鸭蛋,我实在瞧不上。(用唐代诗人元稹《离思》中的诗句填空)
(8)当家才知盐米贵, 。(《增广贤文》)
二、语言基础和语文实践活动
2.请将下面语句准确、规范、美观地写在横线上。 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
3.选出下列词语中加线字读音全对的一项( )
A.芦荟(huìng)) 荸荠(bó) 穈先生(méi) 囊萤映雪(yí
B.鬈发(juán) 胡髭(cī) 文绉绉(zhōu) 光大门楣(méi) C.哂笑(xī) 家醅(bēi) 庶祖母(shù) 颔首低眉(hàn) D.苋菜(xiàn) 及笄(jī) 花朝节(zhāo) 俶尔远逝(chù) 4.下面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不合乎规范的一项是( )
第1页(共31页)
智能组卷 尽在点知 www.dz101.com
A.紫禁城的城墙十米多高,有四座城门:南面午门,北面神武门,东西面东华门、西华门.
B.电视剧中记述的这场战争究竟是真实的历史描述,还是编剧的虚构? C.冰心说,童年是“真中的梦,梦中的真,是回忆时含泪的微笑.”
D.汉语方言有七大类,即北方方言、吴方言、湘方言、赣方言、客家方言、闽方言、粤方言.
5.下列各句中,加线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85岁的中国药理学家屠呦呦获得诺贝尔奖的消息路人皆知,这是第一位中国公民在本土获得诺贝尔科学类奖项.
B.大家七嘴八舌地商量着,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C.经过大家的努力,我们终于登峰造极,在山顶欣赏到了美好的景色. D.尽管王老师巧舌如簧,晓之以理,但他还是无动于衷. 6.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网络技术的高速发展,改善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加速了社会文明. B.写不写得出好的文章,关键在于你对生活要有深刻的感悟. C.春天,美丽的黄州繁花似锦,真是一个风景优美的地方. D.我们班的同学将来都希望成为一个有作为的人.
7.下列各项判断与分析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向前看”“向无此例”“心里向着他”,这三个加线的“向”的词性依次是:介词、副词、动词.
B.“敬畏自然”“旅鼠之谜”“大雁归来”“我的母亲”四个短语的结构各不相同. C.“为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中央电视台隆重推出32集大型文献纪录片《筑梦路上》.”这句话中“为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作状语. D.“画眉在树林边婉转地歌唱.”这个句子的主干是“画眉歌唱”. 8.下列关于名著知识及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古代男子20岁束发戴冠,表示已成年,称之为“弱冠”.“豆蔻”指十三四岁的少女.
班级作业智能管理 用点知APP
B.世界文学名著《名人传》,叙述了贝多芬、罗曼•罗兰、托尔斯泰充满苦难和坎坷的一生的经历,赞美他们的高尚品格和顽强奋斗的精神.
C.宋代文学家苏轼,字子瞻,自号东坡居士,四川眉山人,曾被贬到黄州. D.欧阳修,号醉翁,晚年号六一居士,北宋文学家、史学家.北宋文坛领袖,领导了北宋诗文革新运动,散文创作成就最大. 9.下列句子组成语段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
①但是人类错了,大自然在某个清晨突然咆哮,于是水和空气的污染,臭氧层破坏,阳光越来越凶猛地照射,都成了人类必须面临的严峻困境。 ②也许是人类的天性,凡是无偿获得的东西,就不为自己所珍视。 ③当原本无偿的东西开始收费之后,人类才珍视它们。 ④我们曾以为大自然恣肆汪洋,可以无限攫取。
⑤人类肮脏了那些洁净的物质,于是有了装在瓶子里的蒸馏水和氧气罐头等等商品。
A.②④①⑤③ B.②⑤④③① C.④③②①⑤ D.④⑤①③② 10.语文实践活动。
某校八(8)班开展以“红烛颂”为主题的语文实践活动。请你积极参与,完成下列任务。
(1)今年4月21日,教育部发布了《关于乡村学校从教30年教师荣誉徽标(LOGO)评选结果的公告》,山西省运城市李永华获采用奖。如图就是李永华设计的乡村学校从教30年教师荣誉徽标(LOGO)采用奖作品,请写出徽标中主体图形的构图要素,并说明寓意。要求语意简明,句子通顺,不超过80个字。
(2)下面是四副对联,上下联打乱了。请选出其中最恰当的一副送给你的老师。
A.两袖清风有正气 a.琴棋书画自陶情 B.竹菊梅兰可养性 b.莫愁两鬓霜雪寒 C.且喜满园桃李艳 c.雪压难摧涧底松 D.风吹不动天边月 d.一间陋室透书香 上联: 下联: 。
第3页(共31页)
智能组卷 尽在点知 www.dz101.com
三、浅层次阅读理解
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画眉鸟 欧阳修
百啭①千声随意移②,山花红紫树高低。 始知锁向③金笼听,不及林间自在啼。
【注释】:①啭:鸟婉转的叫。②移:移动,这里指飞翔。③向:在。 (1)本诗的前两句描写了什么样的情景?
(2)从对画眉鸟的描写中,可以看出作者向往怎样的生活? 12.阅读下面的经典短文,完成下列各题。
时间 席慕蓉
①一锅米饭,放到第二天,水气就会干了一些;放到第三天,味道恐怕就有问题
了。第四天,我们几乎可以发现,它已经变坏了。再放下去,眼看就要发霉了。
②是什么原因,使那锅米饭变馊变坏?是时间。
③可是,在浙江绍兴,年轻的父母生下女儿,他们就会在地窖里,埋下一坛坛米做的酒。十七八年后,女儿长大了,这些酒就成为了嫁女儿婚礼上的佳酿。它有一个美丽而惹人遐思的名字,叫女儿红。
④是什么使那些平凡的米,变成芬芳甘醇的酒?也是时间。
⑤到底,时间是善良,还是邪恶的魔术师呢?都不是,时间只是一种简单的乘法,
班级作业智能管理 用点知APP
令原来的数值倍增而已。开始变坏的米,每一天都在不断地变得更腐臭。而开始变醇的美酒,每一分钟,都在继续增加芬芳。
⑥在人世间,我们也曾看到过天真的少年一旦开始堕落,便不免越陷越深,终于变得满脸风尘,面目可憎。但是相反的,时间却把温和的笑痕、体谅的延伸、成熟的风采、智慧的神韵添加在那些追求善良的人身上。
⑦同样是煮熟的米,坏饭与美酒的差别在哪里呢?就在那一点点酒曲上。同样是父母所生的,谁堕落如禽兽,而谁又能提升成完美的人呢?是内心深处,紧紧怀抱不放的,求真求善求美的渴望。
⑧时间将怎样对待你我呢?这就要看我们自己是以什么样的态度来期许我们自己了。
(1)“坏饭”与“美酒”的差别在于那一点点“酒曲”,那么“禽兽”和“完美的人”的差别在于什么“酒曲”呢?(请用文中的语句作答)
(2)结合全文内容思考:如果你要像美酒一样,有芬芳甘醇的人生。那么应该“以什么样的态度来期许我们自己”呢?请简要回答。 13.阅读下面文言短文,完成下列各题。
【甲】五柳先生传
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闲静少言,不慕荣利。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造饮辄尽,期在必醉。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忘怀得失,以此自终。
赞曰:黔娄之妻有言:“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其言兹若人之俦乎?衔觞赋诗,以乐其志。无怀氏之民欤?葛天氏之民欤?
【乙】朱买臣传(节选)
朱买臣,字翁子,吴人也。家贫,好读书,不治产业,常艾薪樵①,卖以给食,担束薪,行且诵书。其妻亦负戴②相随,数止买臣毋歌呕③道中。买臣愈益疾
第5页(共31页)
智能组卷 尽在点知 www.dz101.com
歌④,妻羞之,求去。买臣笑曰:“我年五十当富贵,今已四十余矣。女⑤苦日久,待我富贵报女功。”妻恚怒曰:“如公等终饿死沟中耳何能富贵?”买臣不能留,即听⑥去。……
拜为太守,入吴界,见其故妻、妻夫治道⑦,买臣驻车,呼令后车裁其夫妻,到太守舍,置园中,给食⑧之。居一月,妻自经⑨死。买臣乞⑩其夫钱,令葬。 【注】:①艾:同“刈”,割,砍。薪樵:木柴。②戴:同“载”。③数:屡次。呕:同“讴”,唱。④疾歌:大声歌唱。⑤女:同“汝”,你。⑥听:听凭。⑦治道:整修道硌。⑧食:同“饲”。⑨自经:上吊。⑩乞:给予。 (1)解释下面加线的实词。
①亦不详其姓字 ②衔觞赋诗
③妻羞之,求去 ④到太守舍,置园中 (2)下列加线词的意思或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或置酒而招之 或异二者之为(《岳阳楼记》)
B.以乐其志 以其境过清( 《小石潭记》) C.其妻亦负戴相随 其真无马邪( 《马说》)
D.买臣愈益疾歌 益慕圣贤之道( 《送东阳马生序》) (3)用/给下面句子断句,断两处。 如公等终饿死沟中耳何能富贵? (4)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 ②女苦日久,待我富贵报女功。
(5)陶渊明与朱买臣有个共同点是 。但他们的生活追求是不一样的,陶渊明追求 的生活;朱买臣追求 的生活。
四、深层次阅读赏析 14.
乡村的风 许俊文
①风是乡村的魂。它不喜欢老是待在一个地方,到处游荡着,时南时北,忽东忽
班级作业智能管理 用点知APP
西的。它走到哪里,哪里就能感觉到乡村的呼吸。
②每次从城里回到老家豆村,第一个迎接我的便是风。我们虽然好多年没见面了,但它一点儿也不生分,先是用顽皮的小手,把我服服帖帖的头发拔弄乱,再在我干净的皮鞋和西服上,随意撒些尘土与细碎的草屑。要是春天,风就像一只摇头摆尾的小花狗,当我刚从汽车上走下来,视觉还没来得及舒展开,它就从我的身上嗅出了豆村的气味,亲亲热热地扑过来,伸出温软的小舌头,一下一下舔我的手与脚踝,你赶也赶不走。如果是秋天,风里便有了果实发酵的味道,那幽微的
醇意,好像一个去镇上打酒的孩子,不小心把酒洒了一路,惹人隐隐地有些陶醉。
③因为风的缘故,乡村里许多平常得不能再平常的事物,便有了某种诗意。你瞧,那晚风中的炊烟,怎么看都像是一幅悬腕挥就的狂草,云烟乱舞,该虚的地方虚,该实的地方实,那是我们在绢和纸上无法做到的,可谓真正的“天书”了。莲荡也是。一阵风吹过去,一阵风又吹过来,满荡田田的莲叶便乱了。然而,乱是乱了,但却乱出了味道。究竟是什么味道呢?我也说不清。看来这世界上的许多事情,就像这风中的“乱荷”,有一种不触动情欲的美,一种大美。你可以观,可以赏,但你却没有风的能耐,把好端端的东西破坏了,还居然翻出新意。还有秋风中的那些树木,原本蓊蓊郁郁的,可是经不住风的手轻轻地摇晃,三摇两摇的,就只剩下一副骨骼了。还是古人高明,他们面对这样的凋零景象,只用“删繁就简三秋树”七个字,就把很复杂的意思表达出来了。随着黄叶随风飘逝,树上那些平时看不见的鸟巢,一个一个都露了出来,远远看去,恰似一个个黑色的音符挂在枝柯上……
④说到风,我想起了一件事。有一年我从豆村带回一棵小枣树,栽在城里自家的庭院中。栽树之前我是下足了底肥的,可是几年过去了,并没有见它有多少长进。我很纳闷,就问父亲是什么原因。父亲看了看周围的环境,给出两个字:缺风。对,缺风。生长在乡村的树可不是这样的。你千万不要以为风是可有可无的东西,其实它是树和庄稼的神灵。一棵得风的树,就如同一个人得到了机遇,东风来了摇一摇,西风来了晃一晃。每摇晃一次,它的根就往泥土深处扎一扎,晃着晃着,一棵树就在风中长高长粗了。父亲把这种现象叫作“得风水”。记得豆村牛鼻凹里有一棵歪脖子黄栌,据说已经很有些岁数了,可就是长不大。村里有人想把它砍
第7页(共31页)
智能组卷 尽在点知 www.dz101.com
下做犁弓,父亲制止道:“这棵树虽然长得不是地方,但只要树头能从这凹里蹿出来,一旦招了风,不愁它不成材。”后来那棵黄栌居然有了出头之日,风吹着呼呼地往上蹿,一年一个样,一年又一个样,如今它已经有合抱粗了,成了我们豆村的一个标志。这大概就是神奇的风使然吧。当然神奇的还有我的父亲,尽管岁月的风已经把他的头发吹白了,腰吹弯了,甚至连牙齿也吹脱落了,在风中踽踽而行时,须拄一根拐杖,然而他能够从飘忽不定的风里悟出一点“道”,想必也该知足了。
⑤乡村里的许多事物,小至一片浮萍、一株草,大到一棵树、一座山,都与风息息相关。春风归来遍地绿,它们不得不绿;秋风君临千叶黄,它们不得不黄。在这回黄转绿的变幻之中,永远不老的似乎只有土地,只有风。一拔又一拨的风,吹了几千年,几万年,它吹走了许多东西,又吹来了许多东西。庄稼在风中拔节,鸟雀在风中飞翔,驴马在风中打着响鼻,蟋蟀在风中浅唱低吟…… ⑥倘若没有风,这个世界多么沉寂!
(1)请根据你的生活体验,仿照第⑤段画线的句子,再续写两个句子。 (2)第③段中,作者是用哪几幅画面来表现乡村的“诗意”的?请填充完整。 炊烟像一幅狂草﹣﹣ ﹣﹣秋树只剩下一副骨骼﹣﹣
(3)请仔细品味第④段画线句子的含义,谈谈这些话给你带来的启示。 (4)作者借“乡村的风”表达了多种情感,请结合全文分点加以概括。
五、写作展示
15.任选一题,按要求完成写作任务。 题一:那一次,我尝到了的滋味
要求:①如果选择题一,请根据自己的理解,在横线处填上合适的词语,把题目补充完整,然后写作。②结合个人生活经历?选取真实的生活片段,写一篇记叙文;或根据自己的所思所感,写一篇散文。③写记叙文要求文章叙事清楚,结构完整,内容充实;恰当运用描写、抒情等表达方式,写出真情实感。④写散文要求叙事或抒情线索明朗,感情真挚。⑤字数在600字以上。 16.任选一题,按要求完成写作任务。
题二:在我们每个人的生活中都会遇到许许多多或熟悉或陌生的目光,
班级作业智能管理 用点知APP
有的充满鼓励,有的充满关爱,有的充满赞许,有的充满期盼……总之,总有一种目光留在我们记忆的深处,让我们终生难以忘怀。 请以“记忆深处的目光”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①结合个人生活经历?选取真实的生活片段,写一篇记叙文;或根据自己的所思所感,写一篇散文。
②写记叙文要求文章叙事清楚,结构完整,内容充实;恰当运用描写、抒情等表达方式,写出真情实感。
③写散文要求叙事或抒情线索明朗,感情真挚。 ④字数在600字以上。
第9页(共31页)
智能组卷 尽在点知 www.dz101.com
2015-2016学年湖北省黄冈市八年级(下)期末语文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古诗文名句填写(8分,每小题8分) 1.古诗文名句填写。
(1)长风破浪会有时, 直挂云帆济沧海 。(李白《行路难》) (2) 蓬山此去无多路 ,青鸟殷勤为探看。(李商隐《无题》) (3) 折戟沉沙铁未销 ,自将磨洗认前朝。(杜牧《赤壁》)
(4)美好的春天常常是诗人描绘歌咏的对象。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以“ 天街小雨润如酥 , 草色遥看近却无 ”描绘出了早春春雨的轻柔与小草初出时嫩绿、若隐若现的模样。
(5)文天祥《过零丁洋》中的“ 惶恐滩头说惶恐 , 零丁洋里叹零丁 ”这两句把地名与人物心情结合在一起,一语双关,对仗工整,巧妙地写出了形势的险恶和个人境况的危苦。
(6)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 山回路转不见君 , 雪上空留马行处 ”两句描绘的意境与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中的“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有异曲同工之妙。
(7)高邮的咸鸭蛋,确实是好,我走过的地方不少,所食鸭蛋多矣,但和我家乡的完全不能比! 曾经沧海难为水 ,他乡咸鸭蛋,我实在瞧不上。(用唐代诗人元稹《离思》中的诗句填空)
(8)当家才知盐米贵, 养子方知父母恩 。(《增广贤文》) 【考点】名篇名句默写;常见易错字.
【分析】该题考查的是古诗词、古文以及现代文的背诵与默写.要学生在平时的学习时,要循序渐进积累所学的应背诵并默写的内容,不要太急于求成.首先不要混淆了所背的内容;其次是在默写时要注意不要出现错误(错别字、漏字、添字).
【解答】(1)直挂云帆济沧海(“济”容易写成“寄”)
班级作业智能管理 用点知APP
(2)蓬山此去无多路(“济”容易写成“寄”) (3)折戟沉沙铁未销(注意“折戟”的书写) (4)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5)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6)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7)曾经沧海难为水(“沧”容易写成“仓”) (8)养子方知父母恩
二、语言基础和语文实践活动
2.请将下面语句准确、规范、美观地写在横线上。 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 【考点】汉字临摹.
【分析】汉字临摹有多种形式,要认真审题,这是对汉字的临摹,要书写准确、规范、美观.
【解答】该题考查的对汉字进行临摹,要认真去临摹.一般情况是用正楷进行临摹,要横平竖直,一笔一画地去写,也可以使用行楷临摹,行楷的笔画可以有连接的部分,但是都要求书写准确,规范,还要注意汉字的间架结构,这样才能书写美观. 答案:
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3.选出下列词语中加线字读音全对的一项( )
A.芦荟(huìng)) 荸荠(bó) 穈先生(méi) 囊萤映雪(yí
B.鬈发(juán) 胡髭(cī) 文绉绉(zhōu) 光大门楣(méi) C.哂笑(xī) 家醅(bēi) 庶祖母(shù) 颔首低眉(hàn) D.苋菜(xiàn) 及笄(jī) 花朝节(zhāo) 俶尔远逝(chù) 【考点】易误读常见字.
第11页(共31页)
智能组卷 尽在点知 www.dz101.com
【分析】本题要结合平时课文中所学词语来辩析字音,要结合汉字的拼写规则来掌握字的读音,对一些多音字、形近字、形声字要能准确辨析. 【解答】A.错误.荸bí; B.错误.鬈quán,髭zī; C.错误.哂shěn, 醅pēi; D.正确. 故选D.
4.下面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不合乎规范的一项是( )
A.紫禁城的城墙十米多高,有四座城门:南面午门,北面神武门,东西面东华门、西华门.
B.电视剧中记述的这场战争究竟是真实的历史描述,还是编剧的虚构? C.冰心说,童年是“真中的梦,梦中的真,是回忆时含泪的微笑.”
D.汉语方言有七大类,即北方方言、吴方言、湘方言、赣方言、客家方言、闽方言、粤方言. 【考点】标点符号.
【分析】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标点符号的运用.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明确常见标点的用法,细心审题,谨慎作答.
【解答】A正确.此项考查的是冒号的使用,用于需要解释的词语后边,表示引出解释或说明.
B正确.此项考查的是逗号的使用,选择性问句只有最后一个问句使用问号,其它使用逗号.
C错误.此项考查的是引号的使用,间接引用句末的句号应在引号外.故句尾句号应在引号的外面.
D正确.此项考查的是顿号的使用,用于句子内部并列词语之间的停顿.故正确.
答案:C
5.下列各句中,加线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85岁的中国药理学家屠呦呦获得诺贝尔奖的消息路人皆知,这是第一位中国班级作业智能管理 用点知APP
公民在本土获得诺贝尔科学类奖项.
B.大家七嘴八舌地商量着,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C.经过大家的努力,我们终于登峰造极,在山顶欣赏到了美好的景色. D.尽管王老师巧舌如簧,晓之以理,但他还是无动于衷. 【考点】成语.
【分析】本题考查对成语的运用能力,解答此类问题,需要我们正确理解成语的意思,辨清成语的感情色彩,还要结合语境分析运用是否恰当. 【解答】A.路人皆知,比喻人所共知的野心.贬义词,使用不当.
B.不能决定哪个是对的.形容意见分歧,没有一致的看法.符合句意,使用恰当.
C.登峰造极,登上顶峰,意指到达最高点.比喻精绝的造诣.现在是多用它的比喻义.使用不当.
D.巧舌如簧,舌头如弹簧一般,形容花言巧语,能说会道,善于狡辩,含贬义.使用不当. 故选:B.
6.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网络技术的高速发展,改善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加速了社会文明. B.写不写得出好的文章,关键在于你对生活要有深刻的感悟. C.春天,美丽的黄州繁花似锦,真是一个风景优美的地方. D.我们班的同学将来都希望成为一个有作为的人. 【考点】病句辨析与修改.
【分析】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病句的辨析和修改.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明确常见病句的错误类型,细心审题,谨慎作答.
【解答】A错误.成分残缺,缺少宾语.“加速了社会文明”一句缺少宾语,应在“社会文明”后加“的进程”.
B错误.两面对一面.“写不写得出好的文章”是两种情况:“写得出好的文章”“写“关键在于你对生活要有深刻的感悟”对应“写得出好的文章”,不出好的文章”.故
第13页(共31页)
智能组卷 尽在点知 www.dz101.com
去掉“写不”.
C正确.“美丽的黄州”是主语,谓语“是”,宾语“地方”,句子的语序也没有问题.
D错误.语序不当.“将来都希望成为一个有作为的人”一句语序有误,把“将来”放到“希望”后面. 故选:C
7.下列各项判断与分析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向前看”“向无此例”“心里向着他”,这三个加线的“向”的词性依次是:介词、副词、动词.
B.“敬畏自然”“旅鼠之谜”“大雁归来”“我的母亲”四个短语的结构各不相同. C.“为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中央电视台隆重推出32集大型文献纪录片《筑梦路上》.”这句话中“为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作状语. D.“画眉在树林边婉转地歌唱.”这个句子的主干是“画眉歌唱”. 【考点】词性;短语类型;划分句子成分;提取句子主干.
【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词性,短语结构,句子成分和句子主干的理解与掌握.
【解答】A.正确.
B.旅鼠之谜与我的母亲都是偏正短语.本项错误. C.正确. D.正确. 答案:
B(敬畏自然,动宾短语.旅鼠之谜,偏正短语.大雁归来,主谓短语.我的母亲,偏正短语.有两个短语是相同的.)
8.下列关于名著知识及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古代男子20岁束发戴冠,表示已成年,称之为“弱冠”.“豆蔻”指十三四岁的少女.
B.世界文学名著《名人传》,叙述了贝多芬、罗曼•罗兰、托尔斯泰充满苦难和坎坷的一生的经历,赞美他们的高尚品格和顽强奋斗的精神.
班级作业智能管理 用点知APP
C.宋代文学家苏轼,字子瞻,自号东坡居士,四川眉山人,曾被贬到黄州. D.欧阳修,号醉翁,晚年号六一居士,北宋文学家、史学家.北宋文坛领袖,领导了北宋诗文革新运动,散文创作成就最大. 【考点】文学常识.
【分析】本题考查的是文学文化常识. 【解答】A.正确;
B.有误,“罗曼•罗兰”错了,应该是“米开朗琪罗”; C.正确; D.正确; 故选:B
9.下列句子组成语段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
①但是人类错了,大自然在某个清晨突然咆哮,于是水和空气的污染,臭氧层破坏,阳光越来越凶猛地照射,都成了人类必须面临的严峻困境。 ②也许是人类的天性,凡是无偿获得的东西,就不为自己所珍视。 ③当原本无偿的东西开始收费之后,人类才珍视它们。 ④我们曾以为大自然恣肆汪洋,可以无限攫取。
⑤人类肮脏了那些洁净的物质,于是有了装在瓶子里的蒸馏水和氧气罐头等等商品。
A.②④①⑤③ B.②⑤④③① C.④③②①⑤ D.④⑤①③② 【考点】排列句子顺序.
【分析】做本题时注意上下的过渡和衔接,语言要简明、连贯、得体.具体方法是紧紧抓住“序”字做文章,先确定中心句;然后再梳理各句之间的关系,如果有关键词的一定要抓关键词;最后逐句推敲,看整段是否符合一定的顺序. 【解答】分析:语段介绍了人类对大自然的认识,它揭示了人们由“无偿获得”却不“珍视”到“开始收费”“才珍视它们”的过程.因此,②句是一个总说,必须先排,紧接着具体介绍④①⑤,从④中的“我们曾以为”和①中的“但是人类错了”可以看出④和①排在一起,⑤是对①的补充说明,③是结句.所以应该这样排序:
第15页(共31页)
智能组卷 尽在点知 www.dz101.com
②④①⑤③. 故选:A.
10.语文实践活动。
某校八(8)班开展以“红烛颂”为主题的语文实践活动。请你积极参与,完成下列任务。
(1)今年4月21日,教育部发布了《关于乡村学校从教30年教师荣誉徽标(LOGO)评选结果的公告》,山西省运城市李永华获采用奖。如图就是李永华设计的乡村学校从教30年教师荣誉徽标(LOGO)采用奖作品,请写出徽标中主体图形的构图要素,并说明寓意。要求语意简明,句子通顺,不超过80个字。
(2)下面是四副对联,上下联打乱了。请选出其中最恰当的一副送给你的老师。
A.两袖清风有正气 a.琴棋书画自陶情 B.竹菊梅兰可养性 b.莫愁两鬓霜雪寒 C.且喜满园桃李艳 c.雪压难摧涧底松 D.风吹不动天边月 d.一间陋室透书香 上联: 且喜满园桃李艳 下联: 莫愁两鬓霜雪寒 。
【考点】综合读写.
【分析】本题中第一小题考查学生图文转换的能力.第二小题考查学生对对联的理解与掌握.
【解答】(1)本题考查学生图文转换的能力.作答此类题目,一定要认真看图,明确是由几部分组成,结合图案的主题,分析每部分的寓意即可.这个标志主要
班级作业智能管理 用点知APP
由汉字的“乡“字,数字“30“和蜡烛组成,从整体看又像一个“师“字,30的3又像是一条小路,表现了乡村老师坚守乡村,教书育人的精神.
(2)本题考查学生对对联的理解.对联一般分上下两联,上下联字数相同,相对应的词语词性相同.语义相关.老师们一生辛劳,最后天下弟子了无数,正如桃李满园,而自己却是一头白发.据此可作答. 答案:
(1)示例一: 标志以汉字“乡”、数字“30”、蜡烛为主要设计元素,整体图形神似 “师”字.汉字“乡”与数字“30”巧妙融合,仿佛是弯弯曲曲的乡间小路和蜿蜒起伏的山路.徽标表现了乡村教师坚守乡村、教书育人的崇高精神.
示例二:一根“蜡烛”与“30”结合,“火焰”与“心形”融合,寓意乡村教师30年师德高尚、严谨笃学、淡泊名利,用心奉献,燃烧心血,照亮乡村,点燃希望.(指出主要设计元素,答出主要寓意,语言通顺,即给满分.4分)
(2)上联:C且喜满园桃李艳 下联:b莫愁两鬓霜雪寒(2分,答对一联给1
分.)解析:(首先找与老师和辛勤付出有关的句子,其次注意上联和下联的平仄.)
三、浅层次阅读理解
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画眉鸟 欧阳修
百啭①千声随意移②,山花红紫树高低。 始知锁向③金笼听,不及林间自在啼。
【注释】:①啭:鸟婉转的叫。②移:移动,这里指飞翔。③向:在。 (1)本诗的前两句描写了什么样的情景?
(2)从对画眉鸟的描写中,可以看出作者向往怎样的生活? 【考点】托物言志诗;诗歌意境鉴赏;诗歌思想情感.
【分析】《画眉鸟》是北宋文学家欧阳修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此诗前两句写景,景中寓理;后两句言理,情理兼融.诗人在再现良辰美景时,着意于将自己感悟到的理念,不露痕迹地含蕴其间,从而表现出诗人对禁锢人才的憎恶与否定、对
第17页(共31页)
智能组卷 尽在点知 www.dz101.com
自由生活的热爱与向往.这首诗情景结合,寓意深远.
【解答】(1)本题考查描绘诗中展现的画面.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抓住诗中的主要景物,用自己的语言再现画面.描述时,一要忠于原诗,二要用自己的联想和想象加以再创造,语言力求优美.诗句意思:画眉鸟婉转歌唱自由飞翔,在万紫千红的花丛里起舞,在高高低低的树林间穿行. 围绕“画眉鸟在树间自由飞翔、鸣叫”回答即可. 画眉鸟婉转歌唱,自由飞翔,在万紫千红的花丛里起舞,在高高低低的树林里穿行.
(2)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与掌握.作答此类题目,一定要认真阅读诗作,正确理解其意思,然后结合题目的要求作答.围绕“自由自在”或“无拘无束”回答即可. 答案:
(1)画眉鸟婉转歌唱,自由飞翔,在万紫千红的花丛里起舞,在高高低低的树林里穿行.
(2)向往自由自在,无拘无束的生活. 参考译文:
千百声的鸟的鸣叫声,随着自己的心意任意回荡着,(就在那)山花万紫千红绽放在高低有致的林木里.这才明白:(以前)听到那锁在金笼内的画眉叫声,远比不上悠游林中时的自在啼唱.
12.阅读下面的经典短文,完成下列各题。
时间 席慕蓉
①一锅米饭,放到第二天,水气就会干了一些;放到第三天,味道恐怕就有问题
了。第四天,我们几乎可以发现,它已经变坏了。再放下去,眼看就要发霉了。
②是什么原因,使那锅米饭变馊变坏?是时间。
③可是,在浙江绍兴,年轻的父母生下女儿,他们就会在地窖里,埋下一坛坛米做的酒。十七八年后,女儿长大了,这些酒就成为了嫁女儿婚礼上的佳酿。它有一个美丽而惹人遐思的名字,叫女儿红。
班级作业智能管理 用点知APP
④是什么使那些平凡的米,变成芬芳甘醇的酒?也是时间。
⑤到底,时间是善良,还是邪恶的魔术师呢?都不是,时间只是一种简单的乘法,令原来的数值倍增而已。开始变坏的米,每一天都在不断地变得更腐臭。而开始变醇的美酒,每一分钟,都在继续增加芬芳。
⑥在人世间,我们也曾看到过天真的少年一旦开始堕落,便不免越陷越深,终于变得满脸风尘,面目可憎。但是相反的,时间却把温和的笑痕、体谅的延伸、成熟的风采、智慧的神韵添加在那些追求善良的人身上。
⑦同样是煮熟的米,坏饭与美酒的差别在哪里呢?就在那一点点酒曲上。同样是父母所生的,谁堕落如禽兽,而谁又能提升成完美的人呢?是内心深处,紧紧怀抱不放的,求真求善求美的渴望。
⑧时间将怎样对待你我呢?这就要看我们自己是以什么样的态度来期许我们自己了。
(1)“坏饭”与“美酒”的差别在于那一点点“酒曲”,那么“禽兽”和“完美的人”的差别在于什么“酒曲”呢?(请用文中的语句作答)
(2)结合全文内容思考:如果你要像美酒一样,有芬芳甘醇的人生。那么应该“以什么样的态度来期许我们自己”呢?请简要回答。 【考点】散文阅读综合.
【分析】本文通过饭放几天会变坏,而酒越放越美味,“坏饭”与“美酒”的差别在于那一点点“酒曲”,由此想到坏人与完美的人差别也是那一点“酒曲”,即内心深处,紧紧怀抱不放的,求真求善求美的渴望,启示我们要以积极、乐观、健康、向上的心态;求真求善求美的期盼;对人生、对事业、对他人认真负责的态度;对人宽容、对事体谅、对世界感恩的心态来成就美好的人生.
【解答】(1)本题是信息筛选能力的考查.必须先认真阅读课文,根据提示,在上下文中筛选出关键信息.根据提示句“同样是父母所生的,谁堕落如禽兽,而谁又能提升成完美的人呢?”从原文最后一段可以找到“是内心深处,紧紧怀抱不放的,求真求善求美的渴望”.
(2)本题是对内容概括的考查,根据问题,找到相应的段落,逐条总结即可,在总结的时候寻找每段的中心句和文章的中心句.或者找到重点词语,用自己的
第19页(共31页)
智能组卷 尽在点知 www.dz101.com
语言将词语整理组合也可.从文中议论句“温和的笑痕、体谅的延伸、成熟的风采、智慧的神韵添加在那些追求善良的人身上”和中心句“求真求善求美的渴望”可以看出要想有美好的人生要有积极、乐观、健康、向上的心态;求真求善求美的期盼;对人生、对事业、对他人认真负责的态度;对人宽容、对事体谅、对世界感恩的心态;智慧、能干、成熟的风采. 答案
(1)是内心深处,紧紧怀抱不放的,求真求善求美的渴望.
(2)积极、乐观、健康、向上的心态;求真求善求美的期盼;对人生、对事业、对他人认真负责的态度;对人宽容、对事体谅、对世界感恩的心态;智慧、能干、成熟的风采.
13.阅读下面文言短文,完成下列各题。
【甲】五柳先生传
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闲静少言,不慕荣利。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造饮辄尽,期在必醉。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忘怀得失,以此自终。
赞曰:黔娄之妻有言:“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其言兹若人之俦乎?衔觞赋诗,以乐其志。无怀氏之民欤?葛天氏之民欤?
【乙】朱买臣传(节选)
朱买臣,字翁子,吴人也。家贫,好读书,不治产业,常艾薪樵①,卖以给食,担束薪,行且诵书。其妻亦负戴②相随,数止买臣毋歌呕③道中。买臣愈益疾歌④,妻羞之,求去。买臣笑曰:“我年五十当富贵,今已四十余矣。女⑤苦日久,待我富贵报女功。”妻恚怒曰:“如公等终饿死沟中耳何能富贵?”买臣不能留,即听⑥去。……
拜为太守,入吴界,见其故妻、妻夫治道⑦,买臣驻车,呼令后车裁其夫妻,
班级作业智能管理 用点知APP
到太守舍,置园中,给食⑧之。居一月,妻自经⑨死。买臣乞⑩其夫钱,令葬。 【注】:①艾:同“刈”,割,砍。薪樵:木柴。②戴:同“载”。③数:屡次。呕:同“讴”,唱。④疾歌:大声歌唱。⑤女:同“汝”,你。⑥听:听凭。⑦治道:整修道硌。⑧食:同“饲”。⑨自经:上吊。⑩乞:给予。 (1)解释下面加线的实词。
①亦不详其姓字 知道 ②衔觞赋诗 酒杯
③妻羞之,求去 对…感到羞耻 ④到太守舍,置园中 安置 (2)下列加线词的意思或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D A.或置酒而招之 或异二者之为(《岳阳楼记》) B.以乐其志 以其境过清(《小石潭记》) C.其妻亦负戴相随 其真无马邪(《马说》)
D.买臣愈益疾歌 益慕圣贤之道(《送东阳马生序》) (3)用/给下面句子断句,断两处。 如公等终饿死沟中耳何能富贵? (4)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 ②女苦日久,待我富贵报女功。
(5)陶渊明与朱买臣有个共同点是 好读书 。但他们的生活追求是不一样的,陶渊明追求 淡泊名利(不慕荣利)、淡泊宁静 的生活;朱买臣追求 功名利禄(荣华富贵) 的生活。
【考点】文言文阅读综合;文言实词;文言翻译.
【分析】参考译文:【甲】不知道五柳先生是什么地方的人,也不清楚他的姓字.因为住宅旁边有五棵柳树,就把这个作为号了.他安安静静,很少说话,也不羡慕荣华利禄.他喜欢读书,不在一字一句的解释上过分深究;每当对书中的内容有所领会的时候,就会高兴得连饭也忘了吃.他生性喜爱喝酒,家里穷经常没有酒喝.亲戚朋友知道他这种境况,有时摆了酒席叫他去喝.他去喝酒就喝个尽兴,希望一定喝醉;喝醉了就回家,竟然说走就走.简陋的居室里空空荡荡,遮挡不住严寒和烈日,粗布短衣上打满了补丁,盛饭的篮子和饮水的水瓢里经常是空的,
第21页(共31页)
智能组卷 尽在点知 www.dz101.com
可是他还是安然自得.常常写文章来自娱自乐,也稍微透露出他的志趣.他从不把得失放在心上,从此过完自己的一生.赞语说:黔娄的妻子曾经说过:“不为贫贱而忧愁,不热衷于发财做官.这话大概说的是五柳先生这一类的人吧?一边喝酒一边做诗,因为自己抱定的志向而感到无比的快乐.不知道他是无怀氏时代的人呢?还是葛天氏时代的人呢?
【乙】朱买臣,字翁子,是吴地人,家里贫困,喜爱读书;不善于置办财产家业,常常割草砍柴卖了来购取粮食.担着一捆柴,边走边高声诵读文章;他的妻子也背着柴跟随着他,多次阻止朱买臣,让他不要在路上高声唱诵,朱买臣唱诵声更大,妻子对此感到羞愧,要求离开他,朱买臣笑着说:“我五十岁命该富贵,现在已经四十多了,你辛苦了很久了,等我富贵了,我要报答你的恩德.”妻子气愤地说:“像你这样的人,最终就是饿死在沟里罢了,怎么能够得到富贵呢!” 朱买臣没办法留住她,就听任她离开了.
朱买臣做了太守,进入吴县境内,朱买臣见到他原来的老婆,夫妻二人正在打扫道路;朱买臣停下车,叫后面的车辆载上他们夫妻一起到太守府,把他们安置在园里,供应他们饮食.住了一个月,那女人就上吊死了,朱买臣给她丈夫钱,让把她安葬了.
【解答】(1)本题主要考查点是文言实词的理解.为解答此类题目,一定要先翻译句子,知道句意然后再解释词语,并要注意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等特殊情况,平时要注意积累并识记一些常见的实词. ①句意:也不清楚他的姓字.详:知道 ②句意:一边喝酒一边做诗.觞:酒杯
③句意:妻子对此感到羞愧,要求离开他.羞:以…为羞;对…感到羞耻(愧).
④句意:一起到太守府,把他们安置在园里.置:安置
(2)此题考查的是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含义.文言文虚词的意思,要结合句子意思来解释.
A句意:有时摆了酒席叫他去喝.或:有时;或许不同于以上两种人吧.或:或许
B句意:因为自己抱定的志向而感到无比的快乐.以:用来;因为这里的环境过于冷清.以:因为
班级作业智能管理 用点知APP
C句意:他的妻子也背着柴跟随着他.其:他的;难道真的没有千里马吗?其:难道,表反问语气
D句意:朱买臣唱诵声更大.益:更加;更加仰慕圣贤之道.益:更加 故选:D
(3)本题考查学生划分文言句子节奏的能力.一般来说,主谓之间应该有停顿,句领起全句的语气词后应该有停顿,几个连动的成分之间也应该有停顿.所以划分句子节奏时,除了要考虑句子的意思,还要考虑句子的结构.根据句意来划分:像你这样的人,最终就是饿死在沟里罢了,怎么能够得到富贵呢?
(4)本题主要考查点是对句子翻译.翻译的要求是做到“信、达、雅”,翻译的方法是“增、删、调、换”,具体到某一句子时要注意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特殊句式等情况,如遇倒装句就要按现代语序疏通,如遇省略句翻译时就要把省略的成分补充完整.
①重点词有:环堵:周围都是土墙,形容居室简陋.
句意:简陋的居室里冷冷清清,遮不住风和阳光;粗布短衣上面打了许多补丁,饭篮子和瓢里经常是空的 ②重点词有:女:通“汝”你
句意:你(跟我)吃了这么长时间的苦,等我富贵时报答你的功劳.
(5)此题考查的是对文章人物形象的把握.解答此题需要先疏通文意,了解内容,概括人物性格从言行入手.可以直接摘取对人物评价的词语,也可以自己结合相关的语句进行概括,学会结合原文从原文中找到依据.
答案:(1)①详:知道.②觞:酒杯.③羞:以…为羞;对…感到羞耻(愧).④置:安置 (4分,每小题1分) (2)D(2分
(3)如公等/终饿死沟中耳/何能富贵?(2分,每处1分)解析:根据句子意思断句即可.
(4)①简陋的居室里冷冷清清,遮不住风和阳光;粗布短衣上面打了许多补丁,饭篮子和瓢里经常是空的.(2分,可以意译)
②你(跟我)吃了这么长时间的苦,等我富贵时报答你的功劳.(2分,可
第23页(共31页)
智能组卷 尽在点知 www.dz101.com
以意译)
(5)好读书(好学) 淡泊名利(不慕荣利)、淡泊宁静;功名利禄(荣华富贵)(2分,意近即可)
四、深层次阅读赏析 14.
乡村的风 许俊文
①风是乡村的魂。它不喜欢老是待在一个地方,到处游荡着,时南时北,忽东忽西的。它走到哪里,哪里就能感觉到乡村的呼吸。
②每次从城里回到老家豆村,第一个迎接我的便是风。我们虽然好多年没见面了,但它一点儿也不生分,先是用顽皮的小手,把我服服帖帖的头发拔弄乱,再在我干净的皮鞋和西服上,随意撒些尘土与细碎的草屑。要是春天,风就像一只摇头摆尾的小花狗,当我刚从汽车上走下来,视觉还没来得及舒展开,它就从我的身上嗅出了豆村的气味,亲亲热热地扑过来,伸出温软的小舌头,一下一下舔我的手与脚踝,你赶也赶不走。如果是秋天,风里便有了果实发酵的味道,那幽微的
醇意,好像一个去镇上打酒的孩子,不小心把酒洒了一路,惹人隐隐地有些陶醉。
③因为风的缘故,乡村里许多平常得不能再平常的事物,便有了某种诗意。你瞧,那晚风中的炊烟,怎么看都像是一幅悬腕挥就的狂草,云烟乱舞,该虚的地方虚,该实的地方实,那是我们在绢和纸上无法做到的,可谓真正的“天书”了。莲荡也是。一阵风吹过去,一阵风又吹过来,满荡田田的莲叶便乱了。然而,乱是乱了,但却乱出了味道。究竟是什么味道呢?我也说不清。看来这世界上的许多事情,就像这风中的“乱荷”,有一种不触动情欲的美,一种大美。你可以观,可以赏,但你却没有风的能耐,把好端端的东西破坏了,还居然翻出新意。还有秋风中的那些树木,原本蓊蓊郁郁的,可是经不住风的手轻轻地摇晃,三摇两摇的,就只剩下一副骨骼了。还是古人高明,他们面对这样的凋零景象,只用“删繁就简三秋树”七个字,就把很复杂的意思表达出来了。随着黄叶随风飘逝,树上那些平时看不见的鸟巢,一个一个都露了出来,远远看去,恰似一个个黑色的音符挂在枝柯上……
班级作业智能管理 用点知APP
④说到风,我想起了一件事。有一年我从豆村带回一棵小枣树,栽在城里自家的庭院中。栽树之前我是下足了底肥的,可是几年过去了,并没有见它有多少长进。我很纳闷,就问父亲是什么原因。父亲看了看周围的环境,给出两个字:缺风。对,缺风。生长在乡村的树可不是这样的。你千万不要以为风是可有可无的东西,其实它是树和庄稼的神灵。一棵得风的树,就如同一个人得到了机遇,东风来了摇一摇,西风来了晃一晃。每摇晃一次,它的根就往泥土深处扎一扎,晃着晃着,一棵树就在风中长高长粗了。父亲把这种现象叫作“得风水”。记得豆村牛鼻凹里有一棵歪脖子黄栌,据说已经很有些岁数了,可就是长不大。村里有人想把它砍下做犁弓,父亲制止道:“这棵树虽然长得不是地方,但只要树头能从这凹里蹿出来,一旦招了风,不愁它不成材。”后来那棵黄栌居然有了出头之日,风吹着呼呼地往上蹿,一年一个样,一年又一个样,如今它已经有合抱粗了,成了我们豆村的一个标志。这大概就是神奇的风使然吧。当然神奇的还有我的父亲,尽管岁月的风已经把他的头发吹白了,腰吹弯了,甚至连牙齿也吹脱落了,在风中踽踽而行时,须拄一根拐杖,然而他能够从飘忽不定的风里悟出一点“道”,想必也该知足了。
⑤乡村里的许多事物,小至一片浮萍、一株草,大到一棵树、一座山,都与风息息相关。春风归来遍地绿,它们不得不绿;秋风君临千叶黄,它们不得不黄。在这回黄转绿的变幻之中,永远不老的似乎只有土地,只有风。一拔又一拨的风,吹了几千年,几万年,它吹走了许多东西,又吹来了许多东西。庄稼在风中拔节,鸟雀在风中飞翔,驴马在风中打着响鼻,蟋蟀在风中浅唱低吟…… ⑥倘若没有风,这个世界多么沉寂!
(1)请根据你的生活体验,仿照第⑤段画线的句子,再续写两个句子。 (2)第③段中,作者是用哪几幅画面来表现乡村的“诗意”的?请填充完整。 炊烟像一幅狂草﹣﹣ 莲叶乱出了味道 ﹣﹣秋树只剩下一副骨骼﹣﹣ 鸟巢恰似黑色的音符
(3)请仔细品味第④段画线句子的含义,谈谈这些话给你带来的启示。 (4)作者借“乡村的风”表达了多种情感,请结合全文分点加以概括。 【考点】散文阅读综合.
第25页(共31页)
智能组卷 尽在点知 www.dz101.com
【分析】本文通过写风,来表达对乡村的热爱、对给予自己温情的故乡的感激、对朴实而明晓事理的父亲的敬爱、对故乡纯朴的风格人情的赞美、对自然的永恒、生命的生生不息的敬畏.
【解答】(1)本题考查句子仿写的能力.庄稼在风中拔节,鸟雀在风中飞翔,驴马在风中打着响鼻,蟋蟀在风中浅唱低吟,这几个句子的特点是:名词+在+介词+动词.仿写的句子也符合这种句式.
(2)本题考查归纳内容要点的能力.散文的重要特点是“形散神不散”,本文题为“乡村的风”,文中所写的人、物、事就一定与风有着内在的联系,所以第四自然段写树也离不开风,或者说写树也是为了写风;而乡村的风又可理解为良好的自然环境,由该段两棵树缺风竟不长、得风则茁壮就可自然而然地联想到万事万物离不开良好的自然环境;该段写两棵树都有饱经风霜的父亲对风的认识、评价,而父亲的话能给人以启迪,同时也使文章的内容显得更丰富.
(3)本题考查理解重点语句的含义句子的理解的能力.此处的树可以转化为人,书的一些特点可转化为人的特点,一棵得风的树,就如同一个人得到了机遇,东风来了摇一摇,西风来了晃一晃.每摇晃一次,它的根就往泥土深处扎一扎,晃着晃着,一棵树就在风中长高长粗了,可转化为:人的成长和进步,需要不断经受磨砺;不经历风雨,难以成才.
(4)本题考查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情感的能力.作者在文中的情感,有的是直接抒发出来,有的则借助物、事、人等间接表达出来,本文标题为“乡村的风”,内容则是借乡村的风表达对乡村、乡村的人、乡村的风俗人情等的敬爱、感激、赞美.概括时要能全面把握文章的内容,深入理解作者的思想倾向和情感态度,概括力求准确完整,不遗漏要点,语言表达顺畅. 答案:
(1)答案:示例:柳条在风中舞蹈;小河在风中歌唱 (要点:句式为“…在风中…”,与原文构成排比).
(2)答案:莲叶乱出了味道 鸟巢恰似黑色的音符(每处2分,答出大意即可.共4分)
(3)答案:答案要点:人的成长和进步,需要不断经受磨 砺;不经历风雨,难以成才.(意思相近即可)
班级作业智能管理 用点知APP
(4)答案:①对自然生态环境下的乡村的热爱.②对故乡纯朴的风土人情的赞美.③对朴实而明晓事理的父亲的敬爱.④对自然的永恒和生命的生生不息的敬畏.(答对1条给2分 ,答对2条给4分)
五、写作展示
15.任选一题,按要求完成写作任务。 题一:那一次,我尝到了的滋味
要求:①如果选择题一,请根据自己的理解,在横线处填上合适的词语,把题目补充完整,然后写作。②结合个人生活经历?选取真实的生活片段,写一篇记叙文;或根据自己的所思所感,写一篇散文。③写记叙文要求文章叙事清楚,结构完整,内容充实;恰当运用描写、抒情等表达方式,写出真情实感。④写散文要求叙事或抒情线索明朗,感情真挚。⑤字数在600字以上。 【考点】半命题作文.
【分析】这是一篇半命题作文,本作文题目是“那一次,我尝到了xx的滋味”,写作时应采用第一人称,题目难度不大.
【审题立意】本作文题目是“那一次,我尝到了xx的滋味”,在写作时要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那一次”,这应该写一个给“我”留下较大震撼的场面;一是“我很xx”,就是我的所思所为,抓住“xx”一词来写,写作文时,这两方面的内容都要有所兼顾.
【文体选择】本文适合写记叙文,或者以记叙为主的文章,不适合写议论文. 【表达方式】“那一次应该有与之对应的细节描写:感动是心理活动,所以文中应该有心理描写与之对应.
【创新设计】可以在文前加一段优美的文字作为题记;也可以在文章中加入几个
相得益彰的小题目;也可以把一般人使用的第三人称写法改为第一人称,等等.
【解答】【例文】
那一次,我尝到了幸福的滋味
幸福,是甜的,但有人说是苦的;幸福,是咸的,但有人说是辣的.其实幸福是什么知道的,也没有人能够尝到什么味道,即使尝到了,也分辨不出是什么味
第27页(共31页)
智能组卷 尽在点知 www.dz101.com
道.我却尝到了,是又咸又涩的.
幸福,有时来敲门时,也许你没听到,幸福就这样走了;幸福,也许你非常渴望的站在窗台等候幸福的到来时,幸福可能就焕化成了一场风,你来不及挽留,就这样匆匆离去…当你等到幸福时,却又苦涩,像一个没有成熟的柿子.幸福也许就像我这样感受的吧.
那一天,风刮得很厉害,雨下得很大,天空像一个搅拌机一样,把搅拌出来的黑蜜糖撒满了天空,整个城市陷入了一片黑暗,黑黑的,我害怕的向家的方向走去,天空如此的黑,仿佛黑暗像还差一个人没有吞没似的,只留出了一点空白,而雨像一只正在咆哮的狮子正奔向街上廖廖无几的人,像少了几个人似的,路,湿滑滑的,倒霉的我竟不小心把脚踩进了一个破损井盖里.“拔出来,使劲”.我鬼使神差的说一句.我我怎么拔都拔不出来,这个损人不利己的井盖真是的.我就这样折腾了一个小时,最后力气全使完了,唉,可怜的左脚,为什么受伤的总是你,受害的却是我,最后,我只能无助的坐在那里,祈求上天能够给我一线生机,可是坐着坐着,脚逐渐的麻木了…
一个小时过去了,二个小时过去了…恍然间,我模模糊糊的看到了一个熟悉的身影,我像雨后春笋般喜悦的像那个身影看去,并竭尽全力的向那里喊去,那个身影像是条件反射般向我跑来,我像抓住了一根绳子似的向绳了上的人急切的喊着,是爸爸,是爸爸,那高大而肥硕的身影就是爸爸,渐渐,视线模糊了,眼睛陷入了一片黑暗…
事后,我才知道,原来那天我很晚很晚没有回家,又下着大雨,爸爸妈妈担心我出什么事,立即出来四处找我,大街上找过了,商店里找过了…就是找不到我,是听到了我的呼救声向我走来,在一个破损的小巷子里找到了我,可我已经昏迷了…爸爸立即抱起我跑向医院,带我打针,喂我吃药…偶然间,我的鼻子酸酸的,心里像打翻了五味瓶一样.
原来,那一次,我尝到了幸福的滋味,是苦涩的,幸福,是可以让人流泪的,幸福的味道是神圣的,是在别人不注意时闯进别人心里的,让人感动,幸福的味道也是可以让人激动的.
总之,当幸福到来时,不要害怕得到,因为这本来就是你应该获得的,也不要害怕失去,因为幸福总有一天还是会来到的,当你感到防不胜防时,也许幸福就来
班级作业智能管理 用点知APP
了.幸福就是毛毛雨,这句话算是说对了.
16.任选一题,按要求完成写作任务。
题二:在我们每个人的生活中都会遇到许许多多或熟悉或陌生的目光,有的充满鼓励,有的充满关爱,有的充满赞许,有的充满期盼……总之,总有一种目光留在我们记忆的深处,让我们终生难以忘怀。 请以“记忆深处的目光”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①结合个人生活经历?选取真实的生活片段,写一篇记叙文;或根据自己的所思所感,写一篇散文。
②写记叙文要求文章叙事清楚,结构完整,内容充实;恰当运用描写、抒情等表达方式,写出真情实感。
③写散文要求叙事或抒情线索明朗,感情真挚。 ④字数在600字以上。 【考点】命题作文.
【分析】这是一篇材料加命题作文,前面有一段提示性的语段,主要话题是关于目光的,我们写作的思路应在材料中寻找,只要能确定关键词语或者能分析出材料中的含义,本作文写作难度不大.
【审题立意】以“记忆深处的目光”为题,写一篇文章,里面有两个关键词语:记忆、目光,记忆表示一个大的时间跨度,目光是一种动作行为,可以写你对别人的目光,也可以写别人对你的目光.
【思路点拨】题目的提示语言里,为我们提供了几个写作思路:在我们每个人的生活中都会遇到许许多多或熟悉或陌生的目光,有的充满鼓励,有的充满关爱,有的充满赞许,有的充满期盼…我们可以围绕这个来写.
【素材举例】我们可以按照时间顺序,写母亲对我的目光,表达母亲对我的无私的爱,这个素材就能很好的体现题目.
【误区指南】本作文有一个关键词语:目光,在写时,切记不要围绕目光写假大空的文字,给人无病呻吟之感.
【细节描写】文章应以细节描写为主,特别是心理描写,一定要使用.
第29页(共31页)
智能组卷 尽在点知 www.dz101.com
【文体选择】本文适合写记叙文,不太适合写议论文. 【解答】【例文】 时光里,不变的目光
人的一生,都有一些说不出口的秘密.挽不回的遗憾,回不到的过去,看不透的背影. ﹣﹣题记
岁月蹁跹人知否,花开雪融又一秋.青丝白发已满头,谁知今生几回眸?背地里,我叫他倔老头.当然,这不曾被人知晓.
冬去春又回,一年又一年,岁月无情,当年意气风发的帅小伙竟变成了黯然失色的老头.可能是多年的生活习惯,一直省吃俭用的他在晚年依旧不变,这个改革进步的年代,所有人都在享受子女给父母带来的幸福生活,只有他,买的新衣不肯换,买的新鞋不肯穿,就算是过年也依旧穿着那套早已没了新鲜色彩的中山装.只有他,守着自己的土坯房不肯离开.
为了让他在我们身边享受天伦之乐,我也费了不少口舌.可是,对这个倔老头来说软磨硬泡没有用.于是,我便不再劝说.那天,我远远地看他站在那里倒背着手目光着自己的老屋,像似在看着自己的宝贝.天边早已被染红,他的背影与太阳重叠,与光辉重叠.刹时,我从他身上看到的不只是岁月的无情,还有倔强.那一刻,我似乎明白了倔老头一直不肯离开的原因.房子的岁月虽遥远,但是,它承载了他近乎一辈子的回忆,还有对住了50多年的房子的味道的依恋.从他的背影里,我看到了他不变的目光.
夜渺渺,烟袅袅,是非真假一座桥,轮回几多回忆少.也许,他知道自己一旦离开,自己的老屋便无人打理,慢慢的被铺上一层细沙,随之而来的是美好的记忆被扼杀.
人生一梦,白云苍狗,流逝匆匆.时光里,那不变的是爷爷的目光.
匆匆流逝,白驹过隙,雪落花败惹人惜.银丝白发尽满头,无人知晓何时归!
班级作业智能管理 用点知APP
2017年3月16日
智能组卷 尽在点知 www.dz101.com 第31页(共31页)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