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2020-2021学年云南省普洱市景东一高高一(下)期末地理试卷(附详解)

来源:华佗健康网
2020-2021学年云南省普洱市景东一高高一(下)期末

地理试卷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1小题,共22.0分)

1.该图中斜线部分表示黑夜,关于图中①、②、③、④四地昼长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①、②、③三地的昼长相等 C.四地的昼长一定不相等 2.

黄土高原的地表形态-千沟万壑的特征, A. 风力侵蚀作用 C.流水侵蚀搬运作用 3.

形成季风的最主要原因是( A.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 C.反气旋的影响

B. ①地的昼长大于②地的昼长 D.③地的昼长一定大于④地的昼长 主要成因是(

B. 风力搬运堆枳作用 D.流水搬运堆积作用

B.气压带、风带位置的季节移动 D.气旋的影响

下列地区中,使用太阳能热水

B.重庆

C.拉萨

D.成都

4.

器效果最好的是(

A.海口

5. 读“太平洋珊瑚礁(岛)分布示意图”,图中一些珊瑚岛海岸,分布着珊瑚碎屑组

成的沙滩。这些沙滩形成于(

困例

g瑞瑜㈱

太平洋联湖琏(岛)分布示意图

A.风化作用 B.侵蚀作用 C.搬运作用 D.沉积作用

人类活动影响)、日照时数(受纬度、天气、海拔影响)等。

本题以我国太阳辐射量地区差异为背景,考查了使用太阳能热水器效果最好的地点,调 用储备知识分析解决问题。

5. 【答案】D

【解析】解:A、因为珊瑚礁(岛)是死亡的珊瑚虫沉积而成的。所以沙滩是沉积作用 形成的,故不符合题意;

B、 图中一些瑚瑚岛海岸,分布着珊瑚碎屑组成的沙滩,珊瑚礁(岛)是死亡的珊瑚虫 沉积而成的,故不符合题意;

C、 珊瑚礁(岛)是死亡的珊瑚虫沉积而成的,故不符合题意;

D、 图中一些瑚瑚岛海岸,分布着珊瑚碎屑组成的沙滩。因为珊瑚礁(岛)是死亡的珊 瑚虫沉积而成的。所以这些沙滩是沉积作用形成的,故正确。 故选:Do

图中一些瑚瑚岛海岸,分布着珊瑚碎屑组成的沙滩。因为珊瑚礁(岛)是死亡的珊瑚虫 沉积而成的。所以这些沙滩是沉积作用形成的。

此题考查外力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根据图中的信息“珊瑚碎屑组成的沙滩”解题, 此题知识点难度一般。

6. 【答案】

【小题1】A 【小题2】C 【解析】 1. 【分析】

洋流按成因分为受盛行风吹拂形成的风海流、两侧密度差异形成的密度流和补偿一地损 失海水而形成的补偿流。

木题难度较小,解题的关键是了解洋流的主要成因。 【解答】

解:在不同盛行风的吹拂下海水常年比较稳定的沿一定方向大规模流动,形成风海流, 因此洋流形成的主要动力是盛行风的吹拂,A正确

地转偏向力和陆地性质会影响洋流的流向,但不是形成洋流的动力,BD错误。

天体的引力引发的海水运动是潮汐现象,C错误。 故选:Ao 2. 【分析】

洋流对促进全球热量平衡、气候、渔场形成、海洋航运、海洋污染会产生影响:①气候: 暖流对沿岸地区气候起增温增湿作用,寒流则起降温减湿的作用:②海洋生物:寒、暖 流交汇使海底营养盐上泛,或沿岸上升流将深层营养盐带到表层,鱼类饵料丰富;③海 洋航行:影响航行速度、时间及经济效益;④海洋污染:扩大污染范围,加速污染物扩 散。

本题以太平洋的洋流分布略图为背景,考查世界洋流的形成原因以及影响,属于基础性 内容,熟记洋流的作用即可解答。 【解答】

解:A、结合示意图分析可知,图中甲地为东澳大利亚暖流,乙地为秘鲁寒流,寒流流 经地降温减湿作用显著,乙地沿岸地区降水较少,不符合题意。

B、 乙地地区受沿岸寒流、副热带高气压带和离岸风的影响,气候干燥,降水少,不符 合题意。

C、 厄尔尼诺现象是发生在热带太平洋海温异常增暖的一种气候现象,赤道太平洋中部 和东部增暖,会造成全球气候的变化,所以厄尔尼诺现象源自乙秘鲁海区,故正确。 D、 乙地没有寒暖流交汇,但由于秘鲁寒流是上升流,把海底营养物质带到表层,也形 成著名的秘鲁渔场,不符合题意。 故选:C。

7. 【答案】D

【解析】解:太阳辐射释放出的能量是人类直接使用的能源,A错误。 太阳活动会影响地球的磁场,产生磁暴现象,B错误。 太阳活动对地球气温的影响较小,C错误。

太阳活动会影响地球的电离层,影响无线电短波通信,D正确。 故选:D。

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包括:影响地球的气候;扰动地球电离层,影响无线电短波通信; 扰乱地球磁场,产生“磁暴”现象;产生极光现象。 本题难度较小,解题的关键是了解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

8. 【答案】D

【解析】解:地表受热不均,导致同一水平面上产生气压差异,形成水平气压梯度力, 它促使大气由高压区流向低气压区,从而形成风,高低纬之间的热量差异是引起大气运 动的根本原因,气压梯度力是风形成的直接原因,所以D正确。 故选:D。

大气运动分垂直运动和水平运动。大气的垂直运动表现为气流的上升和下沉;大气的水 平运动就是我们平常说的风。地表受热不均,导致同一水平面上产生气压差异,单位距 离间的气压差叫做气压梯度。水平面上存在的气压梯度,产生了水平气压梯度力,它促 使大气由高压区流向低气压区,从而形成风。水平气压梯度力是形成风的直接原因。 本题主要考查大气运动的原因和风的受力分析,掌握相关知识结合材料信息进行综合分 析,要区分直接原因和根本原因。

9. 【答案】B

【解析】解:白天,度假村升温快,气流上升,近地面形成低气压,高空形成高气压; 水库升温慢,气流下沉,近地面形成高气压,高空形成低气压。近地面气流从水库流向 度假村。夜晚的情况与之相反。符合的是③④。 故选:B。

由于度假村和水库比热容的差异使得白天和夜晚气流运动状况产生了差异,运用热力环 流相关原理进行分析即可。

主要考查了热力环流的形成原理,要求学生熟练掌握相关知识并能运用于分析地理现象。

10. 【答案】C

【解析】解:进入工业社会之后,经济发展迅速,人类对于资源的需求量激增,进行了 大规模开发。 故选:C。

本题可以从经济的发展特点来进行分析。

本题难度较小,主要是考查资源和经济的发展特点。

11. 【答案】错

【解析】解:商品率的高低与人口密度有一定的关系,一般来说,商品率高的农业地域 类型所在地区人门密度相对较低.乳畜业所在地区人口密度高,商品率也高. 故答案为:错.

影响农业的区位因素有地形、气候、社会经济条件、市场需求等. 本题难度较小,主要考查了影响农业的区位因素,熟记相关知识即可.

12. 【答案】B

【解析】解:珠江三角洲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虽然该地区降水较多,由于降水的季节 不均,再加上珠江三角洲地区耗水量大,珠江三角洲地区水资源缺乏,故生产、生活过 程中也会出现缺水现象,故上述说法不正确。 故答案为: Bo

珠江三角洲利用其紧邻港澳的优越地理位置,引进了大量的外资和先进的技术及管理经 验,创办了 •大批对劳动力要求较多的加工制造业,珠江三角洲主要属于亚热带季风气 候。

本题难度小,属于基础题,解题的关键是从材料中获取信息和掌握珠江三角洲地区的水 资源特点。

13. 【答案】错。

【解析】解:我国自从实行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之后,我国出生率迅速下降,人口自然 增长率也在持续下降,目前我国人口己经进入三低模式,人口老龄化程度日趋严重。 故选:借。

人口增长模式:原始型“高高低”模式;传统型“高低高”模式;过渡型“高低高”模 式;现代型“低低低”模式。

本题考查了我国人口增长模式,要求学生调用储备知识分析解决问题,难度不大。

14. 【答案】错误

【解析】解: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人口迁移中定居移民的比值减小,流动人口增加。 故答案为:错误。

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I、自然环境因素:气候、淡水、土壤、矿产等;2、社会经济因 素:经济发展、交通和通信、文化教育、婚姻家庭等;3、政治因素:政策、社会变革、 战争等。

本题以国际人口迁移为背景,属于知识性试题,考查了学生从材料中获取信息的能力, 解题的关键是掌握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

15. 【答案】<

【解析】解:商品谷物农业和大牧场放牧业都分布于温带干旱半干旱地区,且生产规模 大,商品率高,故答案选寸 故选:7.

商品谷物农业是一种面向市场的农业地域类型,种植的作物主要是小麦和玉米.生产规 模大、机械化程度高是商品谷物农业的基本特征.大牧场放牧业是一种面向市场的农业 地域类型,主要分布在美国、澳大利亚、新西兰、阿根廷、南非等国家和地区.

本题以大牧场放牧业和商品谷物农业特点为背景,属于知识性试题,考查了学生从题干 中获取信息的能力,解题的关键是掌握农业生产的特点.解题时应注意结合实际情况.

16. 【答案】P

【解析】解:企业的主要FI的是盈利,在工业布局中,会选择生产成本低,利润最大的 地方,故工业分散和工业集聚的目的都是为了降低成本,获得最大经济效益,所以上述 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寸。

工业集聚主要是因为便于充分利用基础设施,加强彼此之间的信息交流和协作;降低运 输成本及能源消耗,集中处理废弃物;扩大总体生产能力、降低成本、提高利润、发挥 规模集聚效应。工业分散是因为各种零部件工厂能选择最优区位布局生产、降低生产成 本,减少环境污染。

本题难度小,属于基础题,解题的关键是从材料中获取信息和掌握工业集聚和分散作用 的相关知识。

17. 【答案】错误

【解析】解:影响株洲、堪培拉、麦加三个城市形成的重要因素分别是交通、政治、宗 教,可见城市的区位选择受政治、经济和文化等因素的影响较大。 故答案为:错误。

影响城市的自然区位因素:地形、气候、河流、矿产;影响城市的社会经济条件:交通、 政治、军事、宗教。

木题难度较小,主要考查了影响城市的lx•.位因素,熟记相关知识即可。

18. 【答案】不

【解析】解:昼夜现象是由于地球是一个自身不发光、不透明的球体形成的.地球自转 是昼夜交替的成因,故不符合题意. 故选:B.

地球是一个自身不发光、不透明的球体,在同一瞬间,地球只有一半面向太阳.向阳的 半球形成白天,为昼半球;背阳的半球形成黑夜,为夜半球.由于地球自转,昼夜不断 地交替.

本题考查了学生对昼夜成因的掌握,易与昼夜交替的成因混淆.

19. 【答案】错误

【解析】解:地球自转产生了昼夜交替;昼夜现象是因为地球本身不发光、也不透明. 故答案为:错误.

地球自转产生的地理现象:昼夜交替、地方时差、沿地表水平运动物体的偏移. 本题难度较小,主要考查了地球自转产生的地理意义,熟记相关知识即可.

20. 【答案】B

【解析】解:岩石圈是指地壳和上地幔顶部,而不是整个地幔. 故选:B

在地幔上部存在一个由塑性物质组成的软流层,是岩浆的主要发源地.软流层以上的地 幔部分与地壳主要由岩石组成,构成了岩石圈.

本题考查了岩石圈的范围,岩石圈的范围重点是找好软流层的位置.

21. 【答案】核聚变反应

【解析】解:太阳辐射的能最来源于氢原子核的聚变反应。太阳核聚变的形式初期主要 是质子-质子链,在太阳内部,质子与质子相互碰撞,两个质子发生聚变就放出一个正 电子,一个中微子生成一个笊核(含一个中子、一个质子)。 故答案为:核聚变反应

太阳是一个炽热的气体球,其核心物质在高温、高压条件下,经核聚变反应产生巨大能 量,并源源不断向外辐射。

本题难度较小,主要考查了太阳能量来源,熟记相关知识即可。

22. 【答案】彗星76

【解析】解:太阳系中,在扁长轨道上绕日公转、质量较小、拖着常常的尾巴的天体是 彗星,其中著名彗星是哈雷彗星,绕日公转的周期大约是76年。 故答案为:彗星;76

天体的类型包括恒星、星云、行星、卫星、彗星、星际物质等。 本题难度较小,解题的关键是了解不同天体类型的特点。

23. 【答案】解:阿拉斯加所在的纬度较高,大部分地区,气温较低,不适合人类居住, 而纬度较低的南部沿海地区,纬度较低,气候较温暖;而且有阿拉斯加暖流经过,具有 增温增湿的作用:北部有山脉阻挡冷,因此南部受冷空气的影响较小;再加上东南部濒 临海湾,多良港,对外交通便利;矿产资源丰富,开发较早,经济较发达,人口密度大。 故答案为:

主要分布地区:南部沿海地区。原因:纬度较低,气候较温暖;有暖流经过,增温增湿; 北部山脉阻挡冷空气,南部受冷空气的影响较小;濒临海湾,多良港,对外交通便利; 矿产资源丰富,开发较早,经济较发达。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影响人口分布的因素,主要从气候、交通、资源、开发历史等方 面进行分析。

本题以阿拉斯加为背景区域,考查人口分布的因素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读图分析

能力和相关知识的迁移应用能力。

24. 【答案】夏至 春分 北回归线 北回归线83。26'北12 24晨9时

【解析】解:(1)根据图片,A位置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回归线,是北半球的夏至;B 位置是冬至之前的春分。

(2) 地球运行至A位置时是北半球的夏至,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回归线;该日全球正午 太阳高度自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递减;武汉位于30°N,该日正午太阳高度二90。- (30。-23°26‘ ) =83。26‘。

(3) 地球公转至C位置时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回归线,此时北极圈及其以北地区出现极 夜现象,图b是北极点俯视图,表示的是北半球的昼夜分布图;图中F点位于赤道上, 昼夜等长,昼长是12小时;E点位于北极圈,该日出现极夜现象,夜长是24小时;图 b地球自转方向是逆时针,G点即将顺君地球自转方向由夜入昼,位于晨线上;G点该 日昼孤所跨经度是90。,昼长是6小时,日出地方时=12时・6小时/2二9时。 故答案为: (1) 夏至;春分

(2) 北回归线;北回归线;83。26' (3) 北;12; 24:晨;9: 00

(1) 在二分二至日地球在公转轨道上的位置示意图中,左右一般为二至,上下为二分, 根据太阳直射点所在的半球确定二至,再根据公转的方向确定二分。 (2) 正午太阳高度自太阳直射点向南北两侧递减。

(3) 北半球的冬至,北极圈及其以北地区出现极夜现象。顺着地球自转方向,由夜入 昼为晨线,由昼入夜为昏线。昼长=昼弧所跨的经度-l5°/h=FI落时间-Fl出时间=(日落 地方时-12) x2= (12-口出地方时)x2o

本题难度适中,解题的关键是全面、准确理解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

25. 【答案】三角洲沙丘外盆地向斜中间新两侧老A流水溶蚀C石英岩

【解析】解:(I)图乙为河口三角洲,其成因是流水的沉积作用;图丙为沙丘,其成 因是风力的沉积作用。

(2)甲为山麓冲积扇,乙为河口三角洲,丙为沙丘,三地地貌是由地质作用中的外力 作用形成。

(3) 图中等高线的数值是中间低四周高,地形是盆地,岩层是中间新两侧老,为向斜 构造。

(4) 读图可知,A为石灰岩,B为砂岩,C为玄武岩,在A地有可能找到喀斯特风景 区,形成喀斯特地貌的外力作用是流水溶蚀。

(5) 读图可知,A为石灰岩,B为砂岩,C为玄武岩,在B地与C地之间可能有变质 岩石英岩存在,是砂岩受变质作用形成。 故答案为:

(1) 三角洲;沙丘 (2) 外

(3) 盆地;向斜:中间新两侧老 (4) A;流水溶蚀 (5) C;石英岩

(1) 流水在搬运过程中,由于流速降低,所携带的物质便沉积下来。河流中下游地区, 泥沙淤积形成宽广的冲积平原和河口三角洲。在干旱地区,风力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 非常明显。风力扬起沙石,吹蚀地表,形成风蚀蘑菇、风蚀洼地等风蚀地貌。风在搬运 沙尘的过程中,当风力减小或气流受阻时,风沙就会沉积,形成沙丘、沙垄等风积地貌。 (2) 外力作用的能量主要来自于地球外部的太阳能以及地球重力能等,表现为对地表 物质的风化、侵蚀、搬运和堆积等作用,它将高山削低,把盆地填平,其结果往往使地 表趋于平坦。

(3) 背斜构造岩层是中间老两侧新,向斜构造岩层是中间新两侧老。

(4) 喀斯特地貌是喀斯特作用形成的一种独特的地貌类型。喀斯特作用的本质是含有 二氧化碳的水对可溶性岩石的溶蚀和淀积作用。岩石的可溶性是喀斯特地貌发育的最基 本条件。

(5) 石英岩是石英砂岩及硅质岩经变质作用形成。

本题难度较小,以地貌图和某地区地质图和等高线图为背景,考查了内外力作用对地貌 的影响,获取图文中信息即可。

26. 【答案】D B工业区地形平坦,土地面积大,国家政策支持

【解析】解:(1)天津中心城区位于中心位置,市场最优,绝佳的位置不仅应承担天 津市直辖市的核心功能,还应有商业功能,因此,其主要功能应该是行政文化区、商贸

服务区,D正确。故选:D.

(2) 天津市中心城区的核心功能定位是行政文化区、商贸服务区,前者与历史遗留因 素有关,后者与经济因素有关,B正确。

(3) 根据材料信息,滨海新区侧重先进制造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建设,彰显该地的土地 利用将以工业区为主。

(4) 先进制造业和高新技术产业的自然条件是该区域地形平坦,土地面枳大,拥有大 的发展空间;社会经济条件是国家政策支持建立新区,给予多重优惠政策。 故答案为: (1) D (2) B

(3) 工业区

(4) 地形平坦,土地面积大,国家政策支持

(1) 城市功能区的特点:住宅区是城市中最广泛的功能区;工业区现在一般分布外围, 沿交通干线分布;商业区大多成团状和条状,并且分布于交通便捷的地区。城市功能区 之间并没有明显的界线,往往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在大城市中,还会形成文化区、行 政区等。

(2) 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影响因素主要有历史、经济、社会、行政等四方面。

(3) 城市的各项经济活动都需要占用•定的土地,由于城市土地面积相对有限,不同 地块的交通通达度和地价等也各不相同,因此,各项活动之间必然要发生竞争,并导致 同类活动在空间上高度集聚,形成了城市功能区。

(4) 影响工业区位的主要因素:土地、水源、原料、运输、劳动力、市场、动力、政 府政策等。

本题难度较小,以天津城市总体规划图和天津滨海新区图为背景,考查了城市功能分区 及其影响因素,获取图文中信息即可。

27. 【答案】丁位于河流下游,地势较低,避免市区地下水污染乙地主导风向是夏 季东南风,冬季两北风,厂址位于市区主导风向相垂直的郊外,避免废气污染市区

【解析】解:(I)读图可知,相对于城区而言,该区域的取水口多布局在河流的上游 地带,取水口位于河流的上游,上游地区的河流水质比较好。

(2)读图可知,应当在丁处建设垃圾填埋场,理由:读图可知,丁位于河流的下游地 区,其地势比较低,能够避免城区地卜•水的污染。应当在乙处建设垃圾发电厂,理由:

由材料信息可知,该区域为华北地区,乙地主导风向夏季为东南风,冬季为西北风,乙

6. 读太平洋的洋流分布略图,回答下列6〜7题。

(1) 洋流形成的主要动力是( )

A. 盛行风的吹拂 B.地转偏向力 C.天体引力 D.陆地形状 (2) 的是( )

A. 同为沿海地区,甲地的降水较少 B. 乙附近地势较高,常常有地形雨形成 C. 厄尔尼诺现象源自乙海区

D. 乙地没有寒暖流交汇,难以形成渔场 7.

1972年8月7日,太阳表面突然出现增大、增亮的斑块,使强烈的X射线、紫外 线和射电波伴随着大量带电粒子流,连续猛列轰击地球达一星期之久。在爆发开始 后5小时之内,有一股粗16千米,长达7万多千米的带电粒子流,以650()千米/ 秒的高速闯进地球大气层。顿时,地球上几乎所有飞机和轮船上的磁盘指针都动起 来,全世界的电报通信彻底中断,极地上空出现美丽的光带。卜冽关于太阳活动对 地球影响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关于甲、乙两地附近的叙述,正确

A. 太阳活动放出的能量是人类直接使用的主要能源

B. 资料中所说太阳活动爆发时,发射出的电磁波会引起电离层的扰动,从而导致 “磁暴”现象的产生

C. 世界上许多地区气温的年际变化与资料中所说的太阳活动有一定的相关性 D. 资料中所说太阳活动有时会使地面的无线电短波通讯受到影响 8.

引起大气运动的根本原因是( A.水平气压梯度力 C.地转偏向力 9.

B.高低纬之间的水分差异 D.高低纬之间的热量差异

若该水库旁建有一度假村,图中能正确反映水库与度假村之间风向的是(

处厂址位于与市1乂主导风向相垂直的郊外,能够最大限度地避免废气污染市IX•.大气。 (3)

读图可知,该区域地自然保护区位于河流的上游,若该区域的自然保护遭到破坏,

那么上游地区会产生水土流失的现象,会使得河流的含沙量增大,河道淤塞严重,该区 域的水旱灾害多发;河流水体的水质将会变差,从而影响城市的生活用水。 故答案为:

(1) 相对于城区而言,布置在河流上游;原因:位于河流上游,水质较好。

(2) T;位于河流下游,地势较低,避免市区地下水污染;乙;该地主导风向是夏季 东南风,冬季西北风,厂址位于市区主导风向相垂直的郊外,避免废气污染市区 (3) 河流含沙量增大:淤塞河道,旱涝频发:水质变差,影响城市景观和城市用水。 (1) 据所学知识可知,城市自来水厂和城镇取水口应分布在河流上游,水质清洁。

(2) 垃圾填埋会对地卜水造成污染,因此需考虑地势较低处。由于垃圾发电厂需要焚 烧大量的垃圾,该过程会排放大量的有害气体,因此在建设垃圾发电厂时应当考虑到该 区域盛行风。

(3) 据材料信息可知,该地位于华北地区,判断地势西高东低,自然保护区位于河流 上游,若图中自然保护区遭受生态破坏,会对河流下游的水质和旱涝灾害产生深远的影 响。

本题以水环境功能区规划背景材料,考查了城市功能分区以及自然地理的整体性的相关 知识,主要考查了考生获取解读地理信息、调动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

28. 【答案】解:(I)全国最大的羽绒集散地,有“中国羽绒之乡“的称号,本地原料 丰富且廉价,羽绒业兴起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经过30多年的发展,生产经验丰富; 年加工羽绒总量占全国的28%。桥坪镇的购销网络遍布全国乃至世界各地,有遍布世界 的购销网络,国内外市场广阔:从图中可以看出,位于西江上游,有郁江流经,铁路贯 穿全境,水陆运输便利;广西经济较落后,人口较多,劳动力丰富且廉价;近年来,桥 奸镇积极招商引“凤”,吸引广东、浙江等地的羽绒企业投资建厂,有政府优惠政策支 持。

(2) 广东、浙江等地羽绒企业技术水平高,管理经验丰富,引进该企业可促进产业优 化升级,提高产品质量,同时学习先进地区的管理经验,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企业增 加可增加就业机会,促进经济发展,吸引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加快工业化和城市•化 进程。

(3) 桥坪镇有“中国羽绒之乡“的称号,羽绒产业特色鲜明,知名度较高;从图中可 以看出,位于西江上游,有郁江流经,铁路贯穿全境,水陆运输便利,交通设施较为完

善;发展历史久,有一定的资金基础;羽绒产业转型升级打造特色“温暖小镇“,有利 于实现羽绒产业升级,所以赞同。特色小镇资金投入多,当地经济落后,建设资金不足; 桥埒镇地处经济欠发达地区,基础设施不够完善;当地羽绒产业规模偏小,以加工为主, 结构单一,产品附加值低;扩大城镇建设,占用土地较多,易出现环境问题,故不赞同。 故答案为:

(1) 本地原料丰富且廉价,生产经验丰富;有遍布世界的购销网络,国内外市场广阔; 位于西江上游(有郁江流经),铁路贯穿全境,水陆运输便利;劳动力丰富且廉价;政 府优惠政策支持。

(2) 促进产业优化升级,提高产品质量:增加就业机会,促进经济发展,加快工业化 和城市化进程;学习先进地区的管理经验,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

(3) 赞同。理由:桥坪镇羽绒产业特色鲜明,知名度较高;交通设施较为完善;有一 定的资金基础;有利于实现羽绒产业升级。(或不赞同。理由:特色小镇资金投入多, 当地建设资金不足;桥坪镇基础设施不够完善;当地羽绒产业规模偏小,结构单一,产 品附加值低;扩大城镇建设,占用土地较多。)

【解析】(I)影响工业的区位因素:自然因素:原料、能源、土地、水源等:社会经 济因素:劳动力、市场、交通运输、政府、科技等。

(2) 本题主要考查近年来桥坪镇加大力度吸引广东、浙江等地羽绒企业投资建厂的目 的,主要从促进产业优化升级、促进经济发展、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等角度进行分析。 (3) 该题为开放性试题,两种观点都可以,但需说明理由。

本题考查城市区位的相关知识,要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描述和解释地理事物 的能力,考查的核心素养是区域认知和综合思维。

度偎村

4

艇假村 乱〜水库

度AH村

度度村

④ D.②③

人类对自然资源的大规模开发利用开)

A.©® 10. 始于(

A.原始社会

B.®®

B.农业社会 C.工业社会 D,后工业社会

二、判断题(本大题共8小题,共16.0分)

11. 商品率高的农业地域类型所在地区人口密度都很低. __________ (判断对错) 12. 珠江三角洲地区河网密布,水资源较为丰富,生产、生活过程中不会出现缺水现象。

_____ 。(判断对错)

13. 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人口增长模式处于由传统型向现代型的过渡阶段。

_____ (判断对错)

14.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人口迁移中定居移民的比值增加。 __________ (判断对错) 15. 商品谷物农业和大牧场放牧业都具有生产规模大、商品率高等特点. __________ .(判

断对错)

16. 工业联系是工业集聚的原因,工业分散是工业集聚的必然结果。 ______ (判断对错) 17. 城市的区位选择受自然环境影响较大,而受政治、经济和文化等因素的影响并不大。

_____ (判断对错)

18. 昼夜现象是由于地球自转所形成的 _______ .(判断对错)

三、填空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7.0分) 19. 地球自转产生了昼夜现象. ________ .

20. 地壳和地幔构成地球岩石圈 ________ (判断正误) 21. 太阳能量来源于太阳内部的 ________ 。

22. _____ 是在扁长轨道上绕太阳运行的一种质量较小的天体,呈云雾状的独特外貌。

哈雷彗星的公转周期是 _______ 年。

四、综合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105.0分) 23.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题。

阿拉斯加面枳为171万平方千米,人口仅60多万,人口密度0.42人/平方千米,森 林、矿产等资源丰富。

推测阿拉斯加州人口主要分布地,并分析其自然原因。

24. 如图a表示“地球绕日公转的二分二至时地球的位置”图,图b表示某时刻的太阳

(1) 图中A、B的节气名称分别是 ________ 、 _____ o

(2) 当地球运行至A位置时,太阳直射点位于 ______ 纬线上,这时正午太阳高度 由 _____ 向南北两侧递减,武汉(30°N)的正午太阳高度为 ___________ <>

(3) 如图b表示的是地球公转至C位置时的太阳光照图,则图b表示的是 ________ (北或南)半球的昼夜分布图。图中F点的昼长时间为 __________ 小时,E点的夜长 时间为 ______ 小时。G点位于晨昏线上的 ______ (晨或昏)线上,其日出时刻为

当地时间 _____ o

25. 图1为地貌图,图2为某地区地质图和等高线图,回答下列问题。

(1) ______________________ 写出地貌名称:乙 、丙 。

(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甲、乙、丙三地地貌是由地质作用中的

力作用形成的。

(3) ____________________ 如丁图的地形是 _____ ,地质构造是 ______ ,判断理由是

(4)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A, B, C三地中,在 地有可能找到喀斯特风景区,形成喀斯特地貌

的外力作用是 _______ 。

(5)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A, B, C三地中,在B地与 _ 地之间可能有变质岩 存在。

26. 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广网20()8年8月19日天津消息:天津滨海新区按照“项目集中园区、 产业集群发展、资源集约利用、功能集成建设”的发展思路,积极规划建设先进制 造产业区、临空产业区、滨海高新区等八大产业功能区。目前己形成电子通信、石 油开采、汽车制造、现代冶金等支柱产业,医药、航空航天和新材料等产业群得以 大力培育和发展。

材料二:天津城市总体规划图和天津滨海新区图。

票架%器踢樱「•豆弥以及

•北

天津城市总体规划图

(1)天津中心城区的主要功能应该是

r天相略 南区区 天津滨海新区

高新技术产业区 A. 科技教育区、 B.普通住宅区、 传统工业区 C.金融贸易区、 高级别墅区

D.行政文化区、 商贸服务区

(2)影响天津中心城区功能定位的主要因素是 ① 历史因素 ② 经济因素 ③ 社会因素 ④ 行政因素 A. @® B. (D® C. ®® D. ®@

(3)随着滨海新区的发展建设,其土地利用将以

(利用类型)为主。

(4)天津滨海新区的工业发展重点为先进制造业和高新技术产业,简述其发展先 进制造业和高新技术产业的自然和社会各一条主要的优势条件 _________ 。 27. 根据下列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水环境功能区规划,就是按照不同的水质使用功能、水文条件、排污方式、 水质特征划分水质功能区,监控断面,建立水质管理信息系统。 材料二:如图为华北某地水环境功能分区及垃圾场建设规划图。

(1) 据图说明饮用水集中取水口位置分布的特点,并解释其原因。

(2) 规划在甲、乙、丙、丁四处分别选建垃圾填埋场和垃圾发电厂,若建垃圾填

埋场宜选 ______ 处最合理,理由: ____ 。若建垃圾发电厂宜选 ______ 处最合理,

理由: ______ o

(3)若图中自然保护区遭受生态破坏,将给河流下游带来哪些影响? 28.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广西壮族自治区贵港市(国家一类开放口岸)桥坪镇的羽绒业兴起于20世纪80年 代中期,经过30多年的发展,由原来家庭小作坊式木头机械加工生产发展为现在 高科技生产流水线,经过不断地转型升级,成为全国最大的羽绒集散地,有“中国 羽绒之乡”的称号。目前,全镇拥有羽绒企业150多家,从业人员3.5万人以上, 年加工羽绒总量占全国的28%。桥坪镇(位置如图)的购销网络遍布全国乃至世界 各地,产品主要销往江苏、浙江、上海等地区,出口欧美、日本、韩国等国家。桥 坪镇羽绒产业涉及鸭鹅养殖和加工,羽绒收购和加工以及羽绒服装制作、制布、纺 织、印染等各个方面,同时与羽绒产业发展密切相关的物流、五金等产业也得到了 长足发展。近年来,桥珏镇积极招商引“风”,吸引广东、浙江等地的羽绒企业投 资建厂。如图示意桥坪镇地理位置。

------

----帜路

3^ M OO城侦

(1) 简述桥坪镇发展羽绒产业的优势条件。

(2) 简述近年来桥坪镇加大力度吸引广东、浙江等地羽绒企业投资建厂的目的。 (3) 有专家认为,桥坪镇应该抓住我国特色小镇建设的新机遇,结合羽绒产业转 型升级打造特色“温暖小镇”,你是否赞同?请表明观点并说明理由。

答案和解析

1. 【答案】A

【解析】解:图a、b、c晨昏线与经线圈重合,昼夜平分,图a、b、c都代表春秋分日, 故图中①、②、③三地的昼长相等A正确,BC错误。

图d显示局部区域为黑夜,无法判断其昼夜分布状况,图中④地存在三种情况:昼夜平 分、昼长夜短或昼长夜短,无法比较③地和④地的昼长状况,D错误。 故选:Ao

春秋分日,晨昏线与经线圈重合,全球昼夜等长。

本题难度适中,属于知识性试题,要求学生仔细读图并熟练掌握昼长的判断。

2. 【答案】C

【解析】解:A.风力侵蚀作用形成风蚀蘑菇和风蚀洼地,黄土高原的地表千沟万壑的 形态是流水侵蚀作用形成的,故不符合题意;

B. 风力堆积形成沙丘和沙珑(风力作用一般在干旱半干旱地区表现显著)。黄土高原 的地表千沟万壑的形态是流水侵蚀作用形成的,故不符合题意:

C. 流水侵蚀作用常常形成沟谷(v型)、瀑布和峡谷;黄土高原的地表千沟万壑的形 态是流水侵蚀作用形成的,故正确;

D. 流水堆积作用常常在山前形成冲积扇或洪积扇、在河流中下游形成冲积平原和河口 三角洲(一般在河流的上中游主要表现为侵蚀和搬运,在下游表现为堆积)o黄土高原 的地表千沟万壑的形态是流水侵蚀作用形成的,故不符合题意。 故选:Co

此题考查地质作用与地表形态的变化.流水侵蚀作用常常形成沟谷(V型)、瀑布和峡 谷;流水堆枳作用常常在山前形成冲积扇或洪积扇、在河流中卜游形成冲积平原和河II 三角洲(一般在河流的上中游主要表现为侵蚀和搬运,在下游表现为堆积).风力侵蚀 作用形成风蚀蘑菇和风蚀洼地;风力堆积形成沙丘和沙珑(风力作用一般在干旱半干旱 地区表现显著).黄上高原的形成是风力堆积作用,黄土高原的地表千沟万壑的形态是 流水侵蚀作用形成的.

此题考查地质作用与地表形态的变化.区别几种外力作用对地表的影响,结合题中的信

息解题,难度一般.

3. 【答案】A

【解析】解:A、由于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海陆分布实际切断了气压带的带状分布, 形成了不同的高低气压中心,因此形成了冬季风和夏季风,故正确;

B、 气压带、风带位置的季节移动是南亚季风形成的主要原因,故不符合题意; C、 反气旋控制是晴天,季风气候夏季会带来降水,故不符合题意;

D、 气旋是单一的天气系统,产生阴雨天气,而季风气候是雨热同期的气候类型,故不 符合题意。 故选:Ao

此题考查季风的知识.由于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海陆分布实际切断了气压带的带状分 布:1月(冬季)亚洲高压(蒙古高压)切断了副极地低气压带,使得副极地低气压带 仅存在于大洋中(北太平洋中的阿留申低压和北大西洋中的冰岛低压),在东亚形成了 西北季风;7月(夏季)亚洲低压(印度低压)切断了副热带高压带,使得副热带高压 带仅存在于大洋中(太平洋中的夏威夷高压和大西洋中的亚速尔高压),在东亚形成了 东南季风.东亚季风的形成原因是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南亚季风的原因是两个:海陆热 力性质差异,气压带和风带的季节移动.

此题考查季风的知识.此题考查季风的成因,明确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是季风形成的最主 要的原因,难度不大.

4. 【答案】C

【解析】解:使用太阳能热水器效果最好应该是太阳辐射最强的地区。选项中四个地区 中,海口所处纬度较低,正午太阳高度较大,但位于我国南方地区,降水丰富,阴雨天 多,太阳辐射并不强,因此不是使用太阳能热水器效果最好的地区,A错误。

我国太I们辐射能资源最丰富的是青藏高原。拉萨位于青藏高原上,海拔高,空气稀薄, 晴天多,太阳辐射最强,使用太阳能热水器效果最好,故C正确。

重庆、成都位于四川盆地,全年阴雨天气多,太阳辐射弱,因此不是使用太阳能热水器 效果最好的地区,BD错误。 故选:Co

影响太阳辐射的主要因素有太阳高度角(受纬度影响)、大气透明度(受海拔、天气、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