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政课调研报告
调 查 报 告
年级 院别 法学院 (班级) 姓名 王方敏 学号 061001034 1001 课程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报告题目 老年人的生活状况及需求调查 任课教师 赵科天 调研日期 2011.11.17 成 绩
第 页 共 页
1
淮阴师范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
内容: 一、 调查目的 为全面、清晰、具体掌握老年群体的生活状况和养老服务需求,更 进一步做好养老服务工作, 通过对老年人健康状况及养老服务的需 求,掌握其健康不佳的主要原因以及养老的现状,从而有针对性地 改善老年人健康水平以及养老服务,并为政府制定更加完善的养老政 策提供一些依据。 二、 调查方法 调查方式有问卷、访谈、座谈会三种形式。调查采用定量与定性相结 合的方法。 在定量调查方面,我们采用多段抽样和分层抽样相结合 的方法抽取了100 位老人进行问卷调查,回收有效问卷96份,有效 率为96%。最后用SPSS 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在定性调查方面, 我们主要同市、区、办事处、居委会工作人员、老人半结构式访谈和 召开不同类型的座谈会。 三、调查结果 老年人自我评价生活水平总体上提高,大多数人对目前生活状况表示 不同程度满意 ;“医疗费用支出大”和“因子女下岗或失业”是部分老年 人生活水平下降的两大原因 ;医疗保障和健康问题成为老年人面对 的最大问题和忧虑;非老年人群体也认为医疗问题是发展老龄事业最 迫切、最重要的任务。
第 页 共 页
2
淮阴师范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
四、调查分析或体会 (一)经济需求。82.1%的被调查老人的经济来源靠离退休金和工资。 由于老年人收入以离、退休金为主,在经济上一般没有后顾之忧, 老年人自认为经济状况比较好的占多数,可见大多数老年人的基本 生活需求不成问题。 (二)精神慰藉与亲情需求。调查数据显示,老年人在居住方式上与 配偶同住的比例最高,为50.8%。对“从未感到孤独”一问由多到少 的依居住方式的排序是:与配偶及已婚子女居住、与配偶同住、与 配偶及未婚子女同住、丧偶与子女同住、独居。与子女共同居住的 方式,在排解老人孤独感、满足老年人亲情需求方面表现出明显的优 越性。 (三)健康需求。在本次调查中,当问及老人对幸福的看法时,38.8 %的老人选择身体健康;29.7%选择儿女孝顺;22.7%选择有稳定的 经济来 源;3.4%选择受到社会和家庭的尊重;3.0%选择有丰富的文 化娱乐生活;2.4%选择能够继续发挥余热。 在回答“最需要的社区 服务项目”时,“健康咨询服务”占第一位,为26.3%,在“社区需要增 加的服务设施”中,“老人护理中心”占第二位,为21.6%。在社区应 管的事中,被调查老人认为首先是医疗问题,占25.7%;其次是老年 人应急服务,占24.2%。可见老年人对健康问题的关心程度很高。此 外,老人愿与配偶和子女同住的事实还表明,他们希望有病时能够得 到子女和配偶的照顾。有的老人认为社会提供的健康服务虽然不错, 但经济上却负担不起。因此,他们在谈话中不约而同地表露出渴望低 第 页 共 页
3
淮阴师范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
廉而可靠的医疗服务的愿望。 (四)文化生活需求。在被调查老人喜欢参与的组织中,文体组织 在第一位,为40.4%。老人对社区服务设施的要求是增加老年人活动 场所占第一位,为45.7%。在社区应管的事情中,除增加医疗健康服 务外,就是增加文化娱乐场所问题。此外,在老人对改进社区工作的 建议中,也有23.9%的人要求增加老年人生活服务和文化娱乐设施。 有73.7%的人比较愿意和非常愿意参加社区组织的文体活动;参加的 原因为自己高兴的占35.5%,可以和更多的人交往的占25.3%,为社 会做好事的占17.2%,实现自身价值的占13.3%,为消磨时间和“随 大溜”的只有7.8%。可见老年人对与人交往、实现自身价值、 为社 会做好事等高层次的精神需求也较多。 老年人退休后有大量的闲暇时间,调查结果表明,有28.1%的老人闲 暇时间是呆在家里,20.8%参加早晨或晚上的文体活动,18.1%看书 报,12%的老人串门聊天,8.1%养花、养鸟, 基本以家庭内部活动 为主,参与社会活动的机会少。看电视、做家务、照顾第三代、照顾 生病的老伴、聊天、散步是大多数老年人退休后主要的生活内容,而 文体活动能满足他们与人交流的精神需求,但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没有 人组织和缺乏活动场地。 (五)组织活动与社会交往需求。在调查和访谈中,老人们表现出愿 意参加组织活动和集体活动的愿望,他们希望社区能够在这方面提供 支持。从表2可以看出,老人们最喜欢的是文化体育活动组织,占 40.6 %。第二是老人互助组织,占12.8%。第三是公益活动组织,占12.1 第 页 共 页
4
淮阴师范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
%。喜欢参加的组织,依年龄不同而呈现不同的强度,年龄越轻的老 人社会交往的愿望越强烈。 我觉得必须加强社区养老能力建设:(1 )加强居委会自治能力。明 各级政府分配的各项工作任务,使居委会能够集中时间和精力,根据 本社区居民的需要,进行有效的管理工作。(2 )加大对社区财政投 资。增加财政对社区的投入,减轻居委会的经济负担,使他们把主要 精力从发展“三产”、寻找资金的重负中解脱出来,进行社区自身的建 设和发展。(3)建立社区医院。用不同方式和大医院联网, 建立医 疗水平较高、收费合理的社区医院或老人康复中心、老人护理中心, 有关部门对医院资格要进行严格的审核。(4)建立社区老人活动中心。 多方筹资,建立专门的社区老人活动中心。并将此作为社区建设和工 作的主要考核指标。将一定面积的老人活动中心作为新建小区的验收 标准。(5)组织社区服务志愿者队伍。在人才、资金不足的情况下, 组织不同形式的社区服务志愿者队伍,为社区老人提供服务,既能 培养公民的尊老、爱老、为社会奉献爱心的社会意识和道德,又能 解决社区养老资金短缺的问题。(6)开展“时间储蓄”老人互助活动。 让社区内年轻的老人照料年老的老人,并建立“时间储蓄卡”制度, 让每一位为他人提供服务的老人,将来也能享受到他人的服务。(7) 整合社区资源。 政府出面协调,整合、开发、合理利用社区内企业、 机关、学校的资源,如人才、资金、场地、设施,为老年人提供学 习、文化活动和体育锻炼的场所。(8)培养社区工作的专门人才。 社区工作作为专业性、 科学性很强的管理工作,需要大量的专业人 第 页 共 页
5
淮阴师范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
才,因此,从现在起,应该在大专院校建立社会工作系和设立社会 工作专业课程,以便为社区工作输送更多的专业人才,提高社区管 理工作水平。 为此我认为对老年人实施的对策有: 1、加强养老保障体系的建立,制定符合淮安市情的养老政策。 养老问题是老龄问题中最重要的问题,它包括两项基本内容,即养老 期间的经济保障和服务保障。关于经济保障,由于我市的老年人口以 离退休人员为主,他们经济收入的主要来源是离退休金,因此,在发 放离退休金时,一方面要保证离退休人员按时领到离退休金,另一方 面要随着就业人员工资水平以及物价指数的变化,及时调整离退休金 的金额,以保证老年人的实际生活水平。与此同时,还要不断完善淮 安市的养老保险制度,逐步减轻企业和个人的负担,使我市的养老工 作步入良性循环。关于服务保障,目前淮安市的养老方式主要是居家 养老,这是我国传统的养老方式。调查发现,无论是老年人还是年轻 人都倾向于这种养老方式,但是由于现在的家庭结构、规模正在发生 变化,家庭的养老功能已趋于弱化,不能完全满足老年人的各种需求, 因此,应该把居家养老和规范化的社区服务相结合,把社区服务引入 家庭,以弥补家庭养老的不足。只有做到家庭养老和社区养老的有机 结合,才能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 2、 发展老年教育,提高老年人口素质; 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真正做到老有所乐;拓宽老年人的就业渠 道,实现老年人的社会价值。 第 页 共 页
6
淮阴师范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
3、搞好社区建设,发挥社区的助老服务功能 社区是老年人的主要活动场所和生活空间,随着家庭养老功能的减 弱,老年人对社区的依赖性越来越强,对社区服务的需求也越来越多, 因此,加强社区建设,充分发挥社区对老年人的服务功能是解决老龄 问题的重要途径。目前,淮安市的社区建设比较薄弱,不能适应老年 人的各种需求,因此,在进行社区建设时,首先要加大对社区养老服 务业的投入,通过多方位、多渠道筹集资金,加大投资力度。其次, 增加社区老年人的服务设施和服务内容,主要包括医疗保健、家政服 务、健康娱乐、学习教育、法律咨询等服务项目。第三,要培养一批 高素质的社区管理人员和服务人员,提高社区为老年人的服务质量, 不仅让老年人享受到有关的照顾资源,还要让老年人享受到高质量的 服务。 77
第 页 共 页 7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