砂浆立方体抗压强度试验作业指导书
砂浆立方体抗压强度试验作业指导
书 B(总3页)
--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请直接删除即可-- --内页可以根据需求调整合适字体及大小--
砂浆立方体抗压强度试验作业指导书
1 目的
本作业指导书是为了规范砂浆立方体抗压强度的试验方法及结果计算。
2 范围
本方法适用于砂浆立方体试块抗压强度的测定。
3 所用仪器
抗压强度试验所用仪器设备应符合下列规定:
1、试模:应为 ×× 的带底试模,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混凝土试模》 JG237的规定选择,应具有足够的刚度并拆装方便。试模的内表面应机械加工,其不平度应为每 100mm不超过,组装后各相邻面的不垂直度不应超过±°;
2、钢制捣棒:直径为 10mm,长为 350mm,端部应磨圆;
3、压力试验机:精度为 1%,试件破坏荷载应不小于压力机量程的 20%,且不应大于全量程的80%;
4、垫板:试验机上、下压板及试件之间可垫以钢垫板,垫板的尺寸应大于试件的承压面, 其不平度应为每 100mm 不超过 ;
5、振动台:空载中台面的垂直振幅应为(±)㎜,空载频率应为50±3Hz,空载台面振幅均匀度不大于 10%,一次试验应至少能固定三个试模。
4 试验过程
立方体抗压强度试件的制作及养护应按下列步骤进行: 1、采用立方体试件,每组试件应为 3 个 ;
2、应采用黄油等密封材料涂抹试模的外接缝,试模内涂刷薄层机油或隔离剂,应将拌制好的砂浆一次性装满砂浆试模,成型方法应根据稠度而定。当稠度大于50mm 时,宜采用人工振捣成型,当稠度不大于50mm 时,宜采用振动台振实成型。
1)人工插捣:应采用捣棒均匀地由边缘向中心按螺旋方式插捣 25 次,插捣过
13
程中当砂浆沉落低于试模口,应随时添加砂浆,可用油灰刀插捣数次,并用手将试模一边抬高 5~10mm 各振动 5 次,砂浆应高出试模顶面 6mm~8mm;
2)机械振动:将砂浆一次装满试模,放置到振动台上,振动时试模不得跳动,振动 5~10 秒或持续到表面泛浆为止,不得过振;
3、 应待表面水分稍干后,再将高出试模部分的砂浆沿试模顶面刮去并抹平;
4、 试件制作后应在室温为20±5℃的环境下静置24±2h,对试件进行编号、折模。当气温较低时,或者凝结时间大于24小的砂浆,可适当延长时间,但不应超过两天。试件拆模后应立即放入温度为20±2℃,相对湿度为 90%以上的标准养护室中养护。养护期间,试件彼此间隔不小于 10mm,混合砂浆、湿拌砂浆试件上面应覆盖,防止有水滴在试件上;
5、从搅拌加水开始计时,标准养护龄期应为28d,也可根据相关标准要求增加7d或14d。
砂浆立方体试件抗压强度试验应按下列步骤进行:
1、试件从养护地点取出后应及时进行试验。试验前应将试件表面擦试干净,测量尺寸,并检查其外观,并应计算试件的承压面积。当实测尺寸与公称尺寸之差不超过 1mm,可按照公称尺寸进行计算; 2、将试件安放在试验机的下压板或下垫板上,试件的承压面应与成型时的顶面垂直,试件中心应与试验机下压板或下垫板中心对准。开动试验机,当上压板与试件或上垫板接近时,调整球座,使接触面均衡受压。承压试验应连续而均匀地加荷,加荷速度应为~s;砂浆强度不大于2. 5MPa 时,宜取下限。当试件接近破坏而开始迅速变形时,停止调整试验机油门,直至试件破坏,然后记录破坏荷载。 砂浆立方体抗压强度应按下式计算:
fm, cu
NuKA14
式中 fm,cu——砂浆立方体试件抗压强度(MPa) ,应 精 确 至 0 . 1 M P a ;
Nu——试件破坏荷载(N) ; A——试件承压面积(mm) ;
K——换算系数,取。
立方体抗压强度试验的试验结果应按下列要求确定: 1、应以三个试件测值的算术平均值作为该组试件的砂浆立方体抗压强度平均值(f2),精确至 ;
2、当三个测值的最大值或最小值中有一个与中间值的差值超过中间值的15%时,应把最大值及最小值一并舍去,取中间值作为该组试件的抗压强度值;
3、当有两个测值与中间值的差值均超过中间值的 15%时,该组试件的试验结果应为无效。
2
审核: 编制
16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