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读《小学科学教学案例专题研究》

来源:华佗健康网
读《小学科学教学关键问题指导》有感

东阳市

假期,拜读了喻伯军老师主编的《小学科学教学关键问题指导》一书,本书内容包括核心素养、核心内容及教学策略三大部分,内容涉及课程标中四个领域的内容和教学建议中的教师实际策略,本书梳理了27个关键问题,同时从教学关键问题分析、教学关键问题解决、案例分析及教学建议三大方面为我们提供了优质的资源和给了我们很大的学空间,让我从中学到了很多。

其中教学关键问题3-1《如何基于学生经验开展教学?》对我印象最深,美国著名的教育心理学家奥苏伯尔在他1978年出版的《教育心理学:认知观》一书的扉页写道:“假如让我把全部教育心理学仅仅归纳为一条原理的话,那么,我将一言以蔽之,影响学生唯一最重要的因素就是学生已经知道什么,要探明这一点,并应据此进行教学。” 当今社会信息爆棚,我们的学生对即将学习的科学知识并不是一无所知的,他们已经在生活中直接或间接地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这些是学生接受在正式科学教育之前的前概念。因此,作为小学科学教师要充分了解学生前概念,以学生前概念为教学的出发点,通过设计和组织一系列教学活动,帮助学生主动转变错误概念、完善模糊不清的概念,建构正确的科学概念。 一、画图展示法,了解学生的前概念

本书中介绍了画图展示法,在平时教学中我们也常常会用的一种方法。由于小学生的思维方式还是正从形象思维逐步向抽象思维过渡,具有很大的直观性,并存在语言文字描述逻辑性不强,不够严密的特点。图示可以更加简单表达孩子真实的想法。如:《点亮小灯泡》一开始就先出示一个小灯泡,先让学生画画小灯泡,这样可以在画的过程中了解学生已有的对小灯泡的认识,然后根据学生画出的许多不同的小灯泡,引发学生思考,虽然我们觉得对小灯泡很熟悉,但平时候我们跟本就没有仔细观察过它,学生画出来的灯泡是各不相同的,再引导学生去观察。从而激起学生观察小灯泡的欲望。这样学生在观察小灯泡的时候就特别的仔细,有些同学还给小灯泡的各部分取了名字,这样学生很快了解了小灯泡,同时,也在观察中纠下了学生心目中错误的小灯泡,为学生初步构出小灯泡结构。

1

但是有些学生在观察的时候不够仔细,还是会忽略一些细小的环节。通过学生的展示交流学生发现小灯泡还是有些地方不同,还有不同的学生对小灯泡的各部分结构取的名字不同,这时教师再出示小灯泡各结构的概念。再到猜测小灯泡内部看不见的部分里面有什么?最后拆开让学生观察。学生在经历画灯泡,观察和画小灯炮,给灯泡的各部分取名字,再对照科学定义小灯泡,帮助学生不断纠正自己心中错误的灯泡样子,从而建构一个完整的小灯泡的概念。

二、问卷调查,了解学生的前概念

课前设计了调查问卷对学生进行前测,目的是了解学生的前概念,更好地开展教学,使课堂教学更具有针对性。

本年级实有学生258人,其中 258 人参加问卷调查,收回有效问卷 268份,试卷回收率 100%。

A生活中你认为哪些是物质?生活中你认为哪些不属于物质?

只有个别学生认为所有的东西都是物质(这部分同学可能是去预习了或是平时课外知识特别丰富的。绝大部分学生都能举出若干生活中的物质,其中金属、木头、纸等学生常见的物体举得最多。学生对感官容易观察到的固体很容易接受为物质。大部分同学觉得水、空气、动物、植物等不是物质。 B你认为光、声、电、火是物质吗?请陈述理由。

这一题与前两题一样,主要考察学生对“物质”的认知情况。根据第2题的回答,大部分学生认为自然界中有不是物质的,对于声、光、电等学生更是认为不是物质 可见学生对光、声、电产生的原理比较模糊。 C你认为物质会发生变化吗?

2

D如果物质会发生变化,请举两个生活中物质发生变化的例子。 根据这两题的统计分析,所有学生都认为物质会变化。

在小学科学教学中,作为科学教师应该真正以学生实际生活经验出发,从学生前概念出发,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采用不同的方式,帮助学生建立起科学概念,促进学生科学素养不断 展,使我们的教学是够具实效。

3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