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状物习作教学

来源:华佗健康网
状物习作教学

——如何写好小动物

状物,就是把动物、植物、静物(主要指日用品、工艺品,玩具、特产和建筑物)如实地、细致地描绘出来,使人感到逼真,栩栩如生,如见其物。状物是习作训练的重点之一, 学会了写好一个物,才能写好一片景。

动物是儿童的天使。喜爱小动物是每个孩子的天性,许多同学还喜欢自己饲养小动物,喜欢和小动物一起玩,一起游戏,高兴地忘乎所以。可是,有些同学一写起来,却一点儿也不生动、不形象。怎样让小动物栩栩如生地跃然纸上,把动物写“活”呢? 一、仔细观察写活。

让学生做生活的有心人,平时多观察各类动物,如常见的:鸡、鹅、牛、马、羊、猪„„有条件的可以精心饲养一些小动物,留心观察这些动物的外形特点、颜色、生活习性。 二、抓住外形特点写活。

动物的外形,包括动物的头、眼睛、嘴巴、颜色等特征。同学们一定都有自己喜欢的小动物,它们都有各自不同的外形特点。写好这些特点,就能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它们穿一身淡黄的衣裳,嘴巴扁扁的,眼睛小小的,尾巴翘翘的,走起路来一摇一摆,可有趣了。(小鸭子)

早上,它的瞳孔呈枣核形,到了中午,光线特别强的时候,瞳孔就成了一条缝,呈一字形。到了晚上,它的瞳孔又变成了圆形,而且

闪闪发光,非常有神。(猫咪)

它的四肢灵活,行动敏捷,玲珑的小面孔上,嵌着一双闪闪发光的小眼睛。身上灰褐色的毛,光滑得好像搽过油。一条毛茸茸的大尾巴总是向上翘着,显得格外漂亮。(松鼠)

观察一定要细致,细致到它的每一个部位。可以边观察边写,写得时候按一定的顺序,如从整体到局部或从头到尾,还要有主有次,抓住它的主要特点,这样写出的文章必然层次井然,条理清楚。 三、抓住生活习性写活。

生活习性就是指动物在吃、住、行、睡等诸方面的生活习惯。动物很多,每种动物都有各自的特点和生活习性。

忽然,一只大袋鼠直起身来,身边的小袋鼠也跟着直起身子,我以为它们准是要打仗的。哪了儿呀,原来是袋鼠妈妈吃东西的时候好像听到小袋鼠的肚子咕咕叫呢!不一会儿,只见袋鼠紧紧地依偎在妈妈的怀里,扒开“袋子”把头伸进去,吃起奶来。小袋鼠吃奶的样子可真安稳,身子一动不动,只有头在微微颤动着。过了一会儿,袋鼠妈妈好像累了,它把前爪放在小袋鼠身上趴了一会儿,然后又直起身子。七八分钟过去了,小袋鼠还没有吃完奶,袋鼠妈妈有点儿支持不住,就走开了,小袋鼠这回可着急了,赶紧跑过去,又用前爪使劲扒开妈妈的“袋子”,袋鼠妈妈只好又直起身子让小袋鼠吃奶。又过了一会儿,小袋鼠吃饱了,站在一旁,用两只前爪在嘴的周围来回抹着,不时地还用舌头舔舔。瞧,它多爱干净呀!抹完嘴,小袋鼠急忙跑到妈妈身边,替妈妈理理背后的毛,好像在用这种方式感谢妈妈似的。

抓住了动物的生活习性,才能把动物写得活灵活现,令人神往! 四、运用动词写活。

如《翠鸟》中,“翠鸟蹬开苇秆,像箭一样飞过去,叼起小鱼,贴着水面往远处飞走了。”这里作者运用了“蹬开”、“叼起”、“贴着”“飞走”的动词,把翠鸟写得栩栩如生! 五、运用修辞手法写活。

在写作过程中,展开丰富的想象,恰当地运用修辞,可以使文章生动形象,富有色彩之艳,形态之美。如《大白鹅》中:“它周身的羽毛洁白无瑕,淡黄色的双脚和扁圆的嘴,就像嵌在汉白玉上一般。”又如在《富饶的西沙群岛》中,用“有的„„有的„„有的„„”排比句来描写西沙群岛的鱼多,突出了西沙群岛的物产丰富。 六、用真情点活。

“我手写我心”,我们要把自己的喜怒哀乐写进作文里。我们喜爱小动物,就要把自己的喜爱之情融入作文当中。表达感情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可以是对小动物的具体描写;可以是你和小动物之间的感人故事;也可以直抒胸臆。总之,根据自己的需求,灵活运用表达方式。

宋家沟学区

程敏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