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中秋节征文获奖作文
中秋的那轮明月
高二1班
过了白露,过了秋分,就到中秋节了。
如果天上有皎洁的满月,泡一壶清幽的桂花茶,往院子里的桂花树下一坐,静静地吹着风,仰望明月,那自然是再好不过了。如果没有月光,黑黑的夜,闻着从壶嘴飘出来的缕缕花香,吃着碟里精致的月饼,抬起头想些心事,也是十分惬意了。
中秋是一个适宜独处的节日。《静夜思》中,“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李白移动轻巧的步子,想着远隔千里的村落,静谧的小巷,偶尔几声犬吠,时不时一声鸡鸣,在这个清幽的夜晚,故乡远在天边却又近在咫尺。《漫成一首》中,“江月去人只数尺”杜甫踱步到江边,看着那轮皎洁的月亮便失了神。一轮明月倒挂在江中,宛如一只银盘,银白色的光芒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江面上。时而微风轻拂江水,泛起丝丝涟漪,清波和着银光悠悠飘散,又缓缓聚拢。那银盘飘忽,好似一朵睡莲不胜凉风的娇羞。盈盈一水间,即便在眼前,却只能欣赏,不能把玩。《水调歌头》中,“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昔夜,苏轼思念着远方的弟弟。这样忍受分离的又何止我们呢?好在可以共赏那轮明月。
当然,也有些人耐不住孤独,喜欢些许的热闹,他们几人结伴去卧佛寺,把脚步缓缓地印在纤细柔软的草地上,路过弯曲粗大的根须、禅房屋后的檐下、光滑明亮的台阶,去寻觅那被露水包裹的晶莹桂子。有时会找到一两枚,有时又全无踪迹。但又有何妨呢?寺院里的桂树就是月宫里落下的桂子长成的。此时,与时间在一起,还有何待?
辛弃疾的《木兰花慢》一词打破了历来赏月的成规。
“可怜今夕月,向何处,去悠悠?是别有人间,那边才见,光影东头?是天外。空汗漫,但长风浩浩送中秋?飞镜无根谁系?姮娥不嫁谁留?”
是啊,是谁用绳索系住明月在天上高悬?是谁留住了嫦娥不让她嫁到人间?望月思远,幽思无限,我见到了自己心中最美的月,感受到了人间最真的情,又何必羡慕你呢?
中秋节是为了庆丰收、贺团圆的,沉闷了一个夏天的人们,总在丰收团圆时让感情达到巅峰,在期待之中埋下对节日的期待。
这样想着,突然觉得:在那么多的传统节日里,能有这么一个既可以让我们分享丰收与团圆的喜悦,又可以让我们静静独坐,对月怀想的夜晚,真的很美!
文章由中秋的月牵起情思,引发联想,引用李白、杜甫和苏轼等诗词名家有关月的古诗文,进一步抒发感情。独处有独处的妙处,热闹有热闹的兴致,喜悦与幽思尽在其中。略显不足的是引用太多,自己的感悟表达就有些不太充分。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