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综合布线施工规范

来源:华佗健康网


综合布线施工规范

1设备安装

1.1配线设备机架安装

1.机柜、机架安装应牢固,各种零件齐全,漆面完好,标志清晰;垂直偏差度不应大于3mm,底座水平偏差度不应大于2mm;安装位置与距离应符合设计要求。

2.采用下走线方式,架底位置应与电缆上线孔相对应。接线端子各种标志应齐全。

3.机架上的各种零件不得脱落或碰坏。漆面如有脱落应予以补漆,各种标志完整清晰。

4.机架的安装应牢固,应按设计图的防振要求进行加固。

5.安装机架面板,架前应留有1.5m空间,机架背面离墙距离应大于0.8m,以便于安装和施工。

6.壁挂式机架底距地面宜为300~800mm。

1.2各类接线模块安装

1.模块设备应完整、安装就位、标志齐全;安装螺丝拧紧,面板应保持在一个水平面内。

2.8位模块应完整、安装就位、标志齐全;安装螺丝拧紧,面板应保持在一个水平面内。

1.3信息插座安装

1.安装在活动地板或地面上,应固定在接线盒内,接线盒盖应可开启,并应有防水、防尘、抗压功能。

2.安装在墙体上,宜高出地面300mm;如地面采用活动地板时,应加上活动地板内净高尺寸。信息插座应有标志,安装位置应符合设计要求。

3.信息插座底座的固定方法以施工现场条件而定,宜采用扩张螺钉、射钉等方式。

4.固定螺丝需拧紧,不应产生松动现象。

5.信息插座应有标签,以颜色、图形、文字表示所接终端设备类型。

1.4线缆终接

缆线终接前必须核对缆线标志,缆线终接处必须牢固,接触良好,缆线中间不允许有接头,缆线终接应符合设计和施工操作规程。

1.5系统测试

系统电气性能测试及光纤系统性能测试必须符合本规程和GB/T 50312—2003的规定以及系统设计要求。

2质量检测

2.1系统安装检测

I 主控项目

1.缆线敷设和终接的检测应符合GB/T 50312—2000中第5.1.1、第6.0.2、第6.O.3条的规定,应对以下项目进行检测:

(1)缆线的弯曲半径。

(2)预埋线槽和暗管的敷设。

(3)电源线与综合布线系统缆线应分隔布放,缆线间的最小净距应符合设计要求。

(4)建筑物内电、光缆暗管敷设及与其他管线之间的最小净距应符合设计要求。

(5)对绞电缆芯线终接。

(6)光纤连接损耗值。

2.建筑群子系统采用架空、管道、直埋敷设电、光缆的检测要求应按照本地网通信线路工程验收的相关规定执行。

3.机柜、机架、配线架安装的检测,除应符合GB/T 50312—2000第4节的规定外,还应符合以下要求:

(1)卡人配线架连接模块内的单根线缆色标应和线缆的色标相一致,大对数电缆按标准

色谱的组合规定进行排序。

(2)端接于RJ45口的配线架的线序及排列方式按有关国际标准规定的两种端接标准(T568A或T568B)之一进行端接,但必须与信息插座模块的线序排列使用同一种标准。

4.信息插座安装在活动地板或地面上时,接线盒应严密防水、防尘。

Ⅱ 一般项目

5.缆线终接应符合GB/T 50312—2000中第6.0.1条的规定。

6.各类跳线的终接应符合GB/T 50312—2000中第6.0.4条的规定。

7.机柜、机架、配线架安装,除应符合GB/T 50312—2000第4.0.1条的规定外,还应符合以下要求:

(1)机柜不应直接安装在活动地板上,应按设备的底平面尺寸制作底座,底座直接与地面固定,机柜固定在底座上,底座高度应与活动地板高度相同,然后铺设活动地板底座水平误差每米不应大于2mm。

(2)安装机架面板,架前应预留有800mm空间,机架背面离墙距离应大于600mm。

(3)背板式跳线架应经配套的金属背板及接线管理架安装在墙壁上,金属背板与墙壁应紧固。

(4)壁挂式机柜底面距地面不宜小于300mm。

(5)桥架或线槽应直接进入机架或机柜内。

(7)接线端子各种标志应齐全。

8.信息插座的安装要求应执行GB/T 50312—2000第4.0.3条的规定。

9.光缆芯线终端的连接盒面板应有标志。

2.2系统性能检测

1.综合布线系统性能检测应采用专用测试仪器对系统的各条链路进行检测,并对系统的信号传输技术指标及工程质量进行评定。

2.综合布线系统性能检测时,光纤布线应全部检测,检测对绞电缆布线链路时,以不低于10%的比例进行随机抽样检测,抽样点必须包括最远布线点。

3.系统性能检测合格判定应包括单项合格判定和综合合格判定。

(1)单项合格判定如下:

1)对绞电缆布线某一个信息端口及其水平布线电缆(信息点)按GB/T 50312—2000中附录B的指标要求,有一个项目不合格,则该信息点判为不合格;垂直布线电缆某线对按连通性、长度要求、衰减和串扰等进行检测,有一个项目不合格,则判该线对不合格。

2)光缆布线测试结果不满足GB/T 50312—2000中附录c的指标要求,则该光纤链路判为不合格。

3)允许未通过检测的信息点、线对、光纤链路经修复后复检。

(2)综合合格判定如下:

1)光缆布线检测时,如果系统中有一条光纤链路无法修复,则判为不合格。

2)对绞电缆布线抽样检测时,被抽样检测点(线对)不合格比例不大于l%,则视为抽样检测通过;不合格点(线对)必须予以修复并复验。被抽样检测点(线对)不合格比例大于1%,则视为一次抽样检测不通过,应进行加倍抽样;加倍抽样不合格比例不大于1%,则视为抽样检测通过。如果不合格比例仍大于l%,则视为抽样检测不通过,应进行全部检测,并按全部检测的要求进行判定。

3)对绞电缆布线全部检测时,如果有下面两种情况之一时则判为不合格;无法修复的信息点数目超过信息点总数的1%;不合格线对数目超过线对总数的l%。

4)全部检测或抽样检测的结论为合格,则系统检测合格;否则为不合格。

I 主控项目

4.系统监测应包括工程电气性能检测和光纤特性检测,按GB/T 50312--2000第8.0.2条的规定执行。

Ⅱ 一般项目

5.采用计算机进行综合布线系统管理和维护时,应按下列内容进行检测:

(1)中文平台、系统管理软件。

(2)显示所有硬件设备及其楼层平面图。

(3)显示干线子系统和配线子系统的元件位置。

(4)实时显示和登录各种硬件设施的工作状态。

3 施工检验计划

3.1施工用缆线、设备器材

1.按批量检验,核对产品合格证和生产许可证及安全认证标志。

2.外观检查

包装完好,表面应光滑、平整,不得变形、断裂。缆线绝缘层完好无损,厚度均匀。

3.现场抽样检测

缆线绝缘层厚度和圆形线芯直径误差现场抽样检测应不大于标称直径的1%;缆线电气性能和阻燃性能送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机构进行检验。

3.2金属钢管、线槽和吊架

检验方法:按GB/T 50312—2000《建筑与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工程验收规范》有关

规定执行。

3.3系统电气性能检验

检验方法:依据国家相关标准,采用相关测试仪器,对水平双绞电缆链路、垂直大对数电缆链路、光缆链路必须进行全部测试。检验结果应符合系统设计要求。

4安全生产与现场文明施工

4.1现场文明施工要求

1.每天工作完毕,及时清理施工现场,收拾整理施工设备、工具和材料,对已安装完的设备、材料采取相应的保护措施。

2.爱护设备、材料,杜绝野蛮施工,最大限度节约原材料,降低施工成本。

3.未经允许不得改动其他方施工设备、工具、仪器、材料等。

4.2安全生产要求

1.施工人员上岗前必须进行安全教育,经考试合格方能上岗操作。系统调试人员需参加主管部门的专业培训,考试合格后,持证上岗。

2.进入施工现场,必须正确使用劳保用品,头戴安全帽,系好帽带,身着工作服,脚穿劳保鞋。高空作业必须系好安全带;禁止向上或向下扔工具、器材,高空作业、危险施工必须双人操作。

3.施工现场必须配置安全保护设施,设置安全标记,严禁随意挪动和拆除。

4.库房应干燥、无腐蚀性气体存在,防止库房设备、器材变质、霉烂、损坏,性能指标下降,库房应配置灭火消防设备。

5成品保护

5.1线槽安装完毕,不得用硬物挤压碰撞。

5.2配电箱安装完毕后应注意箱门上锁,保护箱体不被污染。

5.3缆线接头不得露在接线盒外,防止接头受损。

5.4缆线的敷设和保护方式应符合GB/T 50312—2000《建筑与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工程验收规范》第5章中的有关规定。

6工程质量验收

6.1综合布线系统竣工验收应按照本规程第3.5节和GB/T 50312—2000《建筑与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工程验收规范》、GB 37/T 267—2002《综合布线系统的测试与验收》和DBJ 14—S5—2004《山东省智能建筑工程建设标准》中的有关规定执行。

6.2竣工验收文件除GB/T 50312—2000第8章要求的文件外,还应包括:

1.综合布线系统图。

2.综合布线系统信息端口分布图。

3.综合布线系统各配线区布局图。

4.信息端口与配线架端口位置的对应关系表。

5.综合布线系统平面布置图。

6.综合布线系统性能自检报告。

6.3综合布线系统安装分项工程质量应符合附表29 I、Ⅱ的规定。

综合布线系统性能检测分项工程质量应符合附表30 I、Ⅱ的规定。

7工程质量通病治理

7.1质量保证措施

1.严格执行国家计量法规,所有计量器具必须经检验合格后方能使用,凡使用的计量单位全部采用国家质量技术监督检验检疫局公布的法定计量单位,定期抽查计量器具使用情况。

2.进口设备要详细阅读说明书和有关资料,要掌握设备使用的有关规范和技术要求,有序进行操作。

3.加强原材料和设备的质量检查工作,一一检查,做好记录,严把质量关。

7.2应注意的质量问题

1.接线盒损坏,盒子预埋过深、不平整及安装不牢固现象,应更换接线盒,重新埋设,安装平整、牢固。

2.缆线编号混乱,不统一,应根据设计图纸的要求,重新标识。

3.机柜、机架的垂直偏差度超出允许偏差,应及时纠正。

4.机柜、机架的接地导线截面积不符合要求、压接不牢,应按要求选线,并压接好,做明显接地标志。

5.机柜、机架、接线盒、面板等被砂浆或其他材料污染,应将其清理干净。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