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砌体工程常见的质量问题分析及其预防措施探究
关于砌体工程常见的质量问题分析及其预防措施探究
作者:鲍平
来源:《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2011年第04期
摘要:本文对常见的砌体工程中的质量问题,即砌体块料、砌体施工等,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并根据实际施工经验提出应对措施,为砌体工程质量控制提供方法。 关键词:砌体工程 质量问题 成因分析 预防措施
砌体工程形成过程中易产生质量问题,这些问题的发生是原材料、设计和施工以及环境几方面的因素造成的。因此,在设计、生产和施工过程中必须严格按照国家规范,采用正确的施工方法和工艺,并在施工中建立严格的质量管理体系,对每一道工序要进行严格检查,防止和减少砌体质量问题的发生,确保砌体工程质量。 1 关于砌体质量的控制问题
砌体质量控制应从两方面加以分析。第一是砌体块料的生产环节,第一是施工环节,不论是块料的生产环节,还是施工操作出现的问题,都将影响砌体的承载能力,外观质量差。 1.1 关于砌体块料生产过程中的质量问题
砌体工程中的块料性能应体现施工图设计的要求。抗压强度不足,就将会影响墙体的承载能力,比如变形、开裂,甚至倒塌;而且外观质量也差,如条面高度差、裂纹长度、弯曲、缺棱掉角、颜色等内容,会降低承载能力,又影响墙体的外观质量,应符合标准规定。尤其是清水墙,更应控制其外观质量。另外还有尺寸允许偏差,主要是指长、宽、高的平均偏差及极差应符合标准规定。
1.1.1 烧结砖生产工艺基本过程
整个烧结砖生产工艺过程为:原料调制→成型→干燥→焙烧→烧结砖。在生产工艺过程,其中原料调制和焙烧是影响强度的主要因素。和平烧结砖的原料虽然很多,但目前仍以粘土原料为主。粘土为沉积岩,其主要组成矿物为粘土矿物。粘土矿物是具有层片状构造的含水铝硅酸盐矿物的总称,包括高岭石、蒙脱石、水云母等。粘土中除粘土矿物外,还含有石英、长石、方丹、钙、镁、钾、钠、铁等和有机物等杂质。杂质的种类和含量直接影响烧结制品的质量。尤其是方丹和有机杂物的含量是直接影响强度的主要因素。烧结砖所用的粘土就是含杂质较多,烧后呈红色的易熔粘土。烧结砖的焙烧温度应适当,否则会出现欠火砖或火砖。欠火砖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的强度较低。烧结温度范围应控制在800 -1300℃,800℃为烧结开始温度,1300℃为终结温度,此时水分含量最小,烧焙温度范围大小与粘土的组成有关,此范围越大,烧结的制结不易变形,因而可获得烧结程度高的密实制品。
1.1.2 外观质量。原料调制、成型、干燥、焙烧均可影响结砖的外观质量。原料调制应严格控制有机物含量及用水量。成型、堆放过程中应注意生产环节中模具的标准化及成型速度,堆放时应注意堆放高度及迎风雨。干燥过程中应控制水分的蒸发过程,过快易造成表面裂纹、弯曲。焙烧过程应控制粘土烧结温度范围。范围越大,焙烧的制品越不易变形。颜色的深浅除与矿物组成有关外,还有烧结时的燃料是否完全燃烧有关,使粘土中铁的氧化成高价铁,致使砖呈淡红色。
砌体块料形成的墙体按用途分为外墙用及内墙用两大类。按结构受力状态分为承重墙用及非承重墙用两类。按墙体材料及制品的外形又分为烧结粘土砖、小型空心砖两类。从形成构筑物或建筑物和使用看,单体块料除满足强度及外观质量外,还应满足抗冻性、抗碳化性及耐水性,即耐久性要求。
1.2 关于砌体施工操作中出现的质量问题
砌体总的质量要求是上下错缝,内外搭接横平坚直,砂浆饱满。所出现的质量问题有如下几个方面:
①砖筑时不按皮数杆提线,竖缝出现游丁走缝,灰浆饱满度差,水平灰缝不平直,外观质量差。②预留脚手眼和施工洞口位置不正确。③接楂处不按规范施工,出现搭接长度不够,后砌不加拉结筋。④出现对缝,影响砌体的整体性及稳定性。⑤墙面平整度差,水平灰缝不平直,砌筑时不按皮数杆提线,竖缝出现游丁走缝,外观质量差。⑥构造柱连接墙体部位切槎不规范,无拉结筋,落地灰不清除,钢筋表面有落灰等。 2 砌体质量问题的防范措施
关于砌体质量问题防范措施关键是要做到以下五个方面:
2.1 砌体灰缝砂浆饱满与否对砌体强度有很大影响,降低砌体的承载能力,造成墙体裂缝。砂浆饱满的程度以砂浆饱满度表示砌体水平灰缝的砂浆饱满度要达到80%以上。造成灰缝砂浆饱满的主要原因是砂浆质量和砌筑方法:M2.5或M2.5以下的水泥砂浆和易性差,挤浆困难,不能把铺刮后的空穴挤平,铺灰过长,砌筑速度跟不上,会使砂浆因水分吸收,造成砂浆过稠而不易挤揉,用于砖砌筑,使砂浆因水分吸收,造成砂浆过稠而不易挤揉,用于砖砌筑,使砂浆早期脱水等。因此,应改善砂浆和易性,确保灰缝砂浆饱满和提高粘结强度。采用“三一”砌砖法,即一块砖、一铲灰、一揉压,并随手将挤出的砂浆刮去的砌筑方法。严禁干砖砌筑。对于抗震设防地区,在严冬无法浇砖情况下不宜进行砌筑。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2.2 砌墙的接槎与房屋的整体性有关,应尽量减少或避免。砖墙的转角处和纵横墙交接处应同时砌筑,不能同时砌筑处,应砌成斜槎(踏步槎),斜槎长度不应小于墙高的2/3。如留斜槎确有困难时,除转角处外也可做成直槎,但必须做成阴槎,并加设拉结筋。拉结筋数量为每120mm墙厚放置一根直径6mm的钢筋,其间距沿墙高不应超过500mm,埋入长度从墙的留槎处算起,每边均不应小于,500mm,未端尚应弯成900弯钩。抗震设防地区建筑物的临时间断处不得留直槎,隔墙处如留阳槎,沿墙高每500mm应配置2书6钢筋与承重墙或柱拉结,埋入每边墙的长度不应小于500mm。砌体接槎时,必须将接槎处的表面清理干净,浇水湿润,并应填实砂浆,保持灰缝平整。
2.3 砌体应按规定的组砌方式错缝搭接砌筑,砖柱严禁采用包心砌法,以保证砌的整体性及稳定性。
2.4 在施工过程中应经常用2m托线板检查垂直度,用2m直尺和楔形塞尺检查墙体表面平整度,发现问题及时纠正,以保证墙面平整,墙体垂直。
2.5 在下列墙体或部位中不得留设脚手眼应当做到砖过梁上过梁600角的三角形范围内;宽度小于Im的窗间墙梁或梁垫下及其左右各500mm的范围内;砖砌体的门窗洞口两侧180mm和转角处430mm的范围内;设有构造柱的抗振多层砖混结构,应先绑扎钢筋,而后砌柱侧砖墙,最后支模浇注砼。
3 关于砼小型空心砌块工程质量控制方法问题研究
3.1 对设计规定的洞口管道、沟槽和预埋件,应在砌筑墙体时预留和预埋,不得随意打凿已砌好的墙体。
3.2 需要在墙上设置脚手架时,可用辅助规格的小砌块侧砌,利用其孔洞作脚手眼,墙体完工后,应采用不低于强度等级为C15的砼填实。
3.3 常温条件下,小砌块墙体的日砌筑高度,宜控制在1.5m或一步脚手架高度内。 3.4 墙体的转角处和内外墙交接处应同时砌筑。墙体临时间断处应砌成斜槎,斜槎长度与高度比应按小砌块的规格尺寸确定。
3.5 墙体中作为施工通道的临时洞口,其侧边离交接处的墙面不应小于600mm,并在顶部设过梁。填砌临时洞口的砌筑砂浆强度等级宜提高一级。
3.6 小砌块砌体的水平灰缝应平直,按净面积计算的砂浆饱满度不应低于80%。
3.7 砌筑墙体时,小砌块的生产龄期不应小于28天,并应清除污物和芯柱用小砌块孔洞底部毛边,剔除外观质量不合格的小砌体。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3.8 小砌块砌筑时的含水率,对普通砼小砌块,宜为自然含水率;当天气干燥炎热时,可提前喷水湿润,对轻骨料砼小砌块,宜提前2天以上浇水湿润。严禁雨天施工;小砌块表面有浮水时,亦不得施工。
3.9 小砌块砌体的水平灰缝厚度和竖向灰缝宽度宜为10mm,但不应小于8mm,也不应大于12mm。砌筑时的一次铺灰长度不宜超过2块主规格块体的长度。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