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从功能对等理论角度分析翻译对等

来源:华佗健康网


从功能对等理论角度分析翻译对等

【摘 要】本文通过以尤金·a·奈达的功能对等理论为理论基础,分析了在汉译英时怎样运用功能对等理论的几种翻译策略达到翻译对等的效果。

【关键词】功能对等理论;翻译策略;翻译对等 一、引言

美国翻译理论家尤金·a·奈达在其《翻译理论与实践》一书中,提出了“动态对等”后称“功能对等”的翻译原则,指出翻译就是“用最贴切、最自然的对等的语言从语义到文体再现原语信息”的过程。对等的标准就是译文的读者和原文的读者在感受上基本相同。

奈达提出了三类对等,即形式对等、动态对等与功能对等。形式对等关注的是信息本身,包括信息的形式和内容。动态对等翻译中,译者关注的并非源语信息和译语信息之间的一一对应,而是一种动态的关系。功能对等简单讲就是要让译文和原文在语言的功能上对等,而不是在语言形式上的对应。功能对等理论有九种翻译策略,即音译、直译、增译、减译、改译、加注、意译等。 二、翻译策略在汉译英时的应用

1.音译。有些专有名词如地名、人名以及术语名称等在译语中无对应词时通常用音译,以避免直译或意译带来的误解。例:天津——tianjin;王晓宏——wang xiaohong;秧歌——yangko;饺子——jiaozi。

2.直译。“词语指称意义的直译,关键要做到准确无误。要注意防止两种现象:一是专有名词或专门术语的误译,二是找到‘假朋友’——即两种语言中形式相同,但意义却截然不同的词。”。例如:“新闻照片”不是news photo,而是press photo。“白酒”不是“white wine”,而是spirits。

汉语作品的题目或电视剧名的翻译一般用直译。例:《红楼梦》译为a dream of red mansions;《北京人在纽约》译为:a native of beijing in new york;一些商标名也可用直译法:“小天鹅”洗衣机“little swan”washer。

3.增译。如从功能对等论的角度分析,翻译中的增词必须在译文和原文之间达成风格上的“功能对等”,更要注重内容上的对等传递,尽可能做到译文的读者和原文读者在感受上基本相同。增词一般用于以下三种情况:一是为了语法上的需要;二是为了意义上的需要;三是为了修辞上的需要。

“汉语多无主句,而英语无主句只能表示祈使语气,使用范围窄得多,增加泛指意义的代词或符合上下文逻辑意义的代词不失为一种解决办法。”例:如果走近了,会发现他们那可爱的神情——if you approach them,you will see their cute looks.该句为汉语常见的无主句,翻译时应增译出主语“you”。

4.减译。在汉译英的过程中,可以发现汉语中词语的重复现象比较多,如果把这些重复的词全都翻译出来,译文则会显得冗长啰嗦。所以在汉译英时,减译是经常使用的方法。这样做的目的是为

了使译文简明扼要。例如:我们要忠于党、忠于人民、忠于祖国。we should be loyal to our party,to our people and to our motherland.本译文省略了后面的两个“忠于”,使译文简洁通顺。 5.加注。汉语的成语的特点是言简意赅,能把丰富的意义用简短的几个字表达出来,因此成语不能从字面上来理解。把汉语的成语翻译成英语时,应保留成语的形象、比喻和民族色彩,此时可以用加注。例如:对牛弹琴:play the lute to a cow—address the wrong audience;鸡毛蒜皮:chicken feathers and garlic skins—trifles。先按字面意义翻译之后,在加注部分解释了成语的真正含义。

6.意译。翻译理论家尤金·a·奈达在其《翻译理论与实践》一书中指出翻译就是“用最贴切、最自然的对等的语言从语义到文体再现原语信息”的过程。故在汉英翻译时我们应该根据语言的实际情况,对词语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与上下文中的意义进行仔细推敲之后进行意译。

例如一个词可能在词典里有多种解释,这也是我们通常说的一词多义。在汉英翻译过程当中翻译这种词时,应该根据词在汉语的具体语言环境中所表达的特定含义,进行分析之后再翻译成英语。例如:小宝宝正在安睡——the baby is sleeping peacefully.“安”在这里有“peaceful”的意思。他们安抵北京——they arrived in beijing safely.“安”在这里指的是“safe”。教授正在安神,不要去打扰他——the professor is setting his mind at ease,

don’t disturb him.这里的“安”有“set(sb.’s mind) at ease”的意思。

一些词或短语的翻译应根据上下文的内容来进行翻译,否则会歪曲原文的意思。例如:天天踩着盼的石阶而上,自己竟成了一个大男人——climbing the upward steps of hope i had become a fully grown man.“大男人”不能直译为“a big man”,此处指“长大成人”,可译为“a fully grown man”。 三、结束语

在翻译的过程当中,译者必须认清原文的思想内容,努力传达原作的精神,避免逐字翻译或把原文的语言形式原封不动的搬到译文中来。本文主要从字词和短语的层面上,通过列举许多汉译英的实例,讨论了在汉译英时,怎样通过运用六种翻译策略——音译、直译、增译、减译、加注、意译,来实现功能对等。即讨论了怎样使用翻译策略使译文表达准确、通顺、贴切、文雅。 参考文献:

[1]谢旭升.特色汉英翻译教程[m].乌鲁木齐:新疆大学出版社,2009(1).

[2]诺德(nord,c),张美芳,王克非译.译有所为——功能翻译理论阐述[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5(3).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