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合公路路基和桥梁工程在施工中的质量控制
结合公路路基和桥梁工程在施工中的质量控制探讨
摘要:进入21世纪,我国交通现代化建设的不断进步,公路路基和桥梁工程的建设也取得了不错的成就。但在公路路基和桥梁施工的过程中,常常会出现一些工程质量的问题,也引起了全社会的广泛关注,笔者结合多久工程实践就公路路基和桥梁工程施工中的质量控制进行了相应的探讨。
关键词:公路工程;桥梁;质量问题;控制 0 引言
伴随着我国高等级公路工程和桥梁建设不断的发展,交通运输业对运营质量要求越来越高,公路与桥梁作为推进城市间和区域城镇的重要纽带,必将随之加速发展和建设起来,但是与此同时所产生的施工质量问题也接踵而来。因此,笔者对控制桥梁工程和公路路基工程的施工质量问题谈了一些自己的看法。 1 公路路基工程施工中存在的质量问题 1.1 高填土下沉
在公路路基施工中,深填、高填和半填半挖或者立交桥互通匝道填方,都会在通车一段时间以后出现下沉的情况。这主要是因此在施工中,压实的控制不到位,分层过厚,并且冬施的措施不够恰当。除此之外,在材料因素上面,其最大干容重和最佳的含水量出现问题,材料的压缩系数过大,并且采用了高塑性指数的粘性土,这些问题都会造成公路路基出现质量问题,使得路面出现开裂、下
陷和变形的问题。 1.2 沥青路面早期破损
沥青路面在竣工以后的一、两年内就会出现大面积的裂缝和破损等。这主要是因为在施工的时候,许多路基工程只是片面的追求平整度,却往往忽略了压实度,材料在到场以后就会出现终压温度较低的情况,有些施工单位在低压的情况下,还对路面进行过度的碾压,使得路面基层甚至路床、基底承载力不足,弯沉值过大。在路面基层材料的收缩的时候,就会造成沥青路面的出现反射的裂缝,出现早期破损。 1.3 软土地基超限沉陷
软土的含水量较高,并且抗剪的强度较低、具有承载能力较低的特性。此外,在软土上修建路基会出现塌陷、压缩沉降和滑陷得情况。
1.4 水泥路面断板、开裂
由于土基的强度不够并且不够均匀,不够重视路基的基层施工的工艺,在春秋两季施工的时候,混凝土在白天和夜晚的温差较大,导致了路基出现较大的翘曲应力致使板体开裂。 2.1 路基质量控制 2.1.1 路基土的控制
在公路路基施工中,路基一般是由自然土修筑的,在路基填筑以后要及时对自然土进行测试和分析,确定其的物理力学性质,并
测定其含水量和最大干容重,从而有利于施工企业进行施工。有关测试表明土质颗粒越细,就会造成其所相应的回弹模量较低,而这个时候砂性土回弹模量也比较高。 2.1.2 强度控制
在公路路基工程施工中,压实度可以有效的反应出路基每一层的密实状态,此外,弯沉值也可以反应路基上部的整体轻度。当这两者达到合格的要求的时候,路基的整体稳定性、耐久性和强度才可以达到标准的条件,在路基的施工中,要注意技术的要求,虽然公路路基工程在施工的时候对技术的要求并不复杂,但是也要严格的按照执行规程进行,只有在施工中认真的负责,才可以生产出高品质的道路。
2.2 路面工程质量控制 2.2.1 基层平整度的控制
在施工的时候,要严格控制好路面的平整度,要根据实际的施工情况,对不同的基层进行区别对待,对于石灰来说,其稳定土要作为底基层的平整度进行有效的控制,可以使用平地机来进行刮平,从而保证合格的平整度。
2.2.2 沥青混凝土面层平整度的控制
由于影响沥青混凝土的因素较多,有温度、施工接缝和基层的平整度等。基层平整度对面层有着较大的影响,这主要是因为面层的松铺的厚度不同,在压实以后会出现压实度不一的情况,在路面
进行一段时间的行车以后,整个平整度就会出现明显的变化,出现路面下降的情况。 2.3裂缝的防治
2.31 采用切实可行的施工工艺
根据实际路基路面的特点,采用薄层浇筑,循序推进的方法,可以有效的形成斜坡混凝土,从而更好的使用泵送工艺,从根本上避免了混凝土在输送管道的时候出现冲洗、拆除和接长的现象,有效的提高了泵送的效率,使泌水处理方法简化,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上下层的混凝土浇筑间隔时间没有超过初凝的时间。 2.3.2 制定合适的允许温差
温差裂缝的重要原因是温差太大,为了防止裂缝发生,必须规定各种温差,包括内外温差、内部温差和温度徒降的容许值,这些容许温差可根据以往工程的实践经验,结合理论计算来确定。在一般情况下,如基础的约束不大,内外温差可控制在不超过25℃。拆模时根据混凝土内部最高温度与环境温度的容许差值进行控制,必须避免气温骤降等因素的影响。 2.3.3 加强路基路面的养护
对路基路面进行浇筑后,需加强养护,但最初不能洒水养护,待放热高峰期过后,方能洒水养护,在养护期间,应定时观测温度变化,务必将温差控制在允许范围之内。可在其表面覆盖薄膜、草袋,此举可减少路基表面的热扩散,并提供适宜的潮湿环境,防止
路基表面因脱水而产生干缩裂缝,同时延长了散热时间,使平均总温差所产生的拉应力小于混凝土的抗拉强度,防止裂缝的产生。 3 桥梁工程
3.1 桥梁工程质量控制
3.1.1 桥台、桥墩施工阶段质量控制 ①仔细精确的做好测量工作
在桥台、桥墩的施工阶段,要全面确保放线工作准确无误,在桥台、桥墩施工完成以后,那么桥梁的整个平面位置也基本确定下来。因此,在施工中就要求整个的定位测量工作按照设计的基本要求来精确地进行,避免出现丝毫的偏差。 ②着重注意外观的平滑美观
在施工中,要有效的避免由于振捣不均匀,或者在施工手段上的缺陷而产生的外观质量问题。因此,作为监理工程师,要十分注意这一点,此外,还应该对整个结构物的每个部位的外形尺寸和设计图纸上的结构完全一致。 3.1.2 支架与模板的施工
在支架与模板的施工中,有些市政桥梁处在春雷的水库旁边,并且地势有高低起伏的情况的时候,就会出现整个地基的承载力出现较差的情况。因此,在这个时候采用先砌浆砌块石条基,然后再搭设落地钢管支架的施工方法,在实施之前,要对整个支架的方案进行详细的计算,并且通过监理进行审批,合格以后才可以施工,
在支架搭设完毕以后,要确保验收合格,并安装箱梁底模板,模板采用2cm 厚竹胶板。
3.1.3 普通钢筋和预应力钢绞线安装
箱梁钢筋绑扎分两次进行,第一次是在底模安装完成后绑扎底板及腹板的钢筋,第二次是在底板及腹板的砼浇注完毕、顶板和翼板底模安装好之后,再绑扎顶板和翼板的钢筋。所有钢筋在现场的钢筋加工场进行加工、配料,运送到现场进行绑扎、安装,绑扎钢筋时采用轨道筋固定法将预应力孔道固定,保证圆顺。 3.1.4 高墩台施工的安全控制
在安全的控制上,要注意几个方面的问题:首先是悬挂安全网的安全,它能够有效的防止出现高空落物,工作人员在施工过程中要系上安全带,避免出现工人在干活的时候,由于不小心,出现坠落的情况。除此之外,工程中的用电管理也是至关重要的一个因素,可以安装漏电保护器。特别在雨季进行施工的时候,要注意防洪,工作人员要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施工,有专职的安全员随时检查,发现安全隐患及时排除。 3.1.5 控制好送桩的标高
在一些地区桥梁的桩基基本都是摩擦桩,一般情况下是以标高控制为主要的方向,但也有些设计单位提出标高和贯入度双控的方式。由此可见在规范规定桩标高的时候必须在一定程度上符合设计的要求,最大程度的允许偏差在100mm,作为现场的监理必须事先
就核对好送桩的记号,这样才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保证桩尖标高符合设计要求。
3.16 控制好堰内打桩的桩位
由于在围堰内打桩的时候,经常会发生桩位产生走动的现象,造成了桩群中心和设计值相互之间有较大的偏心。出现这种情况有效的处理方法有监督施工单位全面确保围堰的质量,在填土之前要彻底清除淤泥,时刻注意填料的质量和密实度。此外,在拔桩的时候要预留一个移动量,就算出现少量的走动,也会把桩位控制到一定程度的偏差值内。 4 总结
综上所述,路基路面工程和桥梁工程在施工中的质量控制是较为关键的一个步骤,对运营的质量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因此,在施工的时候要严格的按照实际的规范要求来进行施工,并且针对不同的公路路基和桥梁工程项目要根据其实际情况,来采取相应的质量控制措施,从而有效地保证施工的质量。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