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板流量计理论流量计算公式
如果你没有计算书,你只需要向制造厂提供下列数据:管道(法兰)尺寸,管道(法兰)材质,介质,流体的最大和常用流量,温度,压力和你现有的孔板外圆尺寸,生产厂会根据你的数据重新计算,然后你根据计算书重新调整你的差压变送器和流量积算仪引用 孔板流量计理论流量计算公式
2009-05-10 17:11:29| 分类: 技术资料 | 标签: |字号大中小 订阅
引用
蝈蝈 的 孔板流量计理论流量计算公式
(1)差压式流量计
差压式流量计是以伯努利方程和流体连续性方程为依据,根据节流原理,当流体流经节流件时(如标准孔板、标准喷嘴、长径喷嘴、经典文丘利嘴、文丘利喷嘴等),在其前后产生压差,此差压值与该流量的平方成正比。在差压式流量计中,因标准孔板节流装置差压流量计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研究最充分、已标准化而得到最广泛的应用。孔板流量计理论流量计算公式为:
式中,qf为工况下的体积流量,m3/s;c为流出系数,无量钢;β=d/D,无量钢;d为工况下孔板内径,mm;D为工况下上游管道内径,mm;ε为可膨胀系数,无量钢;Δp为孔板前后的差压值,Pa;ρ1为工况下流体的密度,kg/m3。
对于天然气而言,在标准状态下天然气积流量的实用计算公式为:
式中,qn为标准状态下天然气体积流量,m3/s;As为秒计量系数,视采用计量单位而定,此式As=3.1794×10-6;c为流出系数;E为渐近速度系数;d为工况下孔板内径,mm;FG为相对密度系数,ε为可膨胀系数;FZ为超压缩因子;FT为流动湿度系数;p1为孔板上游侧取压孔气流绝对静压,MPa;Δp为气流流经孔板时产生的差压,Pa。
差压式流量计一般由节流装置(节流件、测量管、直管段、流动调整器、取压管路)和差压计组成,对工况变化、准确度要求高的场合则需配置压力计(传感器或变送器)、温度计(传感器或变送器)流量计算机,组分不稳定时还需要配置在线密度计(或色谱仪)等。
孔板流量计,可广泛应用于石油、化工、天然气、冶金、电力、制药等行业中,各种液体、气体、天燃气以及蒸汽的体积流量或质量流量的连续测量。但是许多人不知道孔板流量计是怎么计算出来,今天我就和大家探讨一下孔板流量计的计算公式
简单来说差压值要开方输出才能对应流量
实际应用中计算比较复杂一般很少自己计算的这个都是用软件来计算的下面给你一个实际的例子看看吧
一.流量补偿概述
差压式流量计的测量原理是基于流体的机械能相互转换的原理。在水平管道中流动的
流体,具有动压能和静压能(位能相等),在一定条件下,这两种形式的能量可以相互转换,但能量总和不变。以体积流量公式为例:
Q v = CεΑ/sqr(2ΔP/(1-β^4)/ρ1)
其中:C 流出系数;
ε 可膨胀系数
Α 节流件开孔截面积,M^2
ΔP 节流装置输出的差压,Pa;
β 直径比
ρ1 被测流体在I-I处的密度,kg/m3;
Qv 体积流量,m3/h
按照补偿要求,需要加入温度和压力的补偿,根据计算书,计算思路是以50度下的工艺参数为基准,计算出任意温度任意压力下的流量。其实重要是密度的转换。计算公式如下:
Q = 0.004714187 *d^2*ε*@sqr(ΔP/ρ) Nm3/h 0C101.325kPa
也即是画面要求显示的0度标准大气压下的体积流量。
在根据密度公式:
ρ= P*T50/(P50*T)* ρ50
其中:ρ、P、T表示任意温度、压力下的值
ρ50、P50、T50表示50度表压为0.04MPa下的工艺基准点
结合这两个公式即可在程序中完成编制。
二.程序分析
1.瞬时量
温度量:必须转换成绝对摄氏温度;即+273.15
压力量:必须转换成绝对压力进行计算。即表压+大气压力
补偿计算根据计算公式,数据保存在PLC的寄存器内。同时在intouch画面上做监视。
2.累积量
采用2秒中一个扫描上升沿触发进行累积,即将补偿流量值(Nm3/h)比上1800单位转换成每2S的流量值,进行累积求和,画面带复位清零功能。
孔板数学模型 :
体积瞬时流量公式:Qv=Kv•A•√(ΔP/ρ)
质量瞬时流量公式:Qm=Km•A•√(ΔP•ρ)
式中:Qv——体积流量,单位 m3/h
Qm——质量流量 k单位 g/h
Kv——体积流量系数 ,单位?,,,(倒推一哈就中咧,呵呵)
Km——质量流量系数 ,单位?,,,(。。。。。。。,呵呵 )
A ——管道内,垂直流量方向的横截面积,单位 m2
ΔP——孔板前后压差 ,单位 Pa
ρ——介质的瞬时密度 (对气体,为折算到标准状态的密度) ,单位 kg/m3
孔板流量计的流量计算公式 字体大小:大 | 中 | 小 2009-10-27 15:04 - 阅读:1916 - 评论:0
一. 流量补偿概述
差压式流量计的测量原理是基于流体的机械能相互转换的原理。在水平管道中流动的
流体,具有动压能和静压能(位能相等),在一定条件下,这两种形式的能量可以相互转换,但能量总和不变。以体积流量公式为例:
Q v = CεΑ/sqr(2ΔP/(1-β^4)/ρ1)
其中:C 流出系数;
ε 可膨胀系数
Α 节流件开孔截面积,M^2
ΔP 节流装置输出的差压,Pa;
β 直径比
ρ1 被测流体在I-I处的密度 ,kg/m3;
Qv 体积流量,m3/h
按照补偿要求,需要加入温度和压力的补偿,根据计算书,计算思路是以50度下的工艺参数为基准,计算出任意温度任意压力下的流量。其实重要是密度的转换。计算公式如下:
Q = 0.004714187 *d^2*ε*@sqr(ΔP/ρ) Nm3/h 0C101.325kPa
也即是画面要求显示的0度标准大气压下的体积流量。
在根据密度公式:
ρ= P*T50/(P50*T)* ρ50
其中:ρ、P、T表示任意温度、压力下的值
ρ50、P50、T50表示50度表压为0.04MPa下的工艺基准点
结合这两个公式即可在程序中完成编制。
二. 煤气计算书(省略)
三. 程序分析
1.瞬时量
温度量:必须转换成绝对摄氏温度;即+273.15
压力量:必须转换成绝对压力进行计算。即表压+大气压力
补偿计算根据计算公式,数据保存在PLC的寄存器内。同时在intouch画面上做监视。
2.累积量
采用2秒中一个扫描上升沿触发进行累积,即将补偿流量值(Nm3/h)比上1800单
位转换成每2S的流量值,进行累积求和,画面带复位清零功能。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