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小学生德育工作基本要求

来源:华佗健康网


磴口县三完小德育工作基本要求

磴口县三完小德育工作领导小组

磴口县三完小德育工作基本要求

为认真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依据近年来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宣部、教育部和自治区教育厅下发的一系列德育文件精神,切实把中小学德育工作摆在素质教育的首要位置,按照《小学德育纲要》、《中小学德育工作规程》和《巴彦淖尔市中小学德育工作规程实施细则(试行)》的要求,结合我校实际,特制定我校德育工作基本要求:

一、组织机构:

组 长:孙志德(党支部书记)负责协调、指导全校德育工作和教师师德思想政治工作。

副组长:马培录(校长)负责教育、教学方面的德育工作。

丁晨光 负责学校、社区、家庭三位一体网络教育工作;班集体德育

教育、学生常规教育、行为规范的考评工作。

成 员:

吴清芳 负责课堂教学中的德育工作。

任丽霞 负责音、体、美、宣传教育、环境教育等方面的德育工作。 潘春林 负责少先队德育工作。

杨志斌、卢俊、刘彬分别指导高、中、低年级的学生养成教育,以及

行为规范的测试工作。

考评小组:各年级组长、班主任、少先队大队委。 二、考核办法:

1、对年级组、班级、全体学生的政治思想状况、德育品质表现、个性心理素质、行为习惯定期进行量化考核评定。对学生的评价通过学生自评、小组互评、任课教师评定、班主任评定、家长参评等多种方式进行。

2、班级考核评定结果作为班主任工作绩效考核重要依据,考核评定结果优秀的在班主任工作考核中才有资格评优。

3、考核评定结果为优秀的学生,才有资格参加各级“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五小公民”“四好少年”等优秀评定。

三、各年级德育工作基本要求 附后

四、学生德育目标、行为习惯、常规考核表 附后

一年级德育工作基本要求

一、生活习惯

1.按时起床,自己穿衣,整理床铺。 3.不挑食,不剩饭。

2.早晚刷牙,手脸干净。 4.饭前便后洗手,便后冲水。

5.整理学习用品,物品整齐。 6.学会扫地,擦桌椅,擦黑板。 二、学习习惯

1.按时上学,不迟到,有事请假。 2.带齐用具,做好课前准备。 3.遵守课堂纪律,上好每一节课。 4.按时认真完成作业,主动改错,提高学习效率。

5.积极参加课外特长班学习,努力发展特长。

三、行为习惯 (一)交往礼仪

1.升国旗,奏国歌时肃立,敬队礼规范。 2.见老师主动问好,放学离校说再见。听从教

师的教导。

3.学习使用“您好请谢谢对不起”“没关系”等礼貌用语。 4.见客人主动问好、右行、礼让。 5.和同学做朋友,讲谦让。 6.学会与人打招呼。 (二)秩序纪律

使学生了解保护自己应从遵守纪律做起。 1.在走廊内慢步轻声右行,不追逐打闹。 2.集体活动守时守纪,集合站队快、静、齐。 3.预备铃响立刻回教室安静坐好,准备好学习用品。 4.上下楼梯,出入教室不拥挤,不推搡。 5.遵守游戏规则,活动有秩序。 6.发现同学做危险游戏要主动劝阻,保护自己和同学

的人身安全。

7.家长未来接,不私自离校,不跟陌生人走。 8.不攀爬窗台、栏杆。

9.外出活动听从指挥,注意安全。

(三)集体观念

1.知道本班班训班规的内容,并努力去做。 2.了解集体活动的一般要求,初步学会在集体中生活。

3.懂得自己是小组的一员,并用行动为小组争光。

四、身心健康 (一)心理品质

1.诚实守信,不说谎话。 2.乐观向上,积极进取。 3.坚定顽强,不怕困难。 4.刻苦锻炼,自我健身。 (二)体育卫生

1.班级环境整洁,美观,安全。 2.认真上好两操一课,积极体育锻炼。 3.学生近视新发率不超过3%,体育达标、良好率不低于95%。 4.读写姿势正确,做到“三个一”。

一年级学生一日常规

一、到校

1.按时到校,不早到,不迟到,不随便缺课,因故不到校必须由家长向班主任请假。 2.注意安全,走路要靠右边,不奔跑、不追车、不逗留。 3.衣着整洁,戴好红领巾。

4.文明礼貌,上学路上遇见师长要立行、鞠躬礼,问“早”、问“好”,并让师长先行。按秩序自觉走成一路纵队,不大声喧哗。到教室时如果还没开门,按到校顺序自觉排成一排等候开门。

5.养成到校就读书的好习惯。学生到校后首先把作业摆放在桌子一角,然后自觉地学习功课,坚决杜绝跑、跳、打、闹现象,力争整个校园,唯听书声朗朗。

二、上课 1.准备。

预备铃一响就立即有秩序地进教室,然后准备好当堂用的书和学习用品,书本平放在课桌中间,文具盒放在桌子中间上方。上课铃一响,安静端坐,等待老师上课。

2.文明

不穿奇装异服,在教室里不戴帽子,不戴手套。 上课铃响后,老师走进教室,班长喊“起立”!全班学生立正站好,待老师还礼后,学生一起坐下。上课迟到的同学,要先喊“报告”!经老师允许后进教室。(老师询问迟到原因应在课后进行,学生要如实反映情况。)

下课铃响后,老师宣布下课,班长喊“起立”,全体同学立正站好,说“老师再见”,老师还礼后下课。 3.专心听讲

认真听讲,坐姿端正,两腿腿腕呈直角平放于地上,脊柱直立;两臂平叠放于桌面,头部向前平视。规范书写,眼离书本一尺,手离笔尖一寸,胸离桌一拳。读书时,两手持书的下角,书立放在桌上。

发言之前先举手,经老师允许后立即起立,成立正姿势(两腿并拢;抬头挺胸收腹,双手自然下垂放于大腿外侧),眼睛望老师,说话大声洪亮,大方得体。

4.遵守纪律,不随便讲话,不做小动作,保持室内肃静。学生板演或到讲台前演示、解答问题,上、下脚步要轻,态度自然,举止大方。

三、课间

1.下课后把课桌整理干净,然后有秩序地走出教室到楼下活动。

2.积极参加课间轻松活动,远望,不追逐打闹,不随地吐痰,不乱扔废纸、杂物。在进楼时要在一楼的漏土盘上擦鞋底。

3.值日生要把黑板擦干净,整理好课桌,检查同学座位的整齐,周围的卫生。

4.在楼内保持肃静,不在楼内打球,大声喧哗,不乱打乱闹,不乱跑乱跳;上下楼梯靠右边走,脚步要轻,步子要慢,一步一个台阶,杜绝挤压碰撞。各班按学校指定的楼梯出入。

5.要注意安全,不准在楼梯栏杆、窗口向下张望和开玩笑。不准坐在窗台上,不准向楼下乱扔东西,不经允许不准到楼顶平台活动,在操场上不准攀足球门、篮球架,不准随便上国旗台,不准攀爬树木、折树枝、树叶等。

6.要爱护公物,不准随便开灯和拧水龙头。要爱护门窗、玻璃、桌凳、电器等。要爱护花草、树木等。 四、眼保健操

1.上午第一节课后,立即把桌面收拾干净,待广播一响,立即做眼保健操。 2.做操时要闭上眼睛,不要东张西望。 3.做操要求姿势对、穴位准、力度适中。 五、课间操

1.第二节课结束后,到教室门前站队,排队进入操场。

2.到指定地点按要求做课间操,动作到位、协调,符合韵律,富有美感,队形符合要求。

3.课间操结束后,各班在体育委员的带领下,踏着音乐节拍,安静、整齐、有序地按指定楼梯进入教室,做好下一节课的课前准备。

六、放学

1.在班主任老师的组织下,站好路队,有秩序地离开学校回家。 2.要遵守交通规则。不乱跑,不看书报,不逛商店、小摊等。 3.回家后自己的事自己做,并积极帮助家长做力所能及的家务活。 七、活动

1.积极参加学校或班级组织的文体、科技、阅读等各项活动,在活动中发挥自觉性、主动性,要严格遵守纪律。

2.按时参加兴趣活动,活动是带齐活动用品,按老师的要求,认真上课,认真练习。

一年级学生一周常规

一、周一,按要求到校,穿校服参加升旗仪式,二、周二,积极参加班队(会)。班(队)会积极发言。 升国旗时,唱国歌。

三、积极参加每周一次的值日。 四、在周五认真做好周末卫生大扫除。

二年级德育工作基本要求

一、生活习惯

1.起床迅速,穿戴利落,床铺整洁。 2.学会洗澡,定时换衣。 3.食不言,睡不语。 4.节约物品,爱护公共设施。 5.不乱扔果皮纸屑,不随地吐痰。 6.及时清洗手绢、袜子等小件衣物。 二、学习习惯

1.按时上学,不迟到,有事请假。 2.带齐用具,做好课前准备。 3.遵守课堂纪律,上好每一节课。 4.按时认真完成作业,主动改错,提高学习效率。

5.积极参加课外特长班学习,努力发展特长。

三、行为习惯 (一)交往礼仪 1.学会唱国歌。 2.待人热情,学会正确使用礼貌用语。 3.进办公室先喊报告,和老师谈话时要起立。 4.从师长手中接送物品要用双手。 5.团结同学,遇事不光想自己,还要想别人。 6.主动与人打招呼。 (二)秩序纪律

让学生知道文明素养的提高,应从自我约束做起。 1.在楼内慢步轻声靠右行,不追跑打闹。 2.集体活动守时守纪,集合站队快、静、齐。 3.铃响立刻回教室安静坐好。 4.上下楼梯,出入教室不拥挤,不推搡。 5.遵守游戏规则,活动有秩序。 6.发现同学做危险游戏要主动劝阻,保护自己和同学的人身安全。 7.不和陌生人交流。 8.不攀爬窗台、栏杆。

9.外出活动听从指挥,注意安全。

(三)集体观念

1.知道班训、班规的具体内容并按要求去做。 2.积极参加集体活动,愿为集体做力所能及的事。 四、身心健康 (一)心理品质

1.诚实守信,不说谎话。 2.乐观向上,积极进取。 3.坚定顽强,不怕困难。 4.刻苦锻炼,自我健身。 (二)体育卫生

1.班级环境整洁,美观,安全。 2.认真上好两操一课,积极体育锻炼。 3.学生近视新发率不超过3%,体育达标、良好率不低于95%。 4.读写姿势正确,做到“三个一”。

二年级学生一日常规

一、到校

1.按时到校,不早到,不迟到,不随便缺课,因故不到校必须由家长向班主任请假,三天以上向德育处请假。排队进入教室。

2.注意安全,走路要靠右边,不奔跑、不追车、不逗留。

3.文明礼貌,上学路上遇见师长要立正、鞠躬礼或队礼,问“早”、问“好”,并让师长先行。每天进校时,都要按秩序自觉走成一路纵队,不能大声喧哗。到教室时如果还没开门,按到校顺序自觉排成一排等候开门。

二、早晨

1.学生按时进校。要求家长送到家长止步处,学生有序入校。

2.学生按照规定时间按要求诵读课文,要求坐端正,手捧课本做到:三个一,还要做到三到:心到、眼到、口到。认真晨读,学生到校后自觉地去读书,坚决杜绝跑、跳、打、闹现象,养成到校就读书的好习惯。

三、上课 1.准备。

预备铃一响就立即有秩序地进教室,然后准备好当堂用的书和学习用品,书本平放在课桌中间,文具盒放在桌子中间上方。上课铃一响,安静端坐,等待老师上课。

2.文明

不穿奇装异服,在教室里不戴帽子,不戴手套。 上课铃响后,老师走进教室,班长喊“起立”!全班学生立正站好,待老师还礼后,学生一起坐下。上课迟到的同学,要先喊“报告”!经老师允许后进教室。

下课铃响后,老师宣布下课,班长喊“起立”,全体同学立正站好,说“老师再见”,老师还礼后下课。 3.专心听讲

认真听讲,坐姿端正,两腿腿腕呈直角平放于地上,脊柱直立;两臂平叠放于桌面,头部向前平视。规范书写,眼离书本一尺,手离笔尖一寸,胸离桌一拳。读书时,两手持书的下角,书立放在桌上。

发言之前先举手,经老师允许后立即起立,成立正姿势(两腿并拢;抬头挺胸收腹,双手自然下垂放于大腿外侧),眼睛望老师,说话大声洪亮,大方得体。

4.遵守纪律,不随便讲话,不做小动作,保持室外内肃静。学生板演或到讲台前演示。解答问题,上、下脚步要轻,态度自然,举止大方。

5.注意安全,实验课、体育课和课外活动等,规范操作,要防患于未然,确保安全。 四、课间

1.下课后把课桌整理干净,然后有秩序地走出教室到楼下活动。

2.积极参加课间轻松活动,远望,不追逐打闹,不随地吐痰,不乱扔废纸、杂物。在进楼时要在一楼的漏土盘上擦鞋底。

3.值日生要把黑板擦干净,整理好课桌,检查同学座位的整齐,周围的卫生。

4.在楼内保持肃静,不在楼内打球,大声喧哗,不乱打乱闹,不乱跑乱跳;上下楼梯靠右边走,脚步要轻,步子要慢,一步一个台阶,杜绝挤压碰撞。各班按学校指定的楼梯出入。

5.要注意安全,不准在楼梯栏杆、窗口向下张望和开玩笑。不准坐在窗台上,不准向楼下乱扔东西,不经允许不准到楼顶平台活动,在操场上不准攀足球门、篮球架,不准随便上国旗台,不准攀爬树木、折树枝、树叶等。

6.要爱护公物,不准随便开灯和拧水龙头。要爱护门窗、玻璃、桌凳、电器等。要爱护花草、树木等。 五、眼保健操

1.上午第一节课后,立即把桌面收拾干净,待广播一响,立即做眼保健操。 2.做操时要闭上眼睛,不要东张西望。 3.做操要求姿势对、穴位准、力度适中。 六、课间操

1.上午第二节课结束后,到教室门前站队,排队进入操场。

2.到指定地点按要求做课间操,动作到位、协调,符合韵律,富有美感,队形符合要求。

3.课间操结束后,各班在体育委员的带领下,安静、整齐、有序地按指定楼梯进入教室,做好下一节课的课前准备。

七、中午

1.午饭后家长送学生到家长止步处外,学生排队入校,不准学生跑步入校,以免造成踩踏事故 2.进校后值日生做好班级卫生清扫工作。 八、下午

1.放学后要以班级为单位,在班主任老师的组织导下,站好路队,有秩序地离开学校回家。 2.要遵守交通规则。不乱跑,不看书报,不逛商店、小摊等。 3.学生走出家长止步线外,家长必须在止步线以外等候。

4.不准学生在校内逗留,达到静校,各班值日生在20分钟内打扫完卫生离校。

二年级学生一周常规

1.每周一所有学生必须穿校服上学,佩戴好红领巾和队干部标志,举行升旗仪式,在升降旗时上学、打扫卫生、进行体育锻炼的同学必须立刻静止,面对国旗,脱帽行礼,遵守升旗纪律。

2.坚持卫生一天两扫制,每天早晨、中午由各班当天卫生值日生打扫教室、楼梯、走道及卫生区卫生,并负责好保洁工作。

3.坚持大队部干部值日制度,大队部值日生协助当天值班领导、教师检查各班级学生纪律、卫生等,并

作好登记、统计、通报。

4.坚持每周一下午班(队)会制度,班队(队)会是各班级教育学生的特殊形式,各班级不得挪用、占用班(队)会时间,对照学校布置的主题或根据班级实际自行组织好会议。

5.坚持课外体育锻炼一小时制度。积极参加学校兴趣小组的培训。

6.坚持安全教育贯穿整个教育过程的制度。安全工作是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应贯穿学校所有工作之中,时刻不得松懈。

三年级德育工作基本要求

一、生活习惯

1.按时作息,生活有规律。 2.勤洗澡,勤换衣服,讲究个人卫生。 3.不暴饮暴食。 4.节约水电,爱惜物品。 5.会收拾房间,保持室内整洁。 6.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学会整理自己的物品,洗小件衣物。 二、学习习惯

1.按时上学,不迟到,有事请假。 2.带齐用具,做好课前准备。 3.遵守课堂纪律,上好每一节课。 4.按时认真完成作业,主动改错提高学习效率。

5.积极参加课外特长班学习,努力发展特长。

三、行为习惯 (一)交往礼仪

1.待人有礼貌,听别人说话时,不东张西望,和人2.尊敬老师,虚心接受老师的帮助教育。 说话要和气。

3.关心同学,互相帮助,不打架,不骂人。 4.参加集会,观看演出,不随便走动,说话,适时适

度鼓掌致谢。

5.在接受礼物赠品时应行礼致谢,并双手接送。 6.学会答谢提供帮助的人。 (二)秩序纪律

让学生知道文明素养的提高,应从自我约束做起。 1.在楼内慢步轻声靠右行,不追跑打闹。 2.集体活动守时守纪,集合站队快、静、齐。 3.预备铃响立刻回教室安静坐好。 4.上下楼梯,出入教室不拥挤,不推搡。 5.遵守游戏规则,活动有秩序。 6.发现同学做危险游戏要主动劝阻,保护自己和同学的人身安全。 7.家长未来接,不私自离校,不跟陌生人走。 8.不攀爬窗台、栏杆。

9.外出活动听从指挥,注意安全。

(三)集体观念

1.初步理解班训、班规的意义并自觉遵守。 2.积极参加班队活动,服从集体规定。 3.懂得班荣我荣的道理,并为集体进步贡献力量。 四、身心健康 (一)心理品质

1.诚实守信,不说谎话。 2.乐观向上,积极进取。 3.坚定顽强,不怕困难。 4.刻苦锻炼,自我健身。 (二)体育卫生

1.班级环境整洁,美观,安全。 2.认真上好两操一课,积极体育锻炼。 3.学生近视新发率不超过3%,体育达标、良好率不低于85%。 4.读写姿势正确,做到“三个一”。

三年级学生一日常规

一、到校

1.按时到校,不迟到,不早退,不旷课。因故不能到校由家长签字,向班主任请假。

2.穿戴整洁,仪表端正,发型和服装符合小学生特点,不佩戴首饰,不染发,男生不留长发,女生不穿高跟鞋不化妆,不穿拖鞋到校。

3.尊敬师长,主动问好,提倡讲普通话,使用礼貌语言,不说脏话,不要给老师或同学起绰号。 二、课堂

1.每节课前,科代表应主动与科任教师联系,主动帮助任课教师拿教具等。

2.预备铃响前,准备好当节课的学习用品,预备铃响后立即进入学习状态,静候老师上课。 3.老师进入教室后,班长喊起立后,同学们起立礼问好,老师回应后,方可坐下。 4.迟到学生要向老师报告,经老师允许后方可进入教室。

5.上课要坐姿端正,专心听讲,积极思考,认真做好笔记。勇于发表自己见解,自觉遵守课堂纪律,不交头接耳,虚心接受老师的教导不顶撞老师。

6.下课铃响老师宣布下课后,班长喊“起立”,同学们向老师再见,老师还礼走出教室后,学生方可有秩

序地离开教室。

三、课间

1.课间休息时,值日生要擦净黑板,整理讲台,做好教室保洁。学生要调整状态,可做轻微活动。 2.课间不在楼道、教室、校园内追逐打闹,上下楼梯要有秩序,注意安全。 3.学生进办公室必须先报告,经老师允许后,方可进入。

4.课间不随便出校门,学生有特殊情况外出,须持有班主任证明,经批准方能离校。 四、两操、升降旗

1.队伍要求:集合迅速。行列整齐,步伐一致,精神饱满。 2.广播体操:听从口令动作到位,规范有力。 3.眼保健操:身姿端正,穴位准确,手法正确。

4.升降国旗:坚持每周一和重大节假日举行升旗仪式,尊敬国旗、国徽,会唱国歌,升降国旗、奏唱国歌时要肃立、行注目礼(少先队员行队礼)。

5.因特殊情况(因病、因残等)不能做操或参加升旗仪式,须经班主任同意。 五、用餐

1.注意用餐卫生,餐前洗手,餐后漱口,保证餐具干净卫生。 2.爱惜粮食,节约水电,不挑食,不浪费,注意食品安全。 六、课外活动常规

1.积极参加学校、年级、班级组织的各种团体活动及各类社团活动。

2.活动要在辅导老师的指导下,有组织、有秩序地按要求进行,确保活动质量,提高自身素养。 3.遵守活动纪律,不迟到,不早退,培养自我约束的良好习惯。

4.参加体育活动时,按要求、规范活动,注意安全。活动中爱护公共设备、设施。 七、集会

1.遵守会场纪律,集会快、静、齐,按指定位置就座。

2自觉维护会场秩序,认真听取报告,按要求做好记录。不谈笑、不看无关书刊、不吃零食、不在会场随意走动。

3.尊重主持人或演员,文明观看,不喝倒彩。

4.集会结束,按要求有秩序离场,带好自己物品,不留杂物,不拥挤、喊叫。 八、卫生

1.讲究个人卫生,养成自觉的卫生习惯,勤剪指甲,勤洗澡,衣服常换洗。

2.讲究公共卫生,养成爱清洁的良好习惯,保持环境整洁,不随地吐痰,不乱扔杂物。 3.不吃零食,不喝生水,不吃不清洁食物。

4.值日生认真清扫卫生区、教室和走廊卫生,注重保洁,要求做到地面干净整洁,桌椅摆放整齐,工具整齐有序。

5.不在教室、走廊和校园的建筑物上乱涂乱画。 九、放学

1.放学时,值日生要打扫好教室和卫生区的卫生,切断电源,关窗锁门后方可离校。 2.放学离校,按时回家,如有事外出须通知家长,以免家长挂念。

3.严格遵守交通法规。行人与自行车过马路时不闯红灯,要各行其道,注意安全。小学生放学要以班为单位,整队离校。

4.上学或放学回家应向家长及长辈主动问好,家中有客人要向客人问好。 十、其它

1.同学之间,互相帮助,团结友好,学会合作,异性交往,自尊自爱,落落大方。 2.遇到校外来宾应热情指路,礼貌接待。

3.回答老师问话要起立,接递物品要用双手接受奖品后应向发奖人鞠躬致意。 4.不提倡学生将通讯录工具,MP3等带入学校,上课期间必须关闭通讯工具。

5.培养高雅情趣,屏弃不良恶习。课余时间不到游戏机室、网吧、营业性歌舞厅等场所活动。

6.坚决制止和劝阻违反社会公德和学校管理制度的行为。

7.帮助家长做些力所能及的家务。

三年级学生一周常规

1.每周一正常参加学校举行的升旗仪式,在升降旗时肃立、唱国歌,面对国旗,遵守升旗纪律。 2.坚持每周一下午第三节课召开班会、班会要有鲜明的主题,及时做好班会记录。

3.每天做好值日,每天早中午、下午由值日生打扫教室、楼梯、走道及卫生区卫生,每天保持好卫生。 4.加强安全教育,始终把学生的安全放在首位。

5.坚持学校财产学生参与管理制度。班级的公共设施由班级自行保管,由学生参与保管工作,做到爱护公物,损坏公物要赔偿。

6.每周开展好课外阅读课,让学生在阅读课上静心读书,多做读书笔记,有所收获。

7.组织好学生参加学校举行的快乐大课间活动,增强学生的体质,培养学生团结合作精神。 8.引导学生积极参加兴趣小组举行的各种活动。

9.大队部干部及时到达指定的地方执勤,协助当天值班领导、教师检查各班级学生纪律、卫生等,并做好统计工作。

四年级德育工作基本要求

一、生活习惯

1.不比吃穿,不乱花零钱。 2.爱惜劳动成果,不损坏公物(桌椅、门窗、墙壁、花木、电器开关等)。 二、学习习惯

1.按时上学,不迟到,有事请假。 2.带齐用具,做好课前准备。 3.遵守课堂纪律,上好每一节课。 4.按时认真完成作业,主动改错,提高学习效率。

5.积极参加课外特长班学习,努力发展特长。

三、行为习惯 (一)交往礼仪

1.别人讲话时不插嘴,等别人讲完后再发表意2.认真完成老师交给的任务,帮助老师做力所能及的事见。 情。 3.尊重同学,不给同学起外号。 4.主动答谢提供帮助的人。 (二)秩序纪律

让学生知道文明素养的提高,应从自我约束做起。 1.在楼内慢步轻声靠右行,不追跑打闹。 2.集体活动守时守纪,集体站队快、静、齐, 3.预备铃响立刻回教室坐好。 4.上下楼梯,出入教室不拥挤,不推搡。 5.遵守游戏规则,活动有秩序。 6.发现同学做危险游戏要主动劝阻,保护自己和同学的人身

安全。

7.家长未来接,不私自离校,不跟陌生人走。 8.不攀爬窗台、栏杆。

9.外出活动要听从指挥,注意要安全。

(三)集体观念 1.理解班训、班规的意义、并自觉遵守。 2.学习做集体的主人,热心为集体服务,努力完成计集体交给的任务。 3.珍惜集体荣誉,努力为集体争光。 四、身心健康 (一)心理品质

1.诚实守信,不说谎话。2.乐观向上,积极进取。3.坚定顽强,不怕困难。4.刻苦锻炼,自我健身。 (二)体育卫生

1.班级环境整洁,美观,安全。 2.认真上好两操一课,积极体育锻炼。 3.学生近视新发率不超过3%,体育达标良好率不低于85%。 4.读写姿势正确,做到“三个一”。

四年级学生一日规范

一、早晨

1.起床、整理好床铺,坐好洗刷。

2.整洁,带好校徽少先队员要佩带红领巾,大队干部要佩戴职别标志。 3.、整理学习用品,不带与课业无关的东西。 二、到校

1.按时到校,不早到,不迟到,不随便缺课因故不到校必须向家长向班主任请假。 2.注意安全,走路要靠右边,不奔跑、不追车、不逗留。 3.文明礼貌,上学路上遇见师长要立正、行鞠躬礼,问“早”、问“好”,并让师长先行。每天进校时,都要按秩序自觉走成一路纵队,不能大声喧哗。到教室时如果还没有开门,按到校顺序自觉排成一排等候开门。

4.认真晨读,坚决杜绝跑、跳、打、闹现象,晨读时间书声琅琅。 三、晨读

无清扫任务的同学认真朗读、不做作业、不随便走动说话,老师不在的情况下班干部认真组织管理。 四、课堂

1.课前将上课所需用品分别放在课桌的左角上。

2.听到预备铃声后立即有秩序地进入教室准备上课。

3.迟到要先喊“报告”然后推门轻轻进入,经老师同意后再进入自己的座位。 4.上课不吃零食,不向外张望,不做与课堂无关的事情。 5.听课坐姿端正,不俯爬桌子。

6.回答问题时举手待老师允许后起立回答,站姿正确,声音宏亮。

7.下课时,由班长喊“起立”待任课教师离开教室或教师允许后,再按顺序走出教室。 五、课间操、眼保健操

1.下课铃响后,任课教师停课,全班按指定路线下楼列队,站队时要做到快、静、齐,做操时要认真,姿势正确,动作到位,符合节奏。

2.迟到的同学,主动站在队伍的后边,有事不能做操时,应向班主任请假,不准擅自留教室。每班只准留两人,清理教室及楼道卫生。

3.退场时,要做到精神饱满队列整齐,步伐一致,按指定楼门有序进入教室。

4.做眼保健操时任课教师必须认真组织学生,要求闭合眼睛,找到穴位、姿势正确;保持安静。做操完后任课教师允许后方可下课。体育课必须等眼保健操结束后方可下课。

六、课间活动

1.保持楼道秩序,上下楼梯轻声慢步靠右行,不准在教室或走廊里追逐打闹,不要到其它教室或办公室门口玩耍。

2.活动时应玩有意义的游戏,不欺侮弱小,要注意安全。 七、升降国旗

升国旗、奏国歌时肃立、脱帽,行注目礼,少先队员行队礼。 八、进出办公室

1.学生进办公室时,要喊报告,经老师同意后方可进入。

2.与老师对话,文明有礼,未经老师同意,不要随便就坐,不乱翻作业本或老师的东西。 3.离开时向老师打招呼说“谢谢”或“再见”! 九、清洁卫生

1.个人做到手脸干净,勤洗澡,勤换衣服,勤洗头发,勤修剪指甲,经常带手帕、抹布、卫生袋、水杯。 2.教室:经常保持地面、墙壁、门窗和桌椅内外的整洁、干净。清扫工具摆放整齐。 3.环境:不随地吐痰,不乱丢杂物,不在墙壁上涂写乱花。

4.包干区:教室门前包干,环境趋统一包干,见到杂物主动拾起,扔进垃圾箱。 十、放学归队

1.放学后按班整队,做到快、静、齐,离开校门时对老师说“再见”。两班同时出时低年级优先,路队保持整齐,不准随便散队,听从路队长指挥。离开校门50米后左右看无车辆通过,安全了方可离开队伍。

2.学生可以让家长按指定地点接送,不准进入校内。

3.乘公共汽车时同学要在站牌下排队候车,车停稳后依次上车,不拥挤,不抢座位,文明礼让。

四年级学生一周常规

1.每周一正常参加学校举行的升旗仪式,在升降旗时肃立、唱国歌,面对遵守升旗纪律。 2.坚持每周一下午第二节课召开班会,班会要有鲜明的主题及时做好班会记录。

3.每天做好值日,每天清晨、下午由值日生打扫教室、楼梯、走道及卫生区卫生,每天保持好卫生。 4.坚持安全教育,始终把学生的安全放在首位。

5.坚持学校财产学生参与管理制度,班级的公共设施由班级自行保管,由学生参与保管工作,做到爱护公物,损坏公物要赔偿。

6.每周开展好课外阅读课,让学生在阅读课上静心读书,多做读书笔记,有所收获。

7.组织好学生参加学校举行的快乐大课间活动,增加学生的体质,培养学生团结合作精神。 8.引导学生积极参加兴趣小组举行的各种活动。

9.大队部干部及时到达指定的地方执勤协助值班领导、教师检查各班级学生纪律、卫生等情况,并做好统计工作。

五年级德育工作基本要求

一、生活习惯

1.学会根据不同的场合更换服装(休闲装、运动装、校服等)。 2.学会洗衣服,学做简单家务。

3.回收废物,保护环境。

二、学习习惯

1.按时上学,不迟到,有事请假。 2.带齐用具,做好课前准备。 3.遵守课堂纪律,上好每一节课。 4.按时认真完成作业,主动改错,提高学习效率。

5.积极参加课外特长班学习,努力发展特长。

三、行为习惯 (一)交往礼仪 1.不说粗话、脏话、不讥笑人,不损伤别人的自尊心。 2.和他人意见不致时,学会协商。 3.乱学会宽容,取长补短。 (二)秩序纪律

1.在楼内慢步轻声靠右行,不追跑打闹。 2.集体活动守时守纪,集体站队快、静、齐, 3.预备铃响立刻回教室坐好。 4.上下楼梯,出入教室不拥挤,不推搡。 5.遵守游戏规则,活动有秩序。 6.发现同学做危险游戏要主动劝阻,保护自己和同学的人身安全。 7.不私自离校,不跟陌生人走。 8.不攀爬窗台、栏杆。

9.外出活动要听从指挥,注意要安全。

(三)集体观念

1.关心集体利益,维护集体荣誉。 2.在集体有事和大家商量,个人服从集体、少数服从多数。 3.懂得我荣校荣的道理,能在校内外为学校争光。 四、身心健康 (一)心理品质

1.诚实守信,不说谎话。 2.乐观向上,积极进取。 3.坚定顽强,不怕困难。 4.刻苦锻炼,自我健身。 (二)体育卫生

1.班级环境整洁,美观,安全。 2.认真上好两操一课,积极体育锻炼。 3.学生近视新发率不超过3%,体育达标良好率不低于85%。 4.读写姿势正确,做到“三个一”。

五年级学生一日常规

一、早晨

1.按时起床、整理好床铺,坐好洗刷。

2.衣着整洁,带好校徽少先队员要佩带红领巾,大从干部要佩戴职别标志。 3.检查、整理学习用品,不带与课业无关的东西。 二、到校

1.按时到校,不早到,不迟到,不随便缺课因故不到校必须向家长向班主任请假。 2.注意安全,走路要靠右边,不奔跑、不追车、不逗留。 3.文明礼貌,上学路上遇见师长要立正、行鞠躬礼,问“早”、问“好”,并让师长先行。每天进校时,都要按秩序自觉走成一路纵队,不能大声喧哗。到教室时如果还没有开门,按到校顺序自觉排成一排等候开门。

4.认真晨读,坚决杜绝跑、跳、打、闹现象,晨读时间书声琅琅。 三、上课 1.准备

预铃一响就立即有秩序地进教室,然后准备好当堂用的书和学习用品,书本平放在课桌中间,文具盒放在桌子中间上方。上课铃一响,安静端坐,等待老师上课。

2.文明

上课铃停后,教师走进教室,班长喊“起立”!全班学生立正站好,待老师还礼后,学生一起坐下。上课

迟到的同学,要先喊“报告”!经老师允许后进教室.(老师询问迟到的原因应在课后进行,学生要如实反映情况。)下课铃响后,老师宣布下课,班长喊“起立”,全体同学立正站好,说:“老师再见”;老师还礼后下课。

3.专心听讲

认真听讲,坐姿端正,两腿腿腕呈直角放于地上,脊柱直立;两臂平叠放于桌面;头部向前平视。规范书写;眼离书本一尺,手离笔尖一寸,胸离桌一拳。读书时,两手持书的下角,书放于桌上。

发言之前先举手,经老师允许后立即起立,成立正姿势(两腿并拢,抬头挺胸收腹,双手自然下垂放于大腿外侧),眼睛望老师,说话声音洪亮,大方得体。

4.遵守纪律,不随便讲话,不做小动作,保持室内肃静。学生板眼或到讲台前演示,解答问题,上、下脚步要轻,态度自然,举止大方。

5.注意安全,实验课、体育课和课外活动等;规范操作,要防患于未然,确保安全。 四、课间

1.下课后把课桌整理干净,然后有秩序地走出教室到楼下活动。

2.积极参加课间轻松时活动,远望,不追逐打闹,不随地吐痰,不乱扔废纸、杂物。 3.值日生要把黑板擦干净,整理好课桌,检查同学座位的整齐,周围的卫生。

4.在楼内保持肃静,不在楼内打球,不乱打乱闹,不乱跑乱跳,上下楼梯靠右边走;脚步要轻,步子要慢,一步一个台阶杜绝挤压碰撞。各班按学校指定的楼梯出入。

5.要注意安全,不准在楼梯栏杆、窗口向下张望和开玩笑。不准坐在窗台上,不准向楼下乱扔东西,不经允许不准到楼顶平台活动,在操场上不准攀足球架、篮球架;不准随便上国旗台,不准攀爬树木、折树枝、树叶等。

6.要爱护公物,不准随便开灯和拧自来水龙头、要爱护门窗、玻璃、桌凳、电器等。要爱护花草、树木等。

五、眼保健操

1.上午第二节课后,立即把桌面收拾干净,待广播广响,立即做眼保健操。 2.做操时要闭上眼睛,不要东张西望。 3.做操时要求姿势对、穴位准,力度适中。 六、课间操

1.眼睛保健操结束后,到指定地点按要求做操;动作到位、协调,符合韵律,富有美感,队形符合要求。 2.课间操结束后快速按上操队形站好,做操时令行禁止,动作规范,符合节拍,队形整齐,横看、竖看、侧看,成排成列。

3.课间操结束后,各班在体育委员的带领下,安静、整齐、有序地按指定楼梯进入教室,做好下节课课前准备。

七、大课间活动

1.学生在校园内要进行有组织、有意义的活动。不乱扔石子、土块、纸屑等,不准爬任何建筑物及停放的物品、不准走出校门。

2.积极参加学校或班级组织的文体、科技、阅读等各项活动,在活动中发挥自觉性、主动性,要严格遵守纪律。

3.按时参加兴趣活动,在活动时带齐活动用品,按老师的要求,认真上课,认真练习。 八、放学

1.放学铃响后,学生必须尽快离开教室,不准在教室内活动。

2.放学后要以班为单位,在班主任老师的组织下,站好路队,有秩序地离开学校回家。 3.要遵守交通规则,不乱跑,不看书报,不逛商店、小摊等。

4.回家后自己的事自己做,并积极帮助家长做力所能及的家务活,独立认真地完成家庭作业。

五年级学生一周常规

1.每周一正常参加学校举行的升旗仪式,在升降旗时肃立、唱国歌,面对遵守升旗纪律。 2.坚持每周一下午第二节课召开班会,班会要有鲜明的主题及时做好班会记录。

3.每天做好值日,每天清晨、下午由值日生打扫教室、楼梯、走道及卫生区卫生,每天保持好卫生。

4.坚持安全教育,始终把学生的安全放在首位。

5.坚持学校财产学生参与管理制度,班级的公共设施由班级自行保管,由学生参与保管工作,做到爱护公物,损坏公物要赔偿。

6.每周开展好课外阅读课,让学生在阅读课上静心读书,多做读书笔记,有所收获。

7.组织好学生参加学校举行的快乐大课间活动,增加学生的体质,培养学生团结合作精神。 8.引导学生积极参加兴趣小组举行的各种活动。

9.大队部干部及时到达指定的地方执勤协助值班领导、教师检查各班级学生纪律、卫生等情况,并做好统计工作。

六年级德育工作基本要求

一、生活习惯

1.在生活上不提过分要求。 2.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3.初步具有照顾自己的能力。 二、学习习惯

1.按时上学,不迟到,有事请假。 2.带齐用具,做好课前准备。 3.遵守课堂纪律,上好每一节课。 4.按时认真完成作业,主动改错,提高学习效率。 5.积极参加课外特长班学习,努力发展特长。 三、行为习惯 (一)交往礼仪

1.学会待人接物的一般礼节,落落大方。 2.热爱母校,不忘老师教诲、珍惜同学间的友谊。

3.关心爱护小同学,热心为同学服务。

(二)秩序纪律

1.在楼内慢步轻声靠右行,不追跑打闹。 2.集体活动守时守纪,集体站队快、静、齐, 3.预备铃响立刻回教室坐好。 4.上下楼梯,出入教室不拥挤,不推搡。 5.遵守游戏规则,活动有秩序。 6.发现同学做危险游戏要主动劝阻,保护自己和同学的人身安全。 7.不私自离校,不跟陌生人走。 8.不攀爬窗台、栏杆。 9.外出活动要听从指挥,注意要安全。 (三)集体观念

1.积极参加与学校公益事务,努力用各种机会为集体争光。 2.以集体利益为重,服从集体决议。 四、身心健康 (一)心理品质

1.诚实守信,不说谎话。 2.乐观向上,积极进取。 3.坚定顽强,不怕困难。 4.刻苦锻炼,自我健身。 (二)体育卫生

1.班级环境整洁,美观,安全。 2.认真上好两操一课,积极体育锻炼。 3.学生近视新发率不超过3%,体育达标良好率不低于85%。 4.读写姿势正确,做到“三个一”。

六年级学生一日常规

一、早晨

1.按时起床、整理好床铺,坐好洗刷。 2.检查、整理学习用品,不带与课业无关的东西。 3.衣着整洁,带好校徽少先队员要佩带红领巾,大从干部要佩戴职别标志。 二、到校

1.按时到校,不早到,不迟到,不随便缺课因故不到校必须向家长向班主任请假。 2.注意安全,走路要靠右边,不奔跑、不追车、不逗留。 3.文明礼貌,上学路上遇见师长要立正、行鞠躬礼,问“早”、问“好”,并让师长先行。每天进校时,都要按秩序自觉走成一路纵队,不能大声喧哗。到教室时如果还没有开门,按到校顺序自觉排成一排等候开门。

4.认真晨读,坚决杜绝跑、跳、打、闹现象,晨读时间书声琅琅。 三、上课 1.准备

预铃一响就立即有秩序地进教室,然后准备好当堂用的书和学习用品,书本平放在课桌中间,文具盒放在桌子中间上方。上课铃一响,安静端坐,等待老师上课。

2.文明

上课铃停后,教师走进教室,班长喊“起立”!全班学生立正站好,待老师还礼后,学生一起坐下。上课迟到的同学,要先喊“报告”!经老师允许后进教室.(老师询问迟到的原因应在课后进行,学生要如实反映情况。)下课铃响后,老师宣布下课,班长喊“起立”,全体同学立正站好,说:“老师再见”;老师还礼后下课。

3.专心听讲

认真听讲,坐姿端正,两腿腿腕呈直角放于地上,脊柱直立;两臂平叠放于桌面;头部向前平视。规范

书写;眼离书本一尺,手离笔尖一寸,胸离桌一拳。读书时,两手持书的下角,书放于桌上。

发言之前先举手,经老师允许后立即起立,成立正姿势(两腿并拢,抬头挺胸收腹,双手自然下垂放于大腿外侧),眼睛望老师,说话声音洪亮,大方得体。

4.遵守纪律,不随便讲话,不做小动作,保持室内肃静。学生板眼或到讲台前演示,解答问题,上、下脚步要轻,态度自然,举止大方。

5.注意安全,实验课、体育课和课外活动等;规范操作,要防患于未然,确保安全。 四、课间

1.下课后把课桌整理干净,然后有秩序地走出教室到楼下活动。

2.积极参加课间轻松时活动,远望,不追逐打闹,不随地吐痰,不乱扔废纸、杂物。 3.值日生要把黑板擦干净,整理好课桌,检查同学座位的整齐,周围的卫生。

4.在楼内保持肃静,不在楼内打球,不乱打乱闹,不乱跑乱跳,上下楼梯靠右边走;脚步要轻,步子要慢,一步一个台阶杜绝挤压碰撞。各班按学校指定的楼梯出入。

5.要注意安全,不准在楼梯栏杆、窗口向下张望和开玩笑。不准坐在窗台上,不准向楼下乱扔东西,不经允许不准到楼顶平台活动,在操场上不准攀足球架、篮球架;不准随便上国旗台,不准攀爬树木、折树枝、树叶等。

6.要爱护公物,不准随便开灯和拧自来水龙头、要爱护门窗、玻璃、桌凳、电器等。要爱护花草、树木等。

五、眼保健操

1.上午第二节课后,立即把桌面收拾干净,待广播响,立即做眼保健操。

2.做操时要闭上眼睛,不要东张西望。 3.做操时要求姿势对、穴位准,力度适中。 六、课间操

1.眼睛保健操结束后,到指定地点按要求做操;动作到位、协调,符合韵律,富有美感,队形符合要求。 2.课间操结束后快速按上操队形站好,做操时令行禁止,动作规范,符合节拍,队形整齐,横看、竖看、侧看,成排成列。

3.课间操结束后,各班在体育委员的带领下,安静、整齐、有序地按指定楼梯进入教室,做好下节课课前准备。

七、大课间活动

1.学生在校园内要进行有组织、有意义的活动。不2.积极参加学校或班级组织的文体、科技、阅读等乱扔石子、土块、纸屑等,不准爬任何建筑物及停各项活动,在活动中发挥自觉性、主动性,要严格放的物品、不准走出校门。 遵守纪律。

3.按时参加兴趣活动,在活动时带齐活动用品,按老师的要求,认真上课,认真练习。 八、放学

1.放学铃响后,学生必须尽快离开教室,不准在教2.放学后要以班为单位,在班主任老师的组织下,室内活动。 站好路队,有秩序地离开学校回家。

3.要遵守交通规则,不乱跑,不看书报,不逛商店、4.回家后自己的事自己做,并积极帮助家长做力所小摊等。 能及的家务活,独立认真地完成家庭作业。

六年级学生一周常规

1.每周一正常参加学校举行的升旗仪式,在升降旗时肃立、唱国歌,面对遵守升旗纪律。 2.坚持每周一下午第二节课召开班会,班会要有鲜明的主题及时做好班会记录。

3.每天做好值日,每天清晨、下午由值日生打扫教室、楼梯、走道及卫生区卫生,每天保持好卫生。 4.坚持安全教育,始终把学生的安全放在首位。

5.坚持学校财产学生参与管理制度,班级的公共设施由班级自行保管,由学生参与保管工作,做到爱护公物,损坏公物要赔偿。

6.每周开展好课外阅读课,让学生在阅读课上静心读书,多做读书笔记,有所收获。

7.组织好学生参加学校举行的快乐大课间活动,增加学生的体质,培养学生团结合作精神。

8.引导学生积极参加兴趣小组举行的各种活动。

9.大队部干部及时到达指定的地方执勤协助值班领导、教师检查各班级学生纪律、卫生等情况,并做好统计工作。

磴口县三完小学生德育目标、行为习惯、常规考核表

班级: 班主任:

德育目标 姓 名 生活 习惯 行为 习惯 学习 习惯 身心 健康 一日在校表现 一周常规 综合评价 注:个项目评价标准分别为优、良、差三个等级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