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伦理与道德

来源:华佗健康网
★培訓教材 第 1 页 共 9 页 伦理与道德

伦理与道德是同一个东西吗?当然不是。 那么,什么是伦理?什么是道德呢?

现代伦理学认为,伦理与道德都属于行为规则范畴,既然是行为规范,那么二者就都是人们制定或约定的,也就无所谓真假,只有优劣之分。

那么,为维护集体利益并确保经营活动的正常进行,公司要求基层管理人员必须遵守哪些行为规范呢?

换言之,基层管理人员的行为究竟应该如何呢?这就是本教材第一篇《态度与行为规范》要着重阐述的问题。

首先,我们就从“伦理与道德”谈起。

本章目标 阅读完本章后,你应当了解: 1) 伦理的概念 2) 道德的概念 3) 自己的行为应该如何及其重要性 4) 与上级、下级、同级应对时所抱持的正确态度 本章结构 第一节:伦理、道德的概念 第二节:管理者的自身修养、道德标准[重点] 第三节:遵守法纪的观念 第四节:如何正确运用职权[重点] 第五节:日常工作和生活中的礼仪

第一节 伦理、道德的概念

核准: 审查: 撰稿:

★培訓教材 第 2 页 共 9 页 一、伦理与道德的词源涵义

伦:本义为“辈”,引申为“人际关系”,如“五伦”。五伦是指“君臣、父子、夫妇、兄弟(又称长幼)、朋友”等人际关系。

理:本义为“治玉”,引申为“规律和规则”。[包括两方面:事实如何的必然规律,应该如何的当然规则]

道:本义为“道路”,引申为“规律和规则”。[与理实为一物] 德:本义为“得”,引申为“品德”。

伦理:人际行为事实如何的规律及其应该如何的规范。 道德:人际行为应该如何的规范。

·伦理是整体,道德是部分。如:“君臣”与“君臣之义”都是伦理,但君臣却不是道德,只有君臣之义才是道德。因此,所有的道德规范都属于伦理行为,而伦理行为却不一定是道德规范。

·人际行为是指:具有一定人际关系的各方表现出来的相互作用行为。如一方帮助、支持等积极行为,会导致对方信任与接受等行为反应。 ·五伦:以“君臣有义、父子有亲、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义”作为规范的准则,且建立在相互对待的关系上,即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夫义、妇听、长惠、幼顺、君仁、臣忠。

二、伦理与道德的定义

1.伦理的定义[与其词源涵义一致]

人际行为事实如何的规律及其应该如何的规范。 2.道德的定义

具有社会效用的行为应该而非必须如何的非权力规范。 ·具有社会效用的行为有三种: 利害社会、利害他人、利害自己。 ·道德与法的区别:

法是指具有社会效用的行为应该且必须如何的权力规范。

第二节 管理者自身的修养、道德标准

一、管理者的自身修养及道德标准是什么?

核准: 审查: 撰稿:

★培訓教材 第 3 页 共 9 页 就是我们常说的“五守”:守时、守分、守规、守法、守信。 1.守时:即遵守规定的时间

如开会不要迟到、上下班须准时等。

它是保障和提升工作效率的前提,也是工作顺利开展的原则。 它便于控制工作进度和任务的安排,也可以减少不必要的浪费。 2.守分:即安守本分

要坚守自己的工作岗位,尽职尽责地做好本职工作。 对自己分内的工作要有改善和创新意识。 保持工作的热情,激发对工作的兴趣和意愿。 总之,就是要安于工作,勤于工作,乐于工作。 3.守规:即遵守标准或准则

也就是要遵守作业标准、管理标准及道德标准。

遵守作业标准,可以保证工作的品质,满足客户的要求;

遵守管理标准,即遵守工厂的一切行政规章制度,以维护公司的利益和确保工厂经营的正常进行;

遵守道德标准,以培养健康的心理、优良的品德和高尚的情操。 总之,守规是确保和提升工作品质、个人品质的基础。 4.守法:即遵守法律或法令或纪律

法是指具有社会效用的行为应该且必须如何的权力规范。它具有各种强制性(从最弱的舆论强制到最强的肉体强制),并且是管理当局拥有的强制。

对企业员工而言,就是要遵守厂规厂纪,也就是要遵守工厂的一切管理标准。如人事管理制度、门禁制度、宿舍管理规则等等。

守法是通过约束自己的行为,恪守规则做事,从而维护企业利益和自身利益,保证工作的顺利进行。因此,在“法”面前,人人平等。

5.守信:即遵守约定,坚持诚信,保持自信

确实履行自己的职责,正确运用自己的职权,这是对工作的信; 服从上级,遵照上级指示执行,这是对上级的信;

尊重别人,信任下属,与人交往以诚相待,这是对他人的信; 保持诚实的品格、强烈的自信,充分信任自己,这是对自己的信; 以大局为重,维护公司的利益,这是对公司的信。

二、管理者为什么要具备“五守”?

1.它是我们每一个人立身处事应有的态度,决定着一个人的行为。正所谓“态度变则行为变”。因此,做到了“五守”,也一定能去“做对的事情”。

2.它是一种指导原则,任何人本着它来生活和从事工作,就一定是一个“正”

核准: 审查: 撰稿:

★培訓教材 第 4 页 共 9 页 的人,就一定能对企业或组织有所贡献,也一定能“把事情做对”。

3.总之,它是管理者必须具备的素质和思想。

※※※※※※※※※※※※※※※※※※※※※※※※※※※※※※※※※※※※※※※※※※※※※

第三节 遵守法纪的观念

一、什么是遵守法纪?

就是前面所阐述的“守法”。这里是指:

遵守工厂的一切行政规章制度(即厂规厂纪),亦即遵守工厂的管理标准。

二、为什么要遵守法纪?

1.厂规厂纪是企业或组织内活动的一种准则(或称标准),所以它决定着工作的品质。

2.高效、合理的厂规厂纪可以规范组织内每一个人的日常行为,确保企业或组织的正常运作。

3.遵守法纪,是实现企业员工自主管理的前提。 4.正所谓“没有规矩,难成方圆”。

三、管理者如何做好遵守法纪?

1.必须正确认识遵守“厂规厂纪”的必要性。 2.要以身作则,为下属树立良好的榜样。 3.严格要求并督导下属自觉遵守厂规厂纪。

4.对表现优秀者,给予适当的表扬和鼓励;对违纪者,按规定给予处罚并进行批评教育。

5.遵守法纪的精髓在于:人人养成自觉遵照规定生活和从事工作的习惯。

第四节 如何正确运用职权

一、与上级应对的态度

1.服从

①遵循“下级服从上级,个人服从组织”的原则。

核准: 审查: 撰稿:

★培訓教材 第 5 页 共 9 页 ●没有服从就没有管理!

●服从就是服从,无所谓“只服从上级正确的指挥”,也就是说不能因为自己认为是不正确的或不公正的就不服从。

●一般说来,下级无权判断上级的对错,上级的对错由上级的上级来决定。 ●自觉自愿地服从组织的决定和上级的指挥,不能以任何借口打折扣,更不能以任何托词置之不理。

②以服从为前提,在执行中提出意见。

●如果对上级的决定有不同看法,可以提建议、谈想法,甚至保留意见。 ●但是,如果上级没有采纳或者没有改变既定的决定、指示,必须在思想上保持高度的统一,在行动上保持高度的一致。

●必须防止和避免以下两种倾向:

一种是——对上级的决定有意见或者自己的建议未被上级采纳,而拒不执行或者“有选择”地执行。

一种是——明知上级的决定中有偏差、有失误,只管执行而不去提出。 ③表里如一,不阳奉阴违。

●就是说服从要自觉自愿、真心实意、心悦诚服。

●表面上服从,心底里抵触;当面说没意见,下面又不负责任地乱发议论。这两种表里不一,阳奉阴违的恶劣品质和行为,既有害于上下级之间的关系,又有失自身的人格,也有损于工作,是有百害而无一益的。

2.大局为重

这是与上级应对时运用职权的第二大原则。

●要以全局利益为目的,着眼于大局,以大局为行动准则。

●不应以个人得失、个人认识水平,或者以局部利益为行动标准。 ●如何坚持大局为重:

第一:要维护上级的威信。威信是上级实施领导的必需条件。 ·没有自己参与的决策不挑剔

·凡事不要通过贬低上级来抬高自己

·与上级相处时,说话、做事要注意场合和分寸 第二:不要计较个人的得失。

·个人利益与全局利益不一致时,要服从全局利益 第三:有时上级的决定是错误的,也要服从。 ·这利于从根本上维护全局利益,稳定“军心”,不使团队分裂 3.出力而不“越位”

这是与上级应对时运用职权的第三大原则。

核准: 审查: 撰稿:

★培訓教材 第 6 页 共 9 页 ①要遵循“每个岗位只有一个上级”的原则。

●无论对哪一件工作来说,一个下属人员应该只接受一个领导人的命令——这就是一个上级的原则。

●它是一项普通的、永久必要的准则。

每个岗位只有一个上级,而不能出现两个或多个上级,只服从一个上级的指挥,只向一个上级报告。否则,将造成下级无所适从,上级无从管理,即“谁都管,谁都不管”的恶劣后果。

②下级对上级可以越级申诉,不可以越级报告。

报告——是在正常情况下,向直接上级汇报工作,并取得工作指示或支持。 申诉——是向直接上司的上司告状。如:上级有贪污、盗窃、违法乱纪的行为;上级有重大出卖和危害企业利益的行为;上级滥用职权,对申诉者有重大不公正的行为;但如果属于蓄意诬告,申诉者必须对此承担后果。

工作中,必须避免“跨级” 报告或“越级”管理的行为,工厂的管理模式呈“阶梯状”,报告某项工作或布达某项任务事时,都应遵循逐级传达的规则。

当接受直接主管以外的人之指示时,一定要把受指示事项报告直属主管,再根据直属主管的谅解与指示着手开展工作。 ③认清自己的角色,摆正自己的位置。

●作为下级,应围绕上级去实现目标,不应越权或擅权。

●认清自己的角色,摆正自己的位置,其目的是为了防止和克服“越位”现象,找到一个稳妥的出力方式。

●作为下级,下列态度或心理素质不可取的:

一种是——不把上级放在眼里,认为自己比上级高明,凡事好为上级先。 一种是——一味地钻营权术,产生盲目的工作热情。

一种是——受到上级的上级的“赏识”或自认为自己比上级的“后台硬”而

我行我素,不把上级放在眼里

二、与下级应对的态度

1.平等

●一方面——在真理面前(企业管理主要是指厂规厂纪)把自己摆在与下级同等的位置上,相互之间可以平等地商讨、争论和批评。

要警惕“权力效应”,认为有“权”就有“理”而滥用职权。

●一方面——在人格上的平等。上级和下级之间,只是分工的不同,而没有人格上的高低贵贱之分。

核准: 审查: 撰稿:

★培訓教材 第 7 页 共 9 页 要警惕“地位效应”,认为上级比下级“尊贵”,不把下属当作快乐的工作伙伴而当作“奴御”的对象。

2.公正

●公正——是领导者职业道德的核心。要求领导者待人处事公平合理,不偏不倚,即通常所说的“一碗水端平”。

●在与下级之间的利益冲突和机会冲突上,如升迁、调薪、晋升、调动、批评、表扬等问题上,上级必须坚持“一碗水端平”。

●上级对下级运用职权要做到公正,应克服以下错误行为: 第一:感情效应。将“砝码”偏向与自己感情密切的一方。

第二:背景效应。将“砝码”偏向那些在社会上或企业中具有某种得力“上

层关系”的一方(即带有背景的人)。

第三:资历效应。在领导者的“天秤”上,往往把越有资历的一方“称”

得越重。

第四:舆论效应。受舆论的左右而背离公正原则。 3.信任

●一方面——自己要言必行,行必果,给下属信任感。

●一方面——要相信下属,不可胡乱猜疑,更不要依据自己的臆想来推测下属如何如何对自己“不忠”。

4.宽容

●对于下级的缺点和短处应尽量包容和体谅。 容忍和担谅并不是无原则的迁就。

●如果“心胸狭窄,处处不容人”,就不会得到下级的支持。 ●如果一味地运用职权对下级进行“处罚”,往往适得其反。

5.自制

当与下级对生活中、工作中的某些问题的看法、意见、态度不一致而发生分歧,甚至出现争吵、发脾气等现象时:

●一方面:应尽量控制自己,不要言辞激烈,伤害下属的感情。

●一方面:不可抱持私怨和成见而进行人身攻击,更不可利用自己的权力对下属进行报复而在背后搞“小动作”。

6.适当授权

●为支持下级完成任务,要授予下级一定的权力,放手让他们去工作。 ●但是,授权要适当,如授权过分,就难免要发生问题。

●使责、权结合在一起,使二者统一,这样有利于发挥下级的积极性,有

核准: 审查: 撰稿:

★培訓教材 第 8 页 共 9 页 利于上级做好管理工作。

7.上级对下级可以越级检查,不能越级指挥

正常情况下,组织内部进行信息传递时,如管理人员在发布命令时,应逐级地传达下去。除非:

1.紧急情况可以越级指挥,如:上级领导紧急情况下找不其直接下级,不能眼看着损失发生而越级指挥。

2.直接下属表示或实际上不能服从指挥。直接下属用种种理由不贯彻执行上级的指示,任何领导都有权越级直接指挥。(这种情况发生后,直接下级应主动认错,否则应承担由此引发的严重后果。)

3.下级无力完成上级安排的任务。

4.在如救灾等特殊情况下,进行整体指挥。

三、与同级应对的态度

1.尊重

一方面表现在自尊,一方面表现在尊重别人。 2.信任

一方面自己要言必行,行必果,给对方信任感;

一方面要相信对方,不可胡乱猜疑,更不要依据自己的臆想来推测对方如何如何对自己。

3.宽容

要有宽广的胸怀和气度,对于别人的缺点和短处应尽量包容和体谅。

但并不是无原则的迁就,否则,对方不但不知道自己的弱点或犯错的根源,而且不会有所进步。

如果“心胞狭窄,处处不容人”,就不能得到别人的支持与帮助。 4.真诚

在与人交往中以诚相待,对方就能以礼相还。“投之以李,报之以桃”是人之常情。真诚不仅仅表现在工作上的支持与帮助,还表现在生活上的关怀。采取诚实的态度,可以减少猜疑和矛盾,减少工作中的困难和阻力。

5.自制

与对方看法、意见、态度不一致而发生分歧,甚至出现争吵、发脾气等现象时,应控制自己的情绪,不要言辞激烈,不要伤害对方的感情。

对一些明知故犯的错误,一些不合理的要求,不可感情用事,要理智,要懂得“以和为贵”,尽可能多的团结人,共同做好工作。

对“不顺眼”或自己“讨厌”的人,不可抱持私怨和成见,更不可在背后搞“小动作”和造谣中伤。

核准: 审查: 撰稿:

★培訓教材 第 9 页 共 9 页 无论是在什么情况下都能控制自己的情绪,具有自我克制能力,不仅是一个管理者有道德品质和思想修养的表现,而且也是管理集体各成员之间建立良好关系的基础。

※※※※※※※※※※※※※※※※※※※※※※※※※※※※※※※※※※※※※※※※※※※※※

第五节 日常工作和生活中的礼仪

一、生活礼仪

1.公司内与熟人或同事相遇,应主动问候或点头或微笑,以表示致意,不要装着不认识。

2.与上级相处,姿势应端正,双腿平行放好,最好不要俯视前方、不要傲慢地把腿向前或向后伸。

3.进入别人(主要是上级或者公司内其它的领导者)的房间,要先轻轻敲门,听到应答再进。开关门时不能大力、粗暴。

4.遇到上级或者公司内其它领导或者客户要礼让,不能抢行。 二、工作礼仪

1.未经同意不得随意翻看别人(尤其是上级)的文件、资料等。 2.上司巡视或交代任务时,下属应起立并问好,站姿要自然大方。 3.上司命令或吩咐的事项一定要做好笔记。

4.如有急事要打断别人(尤其是上级)的讲话,要稍等静候,看住机会再插话,而且要表示歉意。

5.(对上级)提出疑问,如有意见则坦率陈述意见,不要拐弯抹角,兜圈子。 6.有来宾来访时,应主动、热情、大方、微笑相待。

核准: 审查: 撰稿: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