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竞赛类活动在医学本科生科研创新培养中的应用
来源:华佗健康网
第23卷2015年第3期 9月 四川解剖学杂志 SlCHUAN JoURNAL oF ANATOMY V01.23 No.3 Seotember 2015 科技竞赛类活动在医学本科生科研创新 培养中的应用 李舍予 侯清涛 任凯云 李千瑞 邓绍林 △ 1(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内分泌代谢科,成都610041) 2(四川大学华西临床医学院,成都610041) 【摘要】 目的探索科技竞赛类活动在医学本科生科研创新培养中的作用和意义。方法 总结四川大学华西临床 医学院近年来在科技竞赛类活动的经验和认识。结果 科技竞赛类活动是医学本科生科研创新体系中的重要一 环。其目的在于激发本科生对科研的兴趣,提高其科研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为今后的科研生涯奠定基础。完善医 学本科生科研创新体系的顶层设计、启动长效竞赛规则、鼓励学科导师指导、建立开发实验室、创建学生科技刊物等 均可能成为改善科技竞赛类活动的潜在手段。结论科技竞赛类活动在医学本科生科研创新培养中具有不可忽视 的意义,但仍需探索适当的方法使其发挥更大的作用。 【关键词】科技竞赛;医学本科生;科研创新培养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005—1457(2015)03—47—03 Contests of Science in the Innovative Education of Undergraduate Medical Students Li Sheyu Hou Qingtao ' Ren Kaiyun , Li Qianrui ’ Deng Shaolin 1(DPPnr£m £0f E doc 0Z0g Ⅱnd Metnb0lis ,West China Hospital,Sichuan University,Chengdu 610041,China) 2(West China Medical School,Sichuan University,Chengdu 610041,China) [Abstract]Objective This study was made to explore the role of contest of science in the innovative education of undergraduate medical students.Methods We summarized the current experience and knowledge of contest of sci— ence in the undergraduate students of West China Medical Schoo1.Results Contest of science is of importance in the system of innovative education of the undergraduate medical students.The original purpose of the contest is to moti— vate the undergraduates to participate in the activity of scientific research,and to promote their innovation in prac— tice.Various ways could possibly improve this contest,including establishment of the top level design of innovative education system,long—term rule of the contests,supervisor introduction,open laboratory introduction,and academ ic journals of undergraduates.Conclusions Contest of science may be essential in the innovative education system of undergraduate medical students.However,further practice of the contests remained required to improve its efficacy. [Key words] Contest of science;Undergraduate medical students;Innovative education 我国《高等教育法》规定“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 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发展科学技术文化,促进 维,科研能力突出的医学生为目标,国内许多高校医 学院开展了本科生科研、科技竞赛活动,其中包括 “挑战杯”全国大学生系列科技学术竞赛,面向高校 全校的本科生科研创新竞赛和医学院专门面向医学 生的科研竞赛。这些竞赛提升大学生创新思维能 力、实践操作技能与初步科研能力,是形成良好的校 园学术氛围的有效方法[1]。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是高等教育的价值所在。这 不仅是教育模式发展的客观需要,更成为医学高等 院校教学改革的宏观指导思想。为培植具有创新思 基金项目:美国纽约中华医学基金会资助项目(CMB 00—721),四 川省科技厅科技支撑项目(2010SZ0183)。 △通讯作者:邓绍林,男,汉族,副研究员,研究方向:医学教育。 四川解剖学杂志 第23卷 l 医学院本科生科研参与途径 目前,四川大学华西临床医学院主要通过引导 本科生参与科研志愿活动、以主体或客体身份申请 基金参与科研项目和组织科技竞赛类活动、创业大 赛三种途径协调发展,以培养本科生的创新精神与 实践能力_2。 。 三种科研途径在本科生进入高校后,引导其从 被动获取知识到主动创造知识均发挥着重要的作 用,其中科技竞赛类活动有着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 简单说来,低年级本科生掌握的科研基本技能不足, 可以通过参与志愿服务类活动对科研创新树立感性 认识,但如果其此时试图自立项目,走人实验室,显 然还不够成熟,欠缺的经验恰恰可以通过参与一系 列科技竞赛类活动予以补充;同时,本科生参与竞赛 活动,不断升华,最终才能够对个人能力准确定位, 为自己以后走入实验室,选择适合自己的项目做 铺垫。 2 医学院科技竞赛类活动开展现状 科技竞赛类活动、创业大赛系指大学生以个人 名义或组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参与重大科研项 目,在实践中提升创新能力。可以根据竞赛内容分 为思维创意类、研究方法类和科研成果类三种。其 中思维创意类强调思维的发散和创新,往往仅需给 出创意的思路和可行性,而不要求参赛者给出特定 的成果。研究方法类强调研究方法的掌握和应用, 形式从传统的笔试到实践不等,对参赛者的基础知 识技能要求较高,但通常不需要参赛者的前期实际 工作。而科研成果类则需要参赛者在赛前完成一定 的研究,并取得相应成果,跟根据成果的重要性进行 评奖。通常而言,对于大多数本科生而言,思维创意 类竞赛由于门槛较低,受众更广,更能达到激发本科 生科研兴趣的目的。 目前,我院本科医学生已参与的科技竞赛类活 动包括“挑战杯”系列活动(包括创业大赛和课外学 术科技作品竞赛)、学校学生科技节、学院“科技创意 大赛”、壁报展示大赛等。如学院“科技创意大赛”等 多为思维创意类竞赛,这些竞赛在本科生中的覆盖 面较广,学生以此为平台将个人的科技创意付诸实 践,其中部分优秀作品还得以继续孵化,推荐到更高 层面的平台参展,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多数本科生 的科研愿望。 高年级本科生部分已掌握了相对成熟的科研技 能和较多的专业知识,学校依托学生组织开展科技 创新成果类的比赛,此类比赛要求学生以组队或个 人的形式参加,由相应专家参与成果的陈述,答辩等 多级评审。学院对获奖学生给予各种奖励鼓励其继 续参与各类科研活动。在此类比赛中,高年级同学 通过参与所述各类科研途径,将知识、技能与创新想 法有效的结合,经过自身的不懈努力,完成科研成 果。既将所学的知识运用于实践,又加强了同学们 的实际操作能力与创新思维的培养。在以挑战杯系 列竞赛为龙头的各类科技竞赛中,同学们参加了各 类国际、国家级、省、市级学术科技竞赛,不仅活跃了 我校学生科技创新氛围,而且带动学生科技创新水 平全面提升,参加过科技竞赛的学生中有12.4 发 表过文章,显著高于没有参加过科技竞赛的学生_4]。 科技竞赛可以为同学们提供一个展现自身风采 的舞台,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和科研斗志,提 高参与科研的水平,使学生科研创新活动得以蓬勃 开展。学生在实验室或者其他科研训练中获得的成 果在这一系列的竞赛中得到充分展示。在促使科研 成果不断涌现的同时,在学校、学院,乃至年级上逐 步全方位开展多层次的科技竞赛活动,从科普知识、 思维创意、创新成果等多方面人手,必将促成科技竞 赛的另一产出,即营造高校的创新氛围。 3本科生科技竞赛类活动的特点 一方面,尽管医学院本科生目前所能参与的科 研竞赛类活动大多与医学专业知识联系密切,以科 研教学为主要目的,因此有别于中学时代的科普竞 赛或实物创新,也有别于省部级单位的科技创新成 果奖。这对于低年级的医学院校本科学生而言有着 天然的亲切感,易于接受,故而有着继续发展,吸引 更多学生参与的巨大潜能。 另一方面,竞赛类活动对获奖学生的精神和物 质奖励和表彰,能够充分调动参赛与观赛本科生的 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同时也有促进成果转化并进 一步发展为科研课题的作用。 4科技竞赛类活动仍需改革以求不断完善 4.1 完善顶层设计,建立本科生科研培养体系 科技竞赛类活动作为本科科研创新培养体系的 一部分,不可能单独存在。因此,使其效用最大化的 前提,必须是建立在完善的顶层设计的基础之上的, 即在学校学院层面,必须建立完整的本科生科研培 养体系。而这个体系的建立应是多层面的,从管理 第3期 李舍予等:科技竞赛类活动在医学本科生科研创新培养中的应用 层面到教师层面,再到学校文化和学生层面,非本文 的对潜在有价值的项目的遴选和准备,选择一部分 本科生自选项目进行孵化,为其实现研究假设增加 详述重点。但科技竞赛的举办必须根据本校的实际 情况,与本校同时开展的其他科技创新活动相协调, 才能最终达到科研教育的目的。 4.2 启动长效机制,稳定本科生科技竞赛规则 证据。值得注意的是,这种基于开放实验室的项目 孵化应以科技竞赛为知道,重点应在安全、实战和思 维拓展为主,而与传统本科生科研项目应有所区别。 4.5创建学生刊物,提供本科生自我展示渠道 科技竞赛必须达成长效机制,如年度或半年度 规律进行,同时竞赛规则和价值取向必须相对稳定。 这样才能从长期的角度对学生的科研价值观起到引 领的作用。否则,科技竞赛开展的不定期会导致学 建立健全的宣传渠道有利于本科生全面获取竞 赛相关消息,各类消息的宣传力主全程跟踪记录,即 在保留传统的海报、网络等前期宣传的基础上,创建 生更倾向于短期工作,而在参与科研早期即失去长 期安于寂寞,潜心研究的习惯,反而可能阻碍学生长 期科研的发展。而科技竞赛的规则和取向则会直接 影响到学生对于科研的认识,而不断变化的规则和 取向会给早期接触科研的本科生造成迷茫无助的情 绪,不利于引导学生进入科研领域。 4.3利用学科优势,建立导师指导激励机制 学院科技刊物,设置专栏报道各项竞赛活动的通知 与成果,尤其注意适时报道竞赛获奖作品的后续发 展情况,以增强本科生科研兴趣。 5 结论 本科生科技竞赛类活动是本科生科研创新体系 中的重要一环。其目的有别于其他阶段的科技竞 科技竞赛参与的主体是本科生,但其对科学研 究前沿接触较少,往往空有一般热情而无处着力,或 有很好的想法无法实现。高校以专家教授知名,而 组织学校处在科研第一线的学术带头人及优秀青年 赛,而主要在于激发本科生对科研的兴趣,提高其科 研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为今后的科研生涯奠定基 础。而如何更好的办好科技竞赛类活动也应成为教 育工作者进一步探索的问题。 参 考 文 献 [1]梁佩莹,曹辉,周红仙,等.以科技竞赛活动为引领培养大学生 科技创新能力.产业与科技论坛,2O11,10(14):231—232. E2] 李舍予,曾靖,林文韬,等.试论医学本科生科研活动的分类体 系.医学教育探索,2010,9(9):1170—11 72. E3]李舍予,邹秀和,刘嘉铭,等.医学本科生科研参与现状及其影 响因素的调查研究.医学与哲学(人文社会医学版),2011,32 (11):64 65,70. 教师指导本科生科研活动参与竞赛活动,并建立有 效的行政、经济上的激励机制。一方面有利于本科 生参与科研的规范化和提高竞赛活动的质量,另一 方面也可以从一定程度减轻教学部门的负担。但值 得注意的是,应注重工作的实际完成者,以及本科生 自身的提高,而避免将本科生的竞赛演化为各研究 组的竞赛。 4.4增加开放实验室,提供更多科研参与机会 [4] 吕雪梅,李舍予,魏明天,等.医学本科生在学期间发表科研论 文者的调查研究.西部医学,2011,23(6):1185—1l87. Es]张晓东,李秀娟.开放实验室在促进学生科技竞赛中的作用. 实验科学与技术,2010,8(4):135-136,160. 联系建立一定的本科生小额竞赛专项基金,对 本科生建立开放实验室,在保障安全的前提下,使其 有更多自由的机会进行自己的研究 ]。通过有组织 (上接至第39页;Continued from Page 39) Jozef Bledowski,Alex Trutia.A review of pharmacologic management and prevention strategies for delirium in the in— hospital elder life program:implementation,adaptation,and successes[J].J Am Geriatr Soc,2006,54:1492 1499. [25]Vasilevskis EE,Pandharipande PP,Girard TD,et a1.A screening,prevention,and restoration model for saving the tensive care unitEJ].Psychosomatics,2012,53:203—211. Ruokonen E,Parviainen I,Jakob SM,et a1.Dexmedetomidinev ersus propofol/midazolam for lon ̄term sedation during mechani injured brain in intensive care unit survivors EJ].Crit Care Med,2Ol0.38:S683一S691. cal ventilationEJ].Intensive Care Med,2009,35:282—290. Inouye SK,Baker DI,Fugal P,et a1.Dissemination of 1 he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