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六年级上册语文 第一单元测试卷·基础版(人教部编版,含答案)
第一单元测试卷·基础版
一、抄写句子,要求写得正确、端正、匀称、整洁,不涂改。(4分)
中国人相信月亮是有情的,通人性的。“多情只有春庭月,犹为离人照落花”。正因为这样,中国人民面对明月的时候,往往情绪波动,好像童年、故乡、亲人……都涌上了心头。
二、看拼音,写词语。(8分)
chén shù cǎi hóng mǎ tí shāo wēi ( ) ( ) ( ) ( ) fú àn dān bó mó hu chóu yuàn ( ) ( ) ( ) ( ) 三、先把词语补充完整,再完成练习。(5分)
一( )千里 ( )色欲流 群( )疾驰 ( )( )带舞 ( )( )无朋 顾影( )( )
在上面的词语中,形容绿的范围很广的词语是 ;形容极大的词语是 ;反义词是妄自尊大的词语是 ,其近义词是 。
四、列句子中,分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我看见过波澜壮阔的大海;我玩赏过水平如镜的西湖;却从没看见过漓江这样的水。
B.舞台上,天女在翩翱起舞:舞台下,徐悲鸿思绪连绵, C.抬头看天,天更蓝了:低头看水,水更绿了:遏望远山,山更麦? D.清早,我同晨风一-道将光明欢迎傍晚,我又与群鸟一起为它选行。 五、下面关于路名、地名和人名的拼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颛桥路(ZHUANQIAO LU) 李砜(LI FENG) B.西湖(XI Hu) 王飨 (WANG xiang) C.驸马府(FU mafu) 碧瀛路 (BIYING LU) D.池泾路(CHIJING LU) 张逸(Zhang Yi)
六、下面的句子是比喻句吗?是的打“√”,并试着仿写,把景物写得优美生动。(5分)
1.羊群一会儿上了小丘,一会儿又下来,走在哪里都像给无边的绿毯绣上了白色的大花。( )
2.在这境界里,连骏马和大牛都有时候静立不动,好像回味着草原的无限乐趣。( )
3.花墙边两株紫色的(丁香),如同印象派的画,线条模糊了,直向窗前的莹白渗过来。( )
4.清早,我同晨风一道将光明欢迎;傍晚,我又与群鸟一起为它送行。( )
棵棵水杉高大挺拔, 。 七、依次填入下面语段中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
倾听使人 ,你将不再囿于一己的狭隘;倾听使人 ,你将懂得山外有山天外有天;倾听使人 ,你会知道孤独和苦难并非只莅临你的屋檐;倾听使人 ,你会觉察此时此刻有多少大脑飞速运转,有多少巧手翻飞不息。
A.谦虚 安宁 警醒 丰富 B.丰富 谦虚 安宁 警醒 C.警醒 丰富 谦虚 安宁 D.安宁 警醒 丰富 谦虚 八、理解课文内容,判断对错,对的打“√”,错的打“×”。(5分) 1.《草原》一课记述了作者到内蒙古草原访问时所看到的美丽景色和蒙古族人民热情欢迎、盛情款待来访客人的动人情景,反映了汉族人民和蒙古族人民团结友好的深厚情谊。( )
2.《丁香结》一文中丁香结象征生活中化解不开的烦恼、幽怨,表达了作者消极的人生态度。( )
3.《宿建德江》《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都描写了月夜的景色,表达的情感也一样。( )
4.《花之歌》是黎巴嫩的纪伯伦写的一首散文诗,诗表面上是在写花,实际上是在写人。( )
5.以“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作为全篇的结尾,点明了蒙古族人民和汉族人民团结友好的中心。( )
九、课内阅读。(13分)
草原(节选)
也不知怎的,就进了蒙(měng mēng méng)古包。奶茶倒上了,奶豆腐摆.上了,主客都盘腿坐下,谁都有礼貌,谁都又那么亲热,一点儿不拘束。不大一会儿,好客的主人端进来大盘的手抓羊肉。干部向我们敬酒,七十岁的老翁向我们敬酒。我们回敬,主人再举杯,我们再回敬。这时候,鄂温克族姑娘们戴着尖尖的帽子,既大方,又稍(shāo shào)有点儿羞涩,来给客人们唱民歌。我们.同行的歌手也赶紧唱起来,歌声似乎比什么语言都更响亮,都更感人,不管唱的是什么,听者总会露(lòu lù)出会心的微笑。 .1.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打“√”。(分) 2.写出下面词语的反义词。(1分)
亲热——( ) 大方——( )
3.如果将选文的内容当成一幅画,可以给它拟个名字:____________图。(分) 4.选文提到了蒙古族人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风俗习惯。(4分)
5.场面描写既要有对整体场面的概括,又要有对重点场面的具体描写,即点面结合。请根据你的理解,用“____”画出“点”的描写,用“ ”画出“面”的描写。(各画一处)(2分)
6.从画“ ”的句子中可以体会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想对蒙古族人民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分) 十、课外阅读。(16分)
青青庭院
故乡青青的庭院是我儿时的乐园。
宽大的庭院到处都染满了绿,除了北边屋前,四壁倒有三面被绿簇拥着,中间被父亲的花草和母亲的菜畦装点起来,并不显得空旷。因为庭院的绿太浓,于是在我的意识里,庭院仿佛一年四季都是绿的。而这绿又是摇曳多姿的,空灵而深邃的,总在你不经意的时候探到你的心里。
每到六月的时候,北屋前的石榴树就急急地开满了火红火红的花朵,躲在油
亮的深绿里逼着你的眼。蜂儿嗡嗡地A着,贪婪地B着花蜜。儿时的我总是很馋,却不晓得蜂蜜要经过蜜蜂的酿造才可以吃,以为捉到一只蜜蜂就可以吃到甜甜的蜂蜜。常常寻一只敞口不是太大的玻璃瓶子,轻手轻脚地靠近树身,耐心地等待蜜蜂停落到花儿上,钻进花心,然后悄悄地把瓶口移近,猛地一扣,蜜蜂一惊,就会落入瓶底,接着迅速旋紧盖子。怕蜜蜂死掉,就在瓶盖儿上扎个眼儿,且看蜂儿在瓶中乱撞,腹部一鼓一鼓的,淡淡的黄的翅风车一样振动,找不到出去的路。看到后来,却觉得蜂儿可怜,索性打开瓶盖儿,看蜂儿飞走,吃蜜的念头早已忘掉了。有时手指被蜇得又红又肿,就翻来清凉油抹上。但很快就忘了,就再去捉,再被蜇。
时光如同缎子一般在不知不觉中滑过。及至后来我离开故园到外地求学,再参加工作,再成了家,故园离我渐渐远了。但故园的绿却始终留在我的心底,如同儿时父母慈爱的目光,始终浸润着我的心田。
一晃小女也十岁了。每到暑假或寒假,她总是迫不及待地要回故园。父母已经赋闲在家,将今日的庭院装点得更为绚丽。爬墙虎在南屋的墙面上像瀑布一样泼洒下来,形成一道绿色的屏障,窗儿在上面像眼睛一般地眨着。南屋与庭院之间多了一道花墙,上面是瓜藤搭起的帐篷,长的丝瓜从藤上垂下。转过花墙,东墙是满架的金银花,从南到北一路地铺开,西墙挂满了葡萄。各色的深的浅的树和藤在庭院中攀缘生长,错落有致。母亲的菜畦依然齐整,父亲的花草依然沿着菜畦一路开放。石榴树斑斑驳驳地脱皮,大大小小的石榴赶趟儿似的挂满了枝头,叶间还偶尔开放着一朵两朵火红火红的石榴花。但故乡的庭院究竟还是绿,浓浓的令人不禁将它掬在手里,饮到心里,醉到梦里。
故园的绿啊,它衍生了几代人的梦,不仅衍生着梦,也衍生着希望,时时激励着我。
1.“而这绿又是摇曳多姿的,空灵而深邃的,总在你不经意的时候探到你的心里”对这句话理解最准确的一项是( )。(2分)
A.这绿是空灵且深邃的 B.这绿深深地印入了“我”的心里 C.这绿摇曳多姿,空灵且深邃 D.这绿总让“我”想起宽大的庭院 2.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填入画“ ”句中A、B两处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叫 吮 B.闹 采 C.闹 吮 D.叫 采
这样选择的理由是: 3.简要概括第三自然段中作者所回忆的往事。(3分)
4.除了第三自然段中所写的往事,儿时的“我”在故乡的庭院里还可能经历过哪些事?请从短文所写的内容想开去,简单写一写。(3分)
5.“一晃小女也十岁了。每到暑假或寒假她总是迫不及待地要回故园。”作者的女儿为什么会“迫不及待地要回故园”?说说你的理解。(3分)
6.关于本文的思想主题,下列说法最准确的一项是( )。(2分) A.本文主要描述了儿时故园的景色,表达了作者对青青庭院的深深怀念 B.本文主要描述了故园往日和今日的景色,表达了作者对青青庭院的深深怀念 C.本文主要描述了故园往日和今日的景色,感激故园的绿给自己及家人的精神滋养
十一、写作。(35分)
题目:假如我是____________(风、云、太阳、月亮、彩虹、朝霞、星星……) 提示:大自然是美妙的,如果你是一种自然景物(或现象),那么你眼中的世界是什么样的呢?请先把题目补充完整,再按要求写一写吧。
要求:语句通顺,想象合理,运用学过的修辞手法,不少于450字。
参考答案
二、陈述 彩虹 马蹄 稍微 伏案 单薄 模糊 愁怨(仇怨) 三、碧 翠 马 襟飘 硕大 自怜 一碧千里 硕大无朋 顾影自怜 孤芳自赏 四、A 五、D
六、1.√ 2.√ 示例:像撑开的绿伞 七、B
八、1.√ 2.× 3.× 4.√ 5.√ 九、éng shāo lòu 2.冷淡 羞涩 3.主客联欢
4.喝奶茶 吃奶豆腐 吃手抓羊肉 唱歌跳舞
5.不大一会儿,好客的主人端进来大盘的手抓羊肉。 主客都盘腿坐下,谁都有礼貌,谁都又那么亲热,一点儿不拘束。
6.示例:蒙古族人民的热情好客 感谢你们的盛情款待,你们的深情厚谊永远留在我的心中。 十、
这两个词更能形象地描绘出蜜蜂采蜜时的声音与动作。 3.“我”儿时常在庭院里用玻璃瓶捉蜜蜂。
4.示例:有时,我们几个小伙伴也会在庭院里捉迷藏。小小的身体往花丛里面一钻,伙伴们寻找起来可要费上一番工夫。
5.故园的景色深深吸引着女儿,说明故园依然生机蓬勃,不但始终留在“我”的心底,还吸引着下一代。
十一、略。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