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桑巴

来源:华佗健康网


课题:人民教育出版社《音乐》九年级下册

第五单元 拉丁美洲风情

第2课时

学校:枣庄市第三十三中学 执教人:袁汝凤

课型:综合课 教学内容

1、欣赏《小公牛》、《桑巴》了解墨西哥、巴西民歌的风格。 2、欣赏《拉•昆帕尔西塔》阿根廷民歌的风格及其节奏特点。

教材分析:

《桑巴》是在巴西的旧首都,里约热内卢发展起来的一种具有巴西特点的音乐形式,是以黑人具有的强烈而丰富的节奏感为基础,大量地融进欧洲人的旋律和多声音乐乔罗的影响而产生的。在发展过程中,根据地域的不同,有农村桑巴和城市桑巴的区别,它们的共同特点是:二拍子、大调式、短促的滚动性节奏。所用乐器有鼓、摇响器等。每年一次度的谢肉祭是桑巴的大舞台,以黑人为主题的桑巴舞蹈活跃在巴西的城镇乡村。在平时,桑巴是巴西民众喜爱的一种舞蹈音乐形式。

《拉•昆帕尔西塔》是阿根廷“探戈”的一首名曲,表现了热闹的化装游行的情景。

探戈,来源于19世纪由古巴带到布宜诺斯艾利斯的古典舞曲哈巴涅拉舞。本来是下层劳动者培育起来的音乐、舞蹈,20世纪初逐渐被中、上层社会所接受,曾被布宜诺斯艾利斯的市民们认为是“代表自己的气质和心情的音乐”。其特点是四二拍子的哈巴涅拉的摇曳节奏,通常有两个段落构成,第一段为小调式,第二段为大调式。伴奏乐队由小提琴、按钮式手风琴、钢琴、低音提琴等组成。

教学准备

1、钢琴、录音机、磁带、CD机(盘)。

教学目标

通过欣赏《小公牛》、《桑巴》、《拉•昆帕尔西塔》,了解墨西哥、巴西、阿根廷民歌的风格及其节奏特点。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欣赏了《买玉米饼》、《依内妈妈》、《小鸽子》、了

解了一些拉丁美洲的民歌特点,现在我们继续欣赏学习《小公牛》、《桑巴》、《拉•昆帕尔西塔》,更进一步了解这一地区的民歌风格特征及节奏特点。 二、欣赏《小公牛》

1、教师介绍墨西哥的地理环境、风土人情、音乐风格等。 2、聆听录音,请学生谈谈这首歌曲所表现的内容。

3、请学生对照曲谱听录音,看看这首歌曲的节奏有什么特点以及这种节奏所产生的效果。

4、播放录音,请学生边打节奏边听音乐。

5、请学生谈谈《依内妈妈》《小鸽子》《小公牛》这三首歌曲在节奏上有何异同。

三、欣赏《桑巴》

1、教师介绍“桑巴”的起源、风格特征等。

2、播放“桑巴舞”录像带,了解该舞蹈的表现形式以及舞蹈服饰、舞蹈节奏、伴奏乐器的特点。

3、播放“桑巴”音乐,请学生边听音乐边用手打节奏。

4、请学生根据录像带,学做一、二个舞蹈动作,并随音乐跳舞。 四、欣赏《拉•昆帕尔西塔》

1、教师介绍“探戈”的起源、风格特征等。

2、播放“探戈舞”的录像带,了解该舞蹈的表现形式以及舞蹈服饰、舞蹈节奏、伴奏乐器的特点。

3、播放《拉•昆帕尔西塔》音乐,使学生进一步了解“探戈”音乐的风格特点,并请学生边听音乐边用手打节奏。

4、请学生根据录像带,学做一、二个舞蹈动作,并随音乐跳舞。 五、课堂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同学们能够理解、运用音乐的要素,对作品所要表现的音乐情感和思想内涵,有所感受和体验。 六、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同学们能够理解、运用音乐的要素,对作品所要表现的音乐情感和思想内涵,有所感受和体验。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