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教师教育能力提升培训策略研究开题报告
一、本课题研究的意义
高中教师专业化成长培养机制的研究有利于探索高中教师专业化成长培养的特点和规律,提高培养的质量和效益,有利于提高高中教师的专业化水平,有利于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二、本课题研究国内外研究现状
1、国外研究现状:
①、美国心理学家波斯纳提出高中教师成长的公式:经验+反思=成长。教师的专业化成长是一种自我反思的过程,反思帮助教师把经验和理论更加有效地运用到专业技能。
②、苏霍姆林斯基在《帕夫雷什中学》中说:“可以享有最高评价是那些既热爱孩子又具有对科学问题创造性志趣的教师。一个好教师应精通心理学和教育学,懂得而且深切体会到缺乏教育科学知识就无法做好教育工作。”
③、英国实施“国家校长专业资格证”制度,制定“国家校长专业标准”,这个标准有六个方面的内容:A、领导技巧。B、个人品质。C、职业能力和专业才能。D、决策技能。E、人际交往技能。F、自我管理。对校长的培训充分体现“关注现实,解决问题,指导实践,促进发展。”培训过程以问题驱动,参与思考,集中交流研讨,分散实践尝试,导师引导,个人网上学习等多种形式结合。
④、校本培训于70年代中期,首先在美国、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国发起。80年代以后法国、德国、荷兰等西欧国家和日本也广泛开展校本培训。校本培训注重自己学校教师的实际需求,是教师发展的自我要求,具有现实性和未来性。
2、国内研究现状:
①、北京市制定《首都义务教育中小学教师专业化发展标准》,构建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法律、政策,构建教师专业化发展的一体化管理机制和培训一体核心机制。
②、江苏省太仓市认为教师专业化成长一方面是促使教师专业化成长的过程,这是学校教育管理部门,培训机构开展的提升专业水平的学习活动和培训活动。另一方面是教师自身的专业化成长过程,是教师自省和反思在专业知识、技
能、态度上的个人成长或自我实现。认为专业化培养是在现代教育理论的指导下,对教师在职业道德、学科知识、教学能力、文化素养、参与和共事能力,反省和计划性方面进行科学持续地引领与培养,有效推动教师的专业化成长。
③、甘肃兰州教育学院提出新的培训方式。A、集中培训与案例研究相结合。B、“自修——反思”与专家指导相结合。C、培训者培训与全员培训相结合。D、校本培训与机构培训有机结合。
④、广西师范学院认为校本培训有如下特点:A、连续性。B、实践性。C、灵活性。D、经济性。
综观已检索的资料信息,对于高中教师教育教学能力提升培训策略研究虽有涉及,但尚未发现系统的专题性研究,为此,拟将高中教师教育教学能力提升培训策略研究作为我们的研究课题,借此推动高中教师教育教学能力提升培训的有效发展,丰富高中教师教育教学能力提升培训策略的科研成果。 三、本课题研究的目标与内容 (一)研究目标
1、通过课题研究,提升高中教师师德修养、学科素养,教育教学艺术,区域高中教育质量。
2、通过课题研究,抓住高中教师成长的关键期,引导高中教师热爱教育事业,树立终身从教的理念。
3、通过课题研究,促进学校开展校本培训,不断提升高中教师专业化水平的自觉性。
4、通过课题研究,促进高中教师本人不断学习、反思、创新、提高专业化素质。
(二)研究内容
本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为:
①、高中教师教育教学能力提升培训的管理机制。 ②、高中教师教育教学能力提升培训的运行机制。 ③、高中教师教育教学能力提升培训的激励机制。 ④、高中教师教育教学能力提升培训的评价机制。 以运行机制的研究为切入点向管理、激励、评价方面扩展。
高中教师教育教学能力提升培训的管理机制
①、建立“三级管理”“三级培训”网络,实行“区局——教校
——学校”高中教师培养三级管理。“送培(市级以上培训)——自培(区级集中培训)——岗培(校本培训)”三级培训体系。 ②、建立高中教师教育制度。 A、高中教师职业准入制度。
B、高中教师资格认定制度。
C、高中教师教育经费投入保障制度。(地区高中教师工资总额的1.5%) D、继续教育的考核与学分登记制度、档案管理制度。
③、建立培训管理模式。“精心组织、严格管理、热情服务、确保质量。”实现“精心组织”“三落实”,“严格管理”“四强化”,“热情服务”“四调整”,“确保质量”“五优化”。
高中教师教育教学能力提升培训的运行机制
高中教师专业化成长培养的宗旨:一切为了高中教师的发展。
高中教师教育教学能力提升培训的运行模式:专家引领、整体联动、严格规范、打造精品。
①、高中教师教育教学能力提升培训的运行过程。 A、培养策划。 B、全区集中培训。 C、校本培训。
D、高中教师自我学习(学历与非学历)。 ②、集中培训的层次。 A、送培(市级以上)。 B、新高中教师培训。 C、骨干高中教师培训。 D、应急学科的高中教师培训。 ③、集中培训的内容。 A、教育思想、教育理论。 B、教师职业道德。
C、课程培训(分学科分年级)。 D、计算机培训。 E、普通话培训。 F、英语培训。 G、教育科研培训。
H、专项培训(心理健康、班主任、优秀青年高中教师、学科带头人等)。 ④、集中培训的模式。 A、讲授式。 B、研讨式。 C、考察式。 D、跟踪服务式。
高中教师教育教学能力提升培训的激励机制
教育在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基础性作用决定了高中教师的地位和高中教师专业化的客观要求。
①、高中教师的革命理想、职业道德要求、教育教学的目标要求是高中教师专业化成长的不竭动力。
②、高中教师的评聘制度,职务晋升制度,工资升级制度,年度考核制度,评比表彰制度是激励高中教师专业化成长的制度保障。
③、教育教学实践活动是激励高中教师专业化成长的有效载体。 A、课堂教学中的过关课、研究课、公开课、示范课。 B、优秀教案、论文、课件评比,经验交流,课题研究。
C、开展“千百十”工程。让全区1‰的高中教师成长为特级教师,省级以上学科带头人;1%的高中教师成长为市级优秀青年高中教师,学科带头人;10%的高中教师成长为区级优秀青年高中教师,学科带头人。
D、开展“五个一”活动,即一次师德演讲,一次教学比武,一次基本功比拼,一次论文竞赛,一次高中教师综合素质评比。
高中教师教育教学能力提升培训的评价机制
对高中教师教育教学能力提升培训的评价就是运用科学的理论和方法,对高中教师教育教学能力提升培训进行考察、测验、分析和评判。评价促发展。
A、建立“三级评价”机制。市对区培训基地评估,区对校进行高中办学水平评估,校对高中教师进行专业技术评估。
B、高中教师教育教学能力提升培训评价内容:培养思想的评价,培养内容的评价,培养方法的评价,培养过程的评价,培养效果的评价。
C、对学校校本培训的评价。 D、对高中教师师德规范评价。
E、对高中教师专业素质评价(德育质量和智育质量)。 F、高中教师教育教学能力提升培训评价意见的征集范围。 a、教育行政部门,学校校长,社会各部门对培养工作的评价。 b、培训者对培训工作和质量的评价。 c、高中教师的自我评价。
d、同校高中教师、学生、家长、对高中教师道德、能力、水平的评价。
四、本课题研究的创新处
抓住高中教师升段成长的关键期;让高中教师快速稳健成长。 五、本课题研究的方法
以文献法和行动研究法为主要方法,在已经形成的“专家引领、整体联动、严格规范、打造精品”的培养模式的基础上,通过师资培养的实践进一步深化对高中教师教育教学能力提升培训的理性认识,进一步优化高中教师教育教学能力提升培训的运行过程,提高高中教师教育教学能力提升培训的质量。 六、研究过程
第一阶段:准备阶段(2012年1月——2012年12月)
1、课题论证、课题申报、课题组建、研究规划、组织落实前期研究。 2、开展《高中教师教育教学能力提升培训策略》课题调研,并形成调研报
告。
第二阶段:实施阶段(2013年1月——2013年12月)
1、制定实施方案,对参研学校进行理论培训和课题指导:专家讲座、课题督导、课题培训等。
2、采取适合的研究方法进行课题研究,各实验校在每期期末将实验研究的方案、计划、小结、经验论文以及相关的图片、资料、数据记录分类整理成册,进档保存。
3、开展研究活动:校级交流(每校每期两次)、考察观摩(各实验校每期一次)、论文评选(每学期一次)。
4、每期开一次阶段性实验小结会,对各实验校的研究情况进行分析总结,以确定下阶段的研究策略。
第三阶段:总结阶段(2014年1月——2014年12月)
对实验效果进行全面的终结性监测、评析;对过程性资料整理归类,并作分析提炼,形成《高中教师教育教学能力提升培训策略》课题结题报告;召开成果总结会。 七、研究成果 (一)预期研究成果 1、研究报告
①、高中教师教育教学能力提升培训的管理机制。 ②、高中教师教育教学能力提升培训的运行机制。 ③、高中教师教育教学能力提升培训的激励机制。 ④、高中教师教育教学能力提升培训的评价机制。 2、高中教师整体育人水平提高,区域名师增加。 (二)最终研究成果及形式
1、初步构建一整套科学实用的高中教师培训运行体系 2、形成高中教师专业化成长档案袋评定办法 3、全力构建高中教师专业化培训课程内容体系 4、形成《安居区高中教师教育教学能力》的调查报告 5、形成《高中教师师资培训模式研究成果集锦》 6、建立安居区高中教师教学档案袋 八、课题研究的保障
1、制度保障:成立课题领导小组,把《安居区高中教师教育教学能力提升培训策略研究》课题研究纳入我区工作计划。制定专题教研的发展规划与实施方案以及课题研究考核奖惩办法。周密安排布置各学校的研究内容,做到分工明确,责任落实。
2、经费保障:预计投入50余万元(其中,2012年10万元,2013年15万元,2014年15万元,2015年10万元,)用于该课题的研究实验。
3、学术保障:聘请专家定期对该课题成员进行研究理论的提高培训,举办学术讲座,开展学术交流活动。
4、行政保障:成立了课题管理领导小组。
区教育局成立由局党组书记、局长姚明任组长,局班子成员卢琦、兰泽友、彭哲华、刘兴义、艾勇、刘洪、杨溢、段学军为副组长,黄益德、冯登高、魏洪波、余定福、罗鲲鹏、席孝武、卢道龙、贺伯操、邹光华、肖安智为成员的“高中教师培训”领导小组。主要负责“高中教师培训”活动的总体安排、部署和指导,试点学校人力和经费保障。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