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汉语“VP之前”构式分析
现代汉语“VP之前”构式分析
作者:高晓宁
来源:《现代交际》2019年第03期
摘要:“VP之前”是日常交际中经常使用的短语,意即“在VP这个动作之前”,是一种时间表达格式,由动词成分“VP”和时间标记“之前”构成。本文首先从构成成分的选择与限制条件对结构做了初步的分析。“VP之前”结构有两种形式,肯定形式“VP之前”与否定形式“没VP之前”。按常理说,两个相反的形式理应表达相反的意思,但实际交际却复杂得多,两者在许多方面存在着差别,本文在第二部分做了详细探讨。 关键词:VP之前 没有VP之前 结构分析
中图分类号:H14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9)03-0100-02 一、“VP之前”构成成分
“VP之前”由动词性成分“VP”和时间标记“之前”两部分构成,时间标记依附动词性成分,因为单独的时间标记“之前”没有意义,必须加上相应的时间概念,否定标记“没”否定的成分也是“VP”,而不是时间标记“之前”,即否定标记也依附于动词性成分,固动词性成分“VP”在结构中处于中心位置,从而对能够进入这一位置的词语的限制相对较多。我们以《现代汉语》(黄廖版)将动词分为动作动词、心理活动动词、存现动词、判断动词、能愿动词、趋向动词、形式动词七类为准,根据这些动词的特点和语料逐类考察“VP之前”结构对各类动词的限制。
动作动词:“VP之前”结构对动作动词的进入基本没有限制,大多数动作动词都能充当“VP”,他不仅可以单独做“VP”,还可以与其他成分结合构成动词性短语后再进入结构。动作动词充当“VP”的情况也最多。如:
例1:在使用产品之前要先确保其在有效期内。
心理活动动词:有些可以直接进入结构,有些需要和其他成分组合,如: 例2:在喜欢上北京之前,我已经在这个城市待了三年了。
心理动词与其他成分结合进入结构的比例稍大于单独进入,由于心理动词动作性不是很强,单独使用时表达的时间点不够明确,而“VP之前”以“VP”作时间参考点,要求动作发生时间相对明确,所以结构对心理动词的进入具有一定的限制性。 存现动词:进入结构限制较强,多需与其他成分组合,如: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例3:孟德斯鸠认为在国家出现之前,人类在自然状态下存活。
判断动词:“VP之前”结构对判断动词的进入有强限制性,他们的动作性很弱,全部不能直接出现在结构中,与其他成分组合是进入结构的必要条件。如: 例4:候选者在成为正式职工之前先要经过一些测试。
能愿动词:结构对其有强限制性,基本全部不能单独进入结构中,需要与其他成分组合。如:
例5:在想要结婚之前,必须考虑两人是否合适。
趋向动词:结构对其基本没有限制,几乎所有趋向动词都能进入结构,他不仅可以单独进入,还可以加上地点,构成动词性短语。如:
例6:有些旅客在来之前就已经做了详细的旅游攻略。 形式动词:不能单独进入结构,需与其他成分结合,如: 例7:对文化问题加以重视之前,要先解决经济困难。
现代汉语中能在“VP之前”结构中的形式动词相对较少,形式动词的动作性太弱,单独使用无法表达完整的意思,故不能直接出现在结构中。所以,“VP之前”结构对形式动词的进入有强限制性。
综上可知:所有类型的动词都可以进入“VP之前”结构中,但是结构对不同动词的限制不同。这里的限制性表现在某些动词可以单独进入“VP之前”结构中,也可以与其他成分组合后进入,“VP之前”结构对这类动词的限制性较小,主要有动作动词、趋向动词;一些类型动词只能在与其他成分结合后进入,“VP之前”对这类动词的限制性较大,这样的动词有心理活动动词、存现动词、判断动词、能愿动词、形式动词。
虽然所有动词种类都能够成为“VP之前”结构中的动词性成分,但是每一类动词进入结构充当动词成分的频率不同,动作性较强的动词,如动作动词充当动词性成分的频率远高于动作性弱的动词。
二、“VP之前”的肯否形式对比
肯定形式“VP之前”与否定形式“没VP之前”表达的意思相近,有些研究因否定标记“没”的存在对语义不产生影响而将“没”看作羡余成分。如: 例8:在网站(没有)注册之前,他们做了很多工作。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虽然这种看法不无道理,但二者也有很多不同之处: (一)参照标准的性质不同
肯定形式中的动词性成分表示具体时间点,即其时间参考是一个时间点,而否定形式中“没VP”表示一个时间段,即否定形式的时间参考是一个时间段。肯定形式中“VP”起到时间划分的作用,如“吃饭之前”的“吃饭”代表吃饭这个动作发生的时间点,这个时间点是具体的、较为短暂的。否定形式“没VP之前”的“没VP”没有划分时间的作用,“没VP”表示的是时间段,如“没吃饭之前”中的“没吃饭”不是时间点,而是时间段,这种情况下,“没VP之前”约等于“没VP的时候”。
(二)表达时间概念不同
肯定形式“VP之前”表示的时间一般是以靠近“VP”所发生的时间为优先选择的,而否定形式“没有VP之前”具有排斥靠近“VP”发生的时间的属性。
我们可以从“上学之前”这种表达十分明确的时间概念的例子着手,分析研究“VP之前”结构表示的时间特点。假定上学的时间为八点,如果按照纯粹的数理逻辑,对于“八点之前”来说,符合条件的时间点有很多,例如七点五十、六点半等,但在实际交际中,说话者一般更倾向于把“八点之前”理解成七点五十五、七点五十等靠近参照标准的时间,很少理解为六点、五点半等离“八点”较远的时间,因此对于“VP之前”的肯定形式来说,他倾向选择靠近“VP”这一动作所发生的时间。在这种情况下对“上学之前”进行扩句,一般会写成“上学之前把饭吃了/牛奶喝完。”等。
对于否定形式“没VP之前”来说,“没VP”是对动词事件的否定,从而表示的时间不再是一个绝对的时间点,而是一个相对比较开放的时间域,这时一般把说话人想表达的意思定位在离“VP”发生时间距离相对较远的时间。如“没上学之前”一般不会被理解为七点、七点半,而是学龄前的时间。如上学的法定年龄为六岁,则用“没有上学之前”倾向于表达六岁之前,如五岁、四岁等。这时对“没上学之前”扩句,一般会写成“没上学之前她不会说英语/很不听话。”等。综上可得,“没有VP之前”具有排斥靠近VP这一动作发生的时间的属性。 (三)交换条件限制
“VP之前”的两种形式在一些情况下可以互换,如例8。但都是在这些句子表达的是客观情况,没有主观情绪的掺杂的情况下。反之,从语用上看,当说话者用“VP之前”表达主观感情如强调时,两种形式不可互换,如: ①表示强调对比。
例9:在没去非洲之前,我对他的印象不好。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隐含“去了非洲之后,我对他的印象得到改变”之意,如换成“去非洲之前”就失去对比效果,不能突出说话者的改变。 ②表达后句原因。
例10:在没有颁布之前,仍然适用。
隐含“旧规定仍然适用的原因是新规定没有颁布”。
否定标记“没有”作为强调重点,在句子中起着突出原因的作用,不能随意用肯定形式调换。 三、结语
本文从“VP之前”结构的构成成分为切入点对“VP之前”进行了初步的解释说明,然后指出了其肯定形式“VP之前”和否定形式“没VP之前”的一些不同。“VP之前”结构还有很多待研究和探索的地方,由于条件所限,本文搜集的语料不够全面。笔者能力有限,在内容的表述上也不够准确,有待于在今后的研究中不断提高。 参考文献:
[1]赵元任汉语口语语法[M].北京:商务印书馆,1979.
[2]王灿龙.说“VP之前”与“没(有)VP之前”[J].中国语文,2004(5):430-439. [3]曾少波.“没有VP之前”研究[D].华南师范大学,2005.
[4]许有胜. “VP之前”和“没(有)VP之前”语义差别探微[J].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28(1):27-29.
[5]徐永生. “VP之前”与“没(有)VP之前”区别特征分析[J].湖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21(2):85-87.
[6]卢鸿莉. “VP之前”“没(有)VP之前”同一性与互补性浅谈[J].江汉学术,2010,29(3):100-104. 责任编辑:刘健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