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同教学:理论与实践
JournalofHigherEducation2019年8期理论与实践*协同教学:赵宇飞
(吉林财经大学,吉林长春130117)
摘与传统的单个教师授课模式相比,要:为了给学生提供更好的学习体验,高校开始越来越多地采用协同教学模式。协同教学模
但是协同教学也存在着很多问题,式可以让学生从多个视角来了解课程内容,教师也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专业特长。如课程内容重复、
不连贯,不利于师生之间的交流等。通过对学生协同教学感知效果的调查研究,可以看出学生总体上对协同教学模式是支持的,但是很
培养团队精神等。多方面也不是很满意。因此,为了有效运用协同教学模式,有几点需要注意,如鼓励与支持员工自我提升、
轮换制;反思实践关键词:协同教学;学生感知;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00X(2019)08-0084-04
Abstract:Inordertoprovidestudentsabetterlearningexperience,universitiesbegintousecollaborativeteachingmoreand
more.Comparedwiththetraditionalsingleteacherteaching,collaborativeteachingcanletstudentsunderstandthecurriculumcontentfrommultipleperspectives,andteacherscanalsogivefullplaytotheirprofessionalexpertise.However,therearealsosomeproblemsdentsgenerallysupportthecollaborativeteaching,buttheyaren'tverysatisfiedwithmanyaspects.Therefore,inordertoeffectivelytivatingteamspiritandsoon.
Keywords:collaborativeteaching;studentperception;TRA;reflectivepractice
incollaborativeteaching,suchastherepetitionandincoherenceofcurriculumcontent,whichisnotconducivetothecommunicationbetweenteachersandstudents.Throughtheinvestigationofstudents'perceptioneffectofcollaborativeteaching,wecanseethatstu原
applythecollaborativeteaching,thereareseveralpointstobenoted,suchasencouragingandsupportingstaffself-improvement,cul原
提高质量是教育改革最核心最紧迫的任务,因此高校都在积极探索更好的教学方式来提高教学质量,从而提升学生的学习体验。随着教育理念的改变,教师不再是教学过程的主宰,他们只是教学过程的引导者和促进者,要更多地尊重学生,以学生的需求和体验为中心。近几年,许多高校开始提倡协同教学这种模式,那么这种模式效果怎么样,学生们是否喜欢这种模式,本文就这些问题进行探索。
一尧协同教学的含义与形式
协同教学的想法是由美国弗罗里达英语教授WilliamM.Alexander在1963年首次提出的。协同教学是一种合作教学方法,涉及到一个教师团队一起为一群学生授课。这种教学方式是两个或多个教师共同努力,具有共同的目标,相互协调,为教学结果共同承担责任。这些教师也许会讲授同一个主题,也可能是不同的主题[1]。
在高等教育领域,协同教学具有不同的形式。最常见的一种形式是将两门或两门以上的课程混合在一起,以便给学生提供更好的学习体验,这叫做跨科协同教学。Beck在2006年的一项研究中,就是采用跨科的协同教学法,将航空工程和沟通课程结合起来,以便提高工科学生的写作和表达能力。研究发现,这种经历不仅使学生受益,而且也
证明这是一个能够改进教学团队成员之间的计划和协调的方法[2]。在另一项研究中,Helms,Alvis,&Willis(2005)把制造应用课程的一些内容,主要是运营过程和生产策略与财务和会计结合在一起,以便学生了解生产决策对企业绩效的影响。这项研究发现,学生和教师都从这样的课程体验中获益。学生能够更好地将跨学科的一些核心概念相互联系起来,也通过教师的表现学到了合作、团队建设和沟通技巧。而教师避免了课程的冗长,也从不同学科中增长了知识,为跨学科的学术研究打下基础[3]。
另一种较为常见的形式是单一课程的协同教学,目的是提高教学技巧,给学生提供一个全新的不同的学习体
[4]
(CohenandDeLois,这验,而且能够促进专业成长2001)。
种教学模式能够充分利用每个教师的专业特长,利于学生对问题的理解。单科协同也给教师之间相互学习提供了一个平台。
单科协同教学模式又有两种常见形式:一种是共同教学,就是每一次课都有两名以上的专业教师,两位教师共执行和评价都是由协同展示课程内容。课程内容的计划、
同教学团队的教师共同完成。另一种形式是每次只有一名教师上课,但是每位教师只负责几次课,整门课程是在几
*基金项目院吉林省教育科学野十三五冶规划一般规划课题野大学生课堂情绪管理研究要要要基于情绪传染与情绪调节视角冶渊课题批准号院GH180279冤
(1975-)研究方向:服务营销与旅游管理。作者简介:赵宇飞,女,汉族,吉林长春人,博士,副教授,-84-
2019年8期高教学刊
JournalofHigherEducation博士论坛位教师之间轮换进行的,这叫做轮换制教学(也叫TRA),(二)弊端
这是高等教育中最为普遍采用的协同教学模式。相比于跨科协同,单科协同的相关研究并不多。
在George&Davis-Wiley(2000)和Hatcher&Hinton(1996)的两个研究中,教学团队是由一名讲师和一名研究生组成,在一门研究生课程中,两人共同分担教学职责。两个人都认为成功地进行团队教学所需要花费的时间和精力都比非团队教学大,但是效果使得这些付出很值得。George&性[5]Davis-Wiley。Hatcher&列举Hinton了详细强调的教学,尽管计花划费、
在教学沟通和谦计让划上的重要的时
间增加了,但是合作教学促进了教学和学生学习[6]。
在另一项研究中,Cohen&DeLois(2001)提到了协同教学的好处,其中包括提高了教学技能,向学生展示了有效的合作模式,以及促进了教师的专业成长。基于他们自身的体验,作者们也认识到协同教学过程中,教师们可以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并且可以互相学习。
本文研究的协同教学主要指的是单科协同中的轮换制教学模式。
二尧协同教学的优势与弊端(一)优势
协同教学模式的目标是旨在鼓励教师与学生共同努力,进行知识交流,从而最终使双方受益。
从学生角度来看,协同教学能让学生了解不同教师的专业知识,同时接触不同领域最新知识,也能帮助学生从不同角度理解专业概念(Hanuschetal.,2009),让学生更深入理解所学知识,有更好的学习体验。学生的视野开阔了,对于他们毕业后进入职场也是有利的[7]。
由于协同教学是几个老师共同完成一门课程,这样在一学期的学习中,学生总会对教师有新鲜感,而且几次课不太容易摸清教师的授课习惯和脾气秉性,因此会对教师有一定的距离感,这样的好处就是有利于树立教师的权威感,使得学生每堂课都不敢懈怠,会积极参与课堂教学中。
另外,教学团队的每一位成员的教学水平不一致,所以学生没有听懂一位教师的讲解,可以从另一位教师那里得到弥补,这样有利于有更好的学习效果。
从教师的角度来看,协同教学的优势在于每个教师讲授的内容是他擅长和掌握的部分,也更符合他的专业和现有的知识基础,因此授课更有效率。协同教学也能加强教师之间的协作,加强教师与同事的参与,并相应减少自主性,增加教学思想和教学风格的共享,提高对学习和讲授专业之外内容的要求。教师团队成员会不自觉地感受到一种压力,这种压力来自于学生对不同教师的比较,而这种压力也会促进教师花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来准备教学内容,钻研教学技巧,有利于教师教学水平的提高。1.协同课程教学的一内容重复个、主要不连问题贯
在于每个教师在自己负责的模块中会包含太多内容,因为他们需要在有限的几次课程中讲授某一个专题,这样他们总是想把他们知道的知识都塞进这几次课中,这样会给学生造成一定的负担。除了课程内容过多以外,内容的重要也是一个问题。有的时候教师不知道他所讲的内容别的教师已经讲过了,这就造成了课堂时间的浪费,也给学生带来很大的困惑。这说明教师在课前没有很好沟通和协调,只知道自己要讲什么,却不知道别人要讲什么,因此课程准备的内容包括案例和习题很容易重复。而且有时由于缺乏沟通,教师之间讲授的内容不连贯,使得学生不能对整个课程有更系统的把握,很难有较好的期末成绩。
2.由于不团利队于成师员生的教学之间的风沟格通
都不一样,使得学生需要花费精力去适应由于频繁更换教师而变化的教学风格。而如果是传统的教学方式的话,学生就会更关注于教学内容,而不是忙于适应教师的教学风格。另外,由于学生个人原因,他可能会偏好于某种教学风格,这样的话他就会对其他教师的教学风格产生偏见,而在这些教师的课堂上就不会集中精神听讲。另外,如果是传统的教学方式的话,一位教师讲授整个学期,学生在过程中可以随时向教师请教关于某个内容的问题。而如果是协同教学的话,学生的问题可能与前面教师讲授的内容有关,因此学生不会去问现在授课的教师,问题可能就会搁置,这样不利于学生的创新性思维的培养。教师轮换授课,师生之间很难在短时间内建立亲密的关系,而这种亲密关系对于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学习效果都是有积极作用的。
当学生3.责任询不问团清晰
队成员有关整个课程的管理,以及与课程有关的作业和考试的情况时,有时团队成员给出的信息是相互冲突的[8]。因为协同教学使得课程不是“我的课程”,而是“我们的课程”,因此每个人似乎都不用对整个课程负完全的责任,所以有些信息教师也不是很清楚。减少类似问题的发生就需要明确每个团队成员在团队中的作用,各司其职,并且要向学生做明确的说明。
责任不清晰,还导致没有人对整个课程负责,如果这门课程失败了,学生成绩不好,这不是某个人的责任,而是整个教学团队的责任。因此这就使得某些教师不认真准备课程内容,知识陈旧,案例过时,不注重教学方式的革新,学生的学习体验很不好。
4.和睦团相队处成是员之间所有不员兼工容的,基本缺乏期反望思,在大学实践里也是这
-85-
博士论坛高教学刊
JournalofHigherEducation2019年8期表1学生对协同教学法的感知
题目
1.老师们似乎很了解这门课程 2.老师们把课程组织得很好
3.老师们表现出对这门课程的热情 4.参与协同教学的老师们相处融洽 5.老师们之间的教学协调得很好
6.协同教学法在这门课程得到有效运用
7.协同教学使我对课程内容有了更多的理解 8.老师们强调思考,而不仅仅是记忆 9.不同的老师所讲的内容整合得很好 10.老师们用有趣的方式展示课程内容 11.老师们之间的课程内容连续性很好
12.协同教学法给我提供了宝贵的学习体验 13.结合以上所有因素,你如何评价整个教 学团队的整体有效性
均值 标准作 选择同意或完全同意的比例(%) 4.37 3.83 4.06 4.06 3.23 3.29 3.51 4.26 3.20 3.63 3.11 3.66 3.23
0.73 1.10 0.87 0.87 1.19 1.05 0.95 0.74 1.11 0.91 1.16 0.87 0.97
91 66 77 77 49 46 60 89 34 51 40 71 40
样,尤其对于需要团队合作的协同教学模式,教师之间的
和谐相处是非常重要的。如果教师之间缺乏群体性和沟通对学生学习不会产生积极影响。
另外,协同教学的一个基础就是要分享经验和最佳实这样的分享才会更有效果。个人教学理念是通过反思实践缺乏反思实践。研究报告表明,教师的力量取决于他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的能力。只有不断地反思实践,才会有最佳实践,这样的分享才能让大家受益[9]。
5.不利于教师的教学创新
由于是团队教学,所以一些团队成员会害怕由于自己的表现不够出色而影响整个团队的教学评估,因此他们会另外,几位教师讲授一门课程,难免会被学生或教学管理经验、知识部门进行比较,但是由于具有不同的学习经历、和资历,这种比较有时是不公正的。因此应避免对团队成员进行不公正的比较,以免造成不必要的紧张。
三尧协同教学学生感知效果调查
为了获得学生对协同教学模式的实际感知,我们对学生进行了一个问卷调查。参与问卷的学生是东北某财经类高校管理专业的本科生,他们刚上完采用协同教学法授课的市场营销和管理学两门课程。共发放问卷100份,回收jioforandVolcic(2009)研究中的问卷,共有13个题项,5分量表,1代表完全不同意,2代表不同意,3代表未定,4代表同意,5代表完全同意。具体测量结果见表1。
从表1可以看出,学生对协同教学的感知每个题项的问卷90份,回收率90%。所采用的问卷是Hanusch,Obi原
平均值都高于五分量表的平均值3,其中,学生对整个教学团队的整体有效性的评价为3.23,说明学生对协同教学总体上看是支持的。但是这并不能表明所有学生对协同教学“老师们似乎很法是满意的。具体来看,评分较高的题项有、调思考,而不仅仅是记忆”(4.26,89%的学生认同这一点),说明学生对参与协同教学的老师的个人表现都这一点)
其中,因是评价较高的。教师们很熟悉课程这一点很重要。为教师们如果对所讲授的基本理论和实践缺乏深度的理解和掌握,那么就会让学生对这门课程以及对这位教师产生不信任感,甚至对这门课程对学生是否有价值产生怀疑。值得注意的是有77%的学生认同“参与协同教学的老中,和谐都是至关重要的,如果团队成员之间不和谐,那么学生就会因为接受到来自不同教师的冲突的信息而对课程目标产生困惑。教师的知识丰富对于学生来讲固然重要,但是教师是如何把知识传授给学生也很重要,这决定着学生是否愿意参与学习以及学习的效果。因此教师对课程充满热情,有助于感染学生、鼓励学生参与到教学中来,这一点也得到77%同学的认同。但是遗憾的是,只有51%的学生认可“老师们用有趣的方式展示课程内容”,这说明有团队成员们还要不断地改进教学方式,以更加有趣的、效的和互动的方式来创新课堂。
“协同教学法给我提供了宝贵的学有71%的学生认为
习体验”,60%的学生认为“协同教学使我对课程内容有了更多的理解”,说明学生赞同协同教学法能够提供更好的教学体验,能够感受不同老师的教学风格,有助于对所学
、“老师们强(4.37,91%的学生认同这一点)践。然而,只有教师们把他们的教学理念明确地表达出来,了解这门课程”(4.06,77%的学生认同发展起来的,一些教师没有自己的教学哲学,部分原因是“老师们表现出对这门课程的热情”
。在任何涉及团队合作的教学和学习过程循规蹈距,不敢创新,导致团队教学缺乏创造力和吸引力。师们相处融洽”
-86-
2019年8期高教学刊
JournalofHigherEducation博士论坛内容有更深入更多视角的理解。从表1中也很明显地看出,有些题项学生的认可度是较低的。如“老师们之间的教充分参与课程的规划与设计。要定期考核学生的表现,并反馈给团队成员,以便了解学生对协同教学的感知,并采
学协调得很好”“协同教学法在这门课程得到有效运用”、、取相应措施加以改进。
“老师们之间的课程内容连续性很好”,“不同的老师所讲的内容整合得很好”这4个题项学生选择同意或完全同意的比例都低于50%,这也说明在协同教学中,团队成员要更加关注讲授内容的连续性、一致性和整合性,这需要团队成员更好的沟通和课前的计划,这样才能给学生更好的学习体验。
通过这个实证研究,可以看出,协同教学方法是一种课堂教学组织形式的创新,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能从中获益。但是目前来看,这种教学方法还没有达到令学生十分满意的效果,因此还有许多地方需要改进和完善。
四尧协同教学有效运用的几点建议(一)鼓励与支持员工自我提升
协同教学需要受过良好培训的专业教师相互配合才能有效实施,每位教师的教学能力都影响协同教学的效果。所以归根结底,教师自身素质的提高是协同教学有效运用的关键。学校应致力于鼓励和支持员工自我提升,通过各种培训,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
(二)公正地选择协同教学的团队成员
课程负责人要认真公正的选择协同教学的团队成员,不能带有个人偏见和私利,确保把那些具有较好教学水平的教师选进团队。同时,要注意的是,不用一味的追求团队成员彼此一致,相反,具有一定的差异性有利于成员的成长。
(三)采取激励政策促进协同教学模式的采用学校可以拨出一部分教师发展基金用于奖励采用协同教学的教师,或者给予一定的晋升政策,让教师有激励采用协同教学。
(四)培养团队精神
团队成员往往认为协同教学的成功与自己相关,而失败不是自己的责任,这说明团队还不具有团队精神。要清楚,协同教学的成与败与团队中的每个成员都是相关的。因此,团队间的合作很重要,教学管理者要避免一些贬损的言论和一些不公正的比较,要正视个体之间的差异。
(五)保持有效的沟通和反馈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团队成员之间要保持有效的沟通,保证教师清楚哪些内容已经讲过,确保所有团队成员
(六)整合教学内容
明确每个团队成员的职责,并且花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集中在课程内容的计划上。在第一次课要对整个课程有个总体的介绍,将所有章节的内容串连起来,确保学生对整门课程有总体性认识,而且了解各个章节的重点。这样也有利于保证每个团队成员的授课内容在这个总体框架下,避免内容的重复。参考文献:
[1]AlexanderMiddle[2]BeckSchool,W.JournalM.Thejuniorhighschool:Achangingview[J].tionsYearinto,A.CollegeanAdventures,1995,26(3):20-24.
,engineeringin2006curriculum[J].Teachingteamteaching:IntegratingEnglishcommunicain原,,Alvis34(1,):J.M.59-70.
aTwoplementing[3]Helms,M.M.sharedteamteaching:,&AnWillisMBA,M.teamPlanning-teachingandcaseim原
ber:29-34.
study[J].JournalofEducationforBusiness,2005,September/Octo原
tion[4]Cohenand,M.B.,&DeLois,K.Trainingintandem:Co-facilita原
Groups[5]George,2001role,M.,24modelingA.(1,):&21-36.ingroupcoursework[J].SocialWorkwithcourse[J].CollegeTeachingDavis-Wiley,2000,48(,2)P.:75-81.
Teamteachingagraduate
[6]Hatcher,team-teachingT.,&Hinton[J].College,B.GraduateStudentstudent'sJournal,perceptions1996,30(3)of367-376.
university:[7]Hanuschticalnationalissues,JournalinF.,teamObijioforofTeachingteaching,L.&andalargeVolcic,Z.Theoreticalandprac原LearningundergraduateinHigherclass[J].InterEducation,原2009[8]Money,21(1)taughtundergraduateA.:,66-74.
&Coughlaneducation:J.aTeamqualitative-taughtstudyversusofindividually
periencesstudentex原
[9]Adukoof,andE.A.preferences[J].Higher,&AzuugaEducation,2016,72(6):1-15.studyeducation:ofGbewaaprospectsCollege,challenges,E.I.TeamofEducationandtheteachingwayforward.inthecollegesAcaseofInterdisciplinaryResearch,2017,3(3),:356-363.
Pusiga[J].ImperialJournal
-87-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