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研究的目标
本课题研究将在继承、批判、吸收当今国内外外语教学理论、教学思想以及课堂教学改革方面的经验与成果的基础上,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瞄准素质教育目标,运用创新理念,针对“导学案”课堂模式使用以来教与学的现状,提出自己的构想:即通过学习、研究、实验、总结,逐步形成一种符合英语课程标准,遵循新教材编写体系,充分发挥教材特色,用来指导、规范我校外语教师的教学思想和教学行为。通过提升教师教育教学理论水平及群体素质入手,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为本,从而实现大面积、快速度地提高我校外语教学质量之目的。在研究过程中,确保学生的主体地位,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各有所获,尝试成功的喜悦,使学生学习兴趣盎然,通过大幅度提高学生的听、说、读、写等综合能力的训练,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引导学生善于合作勤于探究,发展学生创新实践能力,为他们的终身学习打下良好基础。
二、本课题研究的基本内容和重点问题、预计突破的难点
研究的基本内容:
1、转变课堂教学和学习方式,创建生命化课堂。
2、促进学生和谐均衡、个性化发展学习方式的研究。
3、开辟学用渠道,拓宽英语学习方式。
4、如何选择英语复习课堂中的学习方式。
5、英语阅读课学习方式的探讨。
6、如何在英语课堂中运用寓教于乐学习方式。
7、如何在常规英语教学中运用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
8、网络英语学习方式的初步尝试。
9、英语课堂中问题教学方式的研究。
10、“三清”学习小组在英语教学中的实验。
实现学习方式的转变需要多方面的共同努力,也是我校课题研究的重点问题。我们认为,首先,教师;应在教学实践中积极探索新的学习方式,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其次,教师要确立新的教学观,积极转变教学方式;最后,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实现学习方式的转变。
对于我校英语教师来说,教学改革预计的一个难点是通过教学目标、内容和途径方法的调整,帮助学生改变原有的单纯接受式的学习方式,在开展有效的接受学习的同时,形成一种对知识进行探求,并重视实际问题解决的主动积极的学习方式。
三、课题研究实施过程和步骤
1、课题准备阶段:
①查阅资料,学习相关理论,了解本课题研究领域的动态,理解中学英语教学方式的成效性内涵。
②制定课题研究实施方案。
2、课题实施阶段(2008.9——2009.9)
①召开实验课题开题会议,开通“一中英语课题研究 ”网。
②检查实验班级课题启动和组织实施情况。
③落实课题研究实际情况,指导课题研究工作。
④召开课题阶段性成果展示交流会议,展示课题研究取得的成绩,收集和整理课题研究的阶段性成果,总结课题实施过程中的经验教训。
⑤ 2009.9——2010.9课题研究深入阶段。
3、课题总结阶段:(2010.10——2011.10)
①2010.11—2011.1整理课题研究原始材料
②2011.2—2011.5总结课题研究情况,形成课题研究成果。
③2011.6—2011.9召开课题结题会议
四、课题组研究成员的分工
王泉水:课题推荐人、指导者 刘冬红:课题申请人、指导者
王军建:课题总负责人 高文亮:课题负责人兼主持人
杨宝红:课题管理负责人 张 旭:课题研究设计者兼课题管理者
艾巧霞:课题研究成员,研究题目:促进学生和谐均衡、个性化发展学习方式的研
究。
李雪霞:课题研究成员,研究题目:开辟学用渠道,拓宽英语学习方式。
刘 灵:课题研究成员,研究题目:如何选择英语复习课堂中的学习方式。
周学英:课题研究成员,研究题目:英语阅读课学习方式的探讨。
杨丽兵:课题研究成员,研究题目:如何在英语课堂中运用寓教于乐学习方式。
时改云:课题研究成员,研究题目:如何在常规英语教学中运用自主、合作、探究
学习方式。
潘宁宁:课题研究成员,研究题目:网络英语学习方式的初步尝试。
沈俊萍:课题研究成员,研究题目:英语课堂中问题教学方式的研究。
王广平:课题研究成员,研究题目: “三清”学习小组在英语教学中的实验。
五、课题研究组教师的工作和要求
1、服从课题组的领导,积极参加课题实验,完成实验任务。
2、加强理论和专业技能的学习,提高自身学科专业素养和驾驭课堂的能力。
3、解放思想,努力进取,充分发挥自身主观能动性,创造性的开展课题研究和课堂教学活动,并通过自主学习方式的培养,构建民主和谐、合作探究的课堂,实现学生良好的发展,逐步提高教师自身职业生命的质量。
4、积极参加各种教研活动,切实开展 “三课”活动、集体备课,经常听课、评课,积极参与论坛的交流研讨活动。
5、经常写教学反思、随笔、论文、典型课例,要写出课堂教学实录,通过总结和反思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逐步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
六、课题预期的研究成果
1、应用性成果
(1)学生养成自主、合作、探究学习习惯,课堂效果明显提高。
(2)培养出一批教育教学专家和名师。
(3)课题研究产生一定影响,辐射带动非实验班级的课堂教学改革。
(4)观摩课、优质课、课件。
2、理论性成果
(1)实验报告
(2) 论文、反思、随笔、案例。
(3) 学案集、丛书或专著
七、主要参考文献
课题研究的理论资料拟定为:
1. 《初中英语课程标准》及与教育教学改革相关的参考资料和读物
2. 《教育学原理》、《教育心理学》
3. 通过网络、书籍搜索整理有关教学方式的资料
4.《中学英语教学案例》
5.《英语论文集》《英语学案集》
6.《新课程与教学方式的创新》 吉林人民出版社
7. 《中国当代外语教学法》 吉林人民出版社
8. 《中小学外语教学与研究》 华东师范大学主办
9. 《中小学外语教学》 人民教育出版社
10.《新课程与教学方式的创新》 八、课题组成员任务表
河大出版社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