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信息技术改变新课程历史课堂

来源:华佗健康网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信息技术改变新课程历史课堂

作者:潘和源

来源:《中小学学校管理》2013年第05期

摘要:信息技术参与新课堂历史课程是当今条件下历史教学改革的大势所趋,也是完善教学内容更新教学手段的必然选择,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手段,促成教学改革,实现一次大的飞跃。

关键词:新课改;信息技术;历史课程;新课标

新形势下的历史教学指导思想,应设立三维目标,以素质教育为核心,注重学生整体和全面的发展,关注学生的个性特征、情感世界、创新精神和动手实践能力;以学生“会学”为目标,注重变革学生的学习方式,突出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与探究学习。如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使学生学习历史的过程改变为由他们自己探索知识的过程?以计算机网络为代表的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使课堂教学模式发生很大的变化,历史教学的理念也得到更新,多媒体计算机和互联网被引入历史教学之中。多媒体计算机是一种高效快捷的教学工具,结合投影仪和合适的多媒体课件,就可将教师的教学意图形象直观地表现出来,可以创设符合教学内容的教学情境,激起学生的注意力,唤起学生旺盛的求知欲,使学生融入课堂教学的情境之中。 一、合理利用信息技术,创设新课程

随着网络技术的普及,网上资源浩如烟海,内容极为丰富。笔者进行教学时利用网上资源,剪辑图片、下载课件进行知识的整合。如导入本课时,笔者将古希腊神话、体育、艺术、哲学、建筑等文化领域的图片宙斯化身公牛将欧罗巴载往克里特特岛、掷铁饼者、雅典学园、苏格拉底、雅典卫城等设置成网页“辉煌的古希腊文化”并配以声音解说。让学生在浏览古希腊文化的同时,从听觉、视觉、感觉等多方面唤起学生的身临其境感,进而设问:“是什么因素造就了古希腊如此辉煌的文明?”引出孕育古希腊文明和决定古希腊文明成长历程的因素是其民主政治。学生在这种最佳的环境和氛围中带着问题、带着好奇开始对历史知识的探索和学习,通过感知历史达到历史知识的认识和理解的升华,这是以往传统教学不可能做到的。 二、巧妙制作多媒体课件,培养协作精神

在授课前,笔者将本课知识内容设置成3个相关的知识链接:“古希腊民主政治形成的条件”、“古希腊民主政治的形成与发展”、“古希腊民主政治的实质与影响”。根据班级学生的组成,把学生分成3个学习小组,每一组认领一个知识链接,准备课件的制作和演示。课堂上各小组展示课件。

如“古希腊民让政治形成的条件”小组在课件中运用古希腊的地理位置图,配以声音讲解:“古希腊位于地中海东部的巴尔干半岛,东邻爱琴海,海岸线崎岖,开然良港众多,海岛星罗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棋布。”正如柏拉图所说:“文明环绕着大海而居,如同青蛙环绕着水塘。”正是这样的海洋环境成为古希腊文明的发轫。半岛上山峦起伏,河流众多,把希腊人分割在彼此相对独立的山谷里和海岛上,形成众多小国,无法形成地理上的政治中心,不适合统一国家的形成,有利于独立自治的城邦的形成。独立自主、小国寡民的城邦,需要民主以凝聚人心,正心这种城邦体制成为孕育古希腊民主的摇篮,而雅典民主政治则是希腊民主政治的代表。看着动画演示的古希腊地理、地形、地貌,听着如诗如歌的旁白,学生知识了古希腊民主政治形成的条件是古希腊的地理环境与城邦制度。

“古希腊民主政治的形成与发展”小组在课件中将梭伦改革、克里斯提尼改革、伯利克里改革的内容制成表格,通过不同改革者设置的主要组织及职能的变化,理解古希腊民主政治的表现:公民的参政权一步步扩大,古希腊民主政治的表现形式在今天依稀能看到,如集体管理、多数人决策、选举公职人员、轮流执政、投票表决等。让学生在动态的知识再现与演讲中掌握古希腊民主政治的发展进程和取得的成果,体会古希腊开创的民主体制是对全人类文明的发展贡献。

“古希腊民主政治的实质与影响”小组在课件制作中运用一幅幅漫画,将内容设计为一个个问题,如:公民里克为什么愿意参加公民大会?里克参加公民大会时可以携带妻子一起参加吗?运用陶片放逐法,里克能真正体现自己的意愿吗?你从里克的民主生活会发现什么问题?等等。进而分析出雅典民主政治的实质是少数人的民主,代表奴隶主阶级的利益和立场。其民主政治使雅典在精神文化领域取得辉煌成就,为近代西方民主政治奠定基础。但由于是少数人的民主,必然导致政治的腐败和社会动乱。最终雅典民主政治逐步衰落,伴随周边马其顿王国的兴起,希腊灭亡。学生在观察与思考中,弄清了希腊民主政治的本质及其对人类文明进程的影响。

在制作课件中,搭建了一个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合作、生生与教学媒体之间的互动,指导学生将搜集的资料进行筛选、分析、综合、归纳,从而得出正确的答案或结论,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

三、利用网络的交叉功能,培养创新能力

历史课程要求“拓展学生学习和探究历史问题的空间;培养学生正确的历史观,进而使学生学会辩证地观察、分析历史与现实问题。”信息技术的网络具有良好的交互性。针对信息量大的历史课,利用自己制作的网站进行教学,对学生提出的问题和难题,通过在网上建立管理信息资源库,设计相关链接和BBS论坛、网上阅读、讨论、展示和答疑等方法,通过人机对话加强师生、生生与教学媒体之间的互动,指导学生将搜集的资料进行筛选、分析、综合、归纳,从而得出正确的答案或结论,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

在“古希腊民主政治”教学中,笔者将本课的教学思路设计成“古希腊民主政治”学习网页,把学生制作的课件进行组合加工,将整节课分成学习新知、延伸新知、答疑解惑三大块。“学习新知”里包括学习目标、学习重点与难点、知识梳理、史料精选(文字类和视频类)、课堂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测试等。“延伸新知”里补充一些与古希腊民主政治相关的“经济现状以及思想文化”内容,让学生将同时期的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综合思考,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以及辩证唯物主义历史观。“答疑解惑”中将学生容易误解的知识以及难以理解的知识设计成相关问题,指导学生进行主动探究。将整理过的内容挂到网站,利用网络交互功能,对知识不断更新,进行新授课时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四、信息技术在历史学科中的思想教育 德育渗透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一个民族,没有振奋的精神和高尚的品格,不可能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在各个历史时期,先后形成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红岩精神、抗美援朝精神、雷锋精神、大庆精神、北大荒精神、创业精神、抗洪精神等,这都是为我们民族特有的民族精神。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