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重点实验室发展现状分析
中围科技论坛 (2006年5月)第3期 国家重点实验室发展现状分析 吴根。,张延东 ,李学斌 ,朱庆平 ,王静: (1.科技部基础研究管理中心,北京100862;2.科技部基础研究司基地建设处,北京100862; 3,宁夏大学科技处,宁夏银川750021) 摘要:本文对目前国家重点实验室的布局、人员、研究水平等状况进行了统计分析,阐述了国家重点实验室在我国科学研究、 社会和经济发展当中发挥的重要作用,并分析了国家重点实验室发展表现出来的若干动向,总结了发展经验。 关键词:国家重点实验室;现状;布局;经验 中图分类号:G31 I 文献标识码:A 国家重点实验室作为国家科技创新体系和科技 要求也越来越高。2003年的SARS和2004年的禽流 基础条件平台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我国的科学研究、 感都是社会和人民关注生命健康的典型反应。要解 特别是基础研究的发展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得 决生存需求和生命安全不断涌现的问题和挑战,需 到了科技界和政府部门的充分肯定。国家重点实验 要有长期开展这方面研究的平台和基地。.我国从 室的建设与发展,既为我国基础研究实现“占有世界 2001~2005年在该领域共建设了l8个国家重点实 一席之地”的目标,又为国民经济与社会可持续发展 验室。2005年新建情况比较典型地反映了近几年来 提供理论基础和科技储备做出了重要贡献。同时,对 国家重点实验室的布局重点,在生命科学和地球科 相应学科的建设和发展起到了带动和辐射作用,为 学领域分别新建了l0个和6个实验室,分别占到当 国家培养了大批优秀科技人才。截至2005年底,我 年全部新建国家重点实验室的20.8%和12.5%。在 国正在运行的国家重点实验室182个。国家实验室 2005年刚刚通过新建国家重点实验室评审的实验 (筹)6个,其中8个国家重点实验室参与国家实验 室当中,生命科学和地球科学领域的实验室分别有 室筹建。 3个和6个。以下为截至到2005年底,国家重点实 1国家重点实验室布局 验室在各领域分布情况(见图1)。 国家重点实验室在学科上布局充分体现了“三 从国家重点实验室所属部门的分布情况分析, 高一优两重点”的建设原则,突出了国家重大需求和 教育部和中科院为主管部门的实验室占全部国家重 与人民生活密切相关的领域。针对我国资源需求的 化举种掌 工程}.‘举 2l。l2’‘ 增长迅速、人均资源匮乏的国情,国家需要以基础研 究为动力,发现更多的新资源,提高资源的使用效 率,近几年加大了地学科学领域的国家重点实验室 建设力度,从2001~2005年,共在该领域建设了l0 个国家重点实验室。生命科学是与人类生活最紧密 相关的领域,从全球来看,各科技先进国家都以生命 科学为主要的研发领域。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 生由转学 48。26 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对生活质量和生命安全的 图1 国家重点实验室学科分布情况 收稿日期:2006—01一I3 作者简介:吴根.男.1970年生.河北省灵寿县人.科技部基础研究管理中心副研究员.研究方向:基础研究和宴验基地的管理及相关政策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第3期(2006年5月) 中国科技论坛 点实验室的85.6%,与这两个部门实验室的总量和 水平状况相辅相成。在未来的若干年内,教育部和中 再考虑到西部的地域特点,不排除在未来几年加强 国家重点实验室在该地区布局的可能。 科院所属的实验室仍将是建没国家重点实验室的主 2国家重点实验室人才队伍建设 要选择。但从2005年的建设情况分析,仍可发现一 据不完全统汁,截至2004年底,在国家重点实 些新的动向。首先,在教育部和中科院以外的其他部 验室工作的人员共9 660人,其中固定人员6 774 门增大了建设力度 当年,在除教育部和中科院以外 人,占70%;流动人员2 886人,占30%。拥有中国 的其它部门新建了7个国家重点实验室,占2005年 科学院院士156人。中国工程院院士69人,分别占 新建的30%。占到“十五”期间在其它部门建没实验 到两院院士总人数的23.3%和l0.5%;国家杰出 室总数的63.6%。其次,首次在转制院所建设了2 个国家重点实验室,是国家重点实验室it ̄,J实施20 年来首次在企业布局,是针对国家经济发展需要,为 企业提供发展后劲采取的重要步骤,也是我国加强 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建设的重要突破。未来几年,作为 直接服务于经济发展的企业实验室和地方实验室, 出现在国家重点实验室序列当中应不会令人感到意 外。 国家重点实验室在地域上主要分布在基础研究 领先,科技相对发达的地区。北京、上海两地分别建 嚣盼 图2 国家重点实验室的部门分布情况 注:联合实验室按第一 管部门统汁;已并八国家 实验室的按国家实验室计 有63个和26个,分别占34.6%和14.4%。其它教 育部直属高校和中科院研究所集中的地区,也建有 较多的国家重点实验室,江苏、湖北、陕西三个省共 建有35个国家重点实验室,占到全部的19.3%。在 经济、科技发展相对落后的西部地区,截止到2005 年底,共建设有24个国家重点实验室,占全部国家 重点实验室的13.2%;如果排除高校、研究院集中 的陕西省的10个,则西部的国家重点实验室仅占全 国总量的7.7%。鉴于西部地区总体科技实力薄弱, 在未来一段时间,这种状况还将维持。但随着西部大 开发的逐渐深入,一些大型企业必将在研发方面加 大投入,国家的支持强度也会持续保持在较高水平, 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377人;中国科学院“百人汁 划”获得者、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汁划”特聘教授 428人。据不完全统计,仅实验室主任就先后有32 位担任973项目首席科学家。支撑国家重点实验室 的博士后流动站、博士学位授权点、硕士学位授权 点1 562个。2004年国家重点实验室入学、进站的 博士、硕士、博士后共34 120人,毕业、出站的博士、 硕士、博士后8 l94人。以下为固定人员专业职务构 成情况(见图3)。 经过多年的建设,国家重点实验室人才队伍的 构成也逐步年轻化,形成了3O~44岁的研究人员占 初级其他 4% 1% 图3 国家重点实验室固定人员专业职务构成 主体的研究队伍。 国家重点实验室固定人员的学厉隋况(见图5)。 从以上统计分析可以看出,国家重点实验室在 <313 蒯 图4 国家重点实验室队伍年龄分布情况 人才培养方面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截止到 2004年,国家重点实验室的仪器设备总价值达到 47.49亿元,实验用房建筑面积达84.88万平方米, 拥有目前国内同学科最先进的试验条件,具备很强 的课题竞争力,特别是有国家的导向性支持,要求主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中国科技论坛 (2006年5月)第3期 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节省工程投资约9亿多元;油 气藏地质及开发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在确保我国西 部石油及天然气的高效开发、实施”西气东输”的跨 世纪工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病毒基因工程国家重 点实验室在国际上首先证明,重组人干扰素仅一2b 图5 国冢重点实验室固定人员学历情况 喷雾剂预防SARS冠状病毒、副流感病毒、乙型流感 管部门和依托单位对国家重点实验室实行政策、投 病毒等呼吸道病毒感染安全有效,为抗击SARS做 入的倾斜支持,使得人才成长的基础条件得到显著 出突出贡献;兽医生物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先后研 改善。另外,国家重点实验室实行严格有序的制度化 制成功H5、H9亚型禽流感灭活疫苗、重组H5N1亚 管理,提倡人才的流动和联合攻关,创造了越来越和 型禽流感病毒灭活疫苗和H5亚型禽流感重组禽痘 谐的研究氛围。这些,对于希望致力于科学研究的人 病毒载体疫苗4种疫苗,在防治禽流感癣情的斗争 员,特别是年轻的杰出人才具有很大的吸引力。 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3国家重点实验室整体实力 据不完全统计,2001 2004年,国家重点实 经过实验室各级管理部门和实验室的共同努 验室共承担各类课题21 757项,获得研究经费 力,国家重点实验室的整体实力大幅度提高,承担了 422 970.6万元。2004年,国家重点实验室共主持 大量国家基础研究任务,为解决国家社会、经济发展 承担各类在研课题l2 030项,获得研究经费28.60 中的关键科学问题做出了突出贡献,同时也吸引和 亿元。其中国家级课题5 374项、经费15.39亿元。 培养了一批学术水平高、开拓精神强的科学家,在国 2004年,国家重点实验室在国内外学术期刊共 际上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冻土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 发表学术论文35 235篇。其中,被SCI检索收录论 的许多研究成果被青藏铁路建设部门采纳,获得良 文15 272篇,占43.3%;被El检索收录论文3 378 表1国家重点实验室在研科研课题构成情况 \课题 国家级 \ 863计 973计 国防 科技 科技重 国家 国家自 省部级 国际 横向 \ 划 划 预研 攻关 大专项 重大 然科学 合作 合作 类别、\ 工程 基金 课题(项) 1 O00 721 197 208 l45 108 2 99l5 2 876 692 3 O88 (万元)经费 42 019 36 758 6 27O lO 9O3 10 217 5 295 42 398 59 477 17 895 54 714 备注:在研课题指在2004年1月1目一12月31 13问。由国家重点实验室主持承担的科研课题(包括当年立项和结题的课题,研究 经费为当年实际到位经费)。 篇,占9.6%;在Science上发表论文6篇,占当年 9.0%。出版学术专著254部,其中外文专著56部。 大陆在Science发表论文总数的30%;在Nature发 国家重点实验室共获得授权发明专利3 158项。 表论文3篇,占当年大陆在Nature发表论文总数的 “十五”期间,国家重点实验室获各类奖项l 782 表2国家重点实验室学术论文发表情况 单位:篇 国内重要干l 物 国外重要刊物 会议论文 类别 EI SCI 其他 El SCI 其他 国际 国内 收录 收录 期刊 收录 收录 刊物 会议 会议 数目 3 014 3 453 8 151 364 1l 819 428 4 463 3 543 注:所统汁的论文、专著均为学术论文或专著,一般文献综述及一般教材不统计在内。国外刊物 指国外正式出版发行的期刊;国内刊物指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建立的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 (简称CSCD)核心库来源期刊;中、外文专著为正式出版的学术著作、研究生专业教材,不包括 译著、实验室年报及论文集等。 项,其中国家级奖项131项,仅有的2项国家技术发 就获国家级奖励37项。 明奖一等奖均由国家重点实验室获得,仅2004年,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第3期(2006年5月) 中国科技论坛 表3国家重点实验室获2004年国家级奖励情况 单位:项 类 别 一国家自然科学奖 国家技术发明奖 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 等奖 二等奖 O 空缺 l2 28 一等奖 二等奖 2 2 4 26 J5.4% 一等奖 O l6 O 二等奖 20 228 8.8% 实验室获奖数 国家总授奖数 占总授奖数比例 42.9%- JOo% 注:获国家级奖励仅统计了第一完成人为实验室固定人员的成果 4国家重点实验室发展的成功经验 国家重点实验室之所以能取得丰硕的成果,很 快地形成品牌效应,与各部门和国家重点实验室勇 第三,坚持体制改革和机制创新,不断增强实验 室的活力和科技竞争力。国家重点实验室坚持“开 放、流动、联合、竞争”的新型运行机制,实施定期评 估、优胜劣汰制度,设立开放基金,成立学术委员会, 于创新,规范管理等密不可分。 首先国家的高度重视与大力支持是建设好国家 重点实验室的根本保证。1998年全国人大将“国家 实行“相对独立的科研实体”等制度,这些都有力地 促进了实验室增强活力、提高水平、多出成果、凝聚 人才。 支持重点实验室的建设,建立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 研究基地”、“国家重点实验室向国内外开放”明确写 进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科技进步法》,科技部制订了 《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与管理暂行办法》、《国家重点 实验室评估规则》等一系列规章制度。这些为国家重 第四,坚持以人为本的人才战略,强化学风建 设和文化氛围建设,发扬求实、创新和团队精神,充 分发挥国家重点实验室聚集和培养优秀科学家基地 的作用。国家重点实验室注重优化工作环境、提高生 营造和谐学术氛围,为科技人员的全面发展 点实验室依法行政和健康运行提供了有力的制度保 活待遇、遵循人才成长规律,建立良好的用人 障。经费方面,国家每年提供1.5亿元设备更新费和 创造良好条件;人才培养机制和激励机制,形成了能充分发挥 1.3亿元运行补助费,为国家重点实验室保持先进 机制、科技人员的积极性、创造性和主动性的良好氛围。 的科研条件和稳定的运行提供了基本保障。 其次,遵循基础研究的发展规律,长期坚持准确 5结束语 经过多年的发展,国家重点实验室坚持探索适 合我国基础研究发展的新体制,努力把对科学前沿 的探索与国家目标在战略方向上统一起来,着眼于 国家需求,为国民经济、社会发展和国防建设中重大 基础性、关键性问题的解决做出了重要贡献,已经成 定位,保持稳定的研究方向和基本方针不动摇是实 验室稳定发展的前提。国家重点实验室始终围绕国 家发展战略目标,面向经济建设、社会发展和国家安 全,长期坚持定位于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根据 基础研究“长期积累、厚积薄发”的特点,坚持高起 点、高标准、严要求,按照“择需、择重、择优”的原则, 统筹规划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 为我国开展高水平基础研究的基地、聚集和培养人 才的基地以及开展广泛学术交流的基地。 参考文献: 文中数据除特别注明外,均来自于国家重点实验室2004年年报统计。 .L.址.“L.址. .—0L. ^ 舢. .址. “・¨ ““ ““ ““ “ “ “ 4L ““ “ . — . . ’新书。 中国科技统计年鉴2005 《中国科技统计年鉴2oo5 ̄是国家统计局和科技部共同编辑的反映我国科技活动的统计资料。全书收录了全国31个省、自 治区、直辖市以及国务院有关部门2004年度的科技统计数据。 该书定价每册222元(含邮费);通信地址:北京3814信箱《中国科技论坛》杂志社发行部;邮编:100038;户名:中国科学技 术促进发展研究中心;联系人:李燕冰;开户行:中国工商银行北京公主坟支行;电话:(010)88232453;账号: 0200004609008803380;传真:(010)88232469。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