狭小现场“带地下室群体建筑”施工组织技术探索
狭小现场“带地下室群体建筑”施工组织技术探索
作者:董风华 陈云云 李志文
来源:《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4年第34期
[摘要]带地下室群体建筑一般由相连通地下室、多个单体建筑组成,面临着施工场地狭小、施工组织难的困境;而合理的施工组织将对整个工程的顺利开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并减少各项资源浪费,确保工程施工质量与安全及节约成本。本文从群体建筑组织管理中提取经验及教训,望给类似工程提供参考价值。
[关键词] 狭小现场;群体建筑;施工组织;布设;施工分区
本工程由一期和二期组成,总建筑面积24万m2。其中一期由3万m2单层地下室和10万m2的7栋单体小高层住宅楼组成;二期由3万m2的2地下室和8万m2的2栋单体商业楼和1栋酒店组成;现场场地狭小施工组织困难。 一、 基础阶段施工组织
为确保工程的顺利开展,需提前策划好工程现场的平面策划和
施工策划,对基础施工阶段起到了良好的实际指导作用,现总结经验如下:
1、三通布设。道路要求,现场内由于场地狭小,为保证材料运输、消防要求等,在基础阶段将临时道路设在基坑内,且不影响主楼等重要部位施工,根据条件可沿基坑边形成环形施工道路或设置双车道道路且在双车道一端设置道路回转场地;同时合理设置出入口数量和位置,确保内外道路连通。水电要求,基础施工时沿基坑顶围挡边设置了成品电缆沟,变压器附近设置一级配电,主楼附近等沿基坑上设置二级配电;施工用水沿基坑顶围挡上进行了挂式固定;同时在道路施工时做好临时水电过路管埋设。
2、塔吊布设。根据结构形式、最大构配件的起重重量、地形地貌等要求选择塔吊的型号和确定塔吊的位置。其中塔吊位置的确定应确保每台塔吊负责一栋塔楼,且面积控制在2000平米以内为宜;塔吊所对应楼号、料场、部分主临时道路应全面覆盖,前后左右相邻塔吊覆盖交集范围应达到15米以上为宜。
3、施工分区。考虑如下因素:a、主合同,对工期紧迫的,应先进行大面积地下室施工,再进行地上主体结构施工。b、提高周转材使用率,对于工期不紧张等,施工时应划分区域依次施工。c、前后各阶段施工连续性的要求,对于影响主体结构、抹灰等后续工作面的应先行施工。d、现场施工条件,以各分区内材料使用便利、材料倒运少为原则进行分区。e、其它要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求,分区时熟悉图纸等,如地基处理势必影响后续施工;对此应进行分析,如此部位对整个施工部署关联性不大,分区时应放在后面施工。
4、材料堆场布设。根据现场地形条件、施工分区、塔吊位置等,做好现场材料堆放工作面布置的现场平面策划,策划时尽量一次到位减少不必要的搬迁工作,并对工作面有效管理确保占用面积适宜。
5、进度策划。由于群体性建筑关联性较大,需要根据策划、分区、工程量、合同工期等编制总的进度计划,总进度计划应确保各阶段工序的连续性,且前瞻性的预测工期延后1个月还能保证后续工作的有效开展。并进行节点计划、月计划、周计划、天计划(以小时计)编制,且分包计划需与总包计划吻合,施工时主抓关键线路并合理安排各工序穿插。加强对周、天进度计划的细化和控制进而有效地控制和纠偏总进度计划。
6、资源实施计划。有计划的配备资源是必要条件:1、劳动力,选择成建制的劳务队伍,根据计划、施工定额、经验编制主要劳动力和辅助劳动力,如木工按展开面积地下室时计12m2/人、地上计18 m2/人左右,钢筋工按木工量2/3进行考虑等;且建立良效的竞争机制并进行奖励。2、材料计划,根据总计划编制工程实体用总材料计划和非实体用周转材计划。实体材料计划应根据月、周计划和工程实际进展进行编制和进场;周转材计划应根据施工部署和阶段计划进行编制,提前1-3天进场。同时应制定周转材退场计划。3、机械设备计划,由于工作面的限制,在制定计划时应考虑到材料的水平和垂直运输倒运方便,并根据总进度计划和施工部署要求及时安排机械设备退场。其中地下室材料的倒运应采用小型拖车或在地下室顶板位置设置施工洞口等。 二、 主体阶段施工组织
在主体施工阶段随着各分包的陆续进场,应按照主体施工阶段平面布置图的要求,需对如下方面进行重点控制:
1、三通布置。道路要求,由于地下室顶板作为罐车等临时道路,但设计承载力未考虑上述动荷载,建议在地下室顶板施工以前确定道路,通过业主要求设计对此行车部位进行配筋等修改,以满足过重车时承载要求;或选择行车路线时尽量选择消防通道、靠墙柱边布置并控制车载量及行车速度;或在行车路线下设置钢管支撑等方式。临时水电布设,为减少施工期间不必要的多次移动等,建议将管线移至地下室一层布置;主体施工用临时水池应设置在地下室积水井或消防水池内。
2、人货电梯布设。应考虑安装位置、基础形式、数量型号选择、安装时间等要求。安装宜在主体结构完成12层时开始安装,安装时为节约成本和安全使用的需求尽量使人货电梯紧贴主体结构,且人货电梯基础尽量布置在地下室顶板上和选择合适速度的电梯。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3、加工厂及堆场布设。提前合理规划主体施工阶段平面布置图,明确各分包施工场地。原则上要求各分包原材料加工厂需设置在地下室负一层;成品及半成品设置在地下室顶板以上,并及时用电梯将材料倒运至相关施工部位。
4、地上施工分区。为及早的插入土建抹灰施工,根据实际情况地上结构分2次以上主体验收;为提前插入机电安装施工,在主体施工时,提前施工管井、机房等砌体及抹灰工作;为保证外墙饰面的提前插入,应先进行外墙部位砌体及抹灰施工等。
5、施工设备的使用。1、人货电梯方面,湿作业应在白天进行运输,如砂浆等;干作业在夜间进行运输,如砖、分包材料的倒运等;为便于白天人员的运输设置一定数量的固定停靠站。2、外架使用方面,25层以上建议使用爬架,25层以下使用悬挑架或落地架,在施工允许下,每栋楼配置2套且每套高度20米内,以达到循环利用。 三、 装修阶段施工组织
随着湿作业的陆续减少,工程进入了以干作业为主导的装饰装
修阶段,此阶段面临着工序穿插更加繁多、成活要求更加精细与精美等,此阶段应主抓以下两个方面:
1、总包管理方面。以总承包“2253”核心管理思想为契机,其中“2253”指两场(进场、出场)、两面(施工作业面、现场布置平面)、五监管(进度控制、质量管控、安全检查、环保督办、资金约束)、三协调(政府、行业主管;业主、监理、设计院;各分供方),分结构、机电、装饰、内业、工程技术五大专业实施总承包管理,配备相关专业人员,实行专业线条负责制,由总承包统筹协调管理;制定总承包牵头的联合检查制度,每月按时进行联检;牵头做好不同专业间工序交接记录;及时召开总承包管理动员会、专题会、协调例会等,切实做好总承包管理与服务。
2、施工分区。原则上坚持“先外后内、先上后下、先机电后装饰、先室内后室外”的思路;并以楼号、施工层、功能区域为单元组织多个相同或不同专业的施工队伍进行流水或交叉作业施工。
装饰装修阶段应以总承包管理为角色,以合理组织、过程严格监督、计划管理为手段,促进各分包单位按各项要求进行施工。 四、结论
通过对本工程的施工经验的提炼,做为建筑施工的组织者和管
理者,应以前瞻性的思维、全方位及全过程的部署和落实为己任,确保基础阶段、主体阶段、装饰装修阶段工序相互促进、相互依存,环环相扣且连续性的顺利开展。同时,工程的顺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利开展和合理工期的顺利完成、现场过程整洁有序施工是检验群体建筑施工组织是否成功的标志;因此,带地下室群体建筑施工组织对建筑施工及管理极为重要,策划前期应给予高度重视,过程应严格进行落实。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