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教育探索2002年第1卷第1期(ResearchesinMedicalEducation2002.V01.1No.1)一55一比较教育三套本科医学教育国际标准的比较曾诚,万学红,阎正民,李晓松,张维建(四川大学医学教育研究与发展中心,四川成都610041)[摘要】对由国际医学教育专门委员会(1IME)、世界卫生组织西太平洋地区办事处(WHO西太区)、世界医学教育联合会(WFME)等三个医学教育国际组织分别制定的在校医学教育的国际标准的目的、主要内容进行了简要比较。lIME“标准”包括7大领域60条标准,针对的是医学毕业生个体的基本能力,属于总结性个人评估。WHO西太区和WFME“标准”大体一致,包括医学院校教育的结构和过程的9大领域,针对医学院校,属于形成性评估。[关键词】本科医学教育;国际标准;比较【中图分类号】G40-059.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8569(2002)1—0055—03ComparisonAmongThreeInternationalStandardsinBasicMedicalEducationzENGCheng,WANXuehong,YANZhenmin,LIXiaosong,zHANGWeijian(CenterforMedicalEducationResearchandDevelopment.SichuanUniversity,Chengdu610041。Chinn)【Abstract】Theauthorscomparedthepurpose,andthemaineducationdevelopedbytheInstituteforInternationalPacificRegionalcontentofthreeinternationalstandardsinmedicalMedicalEducation(IIME),WorldHealthOrganizationWesternOffice(WHO/WPRO),andWorldFederationforMedicalEducation(WFME)respectively.TheIIME’sIIME’sstandardcontainstosevenstandardisdeferentfromtheothers.Theitemsinthedomains.Thepurposeofbroadeducationaloutcomecoredomainsand60IIME’sstandardisimprovethecommoncompetencyofindividualmedicalgraduatesofeachmedicalschoolintheworld.andthestandardtofocusestheoutcomeofmedicaleducationandbelongsaresummativeindividualevaluation.TheacrossWH0/WPRO’sandWFME’sstandardsquitesimilar.Theydefinethestan.dardsninebroadareasofmedicalschoolingdividedinto38sub.areas.TheultimategoalofthetoWHO/WPRO’sstandardistoencouragenationalgovernmentstoadoptaqualityassuranceprocessinmedicaleducation.Theaimofthetwostandardsispromotethequalityassuranceofmedicalschools.Bothofthetwostandardstofocusthewholeprocessofmedicalschoolingandmedicalschools.andbelongformativeevaluation.fKeyWordslbasicmedicaleducation;internationalstandard;comparison在国际医学教育界有较大影响的三个国际性组织——国际医学教育专门委员会(Institute地区办事处(World0fficefortheforInternational的相关工作已经启动,部分医学院校也正酝酿试用WHO西太区“标准”,这标志着我国高等医学教育与国际医学教育标准的接轨已经拉开了序幕。本文对该三套“标准”的异同和主要特点进行简要比较。MedicalEducation,简称IIME)、世界卫生组织西太平洋HealthOrganizationRegionalWesternPacific,简称WHO西太区)、世Federationfor界医学教育联合会(WorldMedical1三套“标准”的概况IIME“标准”的全称是“全球医学教育最低基本要求(GlobalMinimumEssentialRequirementsinMedi-calEducation,简称WFME)分别于2001年6月、2001年7月和1999年10yj制定了各自的在校医学教育的国际标准。其中,我国医学教育专家参加了IIME“标准”的制定。这三套“标准”于今年5月在北京举行的“医学教育国际标准研讨会”上作了介绍和讨论,引起了我国医学教育界的高度关注和积极反响。近来,IIME“标准”在我国8所重点大学医学院试用Education)”,主要内容是医学生毕业时必须达到的7大领域共60条标准…。WHO西太区“标准”的全称为“世界卫生组织西太平洋地区在校医学教育质量保障指南(WHOGuidelinesforQualityAssuranceofBasicMedicalEducationintheWesternPacificRegion)”,主要内【收稿日期12002—07-30[作者简介】曾诚(1962一),男,副教授,医学教育研究与发展中心副主任,主研方向:医学教育发展战略,医学教育比较。容包括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是以概括性大纲的形式所规定的高质量的医学教育标准,第二部分是建立国家级、地区级万方数据 一56一医学教育探索2002年第1卷第1期(ResearchesinMedicalEducation2002.Vol・1No・1)的医学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的准则【2】。WFME“标准”称为“世界医学教育联合会国际标准(TheWFMEInternationalStandards)”,其主要内容是医学教育有关的9大领域的标准㈦。从三套“标准”的相互关系看,IIME“标准”是独立的,WHO西太区“标准”则是依据WFME“标准”,按照西太平洋地区多样化的地理、文化、政治和经济背景和需要而作的进一步修改和补充的地区性“标准”,是WFME“标准”的区域化。2三套“标准”制定和实施的目的比较2.1lIME“标准”的目的其主要目的是保证在校医学教育的产出——医学院校本科毕业生的质量,使所培养的医生具有适应迅速改变的卫生保健环境并进行医疗实践的能力,以提供高质量的卫生服务,其次是通过对学生个体的评估来促进医学院提高教育质量,为将来开展医学教育计划的国际性评价打下基础。2.2WHO西太区“标准”的目的促进医学院校为提高教育质量、培养合格的毕业生、进行课程改革而努力,促进西太平洋地区各国政府保障本科医学教育质量。2.3WFME“标准”的目的其目的有三个,一是促进所有医学院校按照所推荐的“标准”制定自己的改革和教育质量提高的计划;二是建立国内和国际多层面的对医学院校评估和资格认定的机制,以确保医学院校教育项目达到最基本的质量标准;三是通过制定医学教育的国际标准来保证医学实践、卫生人力利用及其不断深入的国际化进程【31。可以看出,三套“标准”在目的上的相似性方面都含有保证和促进各医学院、各国、各地区和全世界范围医学教育质量的成分。但从“标准”的接受者比较来看,三套“标准”差异较大:IIME“标准”的直接接受者是医学毕业生个体,即目的针对牛业生个体,其目的性更加微观、专一、特定。wH0西太区“标准”和WFME“标准”的接受者是医学院校,目的更宏观一些——针对医学院校及其教学计划。WFME“标准”的目的也更宏观、多样。3三套“标准”主要内容的比较3.1lIME“标准”的主要内容IIME“标准”特定于本科毕业生,对医生职业所要求的各基本(核心)要素,均作了全面和详尽的规定;包括7个领域,即:职业价值、态度、行为和伦理(ProfessionalValues,Attitudes,BehaviorandEthics)l医学科学基础知识(ScientificFoundationofMedicine)l临床技能(ClinicaltSkills)l交流技能(Communication万 方数据Skills);群体健康和卫生系统(PopulationHealthandHealthSYStems){信息管理(ManagementOfInformation);批判性思维和研究(CriticalThinkingandResearch)。在该7个领域之下共设有60条具体标准…。1)特别强调毕业生的医学职业态度、行为和伦理,该领域共设11条具体标准,并列为整个“标准”体系之首。2)设立了10条标准规定毕业生的医学科学基础,包括人体结构和机能,行为,健康和疾病的影响因素,急、慢性疾病病因学,流行病学、卫生经济学和健康干预。3)特别重视毕业生的交流技能,共有9条标准,包括与患者及其家属、同事、其他专业人员的有效交流,良好的口头和书面表达能力等。4)设10条标准规定毕业生应具备的临床技能,强调能及时、有效地诊断和处理病人,内容主要包括病厉书写,体检,诊断、处理急症、急救,健康评价,合理利用诊疗资源等。5)规定毕业生应具有人群和大卫生观及相应能力,设9条标准,主要内容为能了解影响人群的健康、疾病的生活方式、遗传、环境、社会经济、心理、文化等因素,全球卫生问题,卫生保健系统组织的原则、运转、管理、成本/效益分析等。6)强调毕业生应具备信息管理能力,设5条标准,主要内容为能收集、检索、使用医学信息来辅助诊断、治疗和预防疾病。7)要求毕业生应具备批判性思维,设6条标准,主要内容为能进行科学思维,敢于质疑,有旺盛的求知欲,能科学地评判资料和信息。这些特点较充分地体现了医学模式转变、卫生保健实践国际化、医学教育的人文教育与医学科学教育紧密结合的医学教育改革和发展的趋势,时代性、全球性、系统性强,人文社会、职业特色鲜明。3.2WHO西太区“标准”的主要内容包括9大领域,即:本科医学教育的宗旨及目标(Missionandobjectiveofbasicmedicaleducation);教育计划(Educationalprogramme)l教育结果的考核(Assessmentoleducationaloutcomes)l学生录取与支持(Studentselectionandsupport)I教学人员/教师(Academicstaff/faculty)I教育资源(Educationalresources);课程计划的监控、评估和变革(Monitoring,evaluationandchangingthecurriculum)l管理和行政(Governanceandadministration)l医学院的持续更新(Continuousrenewalofmedicalschools)。1)“医学院校的任务和目标”领域的主要内容包括:在医学教育的总体目标上强调学生要有宽广的知识面和为进一步接受专业培训打基础,即基本的医学知识、技能和职业态度。在知识目标方面,要求毕业生具备生物、行为、社会科学知识,人体解剖生理、常见身心疾病的病因、病理、诊断和预后,一般诊疗程序,常规物理、营养和心理治疗,妇产科,医学教育探索2002年第1卷第1期(ResearchesinMedicalEducation2002.V01.1No.1)一57一健康教育,疾病预防,康复,临终看护原则,人际关系的文化、社会因素,心理健康,人与社会、环境间的作用,医疗保健制度等。要求毕业生在技能目标方面具备:采集病史、正确体检、选择适宜的临床技术、解释和综合病史与体检结果、选择适宜的诊断程序、制定诊断方案、交流能力、提供咨询、处理急诊和急救、使用图书馆等信息资源。在态度目标方面,要求学生具备尊重别人、医学伦理学原则、患者和社会的健康至上、集体合作精神、责任感、费用/效益观念等。2)“教育计划”领域包括:教育原则、课程计划的设计与实施、课程安排与课程计划的综合、特殊健康课题、选修课、教与学的方法、临床教学场所等。3)“教育效果的考核”领域包括:考试、考查、标准化病人和多站考试等临床技能考试等。4)“招生与学生”领域包括:招生录取方法、学生服务与设施、转专业的机制、学生个性发展等。5)“教学人员”领域包括:教学人员的招聘、临床教师与基础教师的关系、教学人员的培训等。6)“教育资源”领域方面包括:教室、图书馆、医院及其他教学中心的设施、科研等。7)“课程计划的监控、评估和变革”领域包括:监督与评估课程计划的机制(如学生评教)、学生参与课程计划委员会、毕业生追踪调查等。8)“管理和行政”领域包括:医学院所在大学的内部管理与机构、医学院与卫生部门的关系、医学院与附属机构及社区的关系等。9)“医学院的持续更新”领域包括:医学院适应社会卫生发展的需要而调整自己的结构和活动等。在该9大领域下又分36个亚领域[2】。该套“标准”对毕业生应具备的知识、技能和态度的要求也较详细,共设30条标准,主要内容与IIME“标准”相似。此外,该“标准”的第二部分——建立质量保障体系的准则的主要内容是所推荐的医学教育质量保障程序,即:医学院的自我检查一外部质量保障一资格认证一批准新设医学课程的质量保障。3.3程结构、组成,课程的管理,医疗实践环节的安排等。3.3.3“学生考核”领域包括:考核方法、考核与学习之间的关系。3.3.4“学生”领域包括:招生录取政策、招生方法、学生入学数、对学生的支持和辅导、学生参与教学管理等。3.3.5“教学人员/教师”领域包括:聘任政策、人员配备政策。3.3.6“教育资源”领域方面包括:设施、临床培训设施、信息技术和网络化、考验与教学的关系、教与学的方法、与其他教育机构的交流等。3.3.7“教育计划评估”领域包括:评估机制、学生和教师的意见、学生的学业成绩、评估信息的反馈、主管人员的参与等。3.3.8“管理和行政”领域的内容包括:组织结构、教育经费和资源分配、学术领导、行政人员和管理、与卫生部门的关系等。3.3.9“持续更新”领域包括:医学院适应社会卫生发展的需要而调整自己的结构和活动。该套“标准”的内容全面涉及医学院校教育的结构和过程,总结了国际上多年来医学院校评估和认可的经验,反映了当今医学院校在提高教育质量的改革和发展的方向。“标准”中对于毕业生的要求非常概括,且是从医学院校整体的角度表述的,强调医学院校要明确培养的是基础水平的医生,要使其具备接受进一步的住院医生培训的基础。从该三套“标准”所涉及的内容范围比较看,IIME“标准”所涉及的是医学生在经过了在校医学教育后毕业时所应该达到的基本的知识、技能、态度、行为、伦理的医学职业要求,关注的是本科医学教育的最终产出——毕业生,而不是本科医学教育的过程,强调用7个领域的标准来共同和全面评估医学教育的结果——医学毕业生,而不是用单个或部分标准评估,所涉及的范围较窄。另外两套“标准”则强调作为整体的医学院校的绩效和水平,属于机构和过程评估,“标准”体系中的少数标准直接针对学生,大多数标准是关于医学院校的课程、教学计划、考核方法、教师、教学资源、管理等的,覆盖了医学院实施在校医学教育的结构、过程、条件/环境和产出等各个方面,所涉及的范围较宽。andWFME“标准”的主要内容包括9大领域【川,即:1)宗旨和目标(MissionObjectives)I2)教育计划(EducationalProgramme)l3)学生考核(Assessmentof4小结1)lIME“标准”是指医学院校毕业生应达到的最低基本标准,而WFME和wHO西太区“标准”是指评估医学院校的标准;三套“标准”都强调尊重各个国家文化、社会经济、卫生的差异,承认各医学院校医学教育的多样性,尊重它们的教育自主权。2)lIME“标准”仅评价医学毕业生的培养结果,未涉及质量保障体系和管理,而WFME“标准”和WHO西太区“标准”评价医学院校的质量保障体系和管理,医学生的质(下转第61页)Students)14)学生(Students)l5)教学人员/教师(AcademicStaff/Faculty)16)教育资源(EducationalResources)l7)教育计划评估(ProgrammeEvaluation),8)管理和行政(GovernanceandAdministration)19)持续更新(ContinuousRenewal)。3.3.1医学院校的“宗旨和目标”领域包括:任务和目标的表述、学术自由的政策、教学效果的规定。3.3.2医学院校的“教育计划”领域包括:课程模式和原则,课程计划中的科学基础,基础科学的作用,行为科学、社会科学和医学伦理学的作用,临床科学和临床技能的作用,课万方数据 医学教育探索2002年第1卷第1期(ResearchesinMedicalEducation2002.V01.1No.1)一61一[2】CursusduDoctoratdeenM6decine.Universit6CochinPort-Royal.参考文献[1】Modalitestudeset6Parisdug∈n∈ralesd’organisationdesdesconnaissances.deinParisV.Facult6Anne6em6decine2001-2002.【3】Etudesmedicales.LePCEM1,Programmesetcoefficients6scontr?leUniversitAnn6estatiquesetinformationsutiles,UniversitX11.Facult66decine.d’liededeFrance(1999—2000).BulletindesSCUIO1999.Unversitaire2001-2002.d。IleFrance.Hors-S6rieNovembre■一■一■●—一■-—一●l■I—_■_■l●一■I■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_—l—●—●—I—一—_—-(上接第57页)量标准和评价仅是医学院校标准和评价中的一个组成部分。3)如果把医学教育机构看成一个“箱”,IIME重视产出而不提过程,似应用黑箱理论,而WFME和WHO西太区重视过程而不评价结果,似看重产生结果的“箱”中的条件和过程。4)与lIME“标准”的医学生应到达的最低标准相比,WFME“标准”在教育计划和原则中仅提及了医学院校应教授科学基础、批判性分析思维、行为科学、社会科学、医学伦理学、临床科学及临床技能,WHO西太区“标准”还提及态度标准。WFME和wHO西太区都是从医学院校应有条件教授这些课程和为教学质量提供保证的角度来提出标准。5)WFME和WH0西太区“标准”中提出为保证教育质量,医学院校的管理和行政应从组织机构、教育经费和资源配置、学术领导、行政人员与管理(WHO西太区未涉及此)、与卫生部门的互动关系、与附属机构及社区的关系(wFME未涉及此)等方面到达“标准”。6)lIME“标准”及实施策略类似我国开展的毕业生综合测评,但范围更宽,内容更丰富。WFME和WHO西太区“标准”及实施策略类似我国开展的医学院校合格评估和优秀评估。参考文献【11张肇达,周同甫.全球医学教育最低基本要求【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2】WorldgionalanceHealth0rganizationGuidelinesWesternforPacificRe-Assur-Office.WHOBasicQualitytheofMedicalEducationinHealthWesternRe-PacificgionalRegion.WorldOfficefortheOrganizationWesternPacific.Manila,Philippines.2001.7.【3】世界医学教育联合会.世界医学教育联合会(WFME)本科生医学教育国际标准项目组的中期报告【R】.国外医学.医学教育分册,2001,22(4).万方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