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市2021年高一上学期化学期末考试试卷D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 选择题 (共16题;共47分)
1. (3分) 下列关于Fe(OH)3胶体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 Fe(OH)3胶体与硫酸溶液混合会聚沉成红褐色沉淀 B . Fe(OH)3胶体粒子在电场影响下会发生电泳现象 C . Fe(OH)3胶体粒子在不停地做布朗运动 D . 光线通过Fe(OH)3胶体时会发生丁达尔现象
2. (3分) (2018高一上·朝阳期末) M与N反应时,不能实现图示电子转移的是 ( ) 选项 A B C D M 铁粉 铜片 Cl2 Na2SO3 A . A B . B C . C D . D
3. (3分) 下列实验完毕后,一定能出现白色浑浊现象的是( ) A . 稀苯酚钠溶液中通入少量CO2 B . AgNO3溶液中滴入过量氨水 C . 浓苯酚溶液中滴加少量稀溴水
N Cl2 HNO3 H2O O2 电子转移 第 1 页 共 10 页
D . NaAlO2溶液滴入过量苯酚溶液
4. (3分) (2017高一下·黄陵开学考) 配制100mL 1mol/L 的 NaCl溶液的过程中,肯定不需用到的仪器是( )
A . 容量瓶 B . 胶头滴管 C . 烧瓶 D . 玻璃棒
5. (3分) 下列有关除杂的实验操作合理的是( ) A . 除去二氧化碳中混有的少量一氧化碳:通入适量氧气后点燃 B . 除去氧气中少量氮气:使气体通过炽热的铜粉 C . 除去石英中少量碳酸钙:用稀盐酸溶解后过滤
D . 除去氯化钠固体中少量的纯碱:加入足量氯化钙,过滤、蒸发、结晶 6. (3分) 下列操作中不正确的是( ) A . 过滤时,玻璃棒与三层滤纸的一边接触 B . 过滤时,漏斗下方紧贴烧杯内壁
C . 加热试管内物质时,试管底部与酒精灯外焰接触 D . 向试管中滴加液体时,胶头滴管紧贴试管内壁 7. (3分) 在下列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是( ) A . pH=2的溶液:Fe2+、NH4+、Cl-、NO3-
B . 能使pH试纸变深蓝色的溶液:Na+、[Al(OH)4]-、S2-、CO32- C . 含有大量Fe3+的溶液:SCN-、I-、K+、Br- D . 澄清透明的无色溶液:ClO-、MnO4-、Al3+、SO42-
第 2 页 共 10 页
8. (3分) (2018高一上·武清期中) NA代表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在常温常压下,28 g N2与CO混合物气体中所含的分子数目一定为NA B . 标准状况下,17 g氨气所含原子数目为NA C . 在常温常压下,11. 2 L氮气所含的原子数目为NA
D . 10 mL 2 mol/LH2SO4溶液中取出的5 mL溶液,其浓度为1 mol/L
9. (3分) (2016高一上·吉林期中) 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 A . 碳酸钙和盐酸反应 CO32﹣+2H+=H2O+CO2↑
B . 向氢氧化钡溶液中加硫酸溶液 Ba2++SO42﹣=BaSO4↓ C . 碳酸氢钙溶液与盐酸溶液反应 HCO3﹣+H+=H2O+CO2↑ D . 向稀盐酸溶液中加铁粉 3Fe+6H+=2Fe3++3H2↑
10. (3分) (2020高一下·泸县月考) 0.10 mol镁条在只含有CO2和O2混合气体的容器中燃烧(产物不含碳酸镁),反应后容器内固体物质的质量不可能为 ( )
A . 3.2 g B . 4.0 g C . 4.2 g D . 4.6 g
11. (2分) (2015高一上·简阳月考) 等物质的量的下列金属分别跟足量盐酸反应,同温同压下产生氢气体积最大的是( )
A . 钠 B . 铝 C . 镁 D . 铁
12. (3分) (2016高一下·高青月考) 下列关于浓硝酸和浓硫酸的叙述,正确的是( )
第 3 页 共 10 页
A . 常温下都用铜容器贮存
B . 露置在空气中,容器内酸液的质量都减轻 C . 常温下都能与铜较快反应
D . 露置在空气中,容器内酸液的浓度都降低
13. (3分) (2018高一上·大庆期中) 0.2mol NaOH和0.1mol Ca(OH)2的溶液中持续稳定地通入CO2气体,当通入气体为6.72L(标准状况)时立即停止,则这一过程中,溶液中离子数目和通入CO2气体的体积关系正确的图像是(气体的溶解忽略不计)( )
A .
B .
C .
D .
14. (3分) (2018高一下·葫芦岛开学考) 200℃时,11.6 g CO2和H2O的混合物气体与足量的Na2O2反应,反应后固体增加了3.6 g,则原混合气体的平均式量为( )
A . 5.8 B . 11.6 C . 23.2 D . 46.4
15. (3分) (2016高二上·株洲期末) 下列反应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
第 4 页 共 10 页
A . CaCO3+2HCl=CaCl2+H2O+CO2↑ B . Na2O+H2O=2NaOH C . CaCO3=CaO+CO2↑ D . Mg+2HCl=MgCl2+H2↑
16. (3分) 下列各组物质稀溶液相互反应。无论前者滴入后者,还是后者滴入前者,反应现象都相同的是( ) A . Ca(HCO3)2溶液与Ca(OH)2溶液 B . AlCl3溶液与NaOH溶液 C . KAlO2溶液与KHSO4溶液 D . 2%的硝酸银溶液和2%的氨水
二、 非选择题(本题包括5小题,共52分) (共5题;共52分)
17. (12分) (2018高一上·无锡期末) 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利用硝酸和废铜屑(含Cu和CuO)作为原料制备硝酸铜,设计的流程如下:
(1) 某次实验使用了废铜屑共24g,用一定浓度的硝酸100mL完全溶解这些废铜屑时,共收集到标准状况下B气体6.72L(其中NO2 和NO的体积比为2∶1)。请通过计算回答下列问题:
①废铜屑中铜和氧化铜的物质的量之比________。
②若测得溶液A中H+的浓度为1mol·L-1,则原硝酸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____。(假设反应前后溶液的体积不变)
(2) 上述制备方案中产生的气体B,既造成原料的浪费,也污染了环境。请你设计方案解决上述问题________。 18. (14分) (2017高一上·上饶期中) 某实验室需要配制500mL 0.10mol/L Na2CO3溶液.
第 5 页 共 10 页
(1)
所需玻璃仪器有:玻璃棒、烧杯、100mL量筒、________ (2)
实验时图中所示操作的先后顺序为________(填编号) (3)
在配制过程中,下列操作对所配溶液浓度有无影响?(填“偏高”、“偏低”或“无影响”) ①称量时误用“左码右物”________ ②转移溶液后没有洗涤烧杯和玻璃棒________ ③向容量瓶加水定容时俯视液面________ ④摇匀后液面下降,再加水至刻度线________ (4)
所需Na2CO3固体的质量为________g;若改用浓溶液稀释,需要量取2mol/L Na2CO3溶液________mL. 19. (12分) 尽管氮元素在地壳中的丰度较低(主要以硝酸盐的形式存在),在所有元素中仅排31位,但是大气中有丰富的氮气,这为氨和硝酸的广泛应用提供了可能.
(1)
氮气的电子式为 ________ ,雷电作用能进行氮的固定,写出反应方程式________ (2)
食物蕴含的营养物质中,含氮的高分子化合物是________ (填名称),其水解的最终产物为________ (3)
第 6 页 共 10 页
土壤中的NH4+在硝化细菌的催化作用下可转化为NO3﹣,写出其离子方程式:________ (4)
某铜铝合金用足量稀硝酸完全溶解,得到标准状况下NO 11.2L,再向溶液中加入过量氨水,充分反应后过滤. ①滤液显深蓝色是因为含有的离子(填化学式). ________ . ②若沉淀质量为7.8g,则合金的质量为________ g.
20. (8分) 现有五种可溶性物质A、B、C、D、E,它们所含的阴、阳离子互不相同,分别含有五种阳离子Na+、Al3+、Mg2+、Ba2+、Fe3+和五种阴离子Cl﹣、OH﹣、NO3﹣、CO32﹣、X中的一种.
(1) 某同学通过分析比较,认为无需检验就可判断其中必有的两种物质是________和________.(填化学式) (2) 为了确定X,现将(1)中的两种物质记为A和B,当C与B的溶液混合时,产生红褐色沉淀和无色无味气体;当C与A的溶液混合时产生棕色沉淀,向该沉淀中滴入稀硝酸,沉淀部分溶解,最后留有白色沉淀不再溶解.则:
①X为________.
A.SO32﹣ B.SO42﹣C.CH3COO﹣ D.SiO32﹣ ②A中的化学键类型为________
③将0.02mol的A与0.01mol的C同时溶解在足量的蒸馏水中,充分反应后,最终所得沉淀的质量为________(精确到0.1g).
④利用上述已经确定的物质,可以检验出D、E中的阳离子.请简述实验操作步骤、现象及结论________ (3) 将Cu投入到装有D溶液的试管中,Cu不溶解;再滴加稀硫酸,Cu逐渐溶解,管口附近有红棕色气体出现.则物质D一定含有上述离子中的________(填相应的离子符号).有关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
21. (6分) (2016高一上·石嘴山期末) 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混合物190g,加热至质量不再减少为止,称重质量为128g.求原混合物中碳酸钠的质量百分含量?(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第 7 页 共 10 页
参考答案
一、 选择题 (共16题;共47分)
1-1、
2-1、
3-1、
4-1、
5-1、
6-1、
7-1、
8-1、
9-1、
10-1、
11-1、
12-1、
13-1、
14-1、
15-1、
16-1、
第 8 页 共 10 页
二、 非选择题(本题包括5小题,共52分) (共5题;共52分)
17-1、
17-2、
18-1、
18-2、
18-3、
18-4、
19-1、
19-2、
19-3、
19-4、
20-1、
20-2
第 9 页 共 10 页
、
20-3、
21-1、
第 10 页 共 10 页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