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浙江新的经济发展战略呼唤和助推海陆空港大物流的诞生

来源:华佗健康网
经济与产业集群 httD:|| i ems86 corn 浙江新的经济发展战略呼唤和助推海陆空港大物流的诞生 徐永安(浙江经济职业技术学院商贸流通学院 浙江杭州t 310018) 摘要:该文论述了海陆空港大物流的含义及基本特征,浙江新的经济发展战略提出的背景、内容及其与物流业的内在关系; 认为浙江新的经济发展战略的实施必然呼唤和助推海陆空港大物流的诞生。文章观点及其内容具有原创性和创新性。 关键词:浙江省;经济发展战略;海陆空港;大物流;内在关系 【资助项目】“有效服务浙江现代国际物流业发展的技能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项目编号:08N141一G) 1.海陆空港大物流的含义及基本特征 标准的接轨,否则不仅会加大国际贸易的技术难度,而且还会由 海陆空港大物流是相对于过去传统的、分散的、单一的物流 于与国际物流标准的不一致造成不应有的贸易障碍、贸易工作量 业态和物流模式而言的一个概念,笔者将其含义概括为:以海陆 和贸易成本。 空港为主要构架,以先进的物流基础设施、设备为依托,以现代 C.海陆空港大物流的立体化特征 信息技术为手段,以整合、优化各种物流资源为目的,以货物集 海陆空港大物流的立体化特征表现为:一是物流系统的全面 散、存储、加工、分拣、配送为核心业务,兼具市场交易、信息 性。海陆空港大物流是由海港物流、陆港物流和空港物流三大主 管理、增值服务、报关报检等多种功能的快捷、便利、周全、高 体有机构成,海港物流、陆港物流和空港物流都具有国际口岸物 效的现代物流服务体系。海陆空港大物流的征特主要有以下三个 流基地、物流枢纽、物流结点、物流企业集群的共同特点,但又 方面: 都独具自身的特点和优势。海港物流是以海港为主体、依托的是 A.海陆空港大物流的现代化特征 海运优势,陆港物流是以陆地交通枢纽为主体、依托的是铁路、公 海陆空港大物流的现代化特征为:一是物流管理的集成化。 路运输的优势,而空港物流则以机场为主体,依托的是机场航线 海陆空港物流管理的集成化分为横向集成和纵向集成。横向集成 网络及航空运输优势。由于三者的物流特点及优势具有不可替代 就是空间上的集成,是指海陆空港及其所属企业之间为了提高物 性,所以它们在海陆空港大物流体系中缺一不可。二是物流系统 流资源利用效率,降低物流成本、提高物流效益所进行物流业务 的耦合性。即海港物流、陆港物流和空港物流通过在信息、资源、 的合作;纵向集成化是指海陆空港内部为了以简化物流环节、提 业务、功能、管理等各个方面、各个层次..各个环节上的联合与 高物流作业速度和效率,对港内各个物流环节、物流功能的协调 联营,整合与优化,互通与互补,最大限度地实现物流活动快速、 和统一。海陆空港物流通过管理上的集成运作,就是要向客户提 便捷、节约、高效的本质要求。三是物流服务网络的全覆盖性。四 供最佳的物流解决方案,包括运输、仓储、Jjo-r、分拣、配送、交 是物流主体及业态的多样性。具体表现为 物流主体及业态中既 易、报关、报验、保税、金融、保险、商业配套、腹地运输等一 具有专业性较强的物流主体,也具有综合性的物流主体:既具有 系列整合服务。二是物流技术的现代化。海陆空港大物流技术的 内资物流主体,也具有外资物流主体;既具功能单一的物流业态, 现代化突出体现在物流的信息化、自动化、网络化上。它不仅包 BB ̄.D冷链物流、会展物流等,也具有功能复杂物流业态,比如现 括专用运输工具、自动装卸设备、立体化仓库、卫星跟踪系统、条 代国际物流园区等。 形码和射频识别、计算机网络等现代化设备和技术的应用,还包 2.浙江新的经济发展战略与海陆空港大物流的内在关系 括JIT(Just In Time,;隹时生产),MRP(Material Requirement A.浙江新的经济发展战略的提出与实施 Planning,物料需求计划),DRP(Distribution Requirements Plan— 浙江人素有危机意识、创新意识、应变意识、发展意识。改 ning,配送需求计划)等现代化管理技术的应用。物流技术的现 革开放以来,浙江创造了民营经济、产业集群、专业市场三位一 代化使海陆空港大物流从客户资料信息的采集、分析,到信息的 体的浙江模式,经济年均增长保持在13%以上,经济总量和人均 传递、定单的处理等各个环节都能实现实时化和标准化的操作。三 经济总量均多年位居全国前列。然而,近年来浙江经济发展与土 是物流活动的社会化。海陆空港物流的社会化亦即物流活动的专 地、水、环境等资源的矛盾日益突出,发展空间受到严重约束,浙 业化,是指海陆空港及其所属企业利用各具特色的人才优势、技 江劳动密集型的产业结构和高投入高产出的经济增长方式的局限 术优势和信息优势,采用更为先进的物流技术和管理方式为客户 性不断暴露出来。特别是自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以来,浙江外贸 提供专业化、社会化的物流服务,从而取得规模经济效益。 出口严重受阻、出口增长大幅滑落。而随着国家“救市”宏观政 B.海陆空港大物流的国际化特征 策的出台,货币投放量大规模增加,国内消费品物价普遍上涨,进 海陆空港大物流国际化特征表现为:~是物流资源利用的国 而推动土地、劳动力、原材料等生产要素成本价格也快速攀升,浙 际化。海陆空港物流体系中境内企业与境外企业通过发展国际合 江大量中小企业更是雪上加霜,停产、转产、倒闭风潮迭起,浙 作关系、建立战略联盟、进行跨国并购等途径,实现境内外物流 江经济发生的戏剧性变化。面对新的形势、新的挑战,浙江经济 资源的有机整合,目的是为海陆空港物流活动在更大规模、更大 发展的出路是在哪里?浙江省委省政府提出了以“创业富民、创 范围、更多环节和更多功能上的集成运作创造条件。二是物流集 新强省”为目标,大力推进“经济转型升级”、“港航强省建设”、 成服务的国际化。当前,物流集成服务的国际化主要体现在国际 “发展海洋济”等一系列新的经济发展战略,以应对新挑战、抢占 化物流园区的建设上。在海陆空港周边建设国际化物流园区,有 新机遇、谋求新发展。为了支持和帮助浙江经济的发展,2010年 利于形成和发挥物流园区的软硬件设施优势、整体功能优势,最 3月国务院把浙江省确定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综合试点省,要求 终发挥物流集成服务国际的功能和优势。三是物流标准的国际化。 浙江在“建设海洋经济发展带,推进义乌国际商贸综合改革试点, 物流标准国际化就是物流标准在国际上的统一化,这是海陆空港 加强产业集聚区战略规划和布局”方面进行大胆探索。201 1年2 物流国际化的重要标志和必然要求。目前,跨国公司的全球化经 月,《浙江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规划》又获得国务院批准,该规划 营,正在极大地影响物流标准国际化的形成,一些国际物流行业 定位于把浙江舟山市建设成我国大宗商品国际物流中心、现代海 组织开始在物流的交易条件、物流技术装备规格,物流业务流程、 洋产业发展示范区和海洋综合开发试验区。国务院的决策标志着 物流管理手段等方面推行统一的国际标准。随着物流标准的国际 浙江省新的经济发展战略已经上升了到国家战略层面。 化进程不断加快,世界各国越来越重视本国物流标准与国际物流 下转第018页 ¨ 一0 1 6一I【ll l34期2011年第43期 CN1 1-3459/F ISSN1005—4901 经济与产业集群 带来重要机遇 htto://www.ems86.conr 达国家的跨国公司、大型企业和金融机构纷纷将其商务流程中非核 在一个比较完整的经济结构中,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是互 心的中间环节和客户服务环节向低成本国家和地区转移,形成了 动的,制造业整体水平和产品品质的提升,依赖于生产性服务业的 “商务流程外包”的新潮流。根据制造业借助引进外资实现腾飞的 有效整合。建设先进制造业基地,是浙江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重大 经验,发达国家和港澳台地区生产性服务业的加速转移,无疑为浙 战略举措。按照《浙江省先进制造业基地建设规划纲要》的目标, 江省生产性服务业的加速发展提供了难得的机遇。通过引进国外先 到2010年,浙江将基本建成国内领先、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先 进的生产性服务业,不但可以增强我省生产性服务业的实力,而且 进制造业基地;到2020年,浙江制造业将全面融入世界现代制造 有助干推进国内生产性服务业企业技术和管理水平的提高。 业体系,基本形成以高新技术为先导,高附加值加工制造业与现代 E.新的产业政策的加速形成为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的融合互动 装备制造业协调发展的国际性先进制造业基地。浙江建设先进制造 发展创造了较好的宏观环境,提供了强劲的发展动力 从国家层面看,十六届五中全会关于“十一五”规划的建议 业基地必将为浙江现代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带来重大发展机遇。 把生产性服务业放在发展服务业的突出位置;2007年3月年国务 院下发了《关于加快发展服务业的若干意见》。从浙江省来看,2007 年以来浙江省委、省政府出台了《关于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进经济转型升级的决定》,《浙江省服 务业发展规划》、《关于进一步加快现代物流业发展的若干意见》、 高附加值和高利润的生产性服务业,中间底部则属于劳动密集型 《关于加快发展服务业若干政策措施》等规划和政策文件。上述中 的附加值最低的组装加工环节,制造业要发展、要创造持久的竞 央和浙江省的重要决策和部署为加快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的融 争优势,离不开生产性服务业的支撑和提升。生产性服务业的发 合互动发展提供了强劲的发展动力。 展是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内在要求,对制造业的转型升级起着重要 C.浙江制造业的升级和增长方式的转型为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 的融合互动发展带来重要机遇 “微笑曲线”理论认为,产品的研发设计、要紊采购、组装加 工、物流运输、产品营销、金融服务等各项活动构成了一个两头 高中间低的价值链“微笑曲线”。价值链“微笑曲线”的两端属于 的“助推器”作用。浙江迫切需要实现制造业结构升级和增长方 参考文献 式的根本转型,因而大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就成为制造业的结构 [1】吴晓波主编.2009浙江创新型经济蓝皮书(经济卷).浙 升级和增长方式的转变必由之路,只有通过现代生产性服务业的 江大学出版.2009.09 发展,才能促进制造业向研发和营销两端拓展延伸,即价值链向 [2]2009年浙江省服务业发展报告.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微笑曲线”的两头攀升。 2009.11 D.国际服务业转移为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的融合互动发展带来 重要机遇 [3]浙江物产台州集成运作的实践探索.物产集团内参.2009.11 生产性服务业从本质上说是制造业等生产企业职能的外延, 两者之间的天然联系决定了在国际制造业加速向发展中国家转移 的同时,必然带来部分生产性服务业的连带转移。近年来,西方发 上接第016页 B.海陆空港大物流体系正在浙江大地呼之欲出 不难看出,浙江省新的经济发展战略与物流业有着内在的依 存关系,浙江新的经济发展战略的实施在客观上需要物流业的支 撑,同时也将有力助推物流业的大发展。浙江是加工制造业大省, 但土地面积有限,而且山地比重高达7O%以上,工业发展所需要 的煤炭、天然气、石油、铁矿石、有色金属等矿产资源奇缺。自 上可见,浙江新的经济发展战略的实施不仅呼唤海陆空港大物流 然和经济的因素决定了浙江“原料和市场两头在外”的经济发展 大发展,而且将有力地助推海陆空港大物流大发展。随着浙江新 特征,进而决定了物流业在浙江经发展中的不容忽视的特殊地位。 的经济发展战略的推进,浙江物流业正在迎来一次前所未有的历 新的经济发展战略的实施无疑使物流业在浙江经济发展中的地位 史性发展机遇,一个现代海陆空港大物流体系不仅将在浙江大地 和作用变得更加重要而紧迫。2011年7月浙江省政府出台的《浙 呼之欲出,而且正在成为浙江经济新的战略支柱产业和重要的经 江省“十二五”物流业发展规划》明显体现了新的经济发展战略 济增长点。 上接第023页 对物流业发展的新要求,《规划》提出要在“2015年,使全省物 流业取得快速发展,基本建成以港口物流、专业市场和产业集群 物流、城乡配送和快递物流等为重点的现代物流产业体系,使现 代物流在服务业中的支柱地位和国民经济中的基础性作用进一步 凸显”,让“物流业为全省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提供有力支撑”。综 人在文化、旅游中的主体地位决定了发展文化旅游的目标指 拉动经济社会发展的纯经济活动,而忽视了旅游与文化的联系,或 者仅仅是从经济的角度看到了文化与旅游的联系,却忽视了文化、 向是人,是提升人的素质。  人创造文化,又消费文化。人在文化环境中生存,受到文化 旅游提升人的素养的教化功能、社会功能。文化旅游产业将成为当代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不仅是 的熏陶、感染、约束和教化。人建设旅游,又消费旅游。旅游项 目为人而设,人在旅游中得到身心的放松、性情的陶冶、心灵的 因为它能够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更在于它向其消费对象所提供 的服务彰显了以人为本的理念,能够在精神的层面上满足人民群 净化和精神的愉悦,从而使个人素养得到提升。 上述人与文化、人与旅游的关系表明,人在文化、旅游中的 众日益增长的需求,对于提升国民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具有 地位和作用至关重要。人是主导者,是创造者,同时人又是其创 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这恰恰是需要作为执政党的各级执政官员 造物的受教育者、被教化者。而且人的创造物文化、旅游对创造 予以高度关注的重要方面,即我们在发展文化旅游业的过程中既 主体——人——的教化、陶冶,完全不同于强制性的说教和灌输, 要重视其经济效益,也要或更应该重视其社会效益,尤其是应当  而是在人消费文化、消费旅游的过程中不自觉地完成的,是潜移 重视文化旅游业对游客的精神教化和文明素养的提升。默化的。这种潜移默化的教化特性,成了今天很多地方发展旅游 业的“副产品”,因为不少人仅仅把旅游业当作一种创造经济效益、 一0 1 8一I 期 瓤年第43期 CN1 1.3459/F ISSN1005.4901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