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探讨市政工程的路基路面施工工艺

来源:华佗健康网


探讨市政工程的路基路面施工工艺

摘要: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飞速发展,市政工程建设也加快了步伐。为了满足新时期下对道路工程的新要求,就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改善道路工程的施工工艺,以此来完善道路工程的建设。其中,最主要的就属对路基与路面的施工。本文中,笔者将就市政工程中路基路面的施工工艺进行简要阐述。

关键词:市政工程, 路基施工工艺 ,路面施工工艺

Abstract: with the socialist market economic development, municipal engineering construction also speed up the pace. In order to meet the new period of the new requirements of road engineering, in practice need to continue to improve road project construction process, so as to perfect the construction of road engineering. Among them, the most main belong to the subgrade construction and road surface. This paper, the author will municipal engineering in the roadbed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were briefly described.

Keywords: municipal engineering, roadbed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the pavement construction process

市政工程中的道路建设工程,路基施工是进行道路建设的主体工程,是进行路面施工的基础。而路面施工又是道路建设的收尾环节,是对路基施工的检验。因此,在进行路基路面施工时,要选择合理的施工工艺进行施工,以此保证工程的质量问题。

一 市政工程的路基施工工艺

1、基底填方的施工工艺

首先需要对基底进行处理,要根据基底土壤的性质与地面的自然状态,并结合设计中的稳定性要求,采取相应的方法与措施,对基底进行处理。填筑前,要对基底上的地表杂土与树根进行清理,借助推土机将耕植土推到指定处以备复耕,并对基底进行整平压实。而且要根据设计的要求,对不同高度的路堤进行分别处理。

其次要进行压实工艺试验,在填方施工前28天,根据填料与压实机的不同,选择出不少于50米的路堤进行碾压工艺试验,这样做是为了选择出最合适的工艺参数,包括填料最合适的含水量,填料的松铺程度,和压实机的机型,行进速度与碾压的遍数。之后经过监理工程师复查审批,合格之后作为控制的标准来指导同类施工。

再者要对路堤进行填筑,采用“四区,八流程”的施工工艺。四区,是指把作业面分为卸料区,摊铺区,碾压区与检测区,明确彼此间的界限,便于控制摊铺的厚度,平整度与含水量,还可以控制碾压范围与遍数,防止漏压并便于检测密实度。八流程,是指填料选择,基底处理,摊铺平整,含水量控制,振动碾压,检测签认,路基成型与边坡修整。这可以使路基施工做到区段合理,明晰流程,保证密实度与施工质量符合要求。

然后是对路基进行整修,先要填筑到标高,进行测量,平整到中线水平。施放路基边桩,修筑路拱,再用光轮压路机碾压一次。然后修整路基表层厚度,控制150mm内不留有尺寸大于100mm的材料,而且整修时要采用人工或者机械的方法,将路基两侧超填的土方清除到场外。最后要将边沟内的杂物清除干净,确保排水通畅。

最后进行结构物台背回填,桥台缺口处,等构造污工强度达到标准强度之后进行填筑。台背填土要顺着路线方向和长度,顶部距离翼墙不少于台高加2米,底部距离内缘不小于2米,桥台背填土的长度不小于台高3到4倍,而且内侧不小于2倍孔径长度。在桥台1米范围之外使用大型机械分层填筑并振动碾压,之内用冲击夯进行分层夯填。而且要对称回填压实,确保结构物的完整性。

2、路基挖方的施工工艺

首先需要清理开挖处地表杂草与杂土,逐层挖掘。挖掘中采用横挖法,对位置进行勘查之后拟定挖掘方案,经监理工程师批准之后,进行施工。其次在施工中要注意,平曲线外边沟的沟底纵坡和曲线前后的沟底要相接,曲线内侧不可以有积水或者外溢现象。并且路基交接处的边沟应该徐缓的引向路基两侧的排水沟,防止冲刷路基。最后,排水设施要满足设计要求,减少因为排水沟的设置不当而对路基产生危害。

3、路基防护工程的施工工艺

路基防护工程可以提高路基的强度与稳定性,因此是路基施工中不可缺少的施工环节。通常采用浆砌片石挡土墙,浆砌片石护坡和绿化种植护坡这三种方法。

对砌筑材料的要求是结构密实,结构均匀,无缝且不易风化的硬质石料,抗压强度大于30MPa,并选择大石料砌筑。块石选择形状方正,截面平整,厚度大于20厘米,长度为厚度的1.5到3倍,宽度为厚度的1到1.5倍。对镶面处理时,由石料外露处向四周修整,并且尽量选择表面平整,大尺寸的石料作为镶面施工的材料。

浆砌片石挡土墙的砌筑,先砌角石,再砌面石,腹石最后砌。角石一般选方正大小适宜的石块,砌好后,挂上线,然后砌筑面石,需要留有填送腹石石料的缺口,填好腹石在封砌缺口。腹石的砌筑选择分层砌筑,分层高度为70到120厘米不等,分层间要错缝,保证坐浆饱满。分层间的砌筑缝隙要尽量找平,层面

砌筑成和斜面相垂直或者是水平面,按要求设置伸缩沉降缝,砌体在该缝隙处断开和取齐,并对两侧的石料进行修整。

二 市政工程的路面施工工艺

鉴于沥青混凝土路面具有良好的耐久性与力学性能,在市政工程中的路面建设中得到了广泛的适用。下面,就对沥青混凝土路面的施工工艺进行简要介绍。

在沥青混凝土路面正式摊铺之前,要先进行100到200米范围内试验施工,来确定和优化原料的搅拌时间和温度以及沥青的用量,集料的配备,摊铺的速度与温度,压实的温度与遍数,以及相应工艺的参数,还可以检测施工质量,对不足之处可以及时采取措施予以纠正。

摊铺沥青混凝土前,应该在摊铺机的料斗,螺旋与刮板等受料部位涂刷上隔离剂,防止沥青出现黏结。施工中要保证稳定连续的进行摊铺,而且每天只收工停机一次。对于摊铺速度,要根据拌料的产量,施工机械的配套情况,摊铺宽度与厚度等其他因素,进行适当调整,但是一定要遵循均匀缓慢不间断的摊铺原则。对已经摊铺的沥青混凝土,未压实之前,不可以随意踩踏,也不可以进行人工整修,如果遭遇特殊情况,需要在技术人员在场指导的情况下,进行人工修补或者更换混凝土。使用多台摊铺机同时工作时,相邻机器间距应小于10米,保证热接缝处得到良好处理。摊铺中要重视布料器内的混凝土量,以及摊铺速度和温度,防止出现离析现象。当摊铺遭遇雨雪天气时,要停止施工,将没有压实的混凝土清理掉,废弃遭受雨淋的混凝土,禁止对其再次使用。

对路面压实过程中,必须使用钢轮压路机,这可以保证混凝土不被粘起,确保施工质量。而且施工前要对压路机进行清洗,尤其是车轮处。压实的过程分为初压,复压与终压,每次压实的长度控制在50米之内,压实厚度控制在80毫米之内。初压时,压路机要开启振动并紧跟摊铺机,如果二者距离过长,会因为沥青混凝土的温度下降而影响施工质量。压实中要保证压路机的匀速缓慢前行,按照先外侧后内侧的方法进行碾压,压实遍数一般是4遍。在初压时,也要对路面的平整度进行检查,对不平整的路面及时修整,出现严重缺陷的,要返工。复压过程也紧跟在初压之后进行,压实的工艺与初压基本一致,压实的遍数也为4遍。之后紧跟着终压,由于终压对路面的压实程度增加不大,所以不用开启振动,碾压到路面没有明显轮迹即可。如果复压之后路面就无明显轮迹,就可以免去终压过程。压实之后的路面没有完全冷却时,禁止车辆与机械在上面摆放,而且要采取检查措施,防止矿料,油料以及杂物遗落在路面上。等到路面温度冷却至50摄氏度之下,就可以开放,进行通车。

在市政道路工程施工中,除了要掌握上述的施工工艺,还要做好工作业人的组织和现场施工的管理工作,这样才能更好的确保施工安全,保证工程质量。

参考文献

[1]赵占富.郑建跃.浅议市政道路路基工程施工工艺控制[J].科技资

讯.2009(08)

[2]曾笠.对市政道路施工技术探讨与对策[J].建筑知识.2010(S2)

[3]张国庆.市政道路工程施工技术存在的问题分析[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0(18)

[4]李裕添.市政道路工程中路基施工工艺探讨[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1(02)

[5]周旭垠.市政道路工程施工技术的探讨[J].科技传播.2011(18)

注:文章内所有公式及图表请用PDF形式查看。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