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级临床、医检专业《流行病学》期中试卷-A卷答案
《流行病学》期中试卷
A卷 答案
的OR1和非配比情况下的OR2分别为( E )。
对照 有暴露史 无暴露史 合计
病例
有暴露史 100 200 300
无暴露史 50 150 200
合计 150 350 500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3分,共15分)(英文先翻译为中文再解释)
1. Exposure:暴露,指研究对象接触过某种待研究的物质、具备某种特征或行
为。(P87)
2.Quasi-experiment:类试验,一个完整的实验性研究应具备四个基本特点
(设立对照、随机分组、人为干预、前瞻追踪)。如果一项实验研究缺少其中一个或几个特征,这种实验称为类实验。(P105)
3.Bias:偏倚,指在研究过程中由于某种或某组因素的影响,使研究结果或结
论系统地偏离真实情况,其偏离方向一致或基本一致,这种系统误差称为偏倚。(P163)
4.Public health emergency: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突然发生,造成或可能造成社
会公众健康严重损害的事件,主要包括5类事件:重大传染病疫情、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重大食物中毒、重大职业中毒、其他严重影响公众健康的事件。(P308)
5.Evidence-based medicine:循证医学,指在疾病的诊治过程中,将个人的临
床专业知识与当前最好的研究证据、病人的选择结合起来进行综合考虑,为每个病人做出具有针对性的最佳医疗决策。(P360)
二、单选题 (每小题 1 分,共10分)
1.描述一次暴发或短期流行过程的常用指标是( D )。
A. Prevalence B. Mortality rate C. Fatality rate D. Attack rate E. Incidence rate
2.筛检试验似然比的计算只涉及灵敏度和特异度,不受( A )的影响。 A. Prevalence B. Mortality rate C. Fatality rate D. Attack rate E. Incidence rate
3.观察法按是否有事先设立的( D ),可分为描述性研究和分析性研究。 A.暴露组 B.病例组 C.试验组 D.对照组 E.盲法
4.吸烟与肺癌关系的1:1配对病例对照研究的结果如下表所示,其配比情况下
A.OR1=0.25、OR2=1.5 B.OR1=0.25、OR2=3.5 C.OR1=1.5、OR2=3.5 D.OR1=4.0、OR2=1.5 E.OR1=4.0、OR2=3.5
5.某研究者选择33~49岁的高血清胆固醇者和低血清胆固醇者各100 名,随访观察10年,高血清胆固醇组和低血清胆固醇组的冠心病发病人数分别为16例和2例。以低血清胆固醇组为参照,高血清胆固醇组发生冠心病的归因危险度(AR)为( D )。
A.0.125 B.1.0 C.8.0 D.14.0% E.87.5% 6. 流行病学的病因是( D )
A.只要疾病发生,必然有病因存在 B.病因存在,必然引起疾病 C.引起病理变化的因素 D.引起疾病发生概率升高的因素
E.引起疾病发生的诸多因素
7.胃癌危险因素的病例对照研究中,不能以( B )病人为对照。 A.糖尿病 B.幽门螺杆菌感染 C.冠心病 D.慢性支气管炎 E.高血压
8.冠心病危险因素的病例对照研究中,所选择的对照不能包括( B ) A. 肿瘤病人 B. 高血压病人 C. 胃溃疡病人 D. 白内障病人 E. 肺气肿病人
9.某一诊断试验用于患病率较低人群时,以下哪一种叙述是正确的( B ) A.阳性预测值升高、阴性预测值升高 B.阳性预测值降低、阴性预测值升高 C.阳性预测值升高、阴性预测值降低 D.阳性预测值降低、阴性预测值降低 E.以上都不是
10.以下哪个不是医院感染暴发的可能途径( C )
A. 医务人员携带特殊的耐药菌 B. 共用呼吸机治疗 C. 使用激素 D. 一次性无菌医疗用品污染 E. 供水系统被污染
试卷第 1 页 共 4 页
三、多项选择题(选出两个或两个以上答案, 漏选得1分,错选不得分。每小题3分,共15分)
1. 下列哪些疾病常计算病死率 ( BCD )
A. 关节炎 B.流行性出血热 C.心肌梗死 D.霍乱 E.消化性溃疡 2. 流行病学与临床医学的主要区别在于 ( ABCD )
A. 流行病学以人群为研究对象,而临床医学以个体为研究对象
B. 流行病学研究以描述疾病和健康分布为起点并分析决定分布的因素,而临床医学从个体的症状、体征和各种理化检查入手作出临床诊断 C. 流行病学以预防疾病和促进健康为目的,临床医学以治疗疾病为目的 D. 从学科特征上讲,流行病学具有宏观性,而临床医学属于微观范畴 E. 流行病学主要研究传染病的特征,而临床医学的重心在非传染病 3. 根据研究目的选择研究人群时,选择的主要原则 ( ABCDE )
A. 对干预措施有效的人群 B. 干预对其无害的人群 C. 能将实验坚持到底的人群 D. 依从性好的人群 E. 预期发病率较高的人群
4. 控制混杂偏倚可以采取下列哪些措施 ( ABCD )
A. 多因素分析方法 B.设计阶段采用限制研究对象的特征的方法 C. 在选择好研究组之后根据研究组各个个体的特征来选择对照组 D. 资料分析阶段采用分层分析的方法 E. 尽量收集客观指标的资料
5. 关于三盲法描述正确的是 ( BD )
A. 三盲法是指除观察者外都不知道分组情况和研究对象接受的处理情况 B. 三盲法是指受试对象、观察者和资料分析者不知道分组情况和研究对象接受的处理情况
C. 三盲法使科研的安全性得到了保证
D. 三盲法能消除资料分析者带来的主观因素的影响 E. 三盲法能保证结果的正确和研究对象的依从性
4. 5. 6. 7. 8.
实验性研究应将研究人群随机分为暴露组和对照组。 间接关联就是间接因果关联。 抽样调查的目的是检验病因假设。 病例对照研究尤其适用于罕见暴露的疾病研究。 服用安眠药自杀不属于药物不良反应。 9. 假设演绎法中,若获得经验证据,则假设可能成立。 10. 病例报告可以作为改变临床诊断及治疗的依据。
( × ) ( × ) ( × ) ( × ) ( √ ) ( √ ) ( × )
五、 简答题 (第1、2题每题5分, 第3题10分,共20分)
1.简述实验性研究与前瞻性队列研究的主要异同点。 答:相同点:1) 前瞻性研究;(0.5分)
2) 都可以用来检验假设,但前者检验效力要高于后者;(1分) 3) 研究过程中都要设立对照(1分)
不同点:1) 前者是实验性研究,后者是观察性研究(1分)
2) 前者研究有干预措施,后者无(0.5分)
3) 前者研究对象的分组采取严格的随机分配原则,后者的研究对象是随机抽样,不能随机分组(1分)
2.简述常用的因果推断标准。
答:关联的时序性、关联的强度、关联的可重复性、关联的特异性、剂量-反应关系、生物学合理性、关联的一致性、实验证据。
3.2003年10月中旬至11月中旬,某市突然发生一批以头痛伴躯体多处游走性疼痛为主要症状的病人,由于疫情来势凶猛,一时间引起了人们的极大恐慌。面对这一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如何在紧急应对处置的同时展开调查,请结合该实例简单叙述调查的一般程序和步骤。
答:参照P321-P323“暴发调查的8个步骤”,具体内容:“小标题 + 实例内容”
六、应用分析题(每题10分,共30分)
1.为了解乙肝病毒感染与原发性肝癌(PHCC)的关系,2002年至2013年期间,某课题组随访的1200例乙肝病毒感染者中发生PHCC 90例,6000例非乙肝病毒感染者中发生PHCC 30例。
四、判断题(每小题1分,共10分;正确的打“√” ,错误的打
“×” )
1. 不同地区死亡率不可直接进行比较。 ( √ ) 2. 罹患率指短时间小范围内的发病率。 ( √ ) 3. 病例对照研究可进行发病率的计算。 ( × )
试卷第 2 页 共 4 页
(1) 该研究属于何种类型的流行病学研究?(1分) (2) 列出分析表格。(2分)
(3) 计算并比较两组的PHCC发病率(χ2=298.983)。(3分)
(4) 计算并解释乙肝病毒感染者发生PHCC的危险度(注:该危险度的95%
可信区间为9.969~22.569)。(4分) 1.【解答】
(1) 该研究属于前瞻性队列研究。(1分) (2) 列表(2分)
表1 乙肝病毒感染与PHCC关系的研究结果
组别 感染组 非感染组 合计
Ie病例 90 30 120
非病例 1110 5970 7080
合计 1200 6000 7200
(4) 计算并解释服用OC者患MI的危险度(注:该危险度的95%可信区间为1.201~6.883)。(4分) 2.【解答】
(1) 该研究属于病例对照研究。(1分) (2) 列表(2分)
表2 OC与女性MI关系的病例对照研究 OC暴露 MI组 对照组 合计 20 8 28 是
80 92 172 否
100 100 200 合计
(3) 各组的暴露率:
(3) 各组的累计发病率:
a901000‰1000‰75.0‰ab1200(各1分,共2分)
c30I01000‰1000‰5.0‰cd6000a20100%100%20.0%ac100(各1分,共2分)
b8p2100%100%8.0%bd100p1χ2(5.980)>χ20.05,1(3.84),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可认为病例组的
OC暴露率高于对照组,口服OC与MI之间有统计学关联(1分)。
(4) 比值比 ORχ2=298.983,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可认为乙肝病毒感染组的PHCC发病率高于非乙肝病毒感染组,乙肝病毒感染与PHCC发病有因果关联(1分)。
(4) 相对危险度 RRad20922.875(2分) bc880Ie75.0‰15.0(2分) I05.0‰乙肝病毒感染者发生原发性肝癌的危险是非乙肝病毒感染者的15倍
(95%CI 9.969~22.569,P<0.05)。(2分)
2. 在一项口服避孕药(OC)与心肌梗死(MI)关系的研究中,研究者调查了≥40岁的确诊女性MI患者100例,对照100例。结果发现,MI病例组中有20例服用过OC,对照组中有8例服用过OC。 (1) 该研究属于何种类型的流行病学研究?(1分) (2) 列出分析表格。(2分)
(3) 计算并比较两组的OC暴露率(χ2=5.980)。(3分)
服用口服避孕药者患MI的可能性是不服用者的2.875倍(95%CI 1.201~6.883,P<0.05)。(2分)
3. 医生采用红外线扫描和X线摄片两种试验在人群中筛检乳腺癌患者,获得结果如下表1所示。
表1 联合试验筛检乳腺癌的结果
红外线扫描 X线摄片 乳腺癌病人 非乳腺癌病人
+ + 44 25 + 6 10 -
+ 25 20 -
5 2550 - -
80 2605 合计
(1) 分别列出单独红外线扫描、单独X线摄片、串联试验和并联试验的表
试卷第 3 页 共 4 页
格。(4分)
(2) 计算单独红外线扫描、单独X线摄片、串联试验和并联试验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分析采用哪种方法检测最佳。(6分)
3.【解答】
(1) 列表(1分/表) 红外线扫描 + - 合计
红外线扫描 + - 合计
红外线扫描 + - 合计
红外线扫描
+ - 合计
乳腺癌病人 44+6+25
80 非乳腺癌病人
2550 2605
单独红外线扫描的结果 金标准 乳腺癌病人 非乳腺癌病人 44+6 20+2550 80 2605
合计
单独X线摄片的结果
金标准
乳腺癌病人 非乳腺癌病人 44+25 10+2550 80 2605
合计
单独红外线扫描
446202550灵敏度100%62.5%特异度100%98.7%(1分)
802605单独X线摄片
4425102550灵敏度100%86.3%特异度100%98.3%(1分)
802605串联试验
4410202550灵敏度100%55.0%特异度100%99.0%(1分)
802605并联试验
446252550灵敏度100%93.8%特异度100%97.9%(1分)
802605
一方面,单独红外线扫描和单独X线摄片的灵敏度均较低,应使用并联试验来提高灵敏度;另一方面,并联试验的灵敏度与特异度分别为93.8%与97.9%,均接近于1,真实性比较好。综上所述,选用并联试验较好。(2分)
串联试验的结果
金标准
乳腺癌病人 非乳腺癌病人
44 10+20+2550 80 2605
并联试验的结果
金标准
合计
合计
试卷第 4 页 共 4 页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