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张家港市第一中学历史(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教案第3课 华夏之祖
来源:华佗健康网
第3课 华夏之祖 【教材分析】 本课的主题是“人文初祖”黄帝的传说。全课围绕主题,展现了华夏始祖创造华夏文明的历史场景。首先,介绍炎帝、黄帝和炎黄战蚩尤,为理解华夏族的形成奠定了基础;第二,列举大量的远古传说,展现黄帝对中华文明的杰出贡献,进一步揭示其主题——黄帝是中华文明的“人文初祖”。 【学情分析】 本课中包含很多神话和传说,这些故事学生大多都了解,课上可让学生自己讲述,既活跃课堂气氛也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当然还要让学生分清神话传说与历史的区别。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通过学生了解远古传说时代中华文明起源的基本概况,培养学生搜集信息的能力、快速阅读历史知识的能力及归纳概括的能力等。 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习认识到我们的祖先对人类文明的演进作出了巨大的贡献,黄帝是华夏族的人文初祖,从而激发学生的爱国之情,增强民族意识。 3、方法:采用讲述、合作、探究相结合的方法 【教学重点】黄帝对人类的贡献;夏朝的建立 【教学难点】为什么说黄帝是“人文初祖”?“禅让制”的含义 突破重点、难点的方法: 让学生列举大量的远古传说,展现黄帝对对中华文明的杰出贡献,揭示“黄帝是人文初祖”。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同学们,中华民族是一个重视历史的民族,我们向来有炎黄子孙的称谓,那么你们知道我们的祖先是哪些人吗?我们为什么称他为“人文之祖”?让学生在回顾上节课内容的基础上进行思考教师导入时提出的问题。 讲授新课 一、炎黄战蚩尤 出示问题: 1、“涿鹿之战”是怎么回事? 2、华夏祖是怎样形成的? 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教师简要的总结。教师出示孙中山的一段话要求学生齐声朗读,并有其中内容过渡到下一目 认识“黄帝像”,对“黄帝”有个初步的感性认识 阅读教材中的小字内容小组 讨论“涿鹿之战”的双方、过程及其结果;在此基础上思考华夏祖的形成。 二、黄帝----“人文初祖” 观察教材中的插图《传说中黄帝对中华文明的贡献》提出设问:“后人为什么称黄帝是‘人文初祖’ ? 教师引导学生相互交谈,要求各组推选代表回答。 各个小组根据《传说中黄帝对中华文明的贡献》及其课本中的文字内容,小组相互合作 三、尧、舜、禹的“禅让 出示问题:你能说说尧、舜、禹的故事吗?除了课本上的外你还知道哪些? 你能根据课本内容说说“禅让”的含义吗? 教师设问:“谈一谈什么样的人才能被选为部落联盟首领?”教师简要总结说明 各个小组推选代表把自己在日常生活中或文学作品中搜集到的材料相互交流,相互讲述,增强历史课堂的趣味性。 举出实例说明(德才兼备,以身作则,没有特权,是社会的公仆。大禹治水的故事)。 课堂小结:在学生总结的基础上教师点出只因为炎黄对中华文明的演进作出了重大贡献,所以我们称他为 “人文之祖。 课堂检测: 课外延伸:远古传说和历史事实有什么联系和区别? 课外作业:从你得到的寻找历史的途径中选择一个最有趣的事例,讲给同学听。
教学小记:
通过了解远古传说时代中华文明起源的基本概况,培养学生搜集信息的能力、快速阅读历史知识的能力及归纳概括的能力等。
通过学习认识到我们的祖先对人类文明的演进作出了巨大的贡献,黄帝是华夏族的人文初祖,从而激发学生的爱国之情,增强民族意识。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