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诗歌程颢《秋日偶成》阅读练习及答案(2022届辽宁抚顺高三模拟)
辽宁省抚顺市2022年高三模拟考试语文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秋日偶成
(宋)程颢①
闲来无事不从容,睡觉东窗日已红。
万物静观皆自得,四时佳兴与人同。
道通天地有形外②,思入风云变态中。
富贵不淫贫贱乐,男儿到此是豪雄。
【注】①程颢,宋代大儒,著名理学家、哲学家。②道,世界运转的原理、规律。形,物质。有形外,即超越物质的存在。
15. 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本诗题目中的“偶成”,表明诗人的题材是在生活中信手拈来,而非刻意探求,是心灵品质的自然流露。
B. 诗人认为,闲暇有助于心灵恢复自由,酣睡到东窗红日高升才悠然转醒,事事从容,心态闲静安适。
C. 在诗人眼中,万物静止皆呈圆满自得之态,欣赏春夏秋冬四时的景致兴味盎然,人与自然流通不隔。
D. 诗人化用孟子文句,提出当心灵不受困于外在的条件限制时,最终能够成为一个顶天立地的君子。
16. 作为一位伟大的理学家,程颢同时也是一位伟大的生活家。作者在此诗的尾联提出了修身成人的道理,请结合全诗谈一谈,诗人是如何从日常生活中感悟这个道理的。
【15~16题答案】
【答案】15. B 16. ①作者在尾联提出的修身成人的道理是处富贵而不淫,安贫贱而自乐,这就是作者认为的英雄豪杰的精神境界。
②首联作者由自己心境清闲,事事从容,睡醒之时,红日高照的日常生活中,感悟这均是修身养性的结果,是清静无为的化境,这种清静无为即处富贵而不淫,安贫贱而自乐的境界。
③颔联和颈联作者从观察世间万事万物、“四时”、天地形体、风云变态中感悟虽然世事、自然纷纭变幻,千奇百态,但只要静静地观察,就能穷极物理、格物致知,才能达到处富贵而不淫,安贫贱而自乐的境界。
【解析】
【15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诗歌内容的能力。
B.“闲暇有助于心灵恢复自由”错误,首联说自己心境清闲,事事从容,睡醒之时,红日高照。此处的“闲”,是佛、道两家宣扬的“心气和平”“收心忍性”,从心灵中清除七情六欲,是谓“无生”,不是“闲暇”。
故选B。
【16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评价作者的观点态度的能力。
回答此题,应先明确尾联提出的修身成人的道理是什么,根据“富贵不淫贫贱乐,男儿到此是豪雄”可知,作者认为修身成人的道理是处富贵而不淫,安贫贱而自乐。做到如此才称得上是英雄豪杰。
首联,“睡觉东窗日已红”是作者的日常生活,作者从中悟到心境清闲,事事从容,“心气和平”“收心忍性”,从心灵中清除七情六欲方能达到修道的精神境界,即达到富贵而不淫,安贫贱而自乐的从容。
颔联和颈联的意思是冷静观察万物都有自得,四季兴致感受与人相同。道理通达天地形体以外,深思进入风云变化之中。其中“万物”“四时”有形的“天地”和变幻的“风云”是作者日常所见,让作者感到应在静观沉思中感受天地万物之外的大道,这种“格物致知”的功夫,指导人立身处世的最高准则,就是尾联讲的“富贵不淫贫贱乐”。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7.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曹操的《短歌行》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化用了《诗经》中的诗句,借写姑娘思念情人来表达自己求贤若渴的心情。
(2)李白的《蜀道难》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写出了水石相撞、山涧轰鸣的惊险场面。
(3)魏征在《谏太宗十思疏》里论述:历代帝王处在深重的忧患之中时,一定能竭尽诚心对待臣民,反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题答案】
【答案】 ①. 青青子衿 ②. 悠悠我心 ③. 飞湍瀑流争喧豗 ④. 砯崖转石万壑雷 ⑤. 既得志 ⑥. 则纵情以傲物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
易错字词有:“衿”“喧豗”“砯”“壑”“既”。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