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黄河流域水环境污染现状及防治

来源:华佗健康网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西北水电·2007年·第1期 5 文章编号:1006--2610(2007)0l删5—o4 黄河流域水环境污染现状及防治 郑利民 ,郭卫新 ,黄福贵 ,卞艳丽 (1.黄河水利科学研究院灌溉研究中心,河南新乡453003; 2.黄河勘测规划设计有限公司,郑州450003) 摘要:随着黄河流域经济的发展和人口的增加,黄河的水污染问题愈演愈烈。开展水污染防治、保障黄河流域的 水安全,是黄河流域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迫切要求。在概述黄河流域水污染状况、深入分析原因的基础上,从流 域水污染防治思路和具体措施人手,探讨黄河流域水污染防治对策。 关键词:黄河流域;水污染;环境影响;防治措施 中图分类号:X522 文献标识码:A Environmental impact status and its control of Yellow River catchment area ZHENG Li—min ,GUO Wei—xin .GU0 Fu—gui‘。BIAN Yan—h‘ (1.Irrigation Research Center of YeUow River Hydraulic Scientiifc Research Institute,Xinxiang Henan 453003,China; 2.YeUow River Reconnaissance,Planning&Design Co.Ltd.Zhengzhou 450003,China) Abstract:With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population growth in YeUow River catchment area,water pollution has become more and more serious.It presses for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social economy in Yellow River catchment area in terms of carrying out water pollution control and guaranteeing safe water quali ̄.By further analysis,countermeasures of water pollution in the catchment area are brought up. Key Words:Yellow River catchment area;water polution;environmental impact;measure 被称为“母亲河”的黄河水量并不丰沛,流域水 等。据2003年黄河流域水资源质量年报资料显示: 资源年均天然径流量580亿m ,以占全国河川径流 潼关、三门峡、喇嘛湾断面的氨氮年平均值分别超标 2.4%的有限水资源,滋养着全国12%的人口,灌溉 2.8,2.1,1.3倍;石嘴山断面化学需氧量年平均值 着15%的耕地。目前年利用河川径流量已超过300 超标1.2倍。2004年黄河干流32个监测断面中, 亿In ,利用率达53%以上,2004年黄河水资源总量 65.6%的断面水质劣于地表水环境质量Ⅲ类标准。 为482.65亿m ,总取水量为444.75亿m ,水资源 其中Ⅳ类占40.6%,V类占15.6%,劣V类占 取用率达92%,随着黄河流域经济的高速发展,城 9.4%。2005年5月份,黄河干支流57个断面中水 市人口的膨胀,废污水排放量与日俱增,20世纪70 质劣于Ⅲ类标准的有34个,占总评价断面的 年代后期年排放废污水18.5亿ITI ,80年代初为 59.6%,其中劣于V类标准的断面有13个。 21.7亿ITI ,90年代初达32.6亿ITI ,2004年污水排 黄河干流的水环境受制于支流的水污染,黄河 放量达44亿ITI 。 支流湟水西宁以下、大黑河呼和浩特以下、汾河太原 1黄河流域水环境的现状 以下、渭河宝鸡以下、洛河洛阳以下、大汶河莱芜以 下等河段,水质基本处于Ⅳ一V类,其中部分河段水 黄河干流由于水量少、水环境均受到不同程度 质已劣于V类。一些小的支流,如内蒙古的昆都仑 的污染,污染最严重的河段主要集中在石嘴山至乌 河、山西省的涑水河和河南省境的蟒河等,已成为当 达桥、三湖河口至喇嘛湾以及潼关至三门峡等河段。 地的排污沟,连农灌用水都不能满足,而且污染附近 主要超标项目为氨氮、化学需氧量、高锰酸盐指数 地区地下水。这些支流的主要污染物是氨氮、挥发 酚类和COD等耗氧有机物。污径比大于20(即 收稿日期:2006-06·10 1/5)的支流有汾河、渭河、洛河、沁河、大汶河等主 作者简介:郑利民(1961一),男,河南省叶县人,高级工程师,从 要支流,其中渭河、洛河均超过10%,汾河和大汶河 事黄河防洪、引黄灌溉、水资源、生态环境研究. 分别高达32.5%和22.5%。从对湟水、大夏河、洮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6 郑利民,郭卫新,黄福贵,等.黄河流域水环境污染现状及防治 河、祖厉河、苦水河、清水河、窟野河、三川河、无定 河、延河、汾河、涑水河、渭河、洛河、沁河、蟒河等l6 条支流人黄口水质评价结果看,有l2条超过Ⅲ类水 标准,其中有7条水质为V类或劣于V类,占 43.8%。 湟水河是黄河上游的一条重要支流,在青海省 境内流长约300 km,流域集中了青海省60%以上的 人口和大部分的工、农业生产。由于近年来工业废 水和城镇生活废水的排放量已达到近2亿m ,进入 西宁市后的各河段,枯水期水质基本在V类或劣V 类。黄河最大支流渭河流域是陕西的工业基地,而 渭河流域年污水排放量达8亿t,占黄河流域排污总 量的18%。目前,渭河已成为“关中下水道”,大部 分河段失去自净能力。 2水污染的危害 2.1水污染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农业是黄河上的用水大户,目前沿黄地区引黄 灌溉面积已发展到72.6万hm ,用水占黄河总用水 量的90%。由于污灌不当或工矿企业超标排污、事 故性排污等原因,引起土地板结、改变土壤理化性 质、影响土壤生物活动、妨碍农作物正常生长,导致 农作物减产甚至绝收,粮食、蔬菜中污染物含量超过 食用标准的事例屡见不鲜。 2一水污染危及到了沿黄百姓的饮水安全 黄河担负着沿黄地区50余座大、中城市和420 个县的城镇居民生活供水任务,随着流域生产和生 活废污水排放量不断增大,黄河水质不断受到污染, 居民饮用水安全已经受到威胁。1999年,黄河龙门 以下河段发生严重污染,下游沿黄一些城市引黄供 水一度停止近1个月。2003年,=l'-J峡水库蓄水发 生严重的污染,国家紧急启动的第7次引黄济津被 迫停止。 郑州市、新乡市等以黄河为水源的自来水厂,由 于引水水源中氨氮、COD污染物严重超标,曾多次 被迫停产。内蒙古的昆都仑河,山西省的汾河、涑水 河,河南省境的蟒河等支流沿岸地区,癌症发病率和 死亡率呈逐年上升之势。在甘肃省靖远县,村民们 长期饮用的是经过简单沉淀的黄河水,饮过水后经 常拉肚子,洗过脸以后皮肤也是龟裂起皮,这里的不 少孩子成了“少白头”。黄河下游的洛阳、开封、濮 阳等城市的饮用水同样受到严重威胁。黄河边的居 民出现“守着黄河买水吃”的怪事,水污染危及到了 生态环境和沿黄百姓的饮水安全。 2.3水污染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黄河许多支流在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水清鱼 跃,日趋严重的黄河水污染,破坏了黄河生态系统, 使黄河河道中近1/3的水生物绝迹。河南省境内的 洛河鲤鱼和伊河鲂鱼,曾有“洛鲤伊鲂贵似牛羊”的 美称,这些名贵鱼种也已基本绝迹。山东省大汶河 下游的东平湖,是黄河流域主要商品鱼基地。1987 年以来,由于非汛期聚积在河道中的污染物,被暴雨 洪水冲泄而下,曾多次发生大的鱼群死亡事故。渭 河是黄河的最大支流,流域内集中了陕西64%的人 口和56%的耕地,享有陕西母亲河之称。20世纪 70年代,渭河下游水草丰美,许多农民以打鱼为业, 可如今渭河中只剩下一种俗称“蛤鱼”的鱼,不能食 用。 2.4地下水的污染问题 黄河流域以地下水为主要水源的城市,由于大 量超采地下水,西宁、兰州、银川、包头、太原、西安等 大中城市市区,地下水位急剧下降,漏斗区范围不断 扩大,以致引起地面沉降,地下水水质也都遭到不同 程度的污染。其中以西安市最为严重,西安市日采 地下承压水达30多万m ,致使地面沉降量大于50 mm的面积达151 km ,年平均沉降速率34.7 mm, 累积最大沉降量1 340 mm,由此引起号称千年古塔 的大雁塔下沉1 341 mm,使西安地区地面沉降成为 继上海、天津、郑州之后的又一个重点城市。西安市 受污染的面积为200~500 km ,超过饮用水标准的 面积为66~231 km 。“肥水城”包头市浅层地下水 受污染的面积近400 km ,承压水污染范围约154 km ,主要污染物是硝酸盐、氟化物和挥发酚类等。 湟水、汾河、渭河、涑水河、洛河、大汶河等中下游河 谷平原,已有相当面积的地下水质量不符合饮用水 标准。 3黄河流域水环境污染问题的成因 黄河流域在水资源问题上,缺乏协调发展意识, 特别是上中游地区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换取社会、经 济的发展。在农业生产中采用大水漫灌,工业生产 过程中大量耗用新鲜水,导致干支流水量偏枯、水体 稀释和降解污染物的能力下降。黄河干流近40% 河段的水质为劣V类,基本丧失水体功能,引起流域 下游河段断流、污染加剧、加剧了水资源的供需矛盾 和水环境的恶化,形成了黄河水质型缺水。 (1)水资源短缺。黄河流域的水资源十分匮 乏,人均水量还不足700 m ,相当于全国人均占有 河川径流量的30%,由于时空分布不均匀,水环境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西北水电·2007年·第1期 7 容量非常有限,极易遭受污染破坏。随着城镇化发 展和人口的不断增长,人水矛盾加剧了水污染,流域 排污量逐年增加,河流水环境污染不断加重。河川 放的监督执法力度不够,环境监管没有发挥应有的 作用等。 径流量日趋减少,使河流降低甚至丧失了生态功能, 出现了目前黄河生态基流不足,水体自净能力减弱 的危险局面。 (2)地区利益驱动,工业污染日趋严重。工业 4 防治黄河流域水污染的对策 黄河流域要根据造成流域水污染的原因及水体 功能需要,执行污染物总量限排,防止和减轻对黄河 流域地面和地下水体的污染。同时加快城市污水管 污染是黄河水污染的“大头”,占全河废污水排放总 量的73%,流域内一些大中城市、工矿企业也多分 网设施及污水处理厂建设步伐,减少城镇生活污水 的直接排放,尽快建立以流域为单元,流域与区域结 布在河流沿岸,工业生产技术落后,管理水平低,原 材料消耗大,它们多以河水为供水水源,同时又将废 污水、废弃物排入河道或沿岸堆放,不少老企业污染 长期得不到治理,废污水处理率不高,加重了水环境 的点源污染。 沿黄河经济技术水平和产业层次都相对比较 低,地方政府在全国经济迅速发展的形势下,注重短 期经济效益,过分强调经济增长速度,片面追求 GDP增长,不惜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换取短期经济利 益,没有正确处理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的关系,甚至 包庇纵容违法排污行为,造成黄河流域污染不能有 效控制。一些地区趁东部地区大量关停污染企业之 机,低价买设备,上了许多“十五小”工业,治理难度 很大。 (3)立法、治污工程措施不力。黄河流域相关 法律法规不健全,未成立权威性的流域水资源保护 决策和协调组织,也未制订流域的水资源污染防治 法;对水资源、水土流失和生态破坏的危机认识不 足。流域污水处理厂的建设和运营却严重滞后,污 水处理厂建设缓慢,城市污水收集管网建设滞后,城 市污水处理费用没有落实。 (4)面源污染较严重。流域内土壤疏松,水土 流失严重,随暴雨径流进入河流的泥沙,往往携带大 量氮、磷元素,影响河流水质。在农业生产方面,不 合理地大量使用农药、化肥,畜禽养殖、秸秆腐烂等 污染随水土流失和农田退水进入水体,增加了水体 中化学需氧量(COD)和总氮(TN)、总磷(11P)的污 染物总量,成为影响水质的重要因素。 (5)管理体制尚未理顺。在管理上强调工业点 源治理和区域管理相结合,而没有真正进行以流域 为单元的水污染综合防治,未采取流域与区域管理 相结合,共同治污的办法。部门之间以及区域之间 矛盾不同程度存在,相关部门治理污染的步伐和措 施还不够协调。流域内未形成健全合理的水权、水 价及水市场机制、环境治理有效的监督和奖惩机制、 科学的监测机制和统一的信息发布机制,对污染排 合、环保与水利部门相互协调的联合治污机制,共同 防治水污染。 4.1 完善水资源管理的法规体系 在黄河流域管理中,通常运用行政手段,但由于 流域利益冲突的普遍存在,缺乏利益协调的行政手 段只能解短期之痛,难以形成有利的约束机制和激 励机制。在现代法治观念下,法律的社会功能就是 代表社会的整体利益和根本利益。以生态学为背 景、以环境观念为指导,根据黄河流域的特点,制定 《黄河法》,确立黄河流域水资源保护和污染防治的 合理机制,实现法律与科技的结合,用法律的手段探 索和巩固治污成果。 4.2进行流域统一管理 黄河流域应实施流域水资源的统一规划、统一 管理,既要照顾特定区域的需要,又要不危害和减弱 其他区域满足其需求的能力;建立有权有责的流域 管理机构,明确流域在水资源利用和水污染防治上 的责任,在污染发生的各个环节减免污染的方法来 代替传统沿用的、在排污管末端处理的方式。建立 以流域为单元,流域与区域结合、环保与水利部门相 互协调的联合治污机制。 4.3加大对沿黄污染源的监管力度 结合水资源保护监督管理的需要,优化流域水 环境监测站网,建立流域水环境保护数字管理系统, 实现数据公开与共享。增加省界、市界监测断面,实 现界河的联合监测,逐步采用自动监测、遥感监测等 先进技术手段,加强流域水资源保护执法队伍建设, 加强水源地保护及水质监测的力度,强化饮用水源 预警断面的监测能力及应对突发性污染事件的能力 建设,增强流域水资源保护执法快速反应能力,建立 水质预警、预报和应急处理制度。 4.4转变水污染防治思路 根据黄河水体功能、水资源承载能力和水环境 承载能力,实行取水、入河排污许可制度和用水总 量、污染物入河总量控制,建立总量控制指标、水环 境质量指标考核制度,建立公众参与机制,有效制裁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8 郑利民,郭卫新,黄福贵,等.黄河流域水环境污染现状及防治 违法排污,加大对丁业污染的防治力度。 推行清洁生产,合理调整高耗水型重污染行业 5结语 和原材料初级加_丁行业在T业巾的比重,在保证水 黄河水资源是流域环境的基本要素和最重要的 体目标功能的前提下,合理分配污染物入河量,实现 自然资源,是流域生命的源泉和生物赖以生存的物 水污染治理模式从末端治理向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 质基础。黄河流域绝大部分属于中西部地【)(,企业 转变,实施取水项目的取水、耗水和退水的动态管 技术落后、污染防治能力差,同时地方财力有限,水 理,从单纯水质管理向流域水生态管理转变,从目标 资源保护能力很弱,需要国家长期的财政支持。 总量控制向容量总量控制转变。将水资源管理纳入 黄河流域水污染防治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黄河治污体系,统筹治污与治水的关系,统筹水利T 但目前水体污染依然严重,特别是一些主要支流污 程与生态平衡的关系,统筹发展经济和生态保护的 染比较突出;治污项目市场化程度不高,环境违法成 关系。 本低、守法意识差、执法难度大。充分发挥流域机构 4.5建立节水型社会,加强对污染物的防治 的监督管理作用,通过定期监澳0主要跨省河流的省 贯彻“节流优先,治污为本,多渠道开源”的水 界水质,对各省的 境水质进行监督管理;通过监测 资源管理战略,建设节水防污型社会。推广井渠结 流域内城镇入河排污量,对各省水污染排放总量控 合,引黄水与地下水联合运用技术,运用经济杠杆调 制进行检查和评价;及时组织流域内各省有关部门 控引黄水量。保护城市集中饮用水源地,控制有害 开展淮河流域水污染联防工作,通过自动监控系统 污染物,改善水体水质,逐步实现有害污染物的零排 加大对排污企业的监管力度,切实认真履行国家赋 放。发挥媒体的作用,公布企业污染治理和政府环 予流域管理机构的监督执法职能。 保工作等方面的信息,疏通群众参与环境监督的渠 确保黄河水质污染不超标的实现,必须尽快制 道。 订《黄河法》和“黄河水资源管理与保护条例”,将行 4.6加强农业耕作的科学管理 之有效的政策法律化,增加强制力。通过制订黄河 大力推动节水农业、生态农业,控制农用化学物 ‘水资源保护专门法规,建立包括“黄河入河污染物 质污染,实行污染集中处理、达标排放。强化流域农 总量控制制度”、“黄河排污入河许可制度”、“黄河 业环境管理,推广使用复合肥、有机肥、精准施肥技 重要保护区的建立和管理制度”、“国家对黄河流域 术;推广使用无毒、低残留农药,提倡农药使用和生 水资源保护投资与管理制度”、“黄河流域地方政府 物防治相结合。尽力减少农药的施用,依靠生物链 首长对出境水质水量的责任制度”等。通过增加和 消除害虫,在农田和水体之间建立合理的草地或林 调节黄河水量,提高和优化河流的承载能力,通过法 地过滤地带,降低水体中氮、磷的含量。 律制度的保障,使这种支持长期保持稳定,实现黄河 4.7加快城市污水处理设施建设 “污染不超标”的总体目标。 依照“政府引导、社会化融资、市场化运作、专 业化管理、公众监督”的治污新理念,推进黄河水污 参考文献: 染防治。加快城市污水处理厂建设,提倡再生水回 [1] 连煜,宋世霞,彭勃,等.黄河流域水资源保护规划[R1.郑州: 用,管网建设应与城市废水处理厂建设同步实施。 黄河流域水资源保护局,2001. [2] 吴季松.水资源及其管理的研究与应用[M].北京:中国水利 建立健全各级政府目标责任制,污染治理列入地方 水电出版社,2000. 政府领导年度考核和目标责任制,逐级签订治污目 [3] 姚党生.黄河水污染原因、危害及防治对策[J].人民黄河. 2004.(5):30—32. 标责任书,实行责任追究制度。 ·新信息· 公伯峡水电站旋流消能技术应用成果通过专家鉴定 2007年2月9日,中国水力发电工程学会在北京主持召开公伯峡水电站旋流消能技术应用成果鉴定会议。以两院院士 潘寐铮为主任的9名专寐组对公伯峡水电站竖井式水平旋流消能技术应用研究成果进行了荃定。中电投集团公司、黄河公 司、西北院、水科院、西北水科所等有关单位的领导、研究成果参与人员参加了会议 : 专寐组在听取研究成果汇报,认真查阅研究报告和充分讨论的基础上形成鉴定意见 认为该项目是竖井式水平旋流消 能技术第一个在国内百米级水头和每秒千立方米泄量泄洪设施中的成功应用。 公伯峡水电站旋流消能技术与常规的“龙抬头”方案相比,其竖井式水平旋流消能泄洪洞布置灵活,对工程地质条件的适 应性强,施工安全风险小,消能率高,出口无雾化,节约投资5 6OO万元,工程效益显著,具有广泛的推广价值。专寐指出,从该 项目的多项创新技术、研究的深度广度以及选到的效果分析,本研究成果和应用水平总体连到了国际领先水平。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