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言文学的信息化发展及学生才情培养探析
汉语言文学的信息化发展及学生才情培养探析
李霞
乌兰察布广播电视大学012000
摘要:汉语言文学作为一门高等教育的主要学科,它在文化传承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传统的教育存在的弊端在逐渐凸显出来,运用信息化手段,来提高汉语言文学的教学质量,培养学生们的才情,理应成为现代汉语言文学教学的重点。
关键词:汉语言文学信息化才情培养引言
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不断增强,我国在国际上的地位不断攀升,汉语已经走向了世界,越来越多的人学习汉语,了解中国的文化知识。面对如此的国际形势,面对着中华民族拥有着几千年的悠久历史,几千年的文化结晶,汉语言文学只有与信息化相结合才可以被传承下来。因此,本文首先将对汉语言文学的信息化发展现状作简要的分析,然后再简要探讨一下汉语言文学与信息化相结合的必要性,最后着重探析一下通过发展汉语言文学的信息化,培养学生们才情的具体途径。
1汉语言文学信息化发展的现状
近些年汉语言文学受到越来越多高等学府的重视,设置了很多汉语言文学专业或与其相关的专业,不仅培养汉语言专业的人才,而且,还加大其他专业学生对汉语言文学才情的培养。在培养方法上也做了很大的改进,将汉语言文学教学与信息化结合,使其能够适应社会信息化的发展。
1.1没有足够重视其信息化的发展伴随着教育部不断地推动其改革、创新,我国汉语言文学的信息化也得到了不同程度的发展,但是其发展速度较为缓慢。究其根本原因是,广大教育工作者并没有对其信息化的发展给予足够的重视。
在我国,虽然早已有一部分的院校认识到了汉语言文学与信息化相结合的重要性,也相应的建立起了相关的基础设施,但是由于资金不足等客观因素的制约,汉语言文学的信息化并没有得到很好的发展。
所以说,现阶段,我国的汉语言文学信息化的发展仍处于初级阶段,距离由此去培养学生们才情的教学目标,仍然相差甚远。因此,各级政府应该加大对汉语言文学信息化发展的扶持力度,增加相关的资金投入,积极鼓励汉语言文学与信息化相融合的发展步伐,并由此去促进学生们的才情培养。
1.2学生对其信息化的发展兴趣不高
在当今这个竞争如此激烈的国际大环境下,我国的许多学生往往比较倾向于选择那些较为热门的专业,比如像那些高科技方面的相关专业。在面对如此激烈的职场竞争时,大多数的学生们都比较喜欢有一技在身,因此,他们往往倾向于理科或者是工科。就纯文学专业的汉语言来说,他们往往没有什么浓郁的兴趣,也没有较强的专业认同感,逐渐也就忘记自己身为中华儿女,应尽的传承中华优秀文化的历史使命。
此外,在汉语言文学的课堂上,大多数的院校仍然采用着较为传统的教育形式,课堂枯燥乏味,课堂气氛低沉,很难集中学生们的注意力。因此,在课堂上,学生们根本不能牢固掌握课堂学习知识,在课下,学生们也很难去主动地去学习,长此以往便形成了一个恶性循环,十分不利于培养学生们对汉
语言文学的学习兴趣。
1.3其信息化的发展无法追随现代化的社会进程随着我国经济实力的不断壮大,所需的人才越来越多,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中国已经走向了世界,我们需要让世界更多的了解我们,这就要求我们对我国的文化形成完整的知识价值体系,将我们的优良传统和文化结晶推向全世界。
教育不仅仅需要学生们掌握一定的本专业知识,还要求学生掌握社会生活的生存之道,还要具备高素质。传统的汉语言文化教学严重影响着学生的发展,阻碍着学生的步伐,导致教育跟不上社会发展的步伐。
2汉语言文学与信息化结合的必要性分析2.1提高我国整体的教学水平
教育的根本目的是培养新时代的四有新人,让学生们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近些年汉语言文学受到越来越多高等学府的重视,设置了很多汉语言文学专业或与其相关的专业,不仅培养汉语言专业的人才,而且,还加大其他专业学生对汉语言文学才情的培养。在培养方法上也做了很大的改进,将汉语言文学教学与信息化结合,使其能够适应社会信息化的发展。
因此,汉语言文学的信息化发展有利于优良文化的广泛传播,将教育与社会发展紧密结合,能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对人文教育和素质教育有着积极的作用,会稳步推进教育的向前发展。
2.2有利于培养汉语言文学的专业人才我国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对于汉语言专业的学生,他们的就业范围更广,他们可能会涉及到各个领域,除了掌握好汉语言的专业知识外,还应掌握好现代应用广泛的信息及时,运用信息的手段,来提高自己各个方面的能力,从而提高自己在工作中的竞争力。
2.3适应当今科技社会的发展在传统的填鸭式教学中,学生处于被动的接受状态,不能表达自己的想法,这种方法不仅单调乏味,而且制约着学生的发展。当今社会科学技术发展迅速,传统的汉语言教学模式已经不适合现在的教学,对学生们的能力发展会有阻碍作用。
若将现代的科学技术与汉语言文化教学相结合,有利于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再通过多媒体手段,让学生从更多方面来学习汉语言文学,从而可以提高他们的汉语言能力。
3发展汉语言文学信息化,培养学生才情的具体途径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再进行教学方法、内容和思维方向的创新,这样也会让学生的创新能力得到增强。随着新课标的不断推进,传统的教学方法已经不能满足信息化教学的要求,因此,教师要在教学过程中有所突破,来满足学生的需要。从现在的就业情况来看,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生能够在各个行业中适应,针对这种情况,我们需要进行教学的创新,需要将汉语言文学教学与各个专业相结合,保证学生学好个专业基础知识的同时,设定一个界限,充分发挥汉语言文学的优势,使学生具备丰厚的文化底蕴,从传统文化中受到启发,来激发自身的创新能力。
3.1制定完善的教学计划
现代的教育越来越注重学生的主动性、实践性和理论能
237
百家论坛
力间的结合。因此,在发展汉语言文学信息化,培养学生才情方面,首先要做的就是制定完善的教学计划,加强对汉语言文化教育的管理。
首先,管理好学生是重点,在管理学生时不能实施强硬管理,要实施人性化管理,做到学生是学习过程的主人,教师要尊重学生的选择,将理论教学与学生实践相结合,多听取学生对教师的意见,提高教学的实用性。还要注重学生的个性培养,个性培养有利于增强学生的创新能力。
其次,在做好学生们对课本知识了解的基础上,还应让学生们多了解一些民族文化知识,在教学计划中,应加入一些民族文化理论与民族知识课程,如果条件允许可以开展民族地区的考察,让学生了解民族知识,了解国情,在行动中感悟祖国的大家庭是多么强大。
最后,要增加一些写作类的课程,让学生们可以抒发自己的情感,将古代汉语、现代汉语和写作课时分配合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做到准确,介绍知识完整,并且要做到注重专业的延伸。
3.2加强相应的师资力量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是教课的主体,学生是学习知识的主体,在汉语言文学教学过程中学生需要优秀教师的引导,因此,要通过增大师资力量,来增强汉语言文学信息化的水平。在学校引进优秀教师后,还要对教师进行培训,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善于激发学生的想象力,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除此之外,教师还要勤于思敏于行,以丰富的知识来教授学生,在教学过程中还要不断提出新观点,激发学生学习汉语言文学的兴趣。
通过加强相应的师资力量,培养优秀教师的方式,去培养他们言传身教,以身作则,来培养优秀的学生,促进我国现代化建设的水平,提高我国在国际上的地位。在优配师资力量的过程中,学校和政府应相互配合好,学校根据情况适当的引入汉语言文学方面的优秀教师,采取相应的措施,也可以争取政府的物质帮助,各方面一起努力,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汉语言(上接第236页)中不同成分之间或不同图象之间所处的相对位置等版面安排的具体情况。
在这一版中,图像占了将近二分之一的版面,基本占了整个版面的上半部分,由此可见图像在意义构建中的重要性。在左上角是本届世界杯的标志,与标题一起表明这个版面的内容是关于世界杯的。本版最主要的是五位球星的照片,其中穆勒的照片最大,其余四位球星的照片大小一致,这样的大小分配和题目呼应,穆勒连进3球,突出焦点。从他们的表情和动作中,可以看出进球的兴奋与激动,这种情绪从照片直观的带给了读者。另外在每张照片旁边,都配有球星的姓名以及进球数,其中穆勒图片旁边标有“进球3”,其余四人都是“进球2”,这从另一个角度表明穆勒在昨天赛事中的突出表现以及各位球员对“金靴”的激烈竞争。另外大标题的排版和图片的分布方式也向读者清晰地传递信息,其中穆勒的照片在最左边,“‘帽子戏法’来了”紧挨穆勒照片的右边,向右另起一竖行“金靴花落谁家”,最右边是罗本、本泽马、范佩西和内马尔四位球星的图片自上而下排列。通过这样的排版清楚明了地告诉读者,穆勒展示了“帽子戏法”,进球最多,另外四个人则是“金靴”的有力竞争者。
Kress和vanLeeuween认为,颜色是所指,而不只是符号。他们认为,颜色有两种价值:一种是直接价值,指的是色彩在视觉上的实际物理效应,另一种是关联价值,指的是颜色在不同文化的关联意义。这个版面是彩色版,其中绿色最多,象征球场的草坪。在版面的走上方由绿、蓝、黄和红四个颜色
组成的背景图,色彩鲜艳可以给读者带来视觉冲击,也象征巴
西的热情以及人们对世界杯的热情。
4结语
为了吸引更多的读者,使新闻更有效地传达,新闻不再只依靠文字的形式,而是以多模态的形式出现。那么对新闻的分析也应该摆脱单一的模式,而要用多模态的方法进行分析,从而了解新闻是如何以多模态的形式构建意义来实现交际目的。通过对《人民日报》世界杯新闻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图像和语言文本一样对意义的构建有重要作用,所选版面就是以文本和图像的结合,实现了新闻的有效传达。
参考文献:
[1]范红.新闻话语的编码和霸权的形式[J].现代传播,2004,(2):38-40.
[2]王娟,徐艳.报纸版面的多模态话语分析[J].巢湖学院学报,2012,14(1):101-105.
[3]杨丽姜,朱嫣然.图片新闻意义建构的多模态话语分析[J].宜春学院学报,2010,32(10):129-131.
[4]张德禄.多模态话语分析综合理论框架探索[J].中国外语2009,6(1):24-30.
[5]朱永生.多模态话语分析的理论基础与研究方法[J].外语学刊,2007,5:82-86.
作者简介:李靖(1990-),女,汉族,河南洛阳。硕士研究生,西安外国语大学,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文学信息化。
3.3激发学生对汉语言文学的学习兴趣兴趣是学习过程中最好的老师,要想学好一门学科,首先应先培养兴趣。在教学过程中,任课老师可以通过改革教学方法、内容和思维方式等途径,去培养与激发学生们对汉语言文学的学习兴趣。
随着新课标的不断推进,传统的教学方法已经不能满足信息化教学的要求,因此,教师要在教学过程中有所突破,来满足学生的需要。从现在的就业情况来看,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生能够在各个行业中适应,针对这种情况,我们需要进行教学的创新,需要将汉语言文学教学与各个专业相结合,保证学生学好个专业基础知识的同时,设定一个界限,充分发挥汉语言文学的优势,使学生具备丰厚的文化底蕴,从传统文化中受到启发,来激发自身的创新能力。
在信息化时代,多媒体技术为教学做出了很大的贡献,例如,汉语言文学教师可以在枯燥乏味的课堂上,应用多媒体技术,为学生们放映更多的有关中国文化的介绍的视频。这会在视觉和听觉方面给学生以巨大的冲击,在视频放映后教师可以让学生们纷纷发表自己的看法,让课堂充满讨论,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这样的课堂会使学生对汉语言文学产生兴趣,从而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结语
综上所述,我国汉语言文学信息化的发展仍然处于初级阶段,想要其发挥巨大的潜在作用,培养学生们的才情,仍存在着较多的问题。因此,国家政府与有关部门应该给予相当大的重视,积极地采取相应的对策,加速我国汉语言文学信息化的发展,以此来促进我国学生们的才情培养。
参考文献:
[1]徐景宏.浅谈汉语言文学信息化结合应用的重要性及有效策略[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3,(29):117.
[2]王俊芹.汉语言文学信息化结合应用性分析[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2,(27):119-120.
238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