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有工业厂房一体化改造案例
来源:华佗健康网
第40卷第24期 2 0 1 4年8月 山 西 建 筑 Vo1.40 No.24 SHANXI ARCHITEC IURE Aug. 2014 ・7・ 文章编号:1009—6825(2014)24—0007—03 既有工业厂房一体化改造案例★ 杨晓婧 平洁静。 贺天海 (1.建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北京100000;2.上海建科结构新技术工程有限公司,上海200023) 摘要:以上海某出口加工区废弃工业园全面升级改造为综合办公楼为例,分别对外部景观、交通、立面改造,内部空间、采光改 造,结构加固、增层改造,暖通改造等措施作了论述,将其改造成为了绿色、环保、舒适的花园式办公园区,达到了预期的改造效果。 关键词:工业建筑,升级改造,综合办公,室内增层技术 中图分类号: rU745.7 文献标识码:A 1 概述 占地面积35 517 m2。主体由三栋钢筋混凝土厂房组成(见图1),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产业加快升级使得传统工业收缩,一些 户外空间充裕,结构现状较好。但存在建筑外立面过为老旧,进 闲置、废弃的旧工业园区占据着城市的优势土地资源,但由于布 深较深,层高作为办公过高等问题。为了赋予旧工业建筑新的生 局分散凌乱,普遍规模不大,给重新建设开发带来困难。但工业 命,对厂区进行全面的升级改造,并保留现有的一些工业特征,节 建筑有设计荷载大承载力好,内部空间自由开阔等先天优势,使 省预算,同时表达建筑生命的延续关系。设计充分考虑了保留部 得其改造设计有着无限的可能。在上海等传统工业城市,旧工业 分和新建部分的关系,并给出详细的拆除方案,实现拆除、改造、 建筑的改造再利用需求很多,并已有许多工业建筑成功改造为商 新建设计的一体化。 场、办公、展馆等。例如世博会中由闲置厂房改造而成的展馆…, 2建筑改造 由原上海啤酒厂改建而成的梦清园苏州河展览中心 J,由浦东金 通过对工业厂区与办公园区的对比分析,扬长避短,提出一 桥的闲置厂房改建而成的集体公寓“金金公寓”等。 套外部景观、交通、立面及内部空间改造的系统解决方案。 本文中案例位于上海市某出口加工区,厂区建于2O世纪末, 三栋厂房均为二层框架结构,其高度与自然树木的尺度接近, , ,…, , 】 …,…】H 】 嗍,…】 ,H…■…,…】 …】 …,-oI,H 第二类是针对被弃置的空院,可以考虑改变其使用性质,通 第二种是拆除后不再重建,根据功能要求将空地更新改造为公共 过相应功能的改造之后可以被再继续使用。如可将其改造成村 绿地、环境设施或室外休息空间。部分开敞空间的增加,在保证 博物馆、养老院、阅览室、活动室、商店或者家庭旅馆,在传统民居 不破坏传统村落肌理的前提下,既满足了村落发展的需求,又适 旧宅内注入新功能的活力,不但使旧屋能够继续完好地生存下 当的打破了之前街巷较强的封闭性,利于街巷活力和安全。 去,并且还为古村落增添了现代的生活气息,成为乡村发展的重 4结语 要见证和新的旅游资源。 对历史建筑的保护更新与再利用,其价值是多元的。在精神 第三类是针对在古村内新建的但在体量上与古村内的传统 上,延续了传统文脉、保存了人文精神。在物质上,对比大拆大 建筑区别不大的建筑,这一类建筑由于采用了新的建筑材料(红 建,更是节约能源、保护生态环境行之有效的建设方法。而村落 砖、瓷砖)和建筑技术,而导致其在建筑风格和色彩上与村落传统 在更新过程中,既得到了保护,又得到了发展。对于现代建筑设 风貌不协调,可以通过加建筒瓦坡屋顶、更换门窗构件,粉刷外墙 计而言,乡土建筑中有大量的智慧足可以支撑一条充满激情与希 色彩等方法对其进行整改,减小它们与古村落整体环境的冲突, 望的创作之路。这正是我们研究于家村传统民居保护和更新的 以期在视觉效果上保持与传统建筑的统一和谐。 意义所在。 3.4重建 参考文献: 对影响传统建筑风貌较大的建筑,采取拆除更新的措施。更 [1] 刘 丽,刘华领.深山瑰宝,石头四合院——于家村民居研 新的对象包括重点保护区内对周边环境风貌有较大冲突,且有条 究[J].小城镇建设,2006(5):29-30. 件拆除的新建建筑物以及完全倒塌破败的院落。更新的手段有 [2] 张欣,贺耀萱.我国建筑更新思想演变历程及其发展趋势 两种:第一种是拆除新建,新建建筑应该与现有的建筑尺度相一 探析[J].城市发展研究,2011(1):25—30. 致,如开间、层高、面宽和体量等,并在色彩、材料、工艺和形式等 [3] 李德华.城市规划原理[M].第3版.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 方面考虑与现存环境的关系,在风貌上与古村落环境保持协调。 版社,2001:533-534. Protective renovation of Yujiacun traditional residential buildings★ LIU Hua-ling (College ofArchitecture and Art,Shijiazhuang Tiedao University,Shijiazhuang 050043,China) Abstract: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the characteristics and current situation of the residentila buildings in Yujiacun,four strategies of renovation are speciifcally designed according to the different situations of the buildings,they are preservation,protection of facade,renovation and recon- struction.It is hoped that these measures can help the stone village keep its traditional characteristics and regain its vitality. Key words:traditional residential buildings,protective renovation,dwellings 收稿日期:2014-06—05★:国家“十二五”科技支撑计划(项目编号:2012BAJ06B07) 作者简介:杨晓婧(1984.),女,工程师; 平洁静(1982.),女,助理工程师; 贺天海(1987-),男,助理工程师 第40卷第24期 ・8・ 2 0 1 4年8月 山 西 建 筑 树木对建筑的遮挡十分显著,因此我们的设计理念是:优雅、自 3.1 常见室内增层技术 然、舒适,强调建筑与自然的融合,凸显其与高层办公建筑的差异 1)依托原结构:a.部分依托原结构,适用于原结构跨度较大, 性。利用原有高大乔木,扩展地面绿化面积,充分设置屋顶绿化, 承载力有一定富余的情况,由原结构和新增竖向受力构件共同承 打造“公园式”办公环境。 担增层荷载;b.完全依托原结构,适用于原结构跨度不大,承载力 有较大富余的情况,不增加竖向承重构件,并因此避免了新增基 础,通常工程量最小。 2)独立于原结构:增层部分与原结构设缝完全脱开,常用于 原结构承载力较差、材料强度较低的情况。 3.2斜拉式钢结构增层 厂房原建筑层高放置一层办公室层高过高,放置两层过矮, 跨度不大,因此设计了一种完全依托原结构的钢结构增层方 圈1厂区平面布局 案——斜拉式钢结构增层,在钢梁跨中增加斜向拉杆,减小了计 算跨度,见图5。在不增加竖向承重构件的前提下,将9 m跨新增 2.1 外部改造 并对机动车、自行车、步行三种交通方式做了行为模拟。 三栋建筑均设置屋顶花园,与地面绿化景观融为一体,将建 筑隐藏起来,充分体现“不知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的意 保证了室内净高。 充分利用园区充裕的户外空间,进行人车分流的交通设计, 钢梁的高度控制在250 mm,境,同时又起到保温隔热的效果。由于本案例中建筑的文化价值 较少,因此外立面设计整IEl ̄n新,充满现代气息。 2.2内部空间改造 图5增层梁做法示意图 三栋厂房建筑层高为5.4 TTl或6 m,放置一层办公室层高过 高,不仅浪费空间且空调耗能较大,完全放置两层又过矮,内部空 间显得有点尴尬。因此我们提出局部夹层的折中方案,图2为F 栋夹层平面图,空间布局错落有致,公共空间保持较高的层高,避 免有压抑的感觉,办公室层高低,突出办公空间的独立性。 增层钢梁计算简图见图6。 L_— 4 7 47 51 51 一 注上为无斜拉杆的普通钢梁,下为增加斜拉杆的钢梁 图6增层钢梁计算简图 注囹表示局 j增层 4暖通系统 厂房较高的建筑层高给未来的空调使用增加了不必要的负 荷,因此我们提出整套精确控制空气方案。办公室作为独立的小 图2 F栋夹层平面示意图 2.3 自然采光改造 除空调系统,照明耗能是目前建筑耗能的主要构成,因此应 盒子,采用保温隔墙,保持适宜于人体的温度,而公共空间采用弱 尽量利用自然照明,节约能耗。该厂房建筑的进深很大,建筑中 空调,温度介于室外温度和办公室温度之间,作为办公室和室外 心部位较暗,这符合厂房的特点,作为办公则不利于内部空间的 的过渡区域,节能的同时也避免了温度突然变化给人带来的不 自然照明。在建筑屋面的中部开大天窗(见图3),楼面板局部拆 适。这种区别于以往办公建筑的多层次节能空调方式,不需增加 除贯通如图4所示,将自然光引入建筑最深处。 节能措施成本就可大大节约耗能。 5结语 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对建筑的功能要求不断更新,旧建筑 的改造需求越来越多,国内已有的案例多为单体改造,较少工业 园区的整体改造。本文中的工业园为典型的工业建筑,通过交 通、景观、内部空间、结构加固、室内增层、暖通等一体化改造,以 注:日表示楼面天窗 注:图表示楼面拆除 图3 F栋屋面改造示意图 图4 F栋楼面改造示意图 较低的经济成本,实现了节能、环保、舒适的花园式办公。该案例 的整体升级改造将有效提升周边的环境,为整个出口加工区的升 级改造提供了很好的示范。 3结构改造 根据检测结果,原结构现状较好,因此在保证结构安全和满 参考文献: 足建筑要求的前提下,尽量利用原结构,最大程度发挥其经济价 [1] 张松.上海产业遗产的保护与适当再利用[J].建筑学报, 值,根据建筑要求,主要结构改造内容有:屋面板、楼面板拆除,室 2006(8):16-20. 内增层,新增楼梯,并根据改造后模型整体计算结果,采用钢支撑 [2] 李刚.世博园某厂房增层改造与加固结构设计[J].建筑 对框架进行抗侧能力加固。这里只介绍创新的室内增层技术。 结构,2009(S1):663.667. 第40卷第24期 Vo1.40 No.24 2 0 1 4年8月 山 西 建 筑 SHANXI ARCHITECTURE Aug. 2014 ・9・ 文章编号:1009—6825(2014)24—0009—02 城市中心区公共空间生态设计分析 王健 (三亚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海南三亚572000) 摘要:从城市生态学的理论视角,对我国城市中心区公共空间的现状问题作了分析,并从宏观、中观、微观三方面提出了相应的 生态优化策略,以期对城市中心区公共空间生态设计作出初步探讨,改善中心区的生态环境。 关键词:城市中心区,公共空间,生态设计 中图分类号:TU984.1 13 文献标识码:A 1 城市中心区公共空间生态设计研究背景概述 1)生态设施与城市功能设施缺乏立体整合,公共空间复合利 1)城市中心区公共空间生态优化的诉求。当今社会,在快速 用率不高。中心区的土地资源一般较为紧缺,但许多城市的公共 的城市化进程中,城市中心区公共空间的建设与生态环境的关系 空间设计并未考虑立体复合设计,多为老式的摊大饼模式。公共 日渐疏离。在“消费主义”大行其道的今天,人们在建设过程中强 空间与周边建筑的复合使用、立体整合鲜有问津。在中国,很少 调城市中心区公共空间的商业价值,其生态作用往往被忽视,导 有设计能够做到将多个标高层面的绿色生态设施(空中花园、覆 致城市中心区生态环境日渐恶化。在商业利益的挤压下,中心区 土建筑、下沉广场等)与功能设施相结合。最终导致功能空间与 公共空间的“公共性”与“生态性”正在逐步消失。伴随着全球性 绿化空间各自为政,缺乏有机联系,难以形成良好的生态效果。 的生态问题日益尖锐,“低碳城市”理念相应而生,中心区公共空 2)街道空间立体设计不足,交通压力大,无法为公共空间提 间开始提出更高的可持续良性发展诉求,而生态设计正是迎合这 供低碳支持。街道是公共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我国许多城 一发展诉求的重要手段。 市中心区都呈现交通拥挤,秩序混乱的状况,使得这些地区的生 2)城市中心区公共空间生态设计的概念界定。城市中心区 态建设寸步难行。究其原因,多是因为街道空间系统立体设计不 公共空间,即位于城市结构的核心地区,具有公共价值的城市空 足,导致人车混行,交通出行方式单一。公共交通先行的TOD设 间。它能够为中心区的市民提供公共交往活动,具有一定的停留 计模式,在我国现有的城市中心区规划中应用较少,这就导致私 性、参与性。那么什么是生态设计,俞孔坚曾在《景观与城市的生 家车数量过多,其尾气排放进一步增大了城市中心区的生态压 态设计:概念与原理》一文中,给出生态设计的理论界定:任何与 力。只有解决交通问题,才能为低碳策略的施行准备必要条件, 生态过程相协调,使其对环境的破坏影响程度达到最小的设计形 预留充足的空间。 式都称为生态设计。生态设计实际就是设计过程对自然环境的 3)过分追求经济利益与功能扩张,忽视绿地建设。由于盲目 有效适应及整合。 追求经济效益,过分强调城市功能的完善和扩张,城市中心区的 3)城市中心区公共空间生态设计研究的理论基础。近年来, 开发建设往往忽视生态容量,导致建筑密度过大,绿化空间过少, 作为生态学研究的重要分支,城市生态学的研究已全面展开。城 生态环境恶化的消极局面。同时,因为各地政府极为看重寸土寸 市生态学强调城市是一个自然一人工复合的有机系统,将人与其 金的中心区的商业价值,而不能带来直接经济利益的生态绿地往 生活的环境视为一个整体来考察。城市生态学站在可持续发展 往被城市管理者忽略,这也导致城市中心区的生态建设缺乏必要 的高度去审视城市,认为只有达到自然、经济、社会的和谐共处才 的政策支持。 是良好的城市运行模式。它被认为是解决城市生态问题的一种 4)绿地建设较为盲目,缺乏科学指引。首先,一些地方缺乏 有效思维方式。因此,城市生态学将作为本次研究的理论基础, 对城市生态格局的宏观把控,忽略中心区与城市总体生态空间格 笔者将站在城市生态学的理论视角对城市中心区公共空间存在 局的联系。中心区绿地建设没有与上级绿地规划充分衔接,与周 的生态问题进行分析和探讨,建立中心区公共空间生态设计概念 边生态斑块缺乏联系,使其成为生态孤岛。其次,绿地建设流于 框架,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的生态优化策略。 形式,其真实的生态效益往往被忽略。虽然很多城市建设了巨型 2我国城市中心区公共空间现状特点及问题分析 绿化广场,但由于植物配置缺乏科学性、合理性,最终的生态效益 The integrated renovation case of existing industrial plants★ YANG Xiao ̄ing。 PING Jie-jing。HE Tian-hal。 (1. ̄anyan Technologies Limited Company by.s 0re,Be ng 100000,China; 2.Shanghai Jianke Structure New Technology Engineering Limited Company,Shanghai 200023,China) Abstract:Taking the comprehensive upgrading and renovation comprehensive office building of Shanghai an export processing zone abandoned industiral park as an example,this paper respectively discussed the external landscape,traffic,facade renovation,interior space,lighting reno— vation,structure reinforcement,additional layer modiifcation,HVAC renovation and other measures,made its transformation into a green,envi— ronmental protection,comfortable garden style ofifce park,achieved expected renovation effect. Key words:industiral construction,upgrading and renovation,integrated office,interior muhilayer technology 收稿日期:2014—05—30 作者简介:王健(1969-),男,高级规划师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