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儿科学(第一章到第七章)考试重点

来源:华佗健康网
小儿年龄分期

小儿年龄分期及各期特点: 胎儿期40w、新生儿期28d(是小儿死亡率最高的时期,占婴儿死亡的1/3~1/2)、婴儿期<1y(是生长发育最快的阶段)、幼儿期1~3y(是最容易遭受意外伤害的时期)、学龄前期3~6/7y、学龄期6~7y、青春期10~20y(儿童的体格生长再次加速,出现第二次高峰,同时生殖系统的发育也加速并成熟)。

生长发育

1.生长发育的一般规律?

①由上到下:先抬头、后抬胸,再会坐、立、行

②由近到远:从臂到手,从推到脚的活动

③从粗到细:从全掌抓握到手指拾取

④由简单到复杂:先画直线后画圈、图形

⑤由低级到高级:先会看、听、感觉事物,认识事物,发展到有记忆、思维、分析、判断

影响生长发育的因素 1.遗传因素

2.环境因素:营养、疾病、母亲情况、家庭和社会情况

体格生长

出生到青春期的体格生长规律: (1).体重的增长:

出生后3~12月体重=(月龄+10)/2

出生后2~12岁体重=年龄(岁)×2+8

(2).身材的生长:

2~12岁身高估计=年龄×7cm+75cm

(3).头围的增长:

头围过小常提示脑发育不良,小头畸形;头围增长过速往往提示脑积水。

(4).胸围的增长 (5).上臂围的增长

(6).皮下脂肪:0.8~0.4cm轻度、<0.4中度、皮下脂肪消失重度营养不良。

(7).身体比例与匀称性: 1/2—1/3—1/4—1/8

♀:<8岁性早熟>14岁性发育延迟

♂:<9岁性早熟>16岁性发育延迟

2.骨骼的发育 囟门

前囟:出生时1.5~2cm,12~

18个月闭合。

声;5~6个月发单音认识母亲及后囟:6~8周闭合;颅骨骨缝3~生熟人;7~8个月发双重音;94个月闭合。 个月懂再见;10~11个月模仿成脊柱的发育:

人动作;1~1.5岁能说出物品及3个月抬头颈椎前凸;6个月会坐自己的名字,2岁用简单语句表达胸椎后凸;1岁会走腰椎前凸。 需要。结:语言理解关键期:1-24长骨骨化中心的发育

摄左手X线片。头状骨、钩骨3个水电解质平衡失调

月左右出现;10岁出齐,共10个;1.脱水程度根据累计损失量分三2~9岁腕部骨化中心数目约为小度:

儿岁数 1 。 ①轻度脱水:3%-5%体重相当于3.牙齿的发育

30-50ml/kg体液的减少 ②中度脱水:5%-10%体重相当于乳牙多于生后6~8个月萌出,最早4个月,12个月未出牙可视为50-100ml/kg体液的减少

异常。乳牙20个,2~2.5岁出齐。③重度脱水:10%以上体重相当2岁内乳牙数为月龄减4~6。 于100-120ml/kg体液减少 2.脱水性质: 恒牙的骨化从新生儿时开始;6①低渗性脱水:

岁萌出第一磨牙。 血钠<130mmol/L脱水症状严重4.神经心理发育 (1)神经系统发育

易休克

①婴儿时脑重已达成人脑重25%②等渗性脱水:(最常见)

左右,脑细胞数目与成人接近,血钠130-150mmol/L,常见于急但轴突树突较短。出生后脑重增性腹泻、大量呕吐 加主要是脑细胞体积增大和树突③高渗性脱水:

的增多、加长,以及神经髓鞘的血钠>150mmol/L大多为医源因形成和发育

素,高热、奶方错配、肾源性尿②脊髓下端胎儿期在第二腰椎崩

下缘,4岁时上升到第1腰椎,腰穿时要注意

③握持反射于3月时消失,3~4月前婴儿肌张力较高,凯尔尼格征可阳性,2岁以下儿童巴宾斯基征阳性亦可为生理现象。 (2)感知的发育

①新生儿已有视觉感应功能,瞳孔有对光反应,但只能看清3.【脱水的临床表现】 15~20cm内的事物;2月开始有4.【低钾血症的病因】

头眼协调,3~5喜看手,头眼协①钾的摄入量不足②消化道丢失调较好,6~7月岁上下移动物体过多③肾脏排出过多④钾在体内垂直运动(深度视觉发育),8~9分布异常⑤各种原因的碱中毒 月出现深度视觉,能看小物体,65.当血钾<3mmol/L出现症状:①岁深度视觉充分发育。结:视觉神经肌肉兴奋性降低②心血管:发育的关键时期:3月-6岁

心律失常、心肌收缩力降低、甚②出生时鼓室无空气,听力差,至心力衰竭;心电图表现;T波低生后3-7日听觉已相当良好

宽,出现U波,QT间期延长,T波③出生时味觉、嗅觉发育已很完倒臵,ST段下降③肾损害

善,4~6月对食物味道改变已很6.补钾速度应小于每小时敏感,为味觉发育的关键期,此0.3mmol/kg,浓度小于期添加副食,断奶,12个月左右40mmol/L(0.3%),常伴有低血可完全断奶

氯故采用氯化钾液补充 (3)运动功能的发育:2月抬头、7.低Ca/Mg血症

4月握持、6月坐、7月翻身、8月爬、9月站、1岁走、2岁跳、3岁跑

(4)语言的发育:语言发育三部曲:发育、理解、表达。2月发喉①原因:进食少、小肠吸收不良、音;3~4个月咿呀发音并能笑出

腹泻、佝偻病

②临床表现:震颤、手足抽搐、

惊厥、多在补液后出现。若补Ca占32~35%

后抽搐不缓解注意低Mg ⑥婴儿RNI=95kcal/(kg·d) 8.代谢性酸中毒

3.宏量营养素

①糖类:为供能的主要来源,不足婴儿低血糖惊厥 ②脂类:必需脂肪酸:亚油酸(最重要)、亚麻酸。功能:细胞膜功轻度:症状不明显仅呼吸稍快 能、基因表达、防治心脑血管疾重度:精神不振,烦躁不安,嗜病和生长发育有重要作用。来源:睡昏迷,呼气有酮味,口唇樱红,主要来源于植物 恶心、呕吐

③蛋白质:除成人的8种必需氨基9.治疗脑性失盐综合征:酸外,组氨酸也是婴儿的必需氨3%NaCl;去钾维持液:(G〃S:基酸。乳类和蛋类蛋白质具有最NaCl=4:1),去钾维持液适合构成人体蛋白质的氨基酸配+0.12%NaCl为生理维持液 比,其生理价值最高。1岁以内婴10液体疗法: 儿RNI为1.5~3g/(kg·d),优质蛋(1)第一天补液

白应占50%以上。

①总量:包括补充累积损失量、为保证儿童生长需要,应首先保继续损失量和生理需要量

证能量供给,其次是蛋白质。

4.微量营养素

①常量元素:大于体重0.01%,常量元素中钙的问题最多,婴儿期钙的沉积高过生命的任何时期,乳②溶液种类:根据脱水性质(等类是钙的最好来源。

渗、低渗、高渗)选用

钙的AI:母乳婴儿300ng,牛乳婴

儿500mg,幼儿600mg。

②微量元素:铁、碘、锌缺乏症是全球最常③原则:先快后慢、先浓后淡、见的微量元素

见尿补钾、抽搐补钙。

缺乏症

注:三定:补液总量、补液种类、③维生素:对儿童说维生素A、补液速度

B1、C、D是最容易缺乏的维生素 (2)第二天补液

5.其他膳食成分:

继续丢失量和生理维持量

①膳食纤维:不能供能②水:婴营养和营养障碍疾病

儿新陈代谢旺盛,水的需要量相1.膳食参考摄入量包括四项:平对较多。年龄越小需水量越多。 均需要量EAR、推荐摄入量RNI、6.生后几个月小肠上皮渗透性适宜摄入量AI、可耐受最高摄入高,利于母乳免疫球蛋白吸收的量UL

同时也容易产生过敏或肠道感2.儿童代谢

染,因此对婴儿,特别是新生儿,①基础代谢率BMR:婴幼儿基础事物的蛋白质应有一定的限制。代谢所需能量占总能量的50%,10~6个月婴儿食物中的糖类主要岁以内婴儿约需55kcal/(kg.d) 是乳糖胰淀粉酶发育差,两岁才②食物特殊动力作用(TEF):蛋达成人水平,故出生后几月消化白质、脂肪和碳水化合物,可分淀粉能力差,不宜过早添加淀粉别使代谢增加30%,4%和6%。婴类食物

儿此项能量所需占总能量7~7.与进食技能有关的发育

8%。

①婴儿对能量密度高和感官好的③活动所需:婴儿每日所需15~食物易于接受,一旦对能量味觉20kcal/kg

的指示被开启后再调节摄入是很④婴幼儿这部分损失约占进食食困难的,可能是肥胖发生的原因物量的10%

之一

⑤生长所需:儿童特有,与生长②新生儿至3~4个月婴儿挤压反速度成正比,随年龄增长减少,

射生理意义防止吞入固体食物到气管发生窒息

婴儿喂养方法

1.母乳喂养的优点:

人乳是满足婴儿心理和生理发育的天然最好食物,对婴儿健康生长发育有不可替代作用

①营养丰富:易于消化吸收,白蛋白多,不饱和脂肪酸多,乳糖多,微量元素较多,铁吸收率高,钙磷比例适宜。

②生物作用:缓冲力小、含不可替代的免疫成分、生长调节因子 ③其他:经济、方便、温度适宜、 利于婴儿心理健康 2.人乳的成分变化: ①各期人乳成分:

初乳:一般指产后4~5天内的乳汁:含球蛋白多,含脂肪较少。 过渡乳:是产后5~14天的乳汁:含脂肪最高

成熟乳:为第14天后的乳汁 ②哺乳过程乳汁成分的变化: 第一部分:分泌的乳汁脂肪低二蛋白质高

第二部分:乳汁脂肪含量逐渐增加蛋白质含量逐渐降低

第三部分:乳汁中脂肪含量最高 ③乳量:正常乳母泌乳量随时间逐渐增加,成熟乳量可达

700-1000ml,一般6个月乳母泌乳量与乳汁营养成分逐渐下降。 3.卫生部建议生后6个月完全接受母乳喂养。吸吮是主要条件刺激,应尽早开奶(产后10分钟~2小时),尽早开奶可减轻婴儿生理性黄疸,促进胎粪的排除。每次哺乳应让母乳排空

4.不宜哺乳的情况:母亲感染HIV、患有严重疾病(慢性肾炎、糖尿病、恶性肿瘤、精神病、癫痫、心功能不全等)。注:乳母急性传染病,乳汁要消毒,乙肝患者非哺乳禁忌症,母亲感染结核,无临床症状可继续哺乳

5.人工喂养:牛乳为最常用者 (1)牛乳喂养的特点:

①乳糖含量低,利于大肠杆菌生长,易患消化道疾病②宏量营养素比例不当③肾负荷重④缺乏免疫因子,牛乳缺乏免疫因子是与人乳最大的区别 (2)牛乳的改造:

①配方奶粉:是以牛乳为基础的改造奶制品是宏量营养素尽量接近人乳(降低酪蛋白、无机盐,添加乳糖、乳清蛋白、不饱和脂肪酸、乳糖强化一些必须的微量营养素如:核苷酸、维生素A、D,

β胡萝卜素、微量元素铁、锌) ②全牛乳的家庭改造:加热、加糖(不是为了增加甜味、能量,而是为了改变牛乳中宏量营养素比例,利于吸收,软化大便,一般每100ml牛奶加糖5-8g,过多过少均不好)

③加水:降低牛奶矿物质、蛋白质浓度,减轻婴儿消化道、肾负荷<2w(2:1)→3:1--4:1→1m(全奶)

6.加辅食最佳时期4-6个月,此期仍应保证600-800ml乳类,为婴儿营养主要来源

7.婴儿期易出现的问题: ①溢乳:解剖生理特点使6个月内的小婴儿常常出现胃食管反流 ②食物引入时间和方法不当 ③能量及营养素摄入不足

④进餐频繁:一般安排婴儿婴儿一日6餐有利于形成饥饿的生物循环

⑤喂养困难

营养性维生素D缺乏 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

1.概念是由于儿童体内维生素D不足使钙、磷代谢紊乱,产生的一种以骨骼病变为特征的全身慢性营养缺乏性疾病。 2.代谢:

3.来源:①母体-胎儿的转运②食物中的维生素D③皮肤的光照合成(主要来源) 4.病因:①围生期维生素D不足②日照不足③生长速度快,需要增加(一岁左右常见)④食物中补充维生素D不足⑤疾病影响 5.临床表现:①初期(早期):神经兴奋性增高,易激惹、烦闹②活动期(激期):骨骼改变,乒乓头、囟门大、出牙晚、方颅、鸡胸、漏斗胸、下肢畸形、病理性骨折、骨盆畸形③患儿临床状减轻至消失。血清钙磷数天内恢复,碱性磷酸酶4~6周恢复,X线表现2~3周后恢复④后遗症期:多见于3岁以后小儿。遗留骨骼畸形。

6.诊断:金标准——血生化、骨骼X线检查

7.治疗:①一般治疗:多晒太阳,合理喂养,避免负重,防止并发症②药物治疗:初期,口服维生

素D3 5千-1万iu/d×1月 激期,口服1万-2万iu/d×1月 其他,钙剂、蛋白质、维生素A、B、C③矫形:严重影响心肺功能及行走的,4岁后行矫形术

8.预防:自出生2周后即应补充维生素D,维生素D每日生理需要量为400~800ⅠU

维生素缺乏性手足抽搐

1.概念:由于维生素D缺乏,甲状旁腺功能低下,导致血清钙降低,引起神经肌肉兴奋性增高,表现为惊厥、手足搐搦及喉痉挛。 多见于婴幼儿,特别是6个月以下的小婴儿(2-6个月)

2.机制:VitD缺乏时,血钙下降而甲状旁腺不能代偿性分泌增加;血钙继续降低,当总血钙低于1.75-1.8mmol/L(<7-7.5mg/dl),或离子钙低于1.0mmol/L4mg/dl时可引起神经肌肉兴奋性增加,出现抽搐。 VitD缺乏的早期甲状旁腺急剧代偿分泌增加,以维持血钙正常;当VitD继续缺乏,甲状旁腺功能反应过度而疲惫,以致出现血钙降低。 3.临床表现:主要为惊厥(最常见)、手足搐搦、喉痉挛(最严重) ①隐匿型:面神经征、腓反射、

陶瑟征②典型发作:惊厥、手足搐搦、喉痉挛

4.治疗:①急救处理:氧的吸入,惊厥

期应立即吸氧;迅速控制惊厥和喉痉挛,水合氯醛或地西泮②.钙剂治疗③维生素D治疗

新生儿与新生儿疾病 一、概述 1.围生期:自妊娠28周至出生后7天

2.新生儿分类

(1)据胎龄分类:

①足月儿:指胎龄≥37周至<42周(259~293天)的新生儿②早产儿:指胎龄<37周(259天)的新生儿③过期产儿:指胎龄≥42周(294天)的新生儿 (2)据体重分类:

①低出生体重LBW:BW<2500g②正常出生体重NBW:2500g≥BW≤4000g③巨大儿BW>4000g

(3)体重和胎龄关系分类:①小于胎龄儿:BW在同胎龄儿平均出生体重第10百分位以下②适于胎龄儿:BW在同胎龄儿平均出生体

重第10百分位至第90百分位之

间③大于胎龄儿:在同胎龄儿平均出生体重第90百分位以上 (4)出生后周龄分类: ①早期新生儿:出生后一周以内,其发病率和死亡率在整个新生儿期最高,需要加强监护和护理②晚期新生儿:出生后第2周到第4周末的新生儿。

二、正常足月儿和早产儿的特点和护理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