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碱安全管理实施细则
液碱安全管理实施细则
1 目的
规范液碱采购、运输、取样、接卸、储存、使用等环节的安全管理,防止发生人员伤害、设备腐蚀、财产损失和环境污染。
2 适用范围
公司及其所属各单位、部门和为公司服务的承包商。
3 编制依据
《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办法》,(2019),公司
4 职责分工
4.1
公司领导
a) 依据公司实际情况与其他要求对本实施细则的持续改进提出要求,提供指
导;
b) 管理评审时须审核本实施细则的执行情况。
4.2
质量健康安全环保部
a) 组织制定、管理和维护本细则;
b) 指导、协助单位、部门开展本细则的培训,在公司范围内分享、推广实施
本细则的最佳实践;
c) 组织对本细则的执行情况实施审核,提出持续改进的建议。
4.3
储存/使用单位、部门
a) 执行本细则的管理要求,并提出改进建议;
b) 对员工及进入辖区作业的承包商培训,提高辩识及预防液碱危害的能力;
c) 负责液碱的接卸、使用和储存管理;
d) 开展工作危害分析,确定作业现场危害因素,制定并落实安全措施;
e) 编制检修安全作业方案,制定安全措施和应急措施,实施作业前安全培训;
f) 对从事液碱设备检修的人员进行本细则的培训。
4.4
分析化验中心
a) 执行本细则的管理要求,并提出改进建议;
b) 执行取样操作规程。
4.5
员工
a) 执行本细则的管理要求,并提出改进建议;
b) 执行操作规程,加强巡回检查,保证设备的安全运行,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并报告单位、部门;
c) 办理相关工艺、检修作业票证,落实、完善安全措施;
d) 掌握应急措施及应急救援方法。
5 工作程序
5.1
一般管理要求
5.1.1 液碱作业人员上岗前,必须接受培训,考核合格,方能独立上岗。
5.1.2 液碱作业员工必须进行岗位风险辨识,风险辨识应考虑但不限于以下内
容:
a) 作业过程中渗漏和泄漏的潜在危险分析和控制措施;
b) 作业人员的工作习惯、经验及技能;
c) 临近的其它作业和人员及周围环境的影响;
d) 系统内外运行稳定性状况;
e) 系统设备、设施的安全性对安全生产过程的影响。
5.1.3 液碱接卸、储存、使用等作业场所必须按照相关的规定,配备安全防护设
施。
5.1.4 作业前必须正确穿戴齐全的防护用品,防护用品包括但不限于:安全帽或
头盔、护目镜、防酸碱工作服、防酸碱手套、防酸碱胶鞋。
5.1.5 液碱作业场所危险标识
5.1.5.1 储存场所应按照相关规定制定醒目标识,应考虑但不限于以下内容:
a) 性状及其特征;
b) 现场急救;
c) 应急响应措施及注意事项;
d) 防护措施;
e) 应急响应电话。
5.1.5.2 作业场所应划定危险区域。
5.1.6 发现液碱泄漏时,必须立即处置、报告并做好记录,处置过程中设置临时
警示标志。
5.2
采购运输
5.2.1 液碱采购必须选择有资质的供应商和运输单位。
5.2.2 购买时应要求供应商提供液碱安全技术说明书和安全标签。
5.3
接卸
5.3.1 接卸人员应引导车辆停在合适位置,待车辆停稳后,固定车轮,并要求汽
车驾驶员和押运员离开驾驶室,在接卸的过程中不得返回驾驶室。
5.3.2 液碱接卸人员接卸前应检查车辆安全措施执行情况,检查内容包括但不限
于:
a) 运输车辆是否具有危险品运输许可证;
b) 汽车驾驶员和押运员是否取得上岗资格证;
c) 押运员劳保用品配备是否符合要求。
5.3.3 发现不符合要求时作业人员应立即通知采办部门处理,符合要求方可接卸
液碱。
5.3.4 对液碱进行取样时,分析化验中心人员应穿戴好相应的劳保护品进行取
样。
5.3.5 液碱接卸岗位人员按操作规程对卸液碱车辆至液碱罐系统及液碱泵进行
检查,确认后方可通知接卸业碱,并做好记录。
5.3.6 运输车辆有自卸设施的,卸碱时必须用专用的接卸口进行连接,由接卸人
员进行检查、监督。
5.3.7 接卸过程中,接卸人员应坚守现场监控液碱罐的液位并阻止无关人员进入
现场。
5.3.8 卸碱完毕后,接卸人员应及时清理接口处遗留的液碱。
5.4
储存
5.4.1 液碱储存区操作人员应每小时巡检一次。
5.4.2 储存部门应每月进行至少一次的安全检查。
5.5
使用
5.5.1 使用液碱时应执行岗位操作规程。
5.5.2 使用液碱后的废液用污水泵输送至污水处理站。
5.6
检修
5.6.1 进行维修作业时,应办理设备检修安全作业证,并经作业批准人签字确认
无误,方可开展检修作业。
5.6.2 设备检修前,应进行液碱置换与清洗。
5.7
应急处理
发生液碱泄漏时,应及时启动现场处置方案或综合应急预案。
6 附则
6.1 本细则由公司质量健康安全环保部负责解释。
6.2 本细则自发布之日起执行。
【正文结束】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