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方剂学期中考试题

来源:华佗健康网


昆明商贸信息学校2009—2010学年上(下)学期

《 方剂学》期中 考试试卷B卷

考试形式:闭 卷 考试时间 :120分钟 试卷总分 :100分 出卷教师:鲁学富 学生姓名: 专业班级:

题号 得分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总分 一、名词解释:(3×5=10,共15分)

1、 方剂学:方剂学是研究和阐明方剂的配伍规律及临床运用的一门学科;

2、吐法:是指通过涌吐作用,使停留在胸膈、胃脘、等部的痰涎、宿食或毒物从口中吐出

的一种方法;

3、解表药:凡是以解表药为主组成,具有发汗、解肌、透疹等作用,治疗表证的方剂称为

解表剂;

二、判断题: (2×5=10,共10分)

1、麻黄汤可以用于外感风寒表虚证之恶寒发热、有汗,脉浮。( 错 ) 2、煎煮汤剂我们一般用铁等金属容器。( 错 ) 3、安神药一般在睡醒后服用。( 错 )

4、清法一般适用于里寒证及各种虚证。( 错 ) 5、三阳和病的代表方剂是柴葛解肌汤。( 对 )

三、单项选择题 :(2×20=40,共40分)

1、九味羌活汤的功用是( B )

A、散寒解表,祛风除湿 B、发汗祛湿,兼清里热

1

C、宣肺散寒,除湿止痛 D、散寒除湿,通痹止痛 2.、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中,麻黄与石膏用量的比例是( D )。 A、麻黄用量是石膏的4倍 B、麻黄用量与石膏相等 C、麻黄用量是石膏的2倍 D、石膏用量是麻黄的5倍

3、症见恶风发热,汗出头痛,鼻鸣干呕,苔白不渴,脉浮缓或浮弱,应用( B )。 A.麻黄汤 B、桂枝汤 C、九味羌活汤 D、小青龙汤 4、组方体现“分经论治”基本结构的是( D )。 A、小青龙汤 B、止嗽散 C、败毒散 D、九味羌活汤 5、下列药物,不是九味羌活汤组成部分的是( B )。 A、黄芩、甘草 B、当归、陈皮 C、苍术、细辛 D、防风、川芎 6、银翘散和桑菊饮中均含有的药物是( C )

A、连翘、杏仁、桔梗 B、金银花、薄荷、芦根 C、连翘、薄荷、芦根 D、苦杏仁、甘草、芦根 7、“辛凉轻剂”指的是( A )。 A、桑菊饮 B、银翘散 C、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 D、败毒散 8、温脾汤的功用是( D )。

A、温脾暖胃,化湿和中 B、温里散寒,通便止痛 C、泻结通便,散寒救逆 D、温补脾阳,攻下冷积 9、十枣汤的功用是( D )。

A、补气健脾 B、补益气血 C、养血润澡 D、攻逐水饮 10、大承气汤的组成药物除大黄外,其余的是( B ) A、芒硝、厚朴、甘草 B、芒硝、厚朴、枳实 C、芒硝、桃仁、芍药 D、芒硝、桃仁、甘草 11、小柴胡汤的组成是( D )。

A、柴胡、黄芩、黄芪、半夏、生姜、大枣、甘草 B、柴胡、黄连、甘草、党参、大枣、半夏、生姜 C、柴胡、党参、半夏、甘草、干姜、枳实、黄芩 D、柴胡、黄芩、生姜、甘草、半夏、人参、大枣

2

12.心下痞,但满而不痛,或呕吐,肠鸣下利,舌苔腻而微黄应选用的方剂是( D )。 A、四逆散 B、葛根黄芩黄连汤 C、痛泻要方 D、半夏泻心汤 13、甘草、枳实、柴胡、芍药组成的方剂是( A )。 A、四逆散 B、痛泻药方 C、四逆汤 D、逍遥散 14、逍遥散不包括的药物是( D )。

A、甘草、当归 B、茯苓白、白芍药 C、白术、柴胡 D、当归、牡丹皮 15、不属于佐药的作用是( D )。

A、配合君、臣药以加强治疗作用 B、直接治疗次要兼症 C、消除或减弱君、臣药的毒性,或制约其峻烈之性 D、引导诸药至病所的药物; 16、汤剂的特点是( A )。

A、吸收较快,能迅速发挥药效,特别是便于根据病情的变化而随证加减,适用于病证较重

或病情不稳定的患者

B、制备方法简便、吸收较快、节省药材、性质较稳定、不易变质、便于服用与携带 C、体积小、含量高、便于服用、口味甜美

D、吸收较慢,药效持久,节省药材,体积较小,便于携带与服用 17、可以实用汗法的病症是( A )。

A、外感表证 B、肝脾不和 C、饮食积滞 D、肠燥便秘 18、我国最古老的方书是( A )

A、《五十二病方》 B、《伤寒杂病论》 C、《神农本草经》 D、《黄帝内经》 19、我国历史上第一部由政府组织编制的成药典是(B ) A、《普济方》 B、《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C、《千金方》 D、《证类本草》 20、我国历史上最大的方书是( A )

A、《普济方》 B、《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C、《千金方》 D、《证类本草》

四、填空题:(1×15=15, 共15分)

1、解表剂可分为 辛凉解表剂 、 辛温解表剂 及 扶正解表剂 ; 2、泻下剂可分为 寒下剂 、 温下剂 及 润下剂 ;

3

3、医门八法包括 汗 、 吐 、 下 、 和 、 温 、 消 、 补 及 清 ;

4、麻黄汤的主治病症是 外感风寒表实证 ;

五、简答及病案题:(第一题8分,第二题12分,共计20 分)

1、试比较小青龙汤和大青龙汤的异同;

答:(1)同:A、均为辛温解表剂;B、都用了麻黄、桂枝、甘草三药;C、都适用于寒邪

束表,表实无汗;

(2)异:A、大青龙汤还用了杏仁、生姜、大枣且麻黄桂枝用量较重,发汗之力强,

同时配石膏清热泻火除烦。适用于外感风寒郁而化热者。

B、小青龙汤中麻黄桂枝用量较小,且有芍药制其发汗,故发汗之力较弱,

同时配伍干姜、半夏、细辛、五味子温化水饮,降逆平喘。适用于外寒里饮证。

2、 金某,男,28岁。初诊:2009年10月1日。主诉:患者于三天前突然恶寒发热、咳嗽。

西医诊断为上呼吸道感染。予抗感染治疗,但病员仍高热,应邀中医会诊。诊查:体温39度,形寒发热,口微渴,汗出、咽喉疼痛。脉浮数。舌尖红苔薄白。应用我们所学过的知识,提出治法,并开出处方。 答:本病属于外感风热表证; (1) 治法:辛凉透表、清热解毒; (2) 方药:银翘散

薄荷 18g 淡豆豉15g 荆芥12g 金银花30g 连翘30g 竹叶12g 桔梗18g 牛蒡子18g 甘草15g

(3)用法:以新鲜芦根煎汤代水煎服;

4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