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万亩 GAP 中药材基地实施方案
一、项目提出的必然性及依据 1、发展中药产业化的意义
中药是我国劳动人民总结几千年医疗保健事业成功经验的结晶,同时在国际医学领域中也享有较高声誉,特别在当今回归自然的呼声中,中药在医药、保健等方面尤其显得重要。贵州省天然药物资源十分丰富,是全国第四大中药材产区。而且遵义市又是贵州省的主要名贵中药材产地,主要有杜仲、厚朴、黄柏、天麻、吴茱萸、半夏、天冬、五倍子等名贵中药材。大力发展遵义药业,对推进遵义市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三化”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
2、中药发展与人类生存有着重要的联系
人类病种的变化和人类亚健康群体的出现以及防病代替治病的观念不断提高,使人们越来越重视中医药的发展;人们对化学药品毒副作用的深入认识和对健康要求的不断提高,在西方发达国家也开始加深对中医药的了解,并从立法上认可中药食品添加剂和植物保健品。如德国每年平均有150万患者接受中医药治疗,专用支出达6亿马克,占德国医疗保险支出的33%;而英国是目前欧洲最大的中药材消费与集散市场,年贸易额达数十亿欧元。因此研究开发现代中药是使我国中药合法进入国际市场,提高产品竞争力,扩大市场份额,为人类健康服务。因而中药的发展与人类的生存有着必然的联系。只要有人类存在,就必须发展中药产业。
3、家诚药业的发展思路
1
(1)指导思想: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抢抓西部大开发战略和“国家中药现代化科技产业(贵州)基地”建设的机遇,按遵义市“十五”规划目标,解放思想、开拓进取、明确重点、突出特色、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资源优势为依托、以经济效益为中心、以科技创新为动力、以名牌产品为龙头,加快建立具有遵义特色的中国现代化药业科技产业。 (2)技术创新:随着中药在国际国内的发展,家诚药业利用现代中药先进萃取技术,进行工艺技术创新,提高中药的有效成份和含量。利用分子分散技术,进行剂型创新,使中药实现体积小、剂量小、毒副作用小和高效、速效、长效等三小三效以及服用方便的功能。彻底改变人们对传统中药丸、散、膏、丹的傻、大、粗观念,努力树立现代中药的全新形象,力争进入国际医药主流市场。 二、中药材开发的产业化政策
1、我国很重视中药材的生产和发展,为规范中药材生产,保证中药材质量,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于2002年6月1日专门发布了《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简称(GAP),《规范》中对药材产地生态环境、中药材种质和繁殖材料、中药材栽培与养殖管理、中药材采收与初加工、中药材包装运输贮藏等问题作了明确而详细的规定。《规范》还要求中药材生产企业要设立质量管理部门,负责中药材生产全过程的监督管理和质量控制。
2、国家经贸委医药科技“十五”计划和2015年发展规划中把“中药农业”、“中间提取”、“中药工程”列为“十五”期间的重要任务。
3、国家计委启动的“现代中药产业化”工程中,中药标准提取物产
2
业化是重点支持项目,鼓励开发源于中药的、以国际市场为目标的提取物产品,以带动解决生产技术、装备水平与质量控制能力的提高,引导这一新兴产业快速健康的发展。
4、遵义市委、市政府领导重视药业发展,专门成立了组织机构“遵义市药业产业化经营办公室”,为支持药业建设打下坚实基础,有专人负责此项工作。遵义市政府今年三月出台了“关于大力培育主导产业,推进农业产业化的意见”,把药业列为推动遵义市农村经济增长的三大主导产业之一。要求“通过5年的努力,力争全市药业销售达到18亿元以上,建立符合GAP标准,优质无公害、具有遵义特色和一定规模的中药材生产基地”。
5、市财政局每年从支农资金调集1000万元作农业产业化专项资金(包括畜牧、竹业、中药材三大产业),其中600万元用于扶持三大产业的基地建设。财政扶持资金400万元主要用于符合条件的加工企业的贷款贴息,扶持条件:必须是年销售收入在500万元以上的规模企业。年纳税额50万以上的企业。
上述政策的出台,都是对药业企业发展、中药材基地建设的优惠政策,将大力调动企业开发中药材产业的积极性。 三、家诚药业中间体提取的优势 1、家诚药业的创办及发展历程
贵州家诚药业有限责任公司创办于1996年,公司总部位于国家星火技术密集区中心,经过6年艰苦创业,今天的家诚药业公司已发展成为一家集医药、科研、贸易、中药材种植为一体的规范化、集团化的优秀民营
3
企业。
公司于1999年开始,总投资1.2亿元,在遵义县南白镇国家级新技术开发区内建立了占地147亩,严格按照国际GMP认证标准建立“家诚药业工业园”,主厂房3万余平方米,科研楼、原料仓库、后勤系统等几千平方米。主厂房内设备齐全,包括①前处理车间。②滴丸生产线。③冲剂生产线。④片剂生产线。⑤胶囊生产线。⑥全套提取设备及蒸发、浓缩、回收装置(大孔树脂吸附)。⑦机修设备及烘干,去离子水机组及活动冷库。⑧化验、检测中心(包括气相色谱仪,高效相色谱仪等数十套仪器设备)。技术装备水平居全国前列。 2、家诚药业的生产规模及产量
根据投资规模,年处理中药材和中间体提取6万吨以上,年产片剂20万片,胶囊剂15亿粒,颗粒剂5000万袋,丸剂1亿盒,设计年产值可达30亿元以上,其中中间体提取年产值可达20亿元。2001年公司产值已达到1.4亿元,在贵州医药行业居前列。 3、家诚药业的人员保障及优良产品
(1)家诚药业有员工1000余人,其中:管理人员占5%,工程技术人员占21%,生产、销售人员占74%,大中专以上文化程度的占职工人数的80%。 (2)家诚药业优良的产品有:治疗肝炎疾病的良药“鑫肝乐”胶囊和“肝宝”冲剂;治疗消化道疾病的“泻痢一治愈”胶囊;还有国家级中药四类新药“附桂骨痛”胶囊(治疗骨质增生);四类新药“渴乐宁”颗粒(治疗糖尿病)。另外两个国家级新药“妇女痛经”颗粒和癌症镇痛新药“平痛新”已进入试生产阶段。
4
4、中药材标准提取物生产中心
为使中药材提取物及中成药中间体形成原料化和商品化,按国家“十五”规划要求“在全国建立2—3个大型中药材标准提取物生产中心”,为此,家诚药业公司正在积极申报。
四、为确保家诚药业中间体提取的原料,必须发展25万亩种植基地的总体规划及效益分析
家诚药业实施中药材现代科技种植,必须按照《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简称GAP)要求种植。实施GAP规范,对保证中药材、中药饮片、中成药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㈠、 中药材种子、种苗示范中心建设
标准化中药材基地的建设,受多种因素的制约,最薄弱的环节之一是生产中药材的繁殖材料——种子和种苗,优良纯正的种质资源是制约中药材标准化生产的“瓶颈”。目前,我国还没有专业性的药材种苗基地。因此,家诚药业将种苗基地的建设放在首位,现已开始在遵义县、红花岗区就近镇乡协议合作,建立“药材种苗快繁及药材种植示范中心”,面积300亩,为在“十五”期间家诚药业发展25万亩的基地建设提供优质药材种苗及科技推广示范作用。
具体实施办法如下:
1、按不同药用植物的生物学特性和繁殖材料的强化程度分类进行安排,使种苗基地设置合理化。
2、组织多学科合作,以各科研所为技术依托,以种植标准化中药材为目标,进行中药材的优化和选育,制定不同品种的种子种苗繁育方案,并
5
利用多种繁育技术,如:株选、系选、无性繁殖、组织培养等手段,尽快形成稳定的种源。
3、繁育过程的系统整理和评价,逐步实现种子种苗的标准化、专业化生产。
4、以示范基地为中心,,组织技术人员进行培训,为遵义中药材(GAP)标准种植提供技术人才。
㈡、 25万亩(GAP)种植基地实施形式
中药材基地选址,必须体现“道地性”,同时考虑土壤、气候、水质等重要因素。结合国家“退耕还林”工程及各县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建设“高产、高质、高效”的三高农业化产业。
贵州家诚药业公司,将中药材规范化(GAP)基地建设放在第一位,把生产基地作为企业的第一车间,在项目的实施中,走公司+农户的“订单农业”形式,实行联片种植,与农民签订收购合同。
每个片区不得少于1000亩,由家诚药业公司制订种植的品种、计划面积及收购标准,种植所需资金由农民自行投入(或由公司担保,协助农户申请信用社小额信贷资金)的多种形式渠道来解决。
㈢、 25万亩中药材(GAP)种植基地建设规划 1、建设规划
总规划为25万亩,其中:遵义县10万亩、湄潭县4万亩、桐梓县3万亩、绥阳县3万亩、红花岗区1万亩、凤冈县1万亩、正安县1万亩、道真县5000亩、务川县5000亩、习水县5000亩、赤水市4000亩、仁怀
6
市1000亩。建设年限五年。具体如下:
单位:亩 建设年限 2002年11月—2003年11月 2003年11月—2004年11月 2005年11月—2006年11月 2006年11月—2007年11月 规 模 25000 50000 75000 100000 品种 青蒿、薯蓣、虎杖、天冬、黄精、白芍、石斛、油厚朴、葛根、刺五加、乌豆(草乌) 2、种植品种及规划
①、种植品种以薯蓣(黄姜)、青蒿、虎杖为主,计划发展13万亩,其中:
单位:亩 品种 薯蓣 青蒿 虎杖 合计 面积 60000 60000 40000 160000 规划种植面积 遵义县38000、湄潭20000、红花岗区2000 遵义县35000、桐梓20000、红花岗区5000 遵义县17000、绥阳20000、红花岗区3000 ②、计划发展的其它品种如下
品种 天冬 黄精 葛根 白芍 石斛 油厚朴 刺五加 乌豆(草乌) 合计 面积 5000 10000 3000 20000 10000 15000 15000 12000 90000 单位:亩 规划种植面积 凤冈5000 凤冈5000、湄潭5000 绥阳1000、遵义县2000 湄潭15000、道真2000、遵义县3000 赤水2000、习水3000、正安5000 习水2000、赤水2000、正安5000、桐梓5000、仁怀1000 遵义县3000、绥阳7000、桐梓5000 遵义县2000、绥阳2000、道真3000、务川5000
7
㈣、种植基地各方的责任、权利及义务 1、企业方面
① 、保证各生产环节的技术指导,并组织多学科专业人员,制定科学化、规范化、标准化的生产方案;
② 、计划规定的种植品种,订立产品收购标准,签订产品回收合同; ③、 制订种植品种的中药材质量标准并申报国家标准。 2、基地(种植户)方面
① 、按照规范化生产基地的环境条件,落实栽培面积及品种。 ② 、配合各相关技术人员负责协调基地的建设工作。 ③ 、按家诚药业对产品标准的需求,将各生产环节指标量化。 3、对政府方面的要求
请各县、市、区积极配合并协助公司协调基地选址和品种的区划及种植安排。
㈤、投资估算和资金筹措 1、投资估算
总的种植面积25万亩,总投资1.025亿元,总产值 6.33亿元,其中: ① 、家诚公司重点发展的品种
单位:亩、万元 品种规模 薯蓣(黄姜) 青蒿 虎杖 合计 种植面积 60000 60000 40000 160000 总投入 4200 1200 800 6200 总产值 7500×2季=15000 2500×5年=12500 1500×5年=7500 35000 备注
8
② 、家诚公司发展的其它品种
Ⅰ、油厚朴属木本类药材,因其自身特性,可本着一次投入,永续发展的原则进行经营管理,具体如下:
单位:亩、万元 品种 油厚朴 合计 种植面积 15000 15000 总投入 750 750 总产值 1980 1980 备注
Ⅱ、草本类药材因其种子种苗价格偏高,且田间管理较为严格,对肥料、农药等要求较高所以在投资估算时应充分考虑,具体如下:
品种 天冬 黄精 石斛 白芍 乌豆(草乌) 刺五加 葛根 合计 种植面积 5000 10000 10000 20000 12000 15000 3000 75000 总投入 200 358 350 1000 600 672 120 3300 单位:亩、万元 总产值 备注 2700 1600 1500 16000 2600 2720 3600 30720 2、资金筹措
项目总投资 1.025亿元,其中:
① 、企业自有资金投入建立提取物中心及
标准化种植示范繁育中心: 4000 万元; ② 、向农业发展银行申请贷款项: 4000万元;
9
③ 、基地(种植户)投入: 1320 万元; ④ 、向市财政申请贴息贷款: 750万元;
⑤ 、申请省(市)科技厅(局)“中小企业创新发展基金”: 180 万元。 ㈥、经济效益及社会效益分析 1、经济效益分析
项目完成后,平均每亩每年收入可达800——1000元不等的产值,按最低每亩每年800元计算,每年收益可达:250000亩×800元=2亿元。 税收收入:农业特产税按7%计算,年交纳税金=1400万元。
基地利润(药农收入):按平均亩收入800元计算,去除平均投入200元/亩,去掉应缴纳的税收800×7%=56元。
实际利润:800-200-56=544元/亩。
家诚药业公司加工提取中间体产品产值可达20—30亿元。 如按平均税收10%计算:20亿元×10%=2亿元,增加财政收入。公司利润按最低10%计算:20亿元×10%=2亿元。 2、社会效益
建设25万亩药材基地,可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10万个左右,真正能促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发展农村经济。
10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