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期末考试:古诗阅读专题复习
专题:古诗阅读
五、古诗词鉴赏
阅读下面文本,完成下列各题。 次北固山下 王 湾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1)“次北固山下”中的“次”的意思是____________。 (2)下列有关本诗的叙述有误的一项是( )
A.这首诗是近体诗中的五言绝句,押“ian”韵,其作者王湾是唐代著名诗人。 B.诗歌以对偶句开头,先写“客路”后写“行舟”,字里行间流露出漂泊羁旅之情。 C.颔联通过“一帆悬”之小景呈现出平野开阔、波平浪静之大景,令人称道。 D.从尾联中的“乡书”“归雁”可以看出,本诗表达了作者的旅途思乡之情。
(3)“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历来得到人们的好评,你认为它好在哪里? 【答案】 (1)停驻 A
(3)①透出自然的理趣,形象地写出了夜退日出、冬去春来的变化; ②透出乐观、积极、向上的感情;
③把“日”“春”作为新生的美好事物的象征,使得诗句富有哲理; ④“生”“入”用拟人手法,更有情趣。 【解析】 【解答】
(1)次:旅途中暂时停宿,这里是停驻的意思。
(2)A项,“这首诗是近体诗中的五言绝句,押‘ian’韵”错误,应该是五言律诗,押“an”韵。
(3)这两句诗的意思是:当残夜还未消退之时,一轮红日已从海上升起;当旧年尚未逝去,江上已呈露春意。作者在本联中从炼字着眼,把“日”与“春”作为新生的美好事物的象征,并且用“生”“入”二字使之拟人化。海日生于残夜,将驱尽黑暗;江上景物所表现的“春意”,闯入旧年,将赶走严冬。这两句不仅写景逼真,叙事确切,而且表现出具有普遍意义的生活真理,给人以乐观、积极、向上的艺术鼓舞力量。
五、古诗词鉴赏
阅读下面文本,完成下列各题。 次北固山下 王 湾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1)诗中的“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表达了怎样的人生哲理?
(2)最后两句诗借“乡书”“归雁”抒发了作者_______________的思想感情。 【答案】
(1)在开阔的江面上,一叶孤舟缓缓而行,夜色还未消尽,一轮红日已从江面冉冉升起,朝气蓬勃,令人精神为之一振。旧年未过,江边已是柳色青青,春天的气息扑面而来,眼之所及,生机盎然。
揭示了时序交替,新生力量势不可挡,新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的人生哲理,表达了积极向上的态度。 (2)思乡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1)这两句诗的意思是:当残夜还未消退之时,一轮红日已从海上升起;当旧年尚未逝去,江上已呈露春意。描述画面时展开合理的想象,用自己的话叙述出来即可。
作者在本联中从炼意着眼,把“日”与“春”作为新生的美好事物的象征,并且用“生”“入”二字使之拟人化。海日生于残夜,将驱尽黑暗;江上景物所表现的“春意”闯入旧年,将赶走严冬。这两句不仅写景逼真,叙事确切,而且表现出具有普遍意义的生活真理,给人以乐观、积极、向上的艺术鼓舞力量。
(2)该诗写冬末春初、作者舟泊北固山下时看到的两岸春景。先写青山重叠,小路蜿蜒,碧波荡漾,小船轻疾。“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描摹长江下游潮涨江阔,波涛滚滚,诗人扬帆东下的壮观,气概豪迈。“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为历来传诵的名句,描绘了昼夜和冬春交替过程中的景象和心中的喜悦,由此而引动末句的乡思,以归雁传书表达了作者对家乡的思念,春景和乡思和谐交融。尾联与首联呼应,诗人触景生情,表达了其无法抑制的思乡之情。
(一)阅读曹操的《观沧海》,回答问题。(5分)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耸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7.对《观沧海》这首诗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
A.“东临碣石,以观沧海”两句以“观”字总领全篇,点明了观沧海的地点。
B.“幸甚至哉,歌以咏志”的句意是:真是无比的幸运啊,让我可以用诗歌来歌咏我的志向和心情。
C.诗中描写了萧瑟的秋风、汹涌的波涛,营造出悲凉伤感的意境。
D.本诗寓情于景,不仅反映了海洋的形象,也赋予它以性格。句句写景,又句句抒情。既表现了大海,也表现了诗人博大的胸襟和建功立业的豪迈情怀。
8.“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中的“星汉”是指什么?这两句诗描绘怎样的景象?请简要分析。(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阅读曹操的《观沧海》,回答问题。(5 分) 7.C(2 分) 8.星河或银河。(1 分)大海吞吐日月星辰,景象壮丽。(2 分)
8.下列对王湾《次北固山下》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诗题“次北固山下”中的“次”是“游览”的意思,表明诗人写诗的地点。 B .首联先写“客路”后写“行舟”,神驰故里的漂泊羁旅之情,流露于字里行间。 C .这是一首五言律诗。诗的颔联颈联对仗非常工整,这是律诗的一个重要特征。 D .尾联的“乡书”“归雁”让人感受到一种淡淡的乡思愁绪。 8.A
(一)阅读古诗,完成8-9题。(4分)
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
岑 参
强欲登高去,无人送酒来。 遥怜故园菊,应傍战场开。
8.这首诗写了_________这一中国传统节日,从_____________词语可以看出。(2分) 9.“遥怜故园菊,应傍战场开”两句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
8.重阳节 “九日”、“登高”、“饮酒”、“菊”等
9.两句诗表达了诗人的思乡之情,寄托了诗人对国事的忧虑和对早日平定安史之乱的渴望。
12.(4分)阅读《峨眉山月歌》,完成下列各题。
峨眉山月歌
李白
蛾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
(1)请用生动的语言描述“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的画面。 (2)这首诗构思巧妙'情感丰富,从中你读出了诗人哪些情感?
【分析】这是李白初次出四川时写的一首依恋家乡山水的诗。诗人是乘船从水路走的,在船上看到峨眉山间吐出的半轮秋月,山月的影子映在平羌江水中,月影总是随江流。夜里船从清溪驿出发,要向三峡驶去,船转入渝州以后,月亮被高山遮住看不见了。全诗用了五个地名,通过山月和江水展现了一幅千里蜀江行旅图,构思精巧,意境清朗秀美。
【解答】(1)本题考查描绘诗中展现的画面。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抓住诗中的主要景物,用自己的语言再现画面。描述时,一要忠于原诗,二要用自己的联想和想象加以再创造,语言力求优美,不能偏离诗歌的意境、主题和诗人的情感。根据注释,可以知道“平羌”是“青衣江”的意思。再围绕“影、江水、流”等词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描述即可,完成时,可运用恰当的修辞手法。
(2)本题考查思想感情的掌握。本诗最大的特点在于地名的巧妙嵌入,连用了五个地名,分别是峨眉、平羌、清溪、三峡和渝州,通篇形成一种美丽意境。本诗中山月与人万里相随,夜夜可见,使“思君不见”的感慨愈加深沉。明月可亲而不可近,可望而不可接,更是思友之情的象征。所以说本诗主要表现了作者对友人的思念之情。 答案:
(1)高峻的峨眉山前,悬挂着半轮秋月,倒映在平羌江水之中,随着江流,伴我到远方。 (2)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依恋思念之情。 参考译文:
高峻的峨眉山前,悬挂着半轮秋月。流动的平羌江上,倒映着精亮月影。夜间乘船出发,离开清溪直奔三峡。想你却难相见,恋恋不舍去向渝州。
【点评】这是一篇古诗词鉴赏阅读,本题考查了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和对所描述画面想象的能力和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一般难度较大。鉴赏古诗词,一般从作者的人生背景、从当时的社会环境、从诗词所表达的意境、别人的评价、翻看诗词的注释等几方面鉴赏。
阅读《游山西村》,根据要求回答问题。 游山西村 陆游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1)下面对本诗分析和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诗歌首联写农家拿鸡和鱼招待客人,“足”字可见其热情好客。
B.颈联中的“春社”和鲁迅笔下的“社戏”一样,都是一种庆祝活动,表达了农民丰收后的喜悦。
C.“拄杖”说明诗人已年迈,加之去职回乡后的郁闷,所以诗人不愿乘月叩门叨扰人。 D.这首诗记叙村行沿途风光,充满了浓厚的生活气息,流露出诗人对农村生活的热爱。 (2)请赏析“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所蕴含的哲理。
【分析】这是一首七言律诗,首联渲染出丰收之年农村一片宁静、欢悦的气象。颔联描绘山村风光,被后世用来形容已陷入绝境,忽又出现转机。颈联既写出春社欢快,又表达民风的淳朴可爱。尾联写出诗人乘月闲游,夜访村民。这首诗生动地描画出一幅色彩明丽的农村风光图,表达了诗人沉醉于淳朴的农村生活以及对田园生活的喜爱和恋恋不舍的情感。 【解答】解析:
(1)此题考查句意理解、赏析,解答时明确全诗的每一句话的意思,理解诗歌的意境及作者的情感。
A.有误,“足”体现的是农家的丰收。
B.有误,社戏是农村中春秋两季迎神赛会时演的戏,社日是古代把立春后第五个戊日做为春社日,拜祭社公(土地神)和五谷神,祈求丰收。 C.有误,没有去职回乡后的郁闷。 D.正确。 故选:D。
(2)此题考查句意理解、赏析,解答需要理解诗句的意思,明确其中蕴含的哲理。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意思是:一重重山,又一道道水,疑惑无路可行间,忽见柳色浓绿,花色明丽,一个村庄出现在眼前。这两句写出了路疑无而实有,景似绝而复出的境界,蕴含着生活的哲理。不论前路多么难行难辨,只要敢于探索,就会出现一个充满光明与希望的新境界。 答案: (1)D。
(2)哲理:不论前路多么难行难辨,只要敢于探索,就会出现一个充满光明与希望的新境界。 译文:
不要笑话农家的酒浑浊,丰收之年有丰足的佳肴款待客人。
一重重山,又一道道水,疑惑无路可行间,忽见柳色浓绿,花色明丽,一个村庄出现在眼前。
你吹着箫,我击着鼓,结队喜庆,春社祭日已临近,布衣素冠,简朴的古风依旧保存。 从今日起,如果可以乘着月光闲游,我这白发老翁也要随夜乘兴,拄着拐杖,敲开农家朋友的柴门。
【点评】做好本题要根据注释了解诗作的写作背景,阅读全诗理解诗歌内容,从诗人所描写的景物特点来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情感,读懂诗歌。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