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人教版2020-2021学年初二物理上学期第三章《物态变化》单元测试题(含答案)

来源:华佗健康网
第三章《物态变化》单元测试卷

一、单选题(共15小题) 1.下列选项中温度值最接近23℃的是() A.健康人的体温

B.让人感觉舒适的房间温度

C.江南冬季最冷的室外温度 D.冰水混合物的温度

2.在严寒的冬季,小满到滑雪场滑雪,恰逢有一块空地正在人工造雪.他发现造雪机在工作过程中,不断将水吸入,并持续从造雪机的前方喷出“白雾”,而在“白雾”下方,已经积了厚厚的一层“白雪”,如图所示.对于造雪机在造雪过程中,水这种物质发生的最主要的物态变化,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液化 B.凝华

C.升华 D.凝固

3.使用冷暖空调的密闭轿车玻璃上,无论盛夏还是严冬,都有小水珠凝结.实际情况是() A.小水珠总是凝结在窗玻璃的内表面 B.小水珠总是凝结在窗玻璃的外表面

C.夏天小水珠凝结在窗玻璃内表面,冬天凝结在外表面 D.夏天小水珠凝结在窗玻璃外表面,冬天凝结在内表面

4.如下图所示是某种物质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图,分析正确的是()

A. AB段表示该物质温度逐渐升高,它的熔点也升高 B.在第6min时该物质已全部熔化

C.该曲线可能是石蜡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 D.该物质在熔化过程中吸收热量但温度保持不变

5.把酒精擦在手背上,手背感觉到凉爽,这是因为酒精() A.熔化时吸热

B.液化时吸热

C.汽化时吸热

6.符合非晶体熔化特点的是() A.持续放热,温度不变 B.持续吸热,温度不变

D.升华时吸热

C.持续放热,温度升高 D.持续吸热,温度升高

7.小明将盛有水的烧瓶放在火焰上加热,水沸腾后把烧瓶从火焰上拿开,迅速塞上瓶塞;再把烧瓶倒置后向瓶底浇上冷水,则观察到烧瓶里的水() A.一直沸腾,浇上冷水时,停止沸腾 B.先停止沸腾,浇上冷水时,会再沸腾 C.因没有继续加热,且又浇上冷水,故不会沸

D.从火焰上拿开到向瓶底浇上冷水的整个过程中,始终都会沸腾

8.北方建筑工人在较冷的季节和泥时,常用盐水代替清水,因为盐水具有() A.较好的流动性 B.较好的挥发性

C.较低的凝固点 D.较高的熔点

9.人在中暑时会出现体温上升、眩晕、头痛等症状,对患者进行急救时通常采取的方法是往身上擦酒精,原因是()

A.酒精有麻醉作用,会缓解患者头痛的症状 B.酒精可以消毒

C.酒精蒸发可以吸热,从而使患者体温下降 D.酒精有气味,患者闻到酒精的气味后不再眩晕

10.炒菜的铁锅坏了不能用焊锡补,烧水的铁壶坏了能用焊锡补,这是因为( ) A.锅内有盐,与焊锡会发生化学反应 B.锅的温度可超过焊锡的熔点 C.炒菜锅上有油,锡焊不上 D.以上判断均不正确

11.如图所示,描述晶体熔化过程的曲线是()

A.

C.

B.

D.

12.小明将冰块放入易拉罐中并加入适量的盐(下图),用筷子搅拌大约半分钟;测得易拉罐中冰与盐水混合物的温度低于0℃,实验时易拉罐底部有白霜生成对于这一实验和现象的分析,正确的是()

A.盐使冰的熔点低于0℃,白霜的生成是凝华现象 B.盐使冰的熔点高于0℃,白霜的生成是凝华现象 C.盐使冰的熔点低于0℃,白霜的生成是凝固现象 D.盐使冰的熔点高于0℃,白霜的生成是凝固现象 13.以下是小明估计的常见温度值,其中合理的是 A.中考考场的室温约为 50℃ B.健康成年人的腋下体温约为 42℃

C.洗澡时淋浴水温约为 70℃

D.冰箱保鲜室中矿泉水的温度约为 5℃

14.已知水银、煤油、酒精的熔点分别为-39℃、-30℃、-117℃,要测量零下80摄氏度的温度,应该选用的温度计是( ) A.煤油温度计 B.酒精温度计

15.冬天在户外的人呼出的“白气”是() A.人呼出的水蒸气

B.人呼出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细小水珠

C.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成细小水珠 D.人呼出的二氧化碳气体 C.水银温度计

D.煤油温度计或水银温度计

二、填空题(共3小题) 16.在北方的冬天,为了防止菜冻坏,就在菜窖里放几桶水,为什么?

答:因为北方的冬天气温低,在菜窖里放几桶水就是利用水 ______ 时 ______ (填“吸收”或“放出”)热量,使菜窖内温度不致太低,菜不致冻坏.所以就在菜窖里放几桶水. 17.某种晶体熔液温度随时间变化曲线如图所示.试分析:

(1)这是______图像,这种晶体的熔点是______,这种物质固态时是______(填物质名称).

(2)由图像及其推导可知:晶体在熔化时要______热,凝固时要______热,但是温度都______. 18.蒸发是发生在液体________进行的一种汽化现象,蒸发可以在________下进行.蒸发过程是________(吸热、放热)的,影响蒸发快慢的三个因素是:1)________的大小,2) ________的高低.3)________的快慢.

三、实验题(共3小题)

19.小明用酒精灯直接对烧瓶中少量固态碘加热,观察碘的升华.同组小红同学认为这个实验中,碘可能经历了由固态到液态再到气态的变化过程.对于小红的疑问,请你阅读有关碘的知识资料,设计一个实验,证明碘可以从固态直接变为气态.

(1)选用的实验器材:________. (2)实验步骤及现象分析:________.

(3)提出实验注意事项:________.(答出一条即可)

20.如图所示,小丽在老师的指导下用如图所示装置探究晶体萘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请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室常用温度计是利用液体的___________性质制成的;

(2)将装有萘的试管放入水中加热,而不是用酒精灯直接对试管加热,这样做不但能使试管受热均匀,而且萘的温度上升速度较___________(选填“快”或“慢”),便于及时记录各个时刻的温度. (3)除图甲所示实验器材外,还需要的实验器材有火和___________.

(4)温度为90℃时,该物质处于___________态.(选填“固”、液”或“固液并存”)

(5)图乙是萘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该物质的熔点是___________℃,熔化过程中,从开始熔化到完全熔化,大约持续了___________分钟.

(6)通过实验得出晶体熔化时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探究影响液体蒸发快慢的因素

(1)提出问题:观察下图,结合生活实际,液体蒸发的快慢与哪些因素有关?

(2)猜想与假设:液体蒸发的快慢可能与下列因素有关:

a、液体表面的大小:b、液体________的高低;c、液体________的快慢. (3)进行实验、收集证据(针对猜想a) Ⅰ.取两块相同的玻璃板.

Ⅱ.在玻璃板上分别滴一滴相同质量的酒精,使两滴酒精表面大小明显不同,如图所示.

Ⅲ.保持酒精的温度和酒精________相同. Ⅳ.若干时间后,两玻璃板上剩下的酒精明显不同. (4)分析与结论

液体蒸发快慢与液体表面的大小________ (填“有关”或“无关”) (5)本实验采用了一种很重要的研究方法,这种方法是________法. 四、计算题(共2小题)

22.一支标有0℃~100℃刻度均匀的温度计,将它放在冰水混合物中时示数为6℃,放在l标准火气压下沸水中时示数为86℃.则

(1)该温度计每1小格代表的温度值是多少℃;

(2)用该温度计测一杯温水的温度时示数为26℃,则温水的实际温度是多少℃. (3)该温度计的测量范围是多少℃.

23.有一只刻度均匀但不准确的温度计,测冰水混合物时水银柱长度为24mm,测沸水时水银柱长度为88mm,测热水时水银柱长度为46mm,求热水温度的实际值为多少?

答案解析

1.【答案】B

【解析】A、健康成年人的体温是37℃左右; B、让人感觉温度舒适的室温为23℃左右; C、我国江南地区冬季的最低气温约为0℃左右;

D、冰水混合物体的温度约为0℃左右(标准大气压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是0℃). 2.【答案】D

【解析】“白雾”是液态的小水滴,经造雪机后变成“白雪”,是由液态变为固态的过程,属于凝固现象.

3.【答案】D

【解析】夏天轿车内空气温度低于外界气温,轿车外的水蒸气在温度较低的玻璃上液化成小水珠,附着在玻璃的外表面;

冬天轿车内温度高于外界气温,轿车内的水蒸气在温度较低的玻璃上液化成小水珠,附着在玻璃的内表面. 4.【答案】D

【解析】A.从图像上看,AB段表示该物质温度逐渐升高,但不能表示它的熔点也在升高,故本选项说法错误;

B.由图可知,在第6min时该物质刚开始熔化,故本选项说法错误;

C.该曲线是晶体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蜡不是晶体,所以不可能是蜡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故本选项说法错误;

D.BC段表示该物质温度不随时间改变,说明该物质正在熔化,因此该物质在熔化过程中吸收热量但温度保持不变,故本选项说法正确. 5.【答案】C

【解析】将液体酒精擦在手背上感觉凉爽,是因为酒精汽化吸热,使手的温度降低. 6.【答案】D

【解析】非晶体熔化过程吸收热量,温度持续升高. 7.【答案】B

【解析】盛有水的烧瓶放在火焰上加热,达到沸点,继续吸热,水沸腾,沸腾后把烧瓶从火焰上拿开,瞬间水的温度还保持在沸点,但无法继续吸收热量,此时停止沸腾;迅速塞上瓶塞,烧瓶内封住了大量的水蒸气;再把烧瓶倒置后向瓶底浇上冷水,烧瓶内的水蒸气遇冷的烧瓶壁而液化,烧瓶内的气压减小,沸点降低,同时烧瓶内的水,温度降低,放出热量,放出的热量用来完成水在低沸点时的沸腾.

8.【答案】C

【解析】建筑工人在秋冬季节和泥时,常用食盐水代替自来水,相当于掺杂质,泥的凝固点降低,不易凝固,有利于施工; 9.【答案】C

【解析】往身上擦酒精后,酒精蒸发并从人体吸收热量,从而降低体温. 10.【答案】B

【解析】锡的熔点是232℃.炒菜铁锅的温度与炉火的温度900℃相差不大,高于焊锡的熔点,锡容易熔化.但铁壶烧水,内部是水,温度达到100℃左右,锡不能达到熔点,不会熔化. 11.【答案】C

【解析】物质熔化时,温度的整体变化趋势应随时间的变化而升高,因此,A、D不合题意.又因为晶体有一定的熔点,所以,图像中应有一段是呈水平的,也就是温度不变的,故只有C符合题意. 12.【答案】A

【解析】往冰上撒盐,使冰中参入杂质,降低冰的熔点,使冰熔化;同时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直接凝华成小冰晶附在底部形成霜. 13.【答案】D

【解析】A.六月份中考考场的室温约为27℃左右,故A错误; B.健康成年人的腋下体温约为37.5℃,故B错误; C.洗澡时淋浴水温约为40℃,故C错误; D.冰箱保鲜室中矿泉水的温度约为 5℃,故D正确. 14.【答案】B

【解析】同种晶体熔点和凝固点相同,由此可知水银、煤油、酒精的凝固点分别为-39℃、-30℃、-117℃. -80℃低于煤油、水银的凝固点,在此温度下煤油和水银都变为固态,无法完成温度的测量,而-80℃高于-117℃,此时酒精还是液体,能完成温度的测量. 15.【答案】B

【解析】水蒸气和二氧化碳是气体,人眼看不见,所以AD错误;冬天空气温度较低,人呼出的热的水蒸气遇到冷的空气液化变成小水滴,形成白气,而不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所以答案选B.

16.【答案】凝固放出

【解析】水凝固时要对外放热,从而可以保证菜窖内的温度不会降得太低,菜不致冻坏. 17.【答案】(1)晶体凝固,0℃,冰;(2)吸,放,保持不变

【解析】(1)由图像可以看出,该物质不断放出热量,温度保持不变,是晶体的凝固图像;读图可

知,图中呈水平的这段所对应的温度值就是这种物质的熔点,即0℃;由水的凝固点是0℃,冰的熔点是0℃,可知这种物质固态时是冰.

(2)由晶体的特点可知:晶体在熔化时要吸热,凝固时要放热,但是温度都保持不变. 18.【答案】表面;任何温度;吸热;表面积;温度;空气流动.

【解析】蒸发可以在任何温度下进行,蒸发发生在液体的表面,吸热致冷;决定液体蒸发快慢的因素是温度、表面积和空气流动.

19.【答案】(1)铁架台、石棉网、烧杯、酒精灯、水、带塞子的试管、碘等. (2)实验步骤:

①用酒精灯给烧杯中的水加热至沸腾.

②试管中放入少量固体碘,塞上塞子,放到沸水中加热. ③可以看到有紫色碘蒸气出现.

④分析:水的沸点是100℃,而碘的熔点为113.5℃.,在沸水中给碘加热,达不到碘的熔点,所以碘蒸气是由固态碘直接变成气态.

(3)实验应在通风的环境中进行(或注意试管密闭;碘气体有毒,注意减少碘蒸气的散出等,其它答案合理亦可)

【解析】根据液体沸腾的条件是:达到沸点,继续吸热;物质由固态直接变为气态叫升华,升华吸热来设计实验;可以将试管浸入沸水槽中,沸水的温度低于碘的熔点、沸点温度,出现的碘蒸气不会是汽化形成的,只能是升华形成的.

20.【答案】(1)热胀冷缩;(2)慢;(3)钟表;(4)液;(5)80;15 (6)晶体熔化时要不断吸热但温度保持不变.

【解析】(1)实验室常用温度计是利用液体的热胀冷缩性质制成的;

(2)将装有萘的试管放入水中加热,这是水浴法,采用水浴法,使萘受热均匀,萘的温度变化比较均匀,并且变化比较慢,便于记录实验温度;

(3)从图像知,记录的数据有温度和时间,测量温度需要温度计,测量时间需要秒表,所以实验器材还缺少秒表;

(4)温度为90℃时,该物质处于液态;

(5)由乙图知,萘在第10min到第25min时,不断吸收热量,温度保持80℃不变,所以这段时间是萘的熔化过程,所以萘熔化经过了25min-10min=15min.

(6)通过实验得出晶体熔化时的特点是:晶体熔化时要不断吸热,但温度保持不变;

21.【答案】(2)温度,表面的空气流动,(3)表面空气流动的快慢,(4)有关,(5)控制变量. 【解析】(2)液体蒸发的快慢与液体温度、液体表面积大小和液体表面空气流动快慢有关; (3)两玻璃板上的液滴表面积大小不同,所以是研究蒸发快慢和液体表面积的关系,根据控制变

量法的思想,需要控制温度和空气流动快慢相同;

(4)玻璃板上的酒精在温度和空气流动快慢相同,表面积不同时,经过一段时间后,两玻璃板上剩下的酒精明显不同,故液体蒸发快慢与液体表面的大小有关;

(5)被研究问题与多个因素有关,要采用控制变量法来研究,即控制不研究的因素保持一定; 22.【答案】解:(1)由题意知,当实际温度为0℃时,温度计的示数为6摄氏度,当实际温度为100℃时,温度计的示数为86摄氏度,所以每个小格的温度为:t=

℃=1.25℃;(2)所测水

20=25℃;的温度为26℃,相当于比0℃高出26-6=20个小格,则实际温度为:t′=1.25℃×(3)当温6=-7.5℃;度计的示数为0摄氏度时,比实际的0℃低了6个小格,所以实际温度为:t1=0℃-1.25℃×当温度计的示数为100℃时,比实际0℃多出了100-6=94个小格,所以实际温度为:94=117.5℃所以温度计的测量范围是:-7.5℃~117.5℃.答:t2=1.25℃×(1)该温度计每1小格代表的温度值是1.25℃;(2)用该温度计测一杯温水的温度时示数为26℃,则温水的实际温度是25℃.(3)该温度计的测量范围是-7.5℃~117.5℃.

【解析】(1)冰水混合物体的实际温度为0℃,1标准大气压下沸水的温度为100℃,根据温度计的示数求出温度计每个小格代表的实际温度;(2)根据示数,计算出比实际0℃多出多少个小格,从而求出温水的实际温度;(3)计算出示数为0摄氏度时和100摄氏度时的实际温度,从而得出其测量范围.

23.【答案】解:水银柱24mm时的温度是0℃,88mm时的温度是100℃.所以1mm水银柱表示的温度=

热水中水银柱的长度=46mm-24mm=22mm,液体的温度=22mm×

℃/mm=34.4℃.答:热水此时的温度是34.4℃.

【解析】冰水混合物的温度是0℃,一个标准气压下沸水温度是100℃.此温度计上用64mm(88mm-24mm)表示0℃~100℃,即1mm表示22mm(46mm-24mm)得出液体的温度.

℃,再根据温度计在热水中的实际长度

亲爱的读者: 1、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宜自勉,岁月不待人。。20.8.68.6.202014:2914:29:32Aug-2014:29

春去春又回,新桃换旧符。在那桃花盛开的地方,在这醉人芬芳的季节,愿你生活像春天一样阳光,心情像桃花一样美丽,感谢你的阅读。

2、千里之行,始于足下。2020年8月6日星期四

3、少年易学老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14:298.6.202014:298.6.202014:2914:29:328.6.202014:298.6.2020 4、敏而好学,不耻下问。。8.6.20208.6.202014:2914:2914:29:3214:29:32

5、海内存知已,天涯若比邻。Thursday, August 6, 2020August 20Thursday, August 6, 20208/6/2020 6莫愁前路无知已,天下谁人不识君。2时29分2时29分6-Aug-208.6.2020

7、人生贵相知,何用金与钱。20.8.620.8.620.8.6。2020年8月6日星期四二〇二〇年八月六日 8、勇气通往天堂,怯懦通往地狱。14:2914:29:328.6.2020Thursday, August 6, 2020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