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华佗健康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八上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

八上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

来源:华佗健康网
2015学年第一学期第一阶段八年级语文学科试卷

温馨提示:考试时间100分钟,满分100分,请将答案写在答题卷上。 命题学校:钟公庙中学 命题人:邱玲 审核人:傅亚红

一、书写(3分)

二、积累与运用(22分) 1.在括号中根据拼音写汉字(4分)

阅读经典,咀嚼经典,那些从容流tǎng( )的文字中,却常常涌动着令我们感动的爱的激流:阿长辛苦买来的粗拙的《山海经》中yùn( )含着的浓浓关爱;父亲蹒跚的背影中饱含着的舐犊之情;老王在生命尽头的微薄的回馈所牵动的一个善良文人的愧zuò( );一肩担尽古今愁的老信客以大半辈子的穷愁潦倒演yì( )出的无悔的的忠诚……常常感动于生活中的细小的爱与关怀,我们才能更好的品味生活! 2. 古诗文填空(8分)

①晴川历历汉阳树, 。 (崔灏·《黄鹤楼》 ②木落雁南度, 。(孟浩然《早寒江上有怀》) ③树树皆秋色, 。(王绩《野望》)

④ ,波撼岳阳城。(孟浩然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⑤《长歌行》中比喻光阴一去不复返的诗句是: , 。 ⑥周敦颐《爱莲说》中所说的“ , ”有力地反驳了“近墨者黑”的观点。

3.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古代文人表述自己的志向和情操时,往往不采用直白的方式,而常常以物为喻,写得比较含蓄,这叫做“托物言志”。

B. 《阿长与山海经》选自鲁迅先生的散文集《朝花夕拾》,这篇文章主要表达了作者对阿长的憎恶与讨厌之情。

C.《芦花荡》的作者是孙犁,他被誉为“荷花淀派创始人”。在他的作品中,我们不难发现淡雅疏朗的诗情画意与朴素清新的泥土气息的完美结合。

D. 《桃花源记》作者陶渊明,东晋著名诗人,文章寄托了作者美好的社会理想。 4.请给下面一则新闻拟一个合适的标题(2分)

本报讯 9月26日起,为保障铁路宁波站北广场及周边配套道路南站西路顺利投入使用,铁路宁波站周边道路交通组织将进行调整。

具体措施为:柳汀街-南站西路东进口全天禁止一切机动车由东往南左转,西进口7:00-9:00禁止一切机动车由西往北左转;柳汀街-马园路东进口、柳汀街-长春路东进口全天禁止一切机动车由东往南左转。(选自东南商报2015年9月22日06版)

标题: 5.综合性学习 (6分)

学校开展以“传递爱心温度”为主题的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与完成下列任务。 (1)征集“传递爱心温度”宣传标语,同学小吴已拟好上联,请补出下联。(2分) 上联:爱心温度传千里

下联:

(2)走进社区,为社区宣传窗出一期以“传递爱心温度”为主题的专刊,请拟出两个栏目名称。(每个栏目4个字)(2分)

1-5

(3)开展小记者采访“爱心好人”活动,以下是小记者采访好人“老丁”的部分采访记录,请根据情境完成对话。(2分)

小记者:老丁,您好! 老丁:我主要收集旧衣裤、鞋子等生活用品,洗晒、整理、打包后捐到云南、贵州、四川等贫困地区。

小记者:

老丁:许多爱心人士捐助运费,解决了运费问题,让人们的爱心和温度及时传递到千里之外,让那里的人们感受到温暖。

三、现代文阅读(25分)

(一)木棉花开(12分)

①坐在办公桌前,不经意地向窗外望去,眼前的情景顿时令我惊呆了——窗外的枝丫上何时挂满了红花,那花开得轰轰烈烈,红红火火,而我竟浑然不觉。

②搬到政府大楼上班已经半年多了,原以为每日与我隔窗相望的是一棵枯老的树:虽然挺拔,却仅有一般粗细的躯干;叶子稀稀拉拉,枝干也不繁茂;终年不见开花、结果,对此,我觉得有些沮丧。院子里还有许多常青植物,虽然欣欣向荣,却总觉得没有些许的变化,似乎有些呆板。看着灰白色的枝干笔直地冲向云霄,我在认知里仔细搜寻:我曾把他当作是作家茅盾笔下的白杨树——笔直的干,笔直的枝„„哪怕只有碗口粗细罢,它却努力向上发展;我也曾把它当作是鲁迅《秋夜》里的枣树——默默地铁似的直刺着奇怪而高的天空。它虽光秃秃地一叶不挂,但骨子里却透着精气。然而,冬去春来,这毫不起眼的枯树,竟喷出了“火焰”,硕大的花朵像一团团火苗在枝头跳跃着,燃起了新的生命。这突如其来的绽放,似那腾空而起的火树银花定格在咫尺之间,好美!

③这毫不起眼的枯树就是木棉树,直到今天我才真正认识了它,春天一树橙红;夏天绿叶成荫;秋天枝叶萧瑟;冬天秃枝寒树。早春二、三月,木棉萧瑟的枯枝上先是绽放了满树的火红,接着新芽才萌发。木棉树花落后长出椭圆形的葫果,成熟后果荚开裂,果中的棉絮随风飘落。朵朵棉絮漂浮空中,如六月下雪一般,有一番特别的情趣。

④木棉树因其属于速生、强阳性树种,树冠总是高出附近周围的树群,以争取阳光雨露,这种奋发向上的精神及鲜明似火的大红花,被人誉之为“英雄树”“英雄花”。有记载最早的“英雄花”见于清人陈恭尹,他在《木棉花歌》中形容木棉花“浓须大面好英雄,壮气高冠何落落”。

⑤正当我陷入沉思,“啪”的一声,一朵碗大的木棉花猛然跌落,掷地有声、干脆利落。拾起木棉花,我突然觉得有些惋惜,那还是开得正盛的花朵,娇艳欲滴的花瓣里饱含着充足的水分,通体透红的花朵完好无损。在这一年的大部分时间里,它是安静的默默无闻地积蓄着力量,而后这一树的灿烂,迸发了参天的无限的辉煌。一年的精华沉淀,一年的淡定从容,直到此时此刻,满树的红花见证了它的存在,满堂的喝彩彰显了它的内力。

⑥我手捧落花,泪流满面——木棉花落在了树下的草坪上,还是很美。花开花落之间,你已向世人展现了最美的乐章,用心用情精心谱写。这,就已足够了!古往今来,有多少人,穷其一生,就是为了成就一项人生事业名垂青史;“养兵千日,用兵一时。”保家卫国的士兵们,在平时同样是普普通通的匹夫,而在某一场战役中,因着心中爱祖国爱人民的无限赤子情怀,他们将毕生追求化作祖国锦绣河山。其实各行各业的人们也一样,他们同样用自己平凡的人生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业绩,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⑦而你——火红的木棉花,一年一次在天地灰蒙蒙的四月展现自己,你的高冠艳花将一切漠

2-5

视甚至耻笑你的狂徒温柔的扫荡。何须追求永世的绚烂呢?一步一个脚印,脚踏实地,生活给予每一个生命的尊重都是一样的,所得所失何苦斤斤计较。不追求个性张扬,却愿如你默默无闻,(选自《闽南日报》2014年4 月,有删节)

6.阅读第①段,你觉得“我”为什么会“惊呆”?(请用原文回答)(2分) 7.请根据第②—④段内容,概括出木棉花的特点。(3分) 8.阅读⑥—⑦段,你觉得木棉花有哪些高贵的品质和精神?(3分)

9.文章如行文流水,语言优美。请从文中找出你最喜欢的一个句子加以赏析。(4分)

(二)父亲(13分)

①父亲是三天前的一个下午到家的,当时无人在家,他搁下背篼蹲在门口抽叶子烟。楼上的张婆以为是盲流喝斥他走开。我向父亲求证此事时,他像犯了错的孩子,局促地搓着双手,目光游移,嗫嚅着说:“下次,我一定要穿周正一点。”

②家里不宽敞,我们把父亲和儿子安排在一间屋里。父亲进屋不久,我就听见巴掌落在脸上的“啪”声,开门一看,见儿子正大吵大闹:“你脏,你脏,不准你亲我,滚出去。”我对儿子动了武,妻子对我怒目而视。父亲垂着手,呆呆地站在一旁。这一夜很晚还听见父亲辗转反侧的声音。

③次日早晨,妻用不友好的腔调对父亲交待:“茶几上有好烟,有烟缸,别抽叶子烟,别乱抖烟灰。别动音响,别动气灶,别动冰箱,别动电视„„”父亲谦恭地说:“叫我动,我也动不来的。”中午我俩回来,看见满地的水,父亲正蹲在地上,拿着帕子,手忙脚乱地擦地板。妻子一甩手进了卧室,“砰”地一下关了门。父亲便立即又像做错了事一般,不知所措起来。

④下午下了一场小雨,下班回来不见父亲。父亲回来时,湿漉漉的头发搭在皱纹堆砌的额头,松树皮一样的手提着一个塑料袋。他鞋也没有脱就进了屋,妻子“哼”了一声,又进了卧室。

⑤父亲说:“我去买东西了,不会买,也不知你们缺啥,就琢磨着买了这些。”

⑥父亲说:“蜂蜜治胃病,你记着,一早一晚都要喝一勺。她是用脑的人,核桃粉补脑,孙儿胃口不好,就给他买了健脾糕,吃了开胃。”

⑦父亲最后从贴身衣兜里拿出一个塑料袋,说:“这5000块钱是我卖鸡卖猪攒的,都攒3年了。我用处不大,你拖家带口的用得着,拿着。明天就回去了,你有空就回来,看看你妈的坟,你爷的坟。没空回来,爸也不怪你,你们忙,单位纪律严呢!”说完父亲笑了一笑,摸出叶子烟,正要点,可能想起了妻的交待,又揣了回去。

⑧父亲执意要走。怎么留也不行,我决定叫辆出租车送他回去。

⑨一生都没坐过小车的父亲不知怎么打开门,他的手在门头东摸西摸,一脸尴尬。我上前一步,弯下腰来,打开车门,侍候父亲坐进车,再为他关上车门。父亲伸出头来,一脸的幸福,他说:“儿啊,爸算是村里最有福气的人了。”说完,抬手抹着眼圈,憨憨地笑着看我,我刹时百感交集。

⑩活在世上,活在城里,活在官场,我在许多人面前弯过腰,为许多人开过车门,但从没有为父亲弯腰开过车门。父亲是农民,我是干部,父亲是庄稼人,我是城里人,父亲这辈子已无法超越我们的高度,但我们有今天全仰仗父亲的奠基。父亲为我们弯了一辈子腰,吃了一辈子苦,

始终透着那般无视权贵又不屑蜂蝶的傲然正气,最后给人一种惊喜,生命也同样精彩。

3-5

操了一辈子心,人到老年依然念念不忘为子孙分担忧愁。但我们呢?给了他那么多不敬,仅仅为他开一次车门,就叫他心满意足,泪流满面。那一弯腰,对父亲来说,是一种孝道和良知。对我来说,是向他及天下所有像他一样的父亲的乞谅和深情致敬!

10. 整体感知课文,体会父亲的性格特点,并举例说明。(2分) 11. 请赏析文中第④段中画线的句子。(3分)

12. 将“父亲最后从贴身衣兜里拿出一个塑料袋”中的“贴身”两个字删去,与原句的表达效果有什么差别?(3分)

13. 第⑦段中写“父亲笑了一笑”,联系上下文说明其具体含义。(2分)

14. 第⑩段运用的表达方式是 ,其作用是 。(3分)

四、文言文阅读理解(20分) 阅读下面两篇选文,完成15~20题。

[甲]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刘禹锡《陋室铭》)

[乙] 吾室之内,或栖于椟①,或陈于前,或枕于床,俯仰四顾无非书者。吾饮食起居,疾病呻吟,悲忧愤叹,未尝不与书俱。宾客不至,妻子不觌②,而风雨雷雹之变有不知也。间有意欲起,而乱书围之,如积槁枝,或至不得行,辄自笑曰:“此非吾所谓巢者邪!”乃引客就观之,客始不能入,既入又不能出,乃亦大笑曰:“信乎其似巢也!” (《陆游筑书巢》)

注释:①椟:dú,木柜、木匣,这里指书橱。②觌:dí,相见。 15、解释加点的词语。(4分)

①有仙则名( ) ②无案牍之劳形( ) ③妻子不觌( ) ④未尝不与书俱( ) 16、 翻译下面句子。(4分) ①孔子云:“何陋之有?” ②辄自笑曰:“此非吾所谓巢者邪!

17、下列各组的“之”字用法相同的两项是(

18、 阅读[甲]文填空:(3分)

[甲]文在写法上的特点是 ;后人常用“芝兰之室”来喻指贤士居所。[甲]文中的“陋室”以及文中提到的“ ”和“ ”都称得上是“芝兰之室”。

19、 用原文填空。(3分)

甲乙两文中的主人都热爱自己的居室。陋室的主人自评 “ ”,书巢主人的朋友评价“ ”;居室的主人都情趣高雅,与朋友谈笑风生,这个意思可以用甲文中的“ ”来表达。

20、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对于作者这种交友方式,你有什么看法? (3分)

)(3分)

A 何陋之有 B 渔人甚异之 C 能以径寸之木 D 乃引客就观之

4-5

五、作文(30分)

21.生活中,你也许遇到了许许多多:亲情、友情、幸福、快乐、成功、善良、丑陋、烦恼„„总有一些触动了你的心灵。请你以“ 在我身边”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将文题补充完整。②字数500字以上。③诗歌除外,文体不限。④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

5-5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huatuo0.com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