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语文课外阅读课教学设计
五年级语文课外阅读课教学设计
教学目的:
1、学生汇报在“冰心阅读月”活动中的阅读情况;启发引导学生在课外利用多种途径收集、整理学习资料;促使学生更广泛地感受、了解冰心其人的特点;尤其是冰心作品的风格。
2、通过交流、展示、朗读、品味冰心具有代表性的作品;巩固和丰富学生的积累;指导学生感悟、欣赏冰心作品鲜活的神韵;激发学生进一步阅读以冰心为代表的优秀儿童文学的兴趣。
教学内容:
交流在“冰心阅读月”活动中阅读的作品;并通过诵读、研讨等形式来感悟、品味冰心其人其文。
教学准备:
1、课前开展“冰心阅读月”课外阅读实践活动。
2、课件(内含冰心头像、冰心名句集锦等)。
3、学生自制有关冰心作品的书签、书法作品、美术作品等。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主题。
1 / 34
学生进入情境。
老师利用课件和语言创设情境。
用班德瑞的优美音乐作背景;及教师深情的诗化语言;营造出学习氛围;将学生引进冰心作品爱的意境使师生很快受到感染。
二、汇报展示所了解的冰心其人及作品。
1、简要介绍所了解的冰心。
2、读了多少篇冰心的作品?记住了哪些?是从哪儿读到的?
了解两个问题:
(1)简要介绍你所了解的冰心。
(引导学生了解冰心作品中体现的童心、母爱、对大自然之爱的主题。)
(2)你读了多少篇冰心的作品?记住了哪些?是从哪儿读到的?
这两个问题的设计;意在了解学生课外阅读的质和量;问题(1)通过汇报交流对冰心其人其作品的认识和了解;给学生勾画出冰心其人其作品的大致轮廓;弥补个人课外阅读的片面性;问题(2)则重在了解学生收集资料的途径和整理、阅读资料的方法;增进交流;引导学生“取长补短”;启发学生学习运用更多、更好的收集、整理资料的方法。
2 / 34
三、回顾学习方法
回顾在学习《海伦 凯特》时用 “抓精彩语段;用情去读;用心品味” 的学习方法。
指导学生抓住冰心作品清新秀丽;语句优美;同时又抒发作者某种思想感情的特点;用“抓精彩语段;用情去读;用心品味” 的学习方法去品读。
回顾旧知;调动学生原有的知识储备。从学生的认知出发;挖掘已知经验;为学生提供了展示和交流的平台;让他们在交流中体验成功的快乐。
四、欣赏、品味作品
1、学生寻找自己的阅读伙伴;组成阅读小组;在小组内用“抓精彩语段;用情去读;用心品味” 的学习方法去品读最喜爱的作品。并请推荐同学;参加集体汇报。
2、自主合作;集体赏析。
引导学生按自己的阅读兴趣自行分组朗读、品味。
2、自主合作;集体赏析。
请各小组将交流成果向全班同学展示;我们共同来品味冰心的作品;教师适时点拨。
为了更充分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兴趣;除各小组推荐的人选外;鼓励学生自荐。展示朗读的形式不限;展示的作品多篇。
3 / 34
引导学生按自己的阅读兴趣自行分组朗读、品味。通过各种朗读形式展示自己对作品的理解;引导学生开展个性化阅读;促使学生以更大的热情主动投入整理、赏析同类作品。
让学生充分谈出自己的品味理由;展示学生自己阅读、感悟的过程。
五、推荐名句段
学生用情去读;用心品味冰心作品中的名段。
老师推荐名段。(课件展示)
通过配乐朗诵、调动学生头脑中贮存的知识积累;激活学生思维。让学生充分的品味到冰心作品中“爱”的主题。旨在促使学生在课外阅读中拓展更广阔的思维空间。
六、总结;留有余味
学生回味;细听。
通过今天的“品冰心作品”活动;我们对冰心其人、其作品有了初步的了解。这位伟大的儿童文学家冰心;深深打动了在场的你们、我们、他们以及天下所有爱好她作品的人们。希望同学们在课外再继续去品味冰心作品。
师生的情感都融入冰心作品的 “爱”中。冰心的名篇佳句;将久久地停留在学生心中。
课外阅读指导课教学设计
4 / 34
教学目的:
1、通过认识阅读课外书的作用;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2、让学生知道到读书的快乐;阅读的乐趣。
3、通过阅读的指导;让学生掌握课外阅读的基本方法;并能实际运用到课外阅读中。
教学重难点:
1、掌握阅读课外书的基本方法。
2、提高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教学设备:
设备投影、多媒体课件等。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 名言导入;激发兴趣
同学们;今天我们来上一节课外阅读指导课。(板书:课外阅读)你们还记得一些关于书籍的名人名
5 / 34
言吗?(课件出示) 我们知道“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今天;让我继续在书的海洋里畅游吧。
二、认识课外阅读的作用(课件出示)
三.指导学生学习基本的阅读方法(课件出示)
选读法
粗读法
精读法
摘读法
四、怎样写好读书笔记
读书笔记主要有摘抄型、感想型、归纳型、想象型、评价型等几种。(课件出示)
五、小学生课外阅读推荐书目(12部)(课件出示)
六、读书宣传小使者
为了让更多的同学加入到我们的读书行列中来感受读书的快乐;你能说一句倡导同学们多读
书;读好书;好读书的宣传口号吗?
师示范: 我读书我快乐!
6 / 34
七、总结
最后老师想送给大家一段话:(课件出示)
阅读;终生的承诺
世界上最动人的皱眉是在读书时那苦思的刹那;
世界上最自然的一刻是在读书时那会心的微笑。
自己再累也要读书;工作再忙也要谈书;
收入再少也要买书;住处再挤也要藏书;
交情再浅也要送书。最庸俗的人是不读书的人;
最吝啬的人是不买书的人;最可怜的人是与书无缘的人。
同学们;让我们与书为伴;运用我们所学的阅读方法;让阅读成为我们终生的承诺!
八、作业
1、用所学的阅读方法读一读自己喜欢的课外书。
2、把自己感触最深的、优美的句段抄在积累本上。
《安徒生童话》阅读教学设计
7 / 34
一、阅读内容:《安徒生童话》
二、阅读目的:
1.通过本书的阅读;不仅能扩展小学生的文学及历史知识;还能让孩子们知道了什么是美与丑;善与恶;提高了审美能力与鉴赏能力。
2.培养了学生的阅读习惯;激发了学生阅读的兴趣。
3.让学生们自己读喜欢的书籍;到书中去体验快乐;拥有快乐的童年。
三.阅读准备:《安徒生童话故事集》
四.阅读教学过程:
(一)激发兴趣;揭示主题
同学们;你们有没有听过《美人鱼》、《丑小鸭》、《拇指姑娘》、《豌豆上的公主》这些童话故事吗?那你们知道这些美妙的故事是谁写的吗?(简介作者)他还写了很多很多好听的故事、优美的童话;他就是安徒生;伟大的童话作家。那么;下面就让我们一起走进他的童话世界吧。
(二)指导读书方法
1.阅读时能基本把握文中的主要人物。
2.边读边勾画你最喜欢的;认为最好的地方。
8 / 34
3.能说出你为什么喜欢这些句子吗?自己能试着说一些。
五、阅读交流
(一)小组内交流
你读了《安徒生童话》的哪一篇;有哪篇文章你最喜欢?
学生只要找出自己喜欢的词语;优美的语句;以及其中的段落;并且能说出你为什么喜欢就可以了。
(三)全班交流
1.组内选代表发言
2.其他同学认真听;随时做补充。
3.说说你是怎么去读课文的。
(四)拓展延伸
把你感兴趣的童话故事讲给别人听。
《鲁宾逊漂流记》指导阅读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通过阅读和交流;使学生了解《鲁宾逊漂流记》的故事内容;并能从鲁宾逊的身上受到潜移默化的
9 / 34
影响;学习他的顽强与乐观精神。
2、学会由表及里的阅读顺序;掌握正确的阅读方法
3、以一篇带多篇;激发学生阅读文学作品的兴趣;确立正确的阅读思想;让读书成为自己的生活习惯
教学重点:
1、 掌握精读和泛读等读书方法
2、 指导学生写读书笔记
教学过程:
一、说话导入
师:同学们;有人说: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就是一个人的阅读史。的确;一个孩子的健康成长除了依靠学校教育、环境影响、家庭熏陶等诸多因素外;还必须从阅读中吸纳精神营养。所以我们要充分利用课余时间多读课外书;老师在与你们聊天时发现;同学们已经具备一定的阅读能力;但有部分同学却只喜爱读图而排斥阅读文字;有些同学虽然喜爱读书;却在鱼目混珠的书海中迷失了方向;还有些同学虽然读了不少书;却因为读书方法不当而收效甚微。今天我们就来上一节阅读指导课;希望同学们能通过今天的学习在课外阅读上有所收获。
二、好书推荐
师:在我校的书香节里;给同学们推荐的一些课外阅读的书目。(课件出示)
10 / 34
《爱的教育》、《唐诗三百首》、《东周列国故事》、《资治通鉴故事》、《岳飞传》、《杨家将演义》、《聊斋志异》、《格列佛游记》、《匹克威克外传》、《鲁滨逊漂流记》、《童年》、《希腊神话故事》、《爱丽斯漫游奇境记》、《十万个为什么》、《简爱》、《智慧背囊》、《草房子》、《青铜葵花》、《山羊不吃天堂草》、《男生贾里》、《女生贾梅》、《五(3)班的“坏小子”》、《夏洛的网》、《哈利波特》、《海底两万里》、《老人与海》、《爱心树》、《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柳林风声》、《读者》杂志、《世界名人传记》(少年版)……
师:同学们;这些都是经典的好书;很适合我们阅读;我们可以从这些书中学到很多做人的道理和写作的方法。所以在玲琅满目的书店或者图书馆;我们就可以挑选这些书来阅读;而不要去选择那些充斥着暴力和黄色的书。(板书:读书有选择)在这些推荐的书目中;几乎都是小说;而且篇幅都不短;我们把它们叫做长篇小说。
据我所知;这段时间我们班的同学;特别是男孩子都迷上了《鲁滨逊漂流记》这本小说。我们今天就选《鲁滨逊漂流记》来跟同学们一起学习如何阅读长篇小说。
三、分析《鲁滨逊漂流记》;指导读书方法
1、同学们;老师手上有几个版本的《鲁滨逊漂流记》这些都能在书店或者图书馆找到;那究竟我们要选择哪种版本呢?(简单说)
2、大家拿起这本书;我们首先看到的是书的什么?(生答:封面)对了;一本书;我们首先接触的就是封面;那从封面上;我们可以知道哪些信息?
3、阅读一本书;我们可以从作者入手;了解作者;对理解故事是有帮助的。有同学去了解过作者吗?(课件出示作者简介)你们已经读完了书;结合这个介绍说说作者的生活经历与故事内容有什么关系吗?
3、 读了书名;你想知道什么?
11 / 34
师:这是一部近十七万字的大部头的书;读完整本书再回答这些问题;同学们肯定等不及。现在;就有一个初步解决问题的好方法;那就是读“译者前言”或者说“导读”和“目录”
4、(拿书示意)请同学们快速默读前言和目录;看看你都读懂了什么?读完之后;在小组内交流交流。
5、我们来交流一下;谁先说都了解了什么?
6、对了;通过读前言和目录;我们可以知道这本书的主要内容;那谁来说说呢?(生说)
7、这就告诉我们阅读一本长篇小说前可以通过这些方法帮助自己对故事有个大致了解。下面我们共同走近这本书;跟随鲁滨逊去漂流;去探险;一定会有不少收获的。(板书:读)
8、在课前;老师已经布置同学们阅读了这本书;你们是用什么方法读完的呢?我看到有些同学还在书上做了批注。一些喜欢的句段还用不同的符号划下来了。古人云:不动笔墨不读书;好记性不如烂笔头。这些同学已经掌握了这些阅读方法;很不错!我们要向这些同学学习;读书时要边读边做批注;摘抄好词佳句;做笔记。(板书:记)下面;我们就选择三个问题来展开讨论:
(课件出示问题)
你认为主人公鲁滨逊到底是一个怎样的人?
你认为笛福在这部小说里是如何表现人物的这些性格特点的?
作品中你最喜欢的是哪部分;为什么?哪些部分你认为值得积累;可以是好词好句;可以是刻画人物的方法。这些都可以用专门的摘录本记下来。
12 / 34
9、讨论之后;我们对这本书就有了深入的理解。读有所感;读有所悟;我们就可以写写读后感。老师这里有一份我们最喜欢的杨红樱写的《一本男孩子必读的书》。请同学们快速的默读;看看这篇读后感是怎么写的。(学生看)(师:概括书的主要内容;接着说说自己对书中某部分最有感触部分写写体会;可以是对书中人物或者是作者的写作方法等.可以说说自己受到的教育)
四、总结阅读方法;激励广泛阅读
1. 教师小结:一般文学作品都有两个重要的创作方面:一是作品中人物性格的特点;一是作者的表达方法。我们重视了这两个方面的阅读;就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 对照这节课的阅读;回忆以前的阅读方法;你认为在今后的课外阅读中应该运用哪些阅读方法呢?请用这些方法阅读其他关于探险的书籍:(课件出示)
(世界名著青少年版)
《汤姆索亚历险记》
《八十天环游地球》
《绿野仙踪》
3. 结束语
读一本好书就像跟一个高尚的人对话;希望同学们每天抽出30分钟的时间阅读课外书;特别是文学名著;充实自己。
13 / 34
板书
有选择读书
讲方法 读——记——写
《飞翔的教室》课外阅读教学设计
教学目的:
1、让学生学会运用课外阅读方法进行读《飞翔的教室》;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达到课内向课外延伸的目的。
2、通过学生读凯斯特纳的读书成果展示;增强学生对课外阅读的兴趣。
二、指导重点:
增强学生对课外阅读的兴趣。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书是人类的营养品;没有了书籍就像生活中没有了阳光;没有了书籍就像鸟儿没有了翅膀。
2、你们平时都读了哪些课外书呢?(学生自由讲)
14 / 34
二、谈谈自己最喜欢的一本课外书
1、在你读过的课外书当中;你最喜欢哪一本?能说说喜欢的原因吗?
(1)同桌交流。
(2)班级内交流。(相机进行评价)
2、总结:读书好似爬山;爬得越高;看得越远;读书好似耕耘;汗水流得多;收获自然更丰富。
三、走进凯斯特纳
1.今天我们要认识一位伟大的德国小说家、剧作家、电影脚本和广播剧作家、儿童文学作家——埃里希•凯斯特纳;一同去阅读这位20世纪最出名的德国儿童小说家的作品《飞翔的教室》。
2.你都读过埃里希•凯斯特纳的哪些作品呢?生自由发言。
3.简介作者。
四、感受《飞翔的教室》
1.认识文中的主要人物。
将人物的性格特点与人物名称对号入座。(题略)
2.生交流故事情节。
15 / 34
3.说出喜欢的人物、故事情节及喜欢的理由。
五、我心中的故事
1.师生共同探讨“你怎样看待完全中学和实德中学学生间的那场大战?对那场战争中每个人的表现你有什么看法?”
2.“乌利为什么要从体操梯上跳下来?乌利的一跳获得了什么?如果你是乌利的同学你会对他说些什么?”
3.伯克博士是怎样对待以上两件事的;对博士的态度你有什么评价?
4.马丁在谁的帮助下终于和家人团聚了?如果你是马丁;你会怎样感谢帮助你的人?
师:这是一本写我们同学自己的故事的书;书中那份份珍贵的友谊;让我们感到成长的快乐;这是一本为我们引路的书;我们和书中的人一样会和同学发生争执;会受到别人的嘲笑;遇到许多麻烦;当我们读着他们的故事时;这些困惑会慢慢地消失;这是一本深受同学们喜欢的一本书;因为书中的人物和我们一样有不会听写的单词;有极强的自尊。同学们;你们说是吗?
5.这本书为我们讲述的主题有:友情、勇气、自信。你能说说你是从哪些人之间读懂了友情?从哪些人身上读懂了勇气和自信呢?
6.结合文中人物说说你对“友情、勇气、自信”的理解。
7.读P8两段话(略)。生谈感受。
16 / 34
六、圣诞之夜
师:同学们还记得在那个飘洒着雪花;散发着芬芳;闪烁着霓虹;回荡着歌声的圣诞之夜;马丁一家是多么的幸福吧!那个孤身一人的约尼;躺在床上的乌利;还有正直的博克;不抽烟的人;他们是怎样过的圣诞节呢;请根据书中的人物和故事情节做合理的想象;写一段故事。
七、总结
埃里希•凯斯特纳曾经说过:“很多很多人像对待一顶旧帽子一样把自己的童年丢在一边;把它们像一个不用了的电话号码那样忘得一干二净。以前他们都曾经是孩子;后来他们都长大了;可他们现在又如何呢?只有那些已经长大;但却仍然保持了童心的人;才是真正的人。”让我们像作者所写的那样始终保持着一颗真诚的心。
阅读交流课教学设计
——《中华上下五千年》
教学目标:
1、交流自己的读书体会;在交流中丰富自己的知识。
2、让学生会运用阅读的方法读;读《中华上下五年》;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达到课内向课外延伸的目的。
3、让学好真切感受到读书的快乐;激发学生继续阅读的兴趣。
17 / 34
教学重难点:
交流中体会读书的快乐;激发学生继续阅读的兴趣。
教学准备:
生:仔细阅读《上下五千年》并做好读书笔记。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出示读书标语;读一读。(长成须读五车书)
师:这是诗人写给他孙辈们的一首诗中的诗句;我们一起来看这首诗。
赠外孙(王安石)
南山新长凤凰雏;眉目分明画不如。
年少从他爱梨栗;长成须读五车书。
师:这首诗就是鼓励他的孙辈们要(多读书); 对; 多读书;爱学习;长大成为学富五车的有用人才;我们再一起读读这条标语。(齐读 )
师:我们班的读书口号是…… (我读书;我快乐)
18 / 34
师:在这条标语的引领下;我们读了很多书。《中上下五千年》大家已读了一段时间;都读完了吗?
这本书向我们介绍了什么?(指名说)
二、精彩回放——我来描述你来猜
1、(要求)你可以概括一个人的形象特征或概括一个故事的大概内容;猜人名或故事名。
2、学生出题;学生猜。
3、教师根据回答总结进入第二环节:
三、畅所欲言——点击人物论英雄
1、上下五千年;英雄万万千;他们为民族的历史画卷增添了光彩;请欣赏一组人物图片(出示图片)
2、在这组图片中;一定有你印象深刻的人物;说说你对他的了解;并适当评价一下。
3、2分钟作准备。
4、汇报交流:
(孔子)请介绍孔子;你对他有多少了解。
(诸葛亮)对他大家应该不陌生吧;在三国演义中他是一位重要人物;你了解它的哪些故事?
你来评价一下;指名说。
19 / 34
(郑和)还记得前不久我们学习了一篇有关郑和的课文;谁来介绍有关郑和的事;他对我国有哪些贡献?
(郑成功)他最典型的事例就是收复了台湾;假如你是台湾的老百姓;你们会说些什么?
(文成公主)谁来简单介绍她。
(林则徐)在清朝末年;清政府腐朽无能;鸦片开始入侵;你知道鸦片的危害吗?道光帝为了维持统治;派林则徐去广州禁烟;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虎门销烟》;从这段历史中你感受到什么?(学生说)
经你们介绍;这些人物就变得栩栩如生;在老师头脑中越发清晰;还有自己崇拜的人吗?(指名说)
师:你们表现很好;为了鼓励大家;我送大家一首歌《向天在借五百年》;边看边思考;你知道这首歌出自哪部电视剧?(欣赏歌曲)
教师小结后进入第三环节:
四、童言无忌——功过是非我评说
1、在5000年的历史进程中;有多少个朝代;就有多少个帝王;你比较欣赏谁?
2、请你用这样的句式来说说你心目中的皇帝。
出示:我知道 皇帝是 (什么样的皇帝);因为 ;我想对他说 。
20 / 34
3、学生准备。
4、针对交流;教师作适当点评。
小结后进入第四环节:
五、反思回味——三言两语说收获
1、拿出自己的读书卡。
2、填写读书收获(简单些;真实些)
3、汇报交流;分享收获。
六、总结
作为世界上的四大文明古国;中国的历史源远流长。在这五千年的历史进程中;经历了挫折和坎坷;更创造无数的辉煌成就。
五千年的历史本身;就是一个巨大的宝库;我们从中汲取营养和智慧。最后老师送你们两句话;出示两句话:
喜欢读书;就等于把生活中寂寞的时光换成巨大的享受的时刻。
——孟德斯鸠
21 / 34
人类智慧的结晶以及他们的研究成果;皆留存于书中。时光无法消磨它们;它们能够得以再现;并给人以新的感觉。
——弗.培根
阅读指导课教学设计
——《假如给我三天光明》
教学目标
1、学习本文朴素、真挚的语言。
2、体会作者以情驭景;以景显情所创设的“物”我”之间完美的融合与统一。
3、陶冶学生性情;提高审美能力。
教学重难点
1、细腻生动的心理描写;认识作者纯洁高尚的世界观、人生观。
2、品味文章精警句段。
教学方法
自读——点拨法;对比阅读法。
22 / 34
教学时数 1课时
教学步骤
一、导入新课
(出示示《二泉映月》的画面及播放《二泉映月》的音乐。)
教师语:生活在光明世界里的人;是很难体会残疾人所忍受的各种困难和痛苦的;尤其是盲人;他的世界更是常人难以想象的;我们从盲人阿炳的《二泉映月》中听出的是……(坎坷的经历;悲惨的命运;凄凉的心境);今天;我们一起走进一位集盲、聋、哑于一身的美国女作家海伦•凯勒的精神世界;去品味这被誉为“精神楷模”的杰出女作家给我们展示的丰富情感。
板书:假如给我三天光明
二、整体感知
1、从文题来看;这是作者设想的三天光明生活;快速跳读课文;这三天光明带给海伦一种怎样的感受?
2、眼睛是心灵的门窗。它既是人们摄取外界信息的最主要渠道;也是人们传送信息的重要工具之一。秋波一送;表达千般风情;眼神一瞥;会有万种暗示。可是具有正常视力的人你能想象得到一个永远处于黑夜中的盲人对光明是何等的渴望吗?
提问:让我们一起来感受这三天美妙的时光;(自读课文;理清作者想象中三天的活动内容;将自己感受较深的句子勾画出来。)
23 / 34
第一天 白天:看望麦西夫人;约朋友来家;树林散步;看落日。
夜晚:回忆这一天。(亲人;友人)
第二天 白天:参观自然历史博物馆;参观艺术博物馆。
夜晚:看戏(艺术)
第三天 白天:游览纽约城;看日常人的生活和世界。
夜晚:看喜剧。(平常生活)
小结:三天的活动;虽是想象的;却真实地表现了作者的内心世界。是作者精神世界和人格的写照。
三、透视语言;体会思想感情(对比阅读)
(课前印发阅读材料;引发学生比较思维;激发阅读兴趣。布置学生对《盲人看》和《假如给我三天光明》仔细阅读;指导学生一边阅读;一边将自己的感受较深的地方勾画出来;供上课讨论研读用。 )
材料: 略
1、海伦•凯勒三天光明的日子里;她最急切看到的是安排在第一天的内容;她最希望看到的是……;流露出怎样的情感?
(指导学生重点朗读对麦西夫人打量这段;体会其情感之真。)
24 / 34
(提示:抓住课文的关键语句和典型材料揣摩玩味;作者第一眼要看的是那些“好心的、温和的、友好的、使我的生活变得有价值的人们”。而这其中首先“长时间凝视”的是她的启蒙老师——安妮•莎莉文•麦西夫人。)
学生阅读、讨论、回答。
海伦把看望亲友安排在第一天;足见她对亲情的极端重视;因为是这些人给了她生命和智慧;表现了她对自己周围的人是怀着极其真挚的友爱之情的。这里体现的是一种亲情美。海伦称其为“再塑生命的人”。
扩展阅读:《再塑生命的人》之“杯子与水”片断;
(再次朗读此节文字;让我们一起来感受老师麦西夫人的温柔和耐心;海伦对老师的感激而尊敬之情。)
2、阅读海伦的第二天活动;从中找出这样的语句;并比较两位作者的情感。
学生阅读、讨论、回答。
提示:学生会勾画出的语句:(略)
她在这三天的假想活动中;“看”到了人类灿烂的历史文明和丰富的文化艺术;有着一种艺术的美。
3、对比阅读《盲人看》;盲人听说停电;就赶紧批了蜡烛来卖;其目的却是“我只知道……黑了;难受”。“一个盲人;在为明眼人操劳”;阅读海伦第三天的活动;看一看她是对日常世界拥有怎样的心态?
学生阅读、讨论、回答。
25 / 34
阅读方法指导:在这里我们运用的是一种对比阅读的方法;不失为一种好的阅读方法;但在对比阅读中我们必先明确:要对比什么;要达到什么样的目的;怎样进行对比的广度和深度——确定对比专题(表现作者的情感异同;还是语言特色各有千秋等)。
师小结
四、自主探究
透过这些“美妙的回忆”我信能感到她是用“心”在感受生活的真谛;也正如《盲人看》里的盲人说:“别人用眼看;咱可以用心看;用耳朵看;用手看;用鼻子看……加起来一点不比别人少啊。”纵观全文;我们看海伦是用一颗怎样的心去“看”外部世界;去安排这想象中的三天光明旅行的。
学生能联系课文内容、阅读资料的简介;讨论、交流。
四、教师在学生的热烈讨论中;收束全文:
同学们;我们从海伦的三天光明中;丝毫没有看到恐惧、凄凉、悲哀;看到的是光明的内心世界;坚强的意志;对生活充满的爱。因此;海伦的人生之路是一曲《二泉映月》吗?不是!应该是: 《命运交响曲》
(师生在《命运交响曲》的伴奏下;结束全文。)
简要板书:
亲情
美妙的回忆 艺术 美
26 / 34
生活
《中国节》课外阅读指导课教学设计
教学目的:1、了解中国的四大传统节日
2、体验中国四大传统节日的来历和习俗。
3、通过对节日的文化感知;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的情趣。
教学重点:中国四大传统节日的来历和习俗的讲解。
教学难点:感知节日文化的基础上;热爱生活。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今天这节课;我想介绍一位朋友给大家认识认识;你们想不想认识这位朋友?(想)这位朋友;就在你们的身边;而且和你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它的中文名字叫做“节”;英文名字叫做“J”;想不想知道它的样子?(想)(出示课件)
不错;这位朋友就是一本书;书名是《中国节》;书中主要向我们介绍了我国众多的传统节日。今天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这本书;一起去感受中国四大传统节日的悠久魅力。
二、具体。
27 / 34
(一)、名称
你们知道中国四大传统节日究竟是哪四大吗?能不能按照时间的先后顺序;给大家说一说?我想请四位同学分别回答。(出示:春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
(二)、来历
1、那么;你们知道这四个节日分别是怎么来的吗?它的来历是什么?我也想请四位同学简单地说一说。
2、同学们回答得都不错;看来你们的生活阅历还真不少;知识也很广泛。那么;这四大传统节日的来历到底是什么?虽然历史上有过不同的说法;那么;到底有没有一个更准确、更让人信服的说法呢?我们一起到书中去寻找答案。
(1)春节
自由读。
指名说。
师强化——原来;春节还有着这么一个神奇的故事呢。你们都知道了吗?那么请你用自己的话;把这个故事;再讲给你的同桌听听;开始。
(2)清明节
自由读
28 / 34
指名说
师强化——“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原来清明节的来历是这样的。这首诗便是清明节的真实写照。一起来读一读这首诗;要读出人们心中的那份忧伤;那份宁静。自己先在下面练一练。指名读。齐读。
(3)端午节
自由读
指名读
师强化——原来;端午节的来历;竟然还和伟大的屈原挂上了钩。屈原;是我国古代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并且是我国历史上早于李白的第一位浪漫主义诗人。希望我们以后在品尝粽子的时候;不要忘了屈原的那颗爱国的心。
(4)中秋节
自由读
指名读
师强化——哦;我们一直只知道中秋节和“嫦娥奔月”有关;但那只是神话传说;没想到;中秋节居然和历史上的农民起义还有关。读书真好啊!
3、小结:刚才;我们一起通过阅读;领略了中国四大传统节日的来历。可见;阅读的最大乐趣;就是丰富
29 / 34
了我们的知识;开阔了我们的眼界。接下来;让我们继续在书中遨游;去感知四大传统节日的习俗。
(三)、习俗
以上;我们按照时间的先后顺序;一起学习了节日的来历;现在;我们反其道而行之;一起来见证它们的习俗。
1、 中秋节
自由读
指名说
师强化——中秋月圆;人们无论身在何处;都要尽可能的与亲朋好友欢聚一场;为的就是真切地感受心灵的接近;趁着那一轮圆月。
2、 端午节
自由读
指名说
师强化——端午;不管采取什么样的纪念方式;请不要忘了屈原来一颗闪亮的爱国心。
3、 清明节
30 / 34
自由读
指名说
师强化——清明时节;纵使你采取任何方法;也要去悼念一下已故的亲人;尤其是瞻仰一下历史的伟人;让他们的精神;伴你我成长。
4、 春节
自由读
指名说
师强化——春节;是我国的第一大传统节日;既然是第一大;当然有它更为丰富和精彩的传统习俗和文化底蕴。接下来;老师就带同学们一起走进春节。
(四)重点感悟春节的习俗和文化。
1、习俗。
课件:春节习俗(放烟花爆竹、逛灯市、舞狮会、贴春联、吃年夜饭……)
2、春联。
出示春联:八副。
31 / 34
分读春联:第一组、……第六组、女生、男生
自读春联
齐读春联
除了片中的春联;你还知道哪些春联呢?请同学们自由说一说。指名说。(5至10人)
小游戏:对春联。指名说上联;其余同学对下联。
同桌对春联。
练写春联;指名读。
3、春节的诗;元日
4小结:春节不仅有着多种多样的庆祝习俗;并且在这些习俗之中;尤其是在春联和写春节的诗中;更能让人感受到我们伟大的祖国的节文化的无限魅力。希望同学们课后再好好地读一读这本书;读一读更多的书;因为读书真的很好!
5、 歌曲欣赏。《恭喜发财》
三、总结。
1、 这节课;我们主要通过对《中国节》这本书的阅读;感受了中国四大传统节日的来历和习俗;重点通过对春节习俗的体验;让我们见证了生活的美好;和中国节节文化的文学熏陶。希望这些心得;能一直陪
32 / 34
伴着同学们今后的课外阅读。
2、 作业:
《中国节》——四大传统节日(读后练习)
节日 别称 习俗(不少于3个)
课外阅读问卷调查
走进三国
——《三国演义》读书汇报活动课
一、游戏导入
1、同学们;《三国演义》是我国第一部演义小说;也是我国历史小说中的著名作品。三国故事更是家喻户晓;上到70岁的老人;下至几岁的小孩;;都能说上一段。同学们已经读了这本书;看了碟子;觉得自己可以被称为\"三国迷\"的举手。
2、下面就让我们一起走进三国(多媒体出字幕:走进三国)
3、先来几题考考大家怎么样?(一题一题出示;先出示题目;再出示答案)
⑴桃园三结义三兄弟是谁?(刘备、关羽、张飞)
33 / 34
⑵水镜先生所说的卧龙和凤雏分别指谁?(诸葛亮、庞统)
⑶\"宁教天下人负我;休教我负天下\"是谁说的?(曹操)
⑷《三国演义》的作者是谁?(罗贯中)
⑸\"既生瑜;何生亮\"是谁的临终一叹?(周瑜)
⑹闭月美女指《三国演义》中的谁?(貂禅)
34 / 34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