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国外关于大学生就业的研究及对我国的启示

来源:华佗健康网
20l0年第4期 江苏丝绸 国外关于大学生就业的研究 及对我国的启示 李创(河南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河南焦作454000) 摘要:大学生能否充分就业不仅关系到我国高等教育的未来发展前景,而且对于促进国家的政治、 经济、科技、文化的建设和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先系统总结了英、美、日等发达国家的大 学生就业问题,再通过中外大学生就业问题的研究对比,从而为我国促进大学生就业提供了较为 可行的改革思路。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中外差异 伴随着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国企改革的逐步 6%,环境专业未就业率最低,仅为2%。专业 深入以及我国高等学校毕业制度所作出的变 对进入工商企业及政府部门的影响不如对学术 化,中国整体的就业形势日趋严峻,就业竞争 单位的影响大。其次,就读的院校也会影响大 越演越烈,著名经济学家胡鞍钢教授称之为“世 学生的就业机会,如牛津、剑桥是英国传统的 界最大的就业战争”。在这一宏观背景下,作为 名牌大学,其大学生就业前景比其它大学好得 中国高等教育的大众群体——大学生的充分就 多。大学生所获得的学位级别与其就业机会也 业已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焦点。 有关系。再者,大学期间所学的学位课程实用 性越强,在劳动力市场上的适应面就越广。 l 国外关于大学生就业的研究 1.2美国大学生就业问题研究 美国的大学生教育体现为多元化的培养目 1.1英国大学生就业问题研究 标,与培养目标多元化相对应的是美国大学生 英国对大学生就业的研究一直走在国际前 培养模式也是多样化的,主要有专业式、协作 沿。他们研究得出:影响大学生就业的因素是 式和以课程学习为主的教学式三种。专业式适 非常复杂的,社会经济形势是其中根本性的因 用于培养教学科研型及其他高层次人才;协作 素之一。个体影响因素方面,所学专业是影响 式适合于应用型、开发型的高层次人才的培养; 大学生就业最重要的因素,且不同专业的就业 而教学式则适合于专业学位教育及研究生课程 差异非常显著,如:农业专业的学生就业形势 教育。三种模式相互补充,以满足社会对高层 明显差于其它专业,未就业率达10%,大大高 次人才的多样化需求。此外,在美国,大学同 于3%的平均水平;医学专业从事学术工作的未 企业界、工商界的合作日益加强,一些高校把 就业率比例最高,约为2O%,而平均比例则为 教学、科研与生产有机结合起来,培养工商界 32 江苏丝绸 2010年第4期 所需各类人才,毕业后直接进入其合作企业中 协调发展的社会”为理念、以“社会所面临的 问题群”为研究对象,以“新的理学”、“新的 就职,或与企业界建立教育联合体,合作培养 研究生。斯坦福大学就是通过与市场、企业紧 密协作,创造了“硅谷”奇迹,成为高科技时 代大学与产业界合作的成功典范。 工学”为特色,创设了新的专业与课程体系, 着力于新领域开拓。例如它的社会系统专业, 目的是培养学生用数理的手法,把握社会系统 的机理,涉及到价值和决策。该专业毕业生具 有非凡的价值判断能力与决策能力,可以在国 美国高校在课程体系中日益重视多学科交 叉与文理渗透,同时也十分强调基础理论知识 的学习。这样既能适应现代科学研究向跨学科 际机构、智囊团及企业计划部门任职。总之, 研究发展的需要,也能适应瞬息变化的社会发 展要求,此外,坚实的基础知识与宽广的学术 视野,也为大学生进一步深入进行科研创新奠 定了基础。譬如,哈佛、麻省理工、普林斯顿 等大学通过建立跨学科研究中心来设立和发展 跨学科课程,允许大学生跨专业、跨学科、跨 学院进行学习,同时还能够做到跨学校聘请教 师,为学生提供大量知识新颖、交叉性强\水平 高的课程和讲座。 关于大学生的就业指导,美国各高校围绕 增强大学生择业个体能力和素质方面的努力和 工作始终贯穿于整个大学生的培养教育过程 …。在俄勒大学,学校从学生入学就开始不断 地对其进行就业培i)ll,如指导简历如何个性化 的填写,让学生明确自己的优缺点所在,对自 己的就业资质给予全面、科学的评估等。此外, 还进行模拟面谈,模仿求职中的具体场景,增 长他们的实际经验。同时,在对学生进行综合 的求职培养过程中,讲究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注重他们与人沟通的能力和自己的表达能力, 还让学生在如今多元化的世界里,对相关的多 元化问题保持足够的敏感,并善于解决这些问 题。 l_3日本大学生就业问题研究 日本的大学也敏锐地意识到,2l世纪人类 要进一步发展,单靠对科学的探索和高新技术 的开发是不够的,还需要对人类社会普遍意义 上的理解和人文社会科学新思想的支撑,因而 探索并创造了一种打破文科和理科之间壁垒的 跨学科教育,并在日本东京大学成立了社会工 学研究生院【2J。该院以“创造人类与科学技术 该院毕业生输入社会,已不仅仅限于谋取一个 职位,而是能够通过其理念与研究方法,解决 人类社会重大问题,为全球作贡献。 2 国内外大学生就业研究的差异 一些发达国家早在20世纪80年代就认识 到解决社会就业矛盾最根本的出路在于创业, 只有创造出新的更多的工种才能提供更多的就 业机会。而具有优势知识资源的大学生则是当 今信息社会中的优势创业群体。因而,大学生 创业教育也被当作一项重要的教育目标与就业 政策来认识和执行。德国曾于1998年大学校长 会议中就明确提出:高等学校要成为“创业者 的熔炉”,而美国斯坦福大学则早已将创业教育 作为一项重要的课程来执行,学校不定期地请 来创业成功人士、投资家来演讲,并设有专利 机构办公室以接受学生的创业申请,对创业学 生给予两年时间,无论成败都可继续学业,这 样灵活的推动政策造就了斯坦福师生在硅谷中 活跃的创业力量,特别在近几年来的美国大学 生就业人数中自雇人数比例激增。 同时,西方发达国家也早已认识到,大学 生就业状况极深地影响着高校的地位、知名度 及其生存和发展,因而给予高度重视,投入了 大量的财力、物力和人力【3】,例如美国NJ+I大 学的一家仅2000人的分校,就业指导中心就有 16名专职教师,以保证学生获得受过专业训练 的职业指导和信息咨询。英国的高校职业服务 也很有示范意义,各大学不但设有专职的职业 服务部门,为毕业生提供大量平等、充分的信 息与指导服务,而且还将职业指导融入大学及 2010年第4期 江苏丝绸 33 防-.K透湿纺织品 顾永星(上海润盈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上海200090) 裘愉发(上海市纺织工程学会,上海200060) 摘要:防水透湿纺织品称为“会呼吸的织物”,具有良好的拒水和防水性。本文主要介绍了纺织品 防水透湿的原理、微孔透湿加工技术、吸湿性透湿加工技术和高密织物加工技术等整理方法以及 防水透湿织物的性能评价方法。 关键词:防水透湿纺织品;整理方法;性能评价 防水透湿织物不会让水滴通过而能够防 水,却能够让水蒸气通过,达到透湿,是集防 水、透湿、防风和保暖性于一体的纺织品,我 们称为“会呼吸的织物”。根据科学研究和工作 段,第一阶段在2O世纪40年代初,是由100% 的棉纱线编织成的紧密织物,称“文泰尔织物”, 做成的服装叫“文泰尔服装”,它的基本原理是 织物受湿后纤维膨胀,纱线间的孔隙和交织的 孔隙减少,从而达到防水透湿的作用,而细旦、 超细旦合成纤维超高密织物的出现,加之拒水 的实践,认为它必须满足的条件是:透湿量保 持在出汗量以上;能迅速吸收冷凝水并向外扩 散;具有一定的拒水和防水性。 防水透湿织物的研究和发展经过了三个阶 研究生课程设计之中。 相比之下,关于我国大学生就业方面的综 整理技术,使这种织物的防水透湿的功能和舒 适性能大大提高;第二阶段是1969年戈尔 策,但他并没有提及具体方案,而且研究者对 相应政策的研究大多从经验和工作实践的角度 出发,缺乏理论支持。美国人 参考文献: …1 马晓春,美国高校大学生就业服务体系研究及启示 [J].煤炭高等教育,2009,5. 【2]高晓霞,日本大学生就业促进政策及其执行研究 fJ].江海学刊,2009,6. [3]董鹏,社会资本:影响大学生就业的重要因素【JJ_中 国校外教育(理论),2008,9. 【4】王开业,大学生就业:“社会资本”的砝码有多重 【J】.中国大学生就业,2001,1. 合研究相对较少,已有的研究成果多是以某一 方面为主,对大学生就业缺乏系统性、逻辑性 与前瞻性的认识,如思想教育工作者关注的是 大学生择业观念的变化;日常管理者关注的是 大学生培养质量与就业的关系;就业指导工作 者关注的又是如何改进和加强对大学生的就业 指导,等等。当然,越来越多的学者已经认识 到大学生就业问题的综合分析的重要性,如王 开业指出 ],在目前大学生招生正大幅度扩招 的形势下,为了实现大学生毕业后切实做到“学 以致用、人尽其材”,很重要的一条是要综合分 析其在就业中遇到的问题,并从整体上提出对 (收稿日期:2010.06—05)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