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现代信息技术背景下课堂教学情境的创设
来源:华佗健康网
第3O卷第4期 开封教育学院学报 20l0年12月20日 De ̄2-20 2010 竺!: 竺: doi:10.3969/j.issn.1008—9640.2010.04.038 试论现代信息技术背景下课堂教学情境的创设 窦三同 (开封市教育电视台,河南开封475000) 摘 要:现代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情境创设方面与传统的教学手段相比具有无可比拟的优势,教师可通 过现代信息技术创设真实情境,扩大学生的认知视野,创设问题情境,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与问题解决能力, 创设想象情境,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教师在创设课堂教学情境时应该遵守生本原则、目标性原则与诱 发性原则。 关键词:现代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情境 中图分类号:G4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964O(2010)04—0097—03 课堂是教师进行教育教学活动的主要场地,是 学生进行学习活动的主要场所。课堂教学情境是教 现代信息技术是相对传统信息技术而言的,它 不仅仅指计算机和网络技术,而且是包含了视听技 师和学生在课堂上共同营造的小环境,如果这个小 术、计算机网络技术和整合技术,通过对信息的采 集、加工、存储和交流的方式,实现信息媒体应用的 一环境营造得好,学生在其中能够获得丰富的学习材 料,能够获得大量的信息刺激,能够进行积极的独立 种智能形态的技术。… 思考和高效的同伴合作,能够得到精神的愉悦和美 妙的情感体验。同样,教师也能够在这样的一个小环 现代信息技术因其丰富的声、色、图、文及动感、 直观的效果以及形式灵活、交互性强、资源共享的特 点,在构建课堂教学中“境”的方面具有无比的优越 境中得到自我价值的实现,感受到从事教师事业的 幸福,获得身心的愉悦和生命的完满。因此,有效的 课堂教学情境的创设有利于新课程改革的深入推 进,有利于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行,有利于师生的和谐 发展、全面发展。当前,培养学生适应未来的生存能 力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道重要难题,在现代信息技 性,从而引发学生“情”的发展。从地域上讲,现代信 息技术能够将世界各地的风俗、人情、地貌、物种展 现到学生眼前,学生不必“行万里路”便可将与学习 内容相关的地域特色尽收眼底,具体感悟语言文字 所描摹的图景;从时间上讲,现代信息技术能够演示 出人类文明发展的整个历史进程,可结合学习内容 重现历史的某个片断,甚至还可模拟未来的生活场 景,面对人类几千年的文明史,学生可间接而逼真地 去认识、思考文本所展示的生活状态和人生哲理;从 空间上讲,现代信息技术能够呈现出美丽的画面、动 听的音乐,能够营造出和谐宽松的课堂气氛,可唤起 术迅猛发展的今天,随着老师和学生对信息技术的 掌握,传统的粉笔加黑板、老师加课本的单一的课堂 教学情境的创设显得有些落伍,因此,探讨如何充分 发挥现代信息技术的优势创设科学合理的课堂教学 情境显得非常重要。 一、现代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情境创设中的优势 “情境”从构词角度来看,它包含两层含义,一层 学生的情感体验,引起学生的共鸣。 二、现代信息技术背景下课堂教学情境创设的 路径 是“情”,即“感情”,是人的一种主观感受,一层是 “境”,即区域、地方、环境,是一种客观存在的时空 域。情境一词组合在一起也就是人的情感会随着“境” (一)通过现代信息技术创设真实情境,扩大学 生的认知视野 的变化而改变。我国古人刘勰早在《文心雕龙》一书中 就讲到“情以物迁”,提出了心物交融的观点,阐明人 的感情随着对“物”的认识、了解、体察而产生。 建构主义主张学习者在真实的情境中进行学 习,创设真实的情境是意义建构的必备条件,而现代 收稿日期:2010—03—24 作者简介:窦三同(1957),男(汉族),河南开封人,开封市电化教育馆馆长,开封『仃教育电视台台长。研究方向:现代教育信息技术。 ・97・ 信息技术正是创设真实情境的最有效工具,把教学 内容变为具体的、可运用多种感官感知的东西,能够 使学生产生身临其境的逼真效果,从而扩大认知视 野,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物理、化学、生物等理科学科是以实验为基础的 自然学科,这些学科的教学免不了要在课堂上给学 生演示实验,但是,现实生活中的有些实验过程转瞬 即逝,学生用肉眼根本无法看到;有些实验过程又过 于缓慢,在一节课上根本完成不了;有些实验只有在 特定的实验环境中才能进行,教室或者实验室的环 境要求又达不到;有些实验对人体存在危害,学生亲 自动手会危害身体。如何将这些实验清晰地展现给 学生,为学生提供一个既可提供真实场景又可人为 控制的场境?传统的教学手段是根本做不到的,仅靠 教师的讲解学生的大脑中依然会是一片茫然,而现 代信息技术可以通过影像编辑软件根据教学的需要 或放慢或加快或剪辑,从而展现给学生一个真实的 情境,扩大学生的认知视野,清除学习障碍。 一些文科的内容由于跨越国度或者年代久远, 学生的认知结构中缺乏相关的背景知识和经验,难 以同化或顺应当前学到的知识,而如果利用现代信 息技术再现当时的一些生活场景或者图片,就可以 帮助学生尽快获得背景知识,从而顺利学习新知。 (二)通过现代信息技术创设问题情境,培养学 生的问题意识与问题解决能力 “现代教学论研究指出,感知不是学生学习产生 的根本原因(尽管学生学习是需要感知的),产生学 习的根本原因是问题。没有问题也就难以诱发和激 起求知欲望,没有问题,感觉不到问题的存在,学生 也就不会去深入思考,那么,学习也就只能是表层和 形式的。”[2 因此,创设出问题情境,让学生在科学合 理的问题情境中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 解决问题显得非常重要。 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来创设问题情境不仅要充分 彰显传统教学的优势,提出一系列的有价值的“问 题”让学生去分析去思考,而且还可以在屏幕上不断 变换字体、增强音效以凸显问题的重点,避免学生分 析问题时思维的混乱。另外,还可以充分利用现代信 息技术强大的资源功能,展示画面,演示过程,呈现 知识,给学生多方面的信息刺激,让学生发现问题、 提出问题。再者,还可以引导学生运用现代信息技术 去获取网络信息资源更好地解决问题,还可以把学 生解决问题的方案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出来,让学 生体验成功的喜悦,进一步激发学生提出问题、分析 问题、解决问题的热情。 ・98・ 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在问 题情境中了解怎样去发现问题,怎样去提出问题,怎 样去解决问题,怎样去展示问题解决的方案,学生掌 握了这些方法和策略,有助于迁移到新的问题情境 中去解决以后的学习问题,甚至解决现实的工作问 题和生活问题。 (三)通过现代信息技术创设想象情境,培养学 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想象是人在头脑里对已储存的表象进行加工改 造形成新形象的心理过程。口 也就是人们将过去头 脑中已经形成的一些联系进行新的结合,形成新的 联系,它是人类独有的对客观世界的一种反映形式, 我们平常所说的“思接千载”、“神通万里”指的就是 这个意思,它是创新思维能力的主要成分。培养学生 的创新思维能力离不开对学生想象能力的培养。 教育教学中的艺术作品像音乐、美术、文学,作 者或是用声音或是用色彩或是用词语把自己所要倾 诉的情感、所要表达的思想蕴藏其中,学生想要领悟 作品的真谛,就必须在理解文本的基础上充分展开 想象未获得。理科教学活动中同样也需要通过让学 生透过枯燥的数字算式与表格领悟数理概念的逻辑 推演过程,同样也需要引导学生由单一思维向多向 思维拓展。因此,教师要创设出合理的想象情境,培 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通过现代信息技术创设想象情境要把握好以下 三点: 第一,通过现代信息技术提供丰富的表象。人头 脑中储存的表象越多,已经形成的链接越多,想象也 就越丰富,越开阔。教师可以充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 播放视频、展现实物、图片等使学生头脑中的表象丰 富起来,也可以布置任务让学生从生活中、网络中自 主获取与文本相关的表象资料。 第二,通过现代信息技术营造宽松和谐的想象 氛围。营造和谐的想象空间就是教师要注重鼓励学 生发表见解,激励学生放飞思绪,缩短师生的心理距 离,在课堂上提出让学生想象的问题,给学生留有充 分的想象时间。同时,还可以充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 运用音乐来渲染想象的情境。音乐是一种抒情功能 极强的艺术形式,它有着自己丰富的语言、鲜明的形 象、广远的意境,它能够用节奏和旋律启迪人们的想 象。在教育教学中,教师选取与教学内容的基调具有 一致性或相似性的音乐,运用现代信息技术作用于 学生的听觉,就会与学生的认知发展起到相互渗透、 相互补充、相互强化的作用。 第三,教师在通过现代信息技术创设想象情境 的时候要注意对学生想象活动的指导,使其想象在 立足文本、切合教学目标的轨道上展开,避免陷入妄 想、臆测的窠臼,使学生通过想象,把文本中省略的 内容挖掘出来,将艺术作品中隐含的意境揭示出来, 使数学中的解题思路多样起来。 三、现代信息技术背景下课堂教学情境创设应 遵循的原则 (一)生本原则 彩的表象和形象,并进一步对具体形象进行抽象概 括,从而使其把握教学内容中的实质,完成教学目 标,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教师在制作多媒体课件 时,对文字、图片、音频、视频、动画等的处理一定要 慎重,不能一味追求课件的生动形象与直观,否则会 影响学生对教学内容本身学习的注意力,不利于教 学目标的达成。 (三)诱发性原则 建构主义认为,学生是知识信息的构建者,是认 课堂教学情境创设成功与否的一个关键标志是 知的主体,是课堂教学中的主要角色,教师在情境创 学生的思维是否得到激活,是否在强烈的求知欲下 设过程中必须遵循生本原则。教师需要从学生的认 进行学习,是否有效地解决了疑难问题,获得了知识 知规律、思维特点和心理特征出发,凭借自己的现代 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各方面的发 信息技术使用能力,对每一帧画面的构成、大小、字 展。因此,现代信息技术背景下的情境创设一定要遵 体、颜色、组图、注解、解说、呈现方法等进行精心的 循诱发性原则,创设的情境能激起学生的认知冲突, 设计,为学生创造有兴趣、有思维创新、有情感交流 造成学生心理上的悬念,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唤起 的人文主义情境,让学生在自我思考中获取知识,在 学生的求知欲,诱发学生产生积极思考的欲望。 对话交流中碰撞思维、共享知识。学生在学习中的思 课堂教学情境的创设是一个复杂的过程,一堂 维活动和心理特征因个体差异有很大的不同,因此, 课往往有若干情境组成,有时这些情境是交叉的,有 教师在制作多媒体课件时,除了制作基础性的材料 时是连续的。课堂教学情境创设的教学效果受到教 外,就需要以“留白”的形式,删繁就简,保障学生思 师的创设水平、学生的接受水平、教学目标、教学内 维活动的空间,以照顾个体差异。另外,教师在进行 容、现代信息技术手段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要想取 情境教学过程中应体察学生的接受情况和接受能 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必须用动态、多维的眼光对课堂 力,根据学生认知、思维的发展程度将各种画面、文 教学过程中的各个要素予以重视,必须注重课堂教 字、图形、动画等逐步显示到位。 学中各类教学情境的最优配合和协调一致。 (二)目标性原则 课堂教学情境创设绝不是为了创设而创设,必 参考文献 须围绕教学目标而创设,有了教学目标的指引,课堂 [1]陈鸿,任 亚.基于现代信息技术下的物理情境教学探 教学情境的创设将朝着有序性和科学化的方向发 索”[J].中国科技信息,2006,(2):139—141. 展,因此,现代信息技术背景下的课堂教学情境创设 [2]朱慕菊.走进新课程——与课程实施者对话[M].北京:北 必须要遵从目标性原则。遵从目标性原则要求教师 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oo. 根据特定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目的运用现代信息技术 [3]孟昭兰.普通心理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4. 创设教学的情境或氛围,让学生感知与内容相似或 相关的画面、声音、色彩等,使其头脑中形成丰富多 (责任编辑:尹金欣) On Constructing Classroom Teaching Environment with Modern Information Technology DOU San——tong (Kaifeng Education TV Station,Kaifeng Henan 47500 1) Abstract:Modern information technology has great advantage over traditional teaching means in constructing classroom teaching environment.Modern information technology enables teachers to create virtual context,broaden students’cognitive view,put forward problem situation cultivate students’problem awareness and problem—solving ability,develop students’creativity by bringing forth imaginative context. When creating classroom teaching environment,teachers should observe the following principles:student— orientation,goal—presentation and inductivity. Key words:modern information technology;classroom teaching;environment ・99・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