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上海开大管理心理学-网上作业要点

来源:华佗健康网
答题说明:

一、单选题1、以下哪种现象不能在需要层次理论中得到合理的解释?( )

A.一个饥饿的人会冒着生命危险去寻找食物 B.穷人很少参加排场讲究的社交活动 C.在陋室中苦攻“歌德巴赫猜想”的陈景润

D.一个安全需要占主导地位的人可能因为担心失败而拒绝接受富有挑战性的工作

2、一个尊重需要占主导地位的人,下列哪种激励措施最能产生效果?( A.提薪 B.升职 C.解聘威胁 D.工作扩大化

3、一个人的态度最稳固的阶段是( )。

A.顺从阶段 B.同化阶段 C.内化阶段 D.学习阶段

4、员工流动率越高说明员工的( )越低。

A.态度消极 B.组织背叛 C.工作满意

D.工作难度

5、某民营企业一位姓姚的车间主任,手下有十几号工人,他对自己“独有”的领导方式感到颇为自豪。他对手下人常说的一句口头禅就是:“不好好干回家去,干好了月底多拿奖金。”可以认为,姚主任把他手下的工人都看作了是( )。

A.只有生理需要和安全需要的人 B.只有生理需要和归属需要的人 C.只有归属需要和安全需要的人 D.只有安全需要和尊重需要的人

6、小王和小李都十分自信新领导会充分发挥他们的才能,可新领导到任后却把他们的工作完全改变了,这时他们的态度是( )。

A.平衡 B.不生气 C.满意 D.紧张

7、“吃不到葡萄就说葡萄酸”是态度的( )功能。

A.适应 B.自我防御 C.价值表现 D.知识

8、当个体获得最佳工作绩效时,应该处于( )压力下。

A.高度压力 B.轻度压力

C.适度压力 D.情境压力

9、认知失调理论的提出者是( )。

A.海德 B.霍夫兰德 C.费斯廷格 D.勒温

10、某公司来了一位新员工,工作一段时间后,领导发现该员工工作热情饱满,业绩提高很快。对于这种情况,除了按公司激励制度的正常规定给予相应奖励外,如果你作为该公司的领导,最赞同进一步采取以下哪种做法?( )

A.及时肯定他的进步,鼓励他取得更大的成绩 B.顺其自然,让他通过自我激励不断提高绩效 C.给他提供进一步提高业绩的方法与程序指导 D.充分肯定他的成绩,并提醒他不要骄傲自满

二、多选题1、EAP的实施步骤包括( )。

A.把脉与诊治 B.宣传教育 C.计划和控制 D.咨询 E.全员培训

2、工作压力会影响( )。

A.身体健康 B.心理健康

C.工作条件 D.组织结构

E.工作绩效

3、以下哪些因素属于赫兹伯格所认为的保健因素?( )

A.富有挑战性的工作 B.良好的人际关系 C.较高的工资水平 D.完备的管理制度 E.同工作绩效挂钩的奖金

4、态度改变的理论主要有 ( A.认知平衡理论 B.认知失调理论 C.参与改变理论 D.人本主义理论

E.精神分析理论

5、下列属于压力学说的是( A.内部平衡说 B.认知评价说 C.精神分析说 D.个体-环境匹配说

)。

)。E.人本主义说

6、态度包含的成分有( )。

A.心理成分 B.认知成分 C.情感成分 D.意向成分

E.个性成分

7、EAP解决的内容包括( A.职业生涯规划 B.处理压力所造成的反应 C.改变个体自身的弱点 D.缩减成本

E.处理造成问题的外部压力源

8、态度具有的特点是( A.稳定性 B.对象性 C.社会性 D.两极性

E.内隐性

9、组织承诺的影响因素有( A.个人因素

)。

)。

)。 B.角色状态 C.工作性质 D.工作成就

E.组织因素

10、工作满意员工具有的行为表现是( )。

A.劳动效率高 B.缺勤率低 C.流动率低 D.遵纪守法 E.工作变动频繁

三、判断题1、工作负荷分为工作超负荷和工作负荷不足两种。( √

×

2、根据双因素理论,奖金属于保健因素。( )

×

3、认知平衡理论的提出者是凯而曼。( )

×

4、通常情况下,运用奖励这种强化手段效果要好于惩罚。( )

×

5、态度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在后天的生活环境中学习形成的。( √

×

6、只有激励因素能激励员工,所以激励因素才重要,而保健因素不重要。(√

×

7、工资越高,工作满意越高。( )

) ) )

√ ×

8、结果一样就公平。 ( )

×

9、梅耶和阿伦提出组织承诺的三种基本成分是感情承诺、持续承诺和标准承诺。( )

×

10、一般说来,A型人格的个体比B型人格的个体更容易体验到压力。( )

√ 一、单选题 1、以下哪种现象不能在需要层次理论中得到合理的解释?( ) A.一个饥饿的人会冒着生命危险去寻找食物 B.穷人很少参加排场讲究的社交活动 C.在陋室中苦攻“歌德巴赫猜想”的陈景润 D.一个安全需要占主导地位的人可能因为担心失败而拒绝接受富有挑战性的工作 ×

2、一个人的态度最稳固的阶段是( )。 A.顺从阶段 B.同化阶段 C.内化阶段 D.学习阶段 3、下列不属于控制压力后果的方法是( )。 A.放松 B.体育锻炼 C.冥想 D.时间管理 4、下列属于生活层面压力源的是( )。 A.住房 B.人际关系 C.工作条件 D.角色冲突 5、小王和小李都十分自信新领导会充分发挥他们的才能,可新领导到任后却把他们的工作完全改变了,这时他们的态度是( A.平衡 B.不生气 C.满意 D.紧张 6、“吃不到葡萄就说葡萄酸”是态度的( )功能。 A.适应 B.自我防御 C.价值表现 D.知识 7、当个体获得最佳工作绩效时,应该处于( )压力下。 A.高度压力 B.轻度压力 C.适度压力 D.情境压力 8、认知失调理论的提出者是( )。 A.海德 B.霍夫兰德 C.费斯廷格 D.勒温 9、下列哪种人格特征的个体容易体验到较大的压力( )。 A.高自我效能感 B.内控型 C.A型人格 D.B型人格 10、某公司来了一位新员工,工作一段时间后,领导发现该员工工作热情饱满,业绩提高很快。对于这种情况,除了按公司激励定给予相应奖励外,如果你作为该公司的领导,最赞同进一步采取以下哪种做法?( ) A.及时肯定他的进步,鼓励他取得更大的成绩 B.顺其自然,让他通过自我激励不断提高绩效 C.给他提供进一步提高业绩的方法与程序指导 D.充分肯定他的成绩,并提醒他不要骄傲自满 二、多选题 1、EAP的实施步骤包括( )。 A.把脉与诊治 B.宣传教育 C.计划和控制 D.咨询 E.全员培训 2、内容型激励理论包括( )。 A.成就需要理论 B.目标设置理论 C.ERG理论 D.需要层次理论 E.双因素理论 3、以下哪些因素属于赫兹伯格所认为的保健因素?(A.富有挑战性的工作 B.良好的人际关系 C.较高的工资水平 D.完备的管理制度 E.同工作绩效挂钩的奖金 4、态度改变的理论主要有 ( )。 A.认知平衡理论 B.认知失调理论 C.参与改变理论 D.人本主义理论 ) E.精神分析理论 5、下列属于压力学说的是( )。 A.内部平衡说 B.认知评价说 C.精神分析说 D.个体-环境匹配说 E.人本主义说 6、EAP解决的内容包括( A.职业生涯规划 B.处理压力所造成的反应 C.改变个体自身的弱点 D.缩减成本 E.处理造成问题的外部压力源 7、态度具有的特点是( A.稳定性 B.对象性 C.社会性 D.两极性 E.内隐性 8、以下属于工作层面压力源的是()。 )。 )。 A.工作超负荷 B.角色冲突 C.工作条件 D.工作的复杂性 E.人际关系 9、组织承诺的影响因素有( )。 A.个人因素 B.角色状态 C.工作性质 D.工作成就 E.组织因素 10、工作满意员工具有的行为表现是( )。 A.劳动效率高 B.缺勤率低 C.流动率低 D.遵纪守法 E.工作变动频繁 三、判断题 1、根据双因素理论,奖金属于保健因素。( ) √ × 2、态度的改变,不仅有态度方向上的变化,也有态度强度的变化。( ) √ × 3、个体的知觉影响其压力感受性。( ) √ × 4、通常情况下,运用奖励这种强化手段效果要好于惩罚。( ) √ × 5、态度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在后天的生活环境中学习形成的。( ) √ × 6、只有激励因素能激励员工,所以激励因素才重要,而保健因素不重要。( ) √ × 7、工资越高,工作满意越高。( ) √ × 8、结果一样就公平。 ( ) √ × 9、梅耶和阿伦提出组织承诺的三种基本成分是感情承诺、持续承诺和标准承诺。( √ × 10、一般说来,A型人格的个体比B型人格的个体更容易体验到压力。( )√ × 一、单选题 1、一个尊重需要占主导地位的人,下列哪种激励措施最能产生效果?( ) A.提薪 B.升职 C.解聘威胁 D.工作扩大化 ) 2、下列不属于控制压力后果的方法是( )。 A.放松 B.体育锻炼 C.冥想 D.时间管理 3、某民营企业一位姓姚的车间主任,手下有十几号工人,他对自己“独有”的领导方式感到颇为自豪。他对手下人常说的一句口头好好干回家去,干好了月底多拿奖金。”可以认为,姚主任把他手下的工人都看作了是( )。 A.只有生理需要和安全需要的人 B.只有生理需要和归属需要的人 C.只有归属需要和安全需要的人 D.只有安全需要和尊重需要的人 4、下列属于生活层面压力源的是( )。 A.住房 B.人际关系 C.工作条件 D.角色冲突 5、下列属于工作层面压力源的是( )。 A.工作负荷 B.角色冲突 C.角色模糊 D.职业生涯发展 6、小王和小李都十分自信新领导会充分发挥他们的才能,可新领导到任后却把他们的工作完全改变了,这时他们的态度是( A.平衡 B.不生气 C.满意 D.紧张 7、“吃不到葡萄就说葡萄酸”是态度的( A.适应 B.自我防御 C.价值表现 D.知识 8、认知失调理论的提出者是( )。 A.海德 B.霍夫兰德 C.费斯廷格 D.勒温 9、下列哪种人格特征的个体容易体验到较大的压力(A.高自我效能感 B.内控型 C.A型人格 D.B型人格 )。 )功能。 10、某公司来了一位新员工,工作一段时间后,领导发现该员工工作热情饱满,业绩提高很快。对于这种情况,除了按公司激励定给予相应奖励外,如果你作为该公司的领导,最赞同进一步采取以下哪种做法?( ) A.及时肯定他的进步,鼓励他取得更大的成绩 B.顺其自然,让他通过自我激励不断提高绩效 C.给他提供进一步提高业绩的方法与程序指导 D.充分肯定他的成绩,并提醒他不要骄傲自满 二、多选题 1、EAP的实施步骤包括( )。 A.把脉与诊治 B.宣传教育 C.计划和控制 D.咨询 E.全员培训 2、工作压力会影响( )。 A.身体健康 B.心理健康 C.工作条件 D.组织结构 E.工作绩效 3、内容型激励理论包括( )。 A.成就需要理论 B.目标设置理论 C.ERG理论 D.需要层次理论 E.双因素理论 4、态度改变的理论主要有 ( )。 A.认知平衡理论 B.认知失调理论 C.参与改变理论 D.人本主义理论 E.精神分析理论 5、下列属于压力学说的是( A.内部平衡说 B.认知评价说 C.精神分析说 D.个体-环境匹配说 E.人本主义说 6、态度包含的成分有( A.心理成分 B.认知成分 C.情感成分 )。 )。 D.意向成分 E.个性成分 7、EAP解决的内容包括( )。 A.职业生涯规划 B.处理压力所造成的反应 C.改变个体自身的弱点 D.缩减成本 E.处理造成问题的外部压力源 8、态度具有的特点是( )。 A.稳定性 B.对象性 C.社会性 D.两极性 E.内隐性 9、阿尔德弗的ERG理论所包含的需要是(A.物质需要 B.关系需要 C.生存需要 D.成长需要 )。 E.精神需要 10、工作满意员工具有的行为表现是( )。 A.劳动效率高 B.缺勤率低 C.流动率低 D.遵纪守法 E.工作变动频繁 三、判断题 1、根据双因素理论,奖金属于保健因素。( ) √ × 2、认知平衡理论的提出者是凯而曼。( ) √ × 3、个体的知觉影响其压力感受性。( ) √ × 4、通常情况下,运用奖励这种强化手段效果要好于惩罚。( ) √ × 5、工作压力感受性是指个体对工作压力源或压力事件的敏感程度。( √ × 6、只有激励因素能激励员工,所以激励因素才重要,而保健因素不重要。(√ × 7、工资越高,工作满意越高。( ) √ × 8、结果一样就公平。 ( ) ) ) √ × 9、梅耶和阿伦提出组织承诺的三种基本成分是感情承诺、持续承诺和标准承诺。( ) √ × 10、一般说来,A型人格的个体比B型人格的个体更容易体验到压力。( ) √ × 一、单选题 1、一个尊重需要占主导地位的人,下列哪种激励措施最能产生效果?( ) A.提薪 B.升职 C.解聘威胁 D.工作扩大化 2、员工流动率越高说明员工的( )越低。 A.态度消极 B.组织背叛 C.工作满意 D.工作难度 3、某民营企业一位姓姚的车间主任,手下有十几号工人,他对自己“独有”的领导方式感到颇为自豪。他对手下人常说的一句口头好好干回家去,干好了月底多拿奖金。”可以认为,姚主任把他手下的工人都看作了是( )。 A.只有生理需要和安全需要的人 B.只有生理需要和归属需要的人 C.只有归属需要和安全需要的人 D.只有安全需要和尊重需要的人 4、下列属于生活层面压力源的是( )。 A.住房 B.人际关系 C.工作条件 D.角色冲突 5、小王和小李都十分自信新领导会充分发挥他们的才能,可新领导到任后却把他们的工作完全改变了,这时他们的态度是( A.平衡 B.不生气 C.满意 D.紧张 6、“吃不到葡萄就说葡萄酸”是态度的( )功能。 A.适应 B.自我防御 C.价值表现 D.知识 7、当个体获得最佳工作绩效时,应该处于( )压力下。 A.高度压力 B.轻度压力 C.适度压力 D.情境压力 8、认知失调理论的提出者是( )。 A.海德 B.霍夫兰德 C.费斯廷格 D.勒温 9、下列哪种人格特征的个体容易体验到较大的压力( )。 A.高自我效能感 B.内控型 C.A型人格 D.B型人格 10、某公司来了一位新员工,工作一段时间后,领导发现该员工工作热情饱满,业绩提高很快。对于这种情况,除了按公司激励定给予相应奖励外,如果你作为该公司的领导,最赞同进一步采取以下哪种做法?( ) A.及时肯定他的进步,鼓励他取得更大的成绩 B.顺其自然,让他通过自我激励不断提高绩效 C.给他提供进一步提高业绩的方法与程序指导 D.充分肯定他的成绩,并提醒他不要骄傲自满 二、多选题 1、EAP的实施步骤包括( )。 A.把脉与诊治 B.宣传教育 C.计划和控制 D.咨询 E.全员培训 2、内容型激励理论包括( )。 A.成就需要理论 B.目标设置理论 C.ERG理论 D.需要层次理论 E.双因素理论 3、态度改变的理论主要有 ( A.认知平衡理论 B.认知失调理论 C.参与改变理论 D.人本主义理论 E.精神分析理论 4、下列属于压力学说的是( A.内部平衡说 B.认知评价说 C.精神分析说 D.个体-环境匹配说 )。)。 E.人本主义说 5、态度包含的成分有( )。 A.心理成分 B.认知成分 C.情感成分 D.意向成分 E.个性成分 6、EAP解决的内容包括( A.职业生涯规划 B.处理压力所造成的反应 C.改变个体自身的弱点 D.缩减成本 E.处理造成问题的外部压力源 7、以下属于工作层面压力源的是(A.工作超负荷 B.角色冲突 C.工作条件 D.工作的复杂性 E.人际关系 8、组织承诺的影响因素有( )。 )。 )。 A.个人因素 B.角色状态 C.工作性质 D.工作成就 E.组织因素 9、阿尔德弗的ERG理论所包含的需要是( )。A.物质需要 B.关系需要 C.生存需要 D.成长需要 E.精神需要 10、工作满意员工具有的行为表现是( )。 A.劳动效率高 B.缺勤率低 C.流动率低 D.遵纪守法 E.工作变动频繁 三、判断题 1、工作负荷分为工作超负荷和工作负荷不足两种。( √ × 2、根据双因素理论,奖金属于保健因素。( ) ) √ × 3、认知平衡理论的提出者是凯而曼。( ) √ × 4、个体的知觉影响其压力感受性。( ) √ × 5、通常情况下,运用奖励这种强化手段效果要好于惩罚。( ) √ × 6、态度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在后天的生活环境中学习形成的。( ) √ × 7、只有激励因素能激励员工,所以激励因素才重要,而保健因素不重要。( )√ × 8、工资越高,工作满意越高。( ) √ × 9、结果一样就公平。 ( ) √ × 10、梅耶和阿伦提出组织承诺的三种基本成分是感情承诺、持续承诺和标准承诺。( √ × 一、单选题 1、以下哪种现象不能在需要层次理论中得到合理的解释?( ) A.一个饥饿的人会冒着生命危险去寻找食物 B.穷人很少参加排场讲究的社交活动 C.在陋室中苦攻“歌德巴赫猜想”的陈景润 D.一个安全需要占主导地位的人可能因为担心失败而拒绝接受富有挑战性的工作 ) 2、一个尊重需要占主导地位的人,下列哪种激励措施最能产生效果?( ) A.提薪 B.升职 C.解聘威胁 D.工作扩大化 3、员工流动率越高说明员工的( A.态度消极 B.组织背叛 C.工作满意 D.工作难度 4、下列属于生活层面压力源的是(A.住房 B.人际关系 C.工作条件 D.角色冲突 5、下列属于工作层面压力源的是(A.工作负荷 B.角色冲突 C.角色模糊 D.职业生涯发 )越低。 )。 )。展 6、小王和小李都十分自信新领导会充分发挥他们的才能,可新领导到任后却把他们的工作完全改变了,这时他们的态度是( A.平衡 B.不生气 C.满意 D.紧张 7、“吃不到葡萄就说葡萄酸”是态度的( )功能。 A.适应 B.自我防御 C.价值表现 D.知识 8、当个体获得最佳工作绩效时,应该处于( )压力下。 A.高度压力 B.轻度压力 C.适度压力 D.情境压力 9、认知失调理论的提出者是( )。 A.海德 B.霍夫兰德 C.费斯廷格 D.勒温 10、某公司来了一位新员工,工作一段时间后,领导发现该员工工作热情饱满,业绩提高很快。对于这种情况,除了按公司激励定给予相应奖励外,如果你作为该公司的领导,最赞同进一步采取以下哪种做法?( ) A.及时肯定他的进步,鼓励他取得更大的成绩 B.顺其自然,让他通过自我激励不断提高绩效 C.给他提供进一步提高业绩的方法与程序指导 D.充分肯定他的成绩,并提醒他不要骄傲自满 二、多选题 1、工作压力会影响( )。 A.身体健康 B.心理健康 C.工作条件 D.组织结构 E.工作绩效 2、内容型激励理论包括( )。 A.成就需要理论 B.目标设置理论 C.ERG理论 D.需要层次理论 E.双因素理论 3、以下哪些因素属于赫兹伯格所认为的保健因素?(A.富有挑战性的工作 B.良好的人际关系 )C.较高的工资水平 D.完备的管理制度 E.同工作绩效挂钩的奖金 4、态度改变的理论主要有 ( )。 A.认知平衡理论 B.认知失调理论 C.参与改变理论 D.人本主义理论 E.精神分析理论 5、下列属于压力学说的是( A.内部平衡说 B.认知评价说 C.精神分析说 D.个体-环境匹配说 E.人本主义说 6、态度包含的成分有( A.心理成分 B.认知成分 C.情感成分 D.意向成 )。 )。 分 E.个性成分 7、态度具有的特点是( )。 A.稳定性 B.对象性 C.社会性 D.两极性 E.内隐性 8、以下属于工作层面压力源的是( A.工作超负荷 B.角色冲突 C.工作条件 D.工作的复杂性 E.人际关系 9、组织承诺的影响因素有( A.个人因素 B.角色状态 C.工作性质 D.工作成就 E.组织因素 )。 )。10、阿尔德弗的ERG理论所包含的需要是( )。 A.物质需要 B.关系需要 C.生存需要 D.成长需要 E.精神需要 三、判断题 1、工作负荷分为工作超负荷和工作负荷不足两种。( ) √ × 2、根据双因素理论,奖金属于保健因素。( ) √ × 3、认知平衡理论的提出者是凯而曼。( ) √ × 4、个体的知觉影响其压力感受性。( ) √ × 5、通常情况下,运用奖励这种强化手段效果要好于惩罚。( )√ × 6、工作压力感受性是指个体对工作压力源或压力事件的敏感程度。(√ × 7、态度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在后天的生活环境中学习形成的。( √ × 8、工资越高,工作满意越高。( ) √ × ) ) 9、结果一样就公平。 ( ) √ × 10、一般说来,A型人格的个体比B型人格的个体更容易体验到压力。( ) √ × 一、单选题 1、以下哪种现象不能在需要层次理论中得到合理的解释?( ) A.一个饥饿的人会冒着生命危险去寻找食物 B.穷人很少参加排场讲究的社交活动 C.在陋室中苦攻“歌德巴赫猜想”的陈景润 D.一个安全需要占主导地位的人可能因为担心失败而拒绝接受富有挑战性的工作 2、一个人的态度最稳固的阶段是( )。 A.顺从阶段 B.同化阶段 C.内化阶段 D.学习阶段 3、员工流动率越高说明员工的( )越低。 A.态度消极 B.组织背叛 C.工作满意 D.工作难度 4、下列不属于控制压力后果的方法是( )。 A.放松 B.体育锻炼 C.冥想 D.时间管理 5、下列属于工作层面压力源的是( )。 A.工作负荷 B.角色冲突 C.角色模糊 D.职业生涯发展 6、小王和小李都十分自信新领导会充分发挥他们的才能,可新领导到任后却把他们的工作完全改变了,这时他们的态度是( A.平衡 B.不生气 C.满意 D.紧张 7、当个体获得最佳工作绩效时,应该处于( )压力下。 A.高度压力 B.轻度压力 C.适度压力 D.情境压力 8、认知失调理论的提出者是( )。 A.海德 B.霍夫兰德 C.费斯廷格 D.勒温 9、下列哪种人格特征的个体容易体验到较大的压力( )。 A.高自我效能感 B.内控型 C.A型人格 D.B型人格 10、某公司来了一位新员工,工作一段时间后,领导发现该员工工作热情饱满,业绩提高很快。对于这种情况,除了按公司激励定给予相应奖励外,如果你作为该公司的领导,最赞同进一步采取以下哪种做法?( ) A.及时肯定他的进步,鼓励他取得更大的成绩 B.顺其自然,让他通过自我激励不断提高绩效 C.给他提供进一步提高业绩的方法与程序指导 D.充分肯定他的成绩,并提醒他不要骄傲自满 二、多选题 1、EAP的实施步骤包括( )。 A.把脉与诊治 B.宣传教育 C.计划和控制 D.咨询 E.全员培训 2、工作压力会影响( )。 A.身体健康 B.心理健康 C.工作条件 D.组织结构 E.工作绩效 3、以下哪些因素属于赫兹伯格所认为的保健因素?(A.富有挑战性的工作 B.良好的人际关系 C.较高的工资水平 D.完备的管理制度 E.同工作绩效挂钩的奖金 4、态度改变的理论主要有 ( )。 A.认知平衡理论 B.认知失调理论 C.参与改变理论 D.人本主义理论 E.精神分析理论 5、态度包含的成分有( )。A.心理成分 ) B.认知成分 C.情感成分 D.意向成分 E.个性成分 6、EAP解决的内容包括( A.职业生涯规划 B.处理压力所造成的反应 C.改变个体自身的弱点 D.缩减成本 E.处理造成问题的外部压力源 7、以下属于工作层面压力源的是(A.工作超负荷 B.角色冲突 C.工作条件 D.工作的复杂性 E.人际关系 8、组织承诺的影响因素有( A.个人因素 B.角色状态 C.工作性质 )。 )。 )。 D.工作成就 E.组织因素 9、阿尔德弗的ERG理论所包含的需要是( )。 A.物质需要 B.关系需要 C.生存需要 D.成长需要 E.精神需要 10、工作满意员工具有的行为表现是( )。 A.劳动效率高 B.缺勤率低 C.流动率低 D.遵纪守法 E.工作变动频繁 三、判断题 1、工作负荷分为工作超负荷和工作负荷不足两种。( √ × 2、根据双因素理论,奖金属于保健因素。( ) √ × 3、认知平衡理论的提出者是凯而曼。( ) √ × ) 4、个体的知觉影响其压力感受性。( ) √ × 5、通常情况下,运用奖励这种强化手段效果要好于惩罚。( ) √ × 6、工作压力感受性是指个体对工作压力源或压力事件的敏感程度。( ) √ × 7、态度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在后天的生活环境中学习形成的。( ) √ × 8、只有激励因素能激励员工,所以激励因素才重要,而保健因素不重要。( )√ × 9、结果一样就公平。 ( ) √ × 10、梅耶和阿伦提出组织承诺的三种基本成分是感情承诺、持续承诺和标准承诺。( √ × 一、单选题 1、一个尊重需要占主导地位的人,下列哪种激励措施最能产生效果?( ) A.提薪 B.升职 C.解聘威胁 D.工作扩大化 2、一个人的态度最稳固的阶段是( )。 A.顺从阶段 B.同化阶段 ) C.内化阶段 D.学习阶段 3、下列不属于控制压力后果的方法是( )。 A.放松 B.体育锻炼 C.冥想 D.时间管理 4、某民营企业一位姓姚的车间主任,手下有十几号工人,他对自己“独有”的领导方式感到颇为自豪。他对手下人常说的一句口头好好干回家去,干好了月底多拿奖金。”可以认为,姚主任把他手下的工人都看作了是( )。 A.只有生理需要和安全需要的人 B.只有生理需要和归属需要的人 C.只有归属需要和安全需要的人 D.只有安全需要和尊重需要的人 5、下列属于生活层面压力源的是( )。 A.住房 B.人际关系 C.工作条件 D.角色冲突 6、小王和小李都十分自信新领导会充分发挥他们的才能,可新领导到任后却把他们的工作完全改变了,这时他们的态度是( A.平衡 B.不生气 C.满意 D.紧张 7、“吃不到葡萄就说葡萄酸”是态度的( )功能。 A.适应 B.自我防御 C.价值表现 D.知识 8、当个体获得最佳工作绩效时,应该处于( )压力下。 A.高度压力 B.轻度压力 C.适度压力 D.情境压力 9、下列哪种人格特征的个体容易体验到较大的压力( )。 A.高自我效能感 B.内控型 C.A型人格 D.B型人格 10、某公司来了一位新员工,工作一段时间后,领导发现该员工工作热情饱满,业绩提高很快。对于这种情况,除了按公司激励定给予相应奖励外,如果你作为该公司的领导,最赞同进一步采取以下哪种做法?( ) A.及时肯定他的进步,鼓励他取得更大的成绩 B.顺其自然,让他通过自我激励不断提高绩效 C.给他提供进一步提高业绩的方法与程序指导 D.充分肯定他的成绩,并提醒他不要骄傲自满 二、多选题 1、EAP的实施步骤包括( )。 A.把脉与诊治 B.宣传教育 C.计划和控制 D.咨询 E.全员培训 2、工作压力会影响( A.身体健康 B.心理健康 C.工作条件 D.组织结构 E.工作绩效 3、内容型激励理论包括( A.成就需要理论 B.目标设置理论 C.ERG理论 D.需要层次理 )。 )。 论 E.双因素理论 4、态度改变的理论主要有 ( )。 A.认知平衡理论 B.认知失调理论 C.参与改变理论 D.人本主义理论 E.精神分析理论 5、下列属于压力学说的是( A.内部平衡说 B.认知评价说 C.精神分析说 D.个体-环境匹配说 E.人本主义说 6、态度包含的成分有( A.心理成分 B.认知成分 C.情感成分 D.意向成分 E.个性成分 )。 )。 7、EAP解决的内容包括( )。 A.职业生涯规划 B.处理压力所造成的反应 C.改变个体自身的弱点 D.缩减成本 E.处理造成问题的外部压力源 8、态度具有的特点是( )。 A.稳定性 B.对象性 C.社会性 D.两极性 E.内隐性 9、组织承诺的影响因素有( A.个人因素 B.角色状态 C.工作性质 D.工作成就 E.组织因素 10、工作满意员工具有的行为表现是( A.劳动效率高 )。)。 B.缺勤率低 C.流动率低 D.遵纪守法 E.工作变动频繁 三、判断题 1、根据双因素理论,奖金属于保健因素。( ) √ × 2、态度的改变,不仅有态度方向上的变化,也有态度强度的变化。( ) √ × 3、个体的知觉影响其压力感受性。( ) √ × 4、通常情况下,运用奖励这种强化手段效果要好于惩罚。( ) √ × 5、态度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在后天的生活环境中学习形成的。( ) √ × 6、凡是压力对个体都具有负面影响。( ) √ × 7、只有激励因素能激励员工,所以激励因素才重要,而保健因素不重要。( ) √ × 8、结果一样就公平。 ( ) √ × 9、梅耶和阿伦提出组织承诺的三种基本成分是感情承诺、持续承诺和标准承诺。( √ × 10、一般说来,A型人格的个体比B型人格的个体更容易体验到压力。( ) ) √ × 一、单选题 1、以下哪种现象不能在需要层次理论中得到合理的解释?( ) A.一个饥饿的人会冒着生命危险去寻找食物 B.穷人很少参加排场讲究的社交活动 C.在陋室中苦攻“歌德巴赫猜想”的陈景润 D.一个安全需要占主导地位的人可能因为担心失败而拒绝接受富有挑战性的工作 2、一个尊重需要占主导地位的人,下列哪种激励措施最能产生效果?( ) A.提薪 B.升职 C.解聘威胁 D.工作扩大化 3、一个人的态度最稳固的阶段是( )。 A.顺从阶段 B.同化阶段 C.内化阶段 D.学习阶段 4、下列不属于控制压力后果的方法是( )。 A.放松 B.体育锻炼 C.冥想 D.时间管理 5、下列属于工作层面压力源的是( )。 A.工作负荷 B.角色冲突 C.角色模糊 D.职业生涯发展 6、小王和小李都十分自信新领导会充分发挥他们的才能,可新领导到任后却把他们的工作完全改变了,这时他们的态度是( A.平衡 B.不生气 C.满意 D.紧张 7、“吃不到葡萄就说葡萄酸”是态度的( )功能。 A.适应 B.自我防御 C.价值表现 D.知识 8、当个体获得最佳工作绩效时,应该处于( )压力下。 A.高度压力 B.轻度压力 C.适度压力 D.情境压力 9、认知失调理论的提出者是( )。 A.海德 B.霍夫兰德 C.费斯廷格 D.勒温 10、某公司来了一位新员工,工作一段时间后,领导发现该员工工作热情饱满,业绩提高很快。对于这种情况,除了按公司激励定给予相应奖励外,如果你作为该公司的领导,最赞同进一步采取以下哪种做法?( ) A.及时肯定他的进步,鼓励他取得更大的成绩 B.顺其自然,让他通过自我激励不断提高绩效 C.给他提供进一步提高业绩的方法与程序指导 D.充分肯定他的成绩,并提醒他不要骄傲自满 二、多选题 1、工作压力会影响( )。 A.身体健康 B.心理健康 C.工作条件 D.组织结构 E.工作绩效 2、内容型激励理论包括( )。 A.成就需要理论 B.目标设置理论 C.ERG理论 D.需要层次理论 E.双因素理论 3、态度改变的理论主要有 ( A.认知平衡理论 B.认知失调理论 C.参与改变理论 D.人本主义理论 E.精神分析理论 4、下列属于压力学说的是( A.内部平衡说 B.认知评价说 C.精神分析说 D.个体-环境匹配说 E.人本主义说 5、态度包含的成分有( A.心理成分 )。 )。 )。 B.认知成分 C.情感成分 D.意向成分 E.个性成分 6、EAP解决的内容包括( A.职业生涯规划 B.处理压力所造成的反应 C.改变个体自身的弱点 D.缩减成本 E.处理造成问题的外部压力源 7、态度具有的特点是( A.稳定性 B.对象性 C.社会性 D.两极性 E.内隐性 8、以下属于工作层面压力源的是(A.工作超负荷 B.角色冲突 C.工作条件 )。 )。 )。 D.工作的复杂性 E.人际关系 9、组织承诺的影响因素有( )。 A.个人因素 B.角色状态 C.工作性质 D.工作成就 E.组织因素 10、阿尔德弗的ERG理论所包含的需要是( )。 A.物质需要 B.关系需要 C.生存需要 D.成长需要 E.精神需要 三、判断题 1、工作负荷分为工作超负荷和工作负荷不足两种。( ) √ × 2、认知平衡理论的提出者是凯而曼。( ) √ × 3、态度的改变,不仅有态度方向上的变化,也有态度强度的变化。(√ × ) 4、个体的知觉影响其压力感受性。( ) √ × 5、通常情况下,运用奖励这种强化手段效果要好于惩罚。( ) √ × 6、态度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在后天的生活环境中学习形成的。( ) √ × 7、工资越高,工作满意越高。( ) √ × 8、结果一样就公平。 ( ) √ × 9、梅耶和阿伦提出组织承诺的三种基本成分是感情承诺、持续承诺和标准承诺。( ) √ × 10、一般说来,A型人格的个体比B型人格的个体更容易体验到压力。( ) √ × 一、单选题 1、能够提供对某一个体、某一团体或某一组织的详尽分析,能提供变化的动态方面的见解,对于组织内部问题的诊断和纠正极有帮助的方法是( )。 A.测验法 B.观察法 C.个案法 D.实验法 2、“鸡尾酒会效应”说明知觉具有( )。 A.选择性 B.理解性 C.整体性 D.恒常性 3、( )是研究者有目的地通过严格控制或创设条件,主动引起被试的行为变化,从而进行研究的方法。 A.测验法 B.观察法 C.个案法 D.实验法 4、表现在人对现实的态度和行为方式的比较稳定的独特的心理特征的总和是( )。 A.气质 B.性格 C.能力 D.兴趣 5、库利的“镜中我”理论属于( )自我认知方式。 A.他人评价 B.社会比较 C.内省 D.自我显示 6、热情、正直、诚实、认真等属于性格的( )特征。 A.态度 B.意志 C.情绪 D.理智 7、梅奥在霍桑实验基础上所提出的理论被称为( )理论。 A.群体动力 B.人际关系 C.需要层次 D.科学管理 8、具有不爱与人交往、孤僻、多愁善感、富于联想等特征的人属于( )。 A.胆汁质 B.多血质 C.粘液质 D.抑郁质 9、对“王师傅称赞李厂长”的原因分析中,得到的信息资料是一致性高,一贯性高,区别性高,这应该归因于( )。 A.王师傅善于阿谀奉承 B.李厂长的所作所为确实值得称赞 C.王师傅迫于情境的压力违心地称赞李厂长 D.无法确定王师傅称赞李厂长的真正原因 10、( )首次以“管理心理学”命名出版了自己的专著。 A.莱维持 B.马斯洛 D.泰勒 二、多选题 1、霍桑实验主要包括( )几个阶段。 A.照明实验 B.福利实验 C.访谈实验 D.群体实验 E.奖励实验 C.闵斯特伯格 2、常见的社会知觉偏见主要有( )等几种。 A.首因效应 B.近因效应 C.晕轮效应 D.投射效应 E.社会刻板印象 3、管理心理学的研究内容包括( )。 A.个体心理 B.群体心理 C.公众心理 D.组织心理 E.顾客心理 4、印象管理可以通过( )等方式实现。 A.留下良好的第一印象 B.角色置换 C.相互支持 D.由衷地赞美他人的优点 E.自我显示 5、知觉的基本特征主要包括( )。 A.知觉的选择性 B.知觉的理解性 C.知觉的整体性 D.知觉的恒常性 E.知觉的适应性 6、谈话法是管理心理学的研究方法之一,要使谈话有效,必须注意以下几点(A.事先拟好提纲 B.注意把握内容与方向 C.必须善于使用摄像仪器 D.对谈话内容的记录应该系统、完整、详尽 E.要投入感情 7、根据巴甫洛夫的高级神经活动类型学说,活泼型的特点是( )。 A.强 B.弱 C.平衡 D.不平衡 E.灵活 8、知觉者的( )是影响知觉的主观因素。 A.态度 )。 B.仪表 C.容貌 D.经验 E.兴趣 9、管理心理学常用的研究方法主要包括( )。 A.观察法 B.实验法 C.调查法 D.测验法 E.个案法 10、社会刻板印象的形成主要与( )等方面有关。 A.职业 B.地域 C.历史 D.年龄 E.性别 三、判断题 1、穿白色服装使人有膨胀的倾向,而穿黑色服装则使人有收缩的倾向,这是由于错觉造成的。( ) √ × 2、晕轮效应是指个体把自己所拥有的特质推而广之到他人身上的倾向。 √ × 3、管理心理学是研究管理过程中人的心理活动和行为规律的一门科学。 √ × 4、气质有不同的表现类型,但并没有好与坏的区别。( ) √ × 5、美国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认为自我概念包括生理自我、社会自我和心理自我三部分。( ) √ × 6、闵斯特伯格被称作“工业心理学之父”。( ) √ × 7、管理心理学在20世纪20年代正式诞生于美国。( ) √ × 8、晕轮效应是指人们对某个群体中的人形成的一种概括而固定的看法。( ) √ × 9、心理测验的选择、施测、结果的解释等都必须由训练有素的专业工作者来完成。( ) √ × 10、勒温运用“时间—动作分析”的方法进行了“搬铁块”实验。( ) √ ×

一、单选题

1、“鸡尾酒会效应”说明知觉具有( )。 A.选择性 B.理解性 C.整体性 D.恒常性 2、( )是研究者有目的地通过严格控制或创设条件,主动引起被试的行为变化,从而进行研究的方法。 A.测验法 B.观察法 C.个案法 D.实验法 3、一个身穿游泳衣的人在海滨打水仗或游泳,不会有人注意他,但如果他这身打扮去商场购物就会被认为不成体统甚至被拒绝进入,这是因为人的知觉受到了( )的影响。 A.知觉者 B.知觉对象 C.知觉情境 D.知觉态度 4、群体动力理论的创始人是德国心理学家( )。 A.冯特 B.马斯洛 D.勒温 A.兴奋型 B.活泼型 C.安静型 D.抑制型 A.气质 B.性格 C.能力 D.兴趣 A.首因效应 B.近因效应 C.晕轮效应 D.社会刻板印象 A.态度 B.意志 C.情绪 D.理智 A.胆汁质 B.多血质 C.粘液质 D.抑郁质 C.闵斯特伯格 5、根据巴甫洛夫的高级神经活动类型学说,强、平衡、不灵活的类型是( )。 6、表现在人对现实的态度和行为方式的比较稳定的独特的心理特征的总和是( )。 7、“一俊遮百丑”属于社会知觉中的( )。 8、热情、正直、诚实、认真等属于性格的( )特征。 9、具有不爱与人交往、孤僻、多愁善感、富于联想等特征的人属于( )。 10、对“王师傅称赞李厂长”的原因分析中,得到的信息资料是一致性高,一贯性高,区别性高,这应该归因于( )。 A.王师傅善于阿谀奉承 B.李厂长的所作所为确实值得称赞 C.王师傅迫于情境的压力违心地称赞李厂长 D.无法确定王师傅称赞李厂长的真正原因 二、多选题 1、霍桑实验主要包括( )几个阶段。 A.照明实验 B.福利实验 C.访谈实验 D.群体实验 E.奖励实验 A.首因效应 B.近因效应 C.晕轮效应 D.投射效应 2、常见的社会知觉偏见主要有( )等几种。 E.社会刻板印象 3、管理心理学的研究内容包括( )。 A.个体心理 B.群体心理 C.公众心理 D.组织心理 E.顾客心理 A.信度 B.效度 C.常模 D.标准化 E.问题 A.属于个性心理特征 B.是人类社会历史经验的总结和概括 C.发展比知识发展要慢得多 4、心理测验必须具备( )几个技术指标。 5、以下关于能力的描述属于正确的是( )。 D.随年龄增长不断积累 E.随年龄增长是一个发展、停滞 和衰退的过程 6、以下属于个性心理特征范畴的是( )。 A.需要 B.气质 C.能力 D.性格 E.兴趣 7、根据巴甫洛夫的高级神经活动类型学说,活泼型的特点是(A.强 B.弱 C.平衡 D.不平衡 E.灵活 8、知觉者的( )是影响知觉的主观因素。 A.态度 B.仪表 C.容貌 D.经验 E.兴趣 9、管理心理学常用的研究方法主要包括( )。 A.观察法 B.实验法 C.调查法 D.测验法 E.个案法 10、以下属于投射测验的是( )。 A.艾森克个性问卷 B.罗夏墨迹测验 C.主题统觉测验 D.卡特尔16种个性因素问卷 E.瑞文推理测验 三、判断题 )。 1、韦克斯勒成人智力量表包括言语测验与操作测验两个部分。( ) √ × 2、管理心理学是研究管理过程中人的心理活动和行为规律的一门科学。 √ × 3、社会刻板印象是指人们对某个群体中的人形成的一种概括而固定的看法。 √ × 4、气质有不同的表现类型,但并没有好与坏的区别。( ) √ × 5、美国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认为自我概念包括生理自我、社会自我和心理自我三部分。(√ × 6、知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 ) √ × 7、归因是人们对自己或他人活动及其结果的原因所作出的解释和评价。 √ × 8、管理心理学在20世纪20年代正式诞生于美国。( ) √ × 9、晕轮效应是指人们对某个群体中的人形成的一种概括而固定的看法。( ) √ × 10、特殊能力是大多数活动所共同需要的能力。( ) √ ×

一、单选题 1、以下哪种现象不能在需要层次理论中得到合理的解释?( ) A.一个饥饿的人会冒着生命危险去寻找食 物 B.穷人很少参加排场讲究的社 交活动 C.在陋室中苦攻“歌德巴赫猜 想”的陈景润 ) D.一个安全需要占主导地位的人可能因为担心失败而拒绝接受富有挑 战性的工作 2、一个人的态度最稳固的阶段是( )。 A.顺从阶段 B.同化阶段 C.内化阶段 D.学习阶段 A.态度消极 B.组织背叛 C.工作满意 D.工作难度 A.放松 B.体育锻炼 C.冥想 D.时间管理 3、员工流动率越高说明员工的( )越低。 4、下列不属于控制压力后果的方法是( )。 5、某民营企业一位姓姚的车间主任,手下有十几号工人,他对自己“独有”的领导方式感到颇为自豪。他对手下人常说的一句口头禅就是:“不好好干回家去,干好了月底多拿奖金。”可以认为,姚主任把他手下的工人都看作了是( )。 A.只有生理需要和安全需要的人 B.只有生理需要和归属需要的 人 C.只有归属需要和安全需要的 人 D.只有安全需要和尊重需要 的人 6、下列属于生活层面压力源的是( )。 A.住房 B.人际关系 C.工作条件 D.角色冲突 A.工作负荷 B.角色冲突 C.角色模糊 D.职业生涯发展 A.高度压力 B.轻度压力 C.适度压力 D.情境压力 A.海德 B.霍夫兰德 C.费斯廷格 D.勒温 7、下列属于工作层面压力源的是( )。 8、当个体获得最佳工作绩效时,应该处于( )压力下。 9、认知失调理论的提出者是( )。 10、某公司来了一位新员工,工作一段时间后,领导发现该员工工作热情饱满,业绩提高很快。对于这种情况,除了按公司激励制度的正常规定给予相应奖励外,如果你作为该公司的领导,最赞同进一步采取以下哪种做法?( ) A.及时肯定他的进步,鼓励他取得更大的成绩 B.顺其自然,让他通过自我激励不断提高绩 效 C.给他提供进一步提高业绩的方法与程序指 导 D.充分肯定他的成绩,并提醒他不要骄傲自 满 二、多选题 1、EAP的实施步骤包括( A.把脉与诊治 B.宣传教育 C.计划和控制 D.咨询 E.全员培训 2、内容型激励理论包括( A.成就需要理论 B.目标设置理论 C.ERG理论 D.需要层次理论 E.双因素理论 3、态度改变的理论主要有 ( A.认知平衡理论 B.认知失调理论 C.参与改变理论 )。 )。 )。 D.人本主义理论 E.精神分析理论 4、下列属于压力学说的是( )。 A.内部平衡说 B.认知评价说 C.精神分析说 D.个体-环境匹配说 E.人本主义说 5、态度包含的成分有( )。A.心理成分 B.认知成分 C.情感成分 D.意向成分 E.个性成分 6、EAP解决的内容包括( )。 A.职业生涯规划 B.处理压力所造成的反应 C.改变个体自身的弱点 D.缩减成本 E.处理造成问题的外部压力源 7、态度具有的特点是( )。 A.稳定性 B.对象性 C.社会性 D.两极性 E.内隐性 8、以下属于工作层面压力源的是( A.工作超负荷 B.角色冲突 )。C.工作条件 D.工作的复杂性 E.人际关系 9、阿尔德弗的ERG理论所包含的需要是( )。 A.物质需要 B.关系需要 C.生存需要 D.成长需要 E.精神需要 10、工作满意员工具有的行为表现是( )。 A.劳动效率高 B.缺勤率低 C.流动率低 D.遵纪守法 E.工作变动频繁 三、判断题 1、工作负荷分为工作超负荷和工作负荷不足两种。( ) √ × 2、根据双因素理论,奖金属于保健因素。( ) √ × 3、认知平衡理论的提出者是凯而曼。( ) √ × 4、通常情况下,运用奖励这种强化手段效果要好于惩罚。( ) √ × 5、工作压力感受性是指个体对工作压力源或压力事件的敏感程度。( )√ × 6、态度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在后天的生活环境中学习形成的。( ) √ × 7、凡是压力对个体都具有负面影响。( ) √ × 8、工资越高,工作满意越高。( ) √ × 9、结果一样就公平。 ( ) √ × 10、一般说来,A型人格的个体比B型人格的个体更容易体验到压力。( √ × )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