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应用研究
来源:华佗健康网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应用研究 符安丽 齐先涛 (1.淮滨县恒威建筑安装有限责任公司,河南信阳464400;2.淮滨县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管理站,河南信阳464400) 摘要:本文主要以某大体积混凝土工程为例展开实证研究,细致的分析了大体积混凝土的施工技术,提出了相应的建议,希望 能够进一步规范施工技术,为项目质量提供保障。 关键词: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混凝土 中图分类- ̄一-:F‘406.3;TU755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8—0155(2015)o4—0180—01 1施工案例介绍 某公寓楼坐落在市区繁华地段,项目建筑面积为 8.1万nl ,风压值为0.58kN/m ,抗震烈度8。,主要包 括2座楼,并且还具有电梯、配电室、车库、物业室等。 为确保混凝土施工顺利进行,还在项目施工现场配备 了混凝土搅拌机四台,初步预计需要6100m 混凝土, 同时浇筑主要以分段分层模式进行。为充分确保混凝 土质量,项目施工方明确提出了大体积混凝土施工需 要满足的条件:第一,混凝土体积稳定性,即项目中的 混凝土,一定要抵抗理化作用下变形,并且还应当具有 非常不错的耐久性与抗渗性,在硬化的整个过程中,均 应当对其体积变化进行控制。第二,收缩性,也就是无 负载条件下,其应当具有充分的抗收缩变形能力,以避 免浇筑过程中发生开裂现象。第三,混凝土徐变的控 制,也就是施工过程中应当将其强度改变幅度控制好, 降低其结构裂缝的增加,并且防止出现预应力损失。 第四,控制混凝土材料质量,项目的主要原料为砂石骨 料、水泥等,使用它们的时候,一方面应当对其用量进 行控制,另一方面还应当充分确保其质量合格。 2施工技术应用建议 2.1原材料的选用 施工过程中所需原材料主要包括沙石、水泥、水、 外加剂等,它们应满足以下条件:第一,水泥。项目使 用矿渣硅酸盐水泥,其水化热相对较低,其耐久性、抗 冻性、强度相对较好。选用过程中,应当弄清楚它的标 号与出厂时间,同时应当保管好散装水泥,一定不能用 过期的水泥。第二,砂石。根据有关检验方法与质量 标准,确定的沙石的含泥量与粒径必须适宜,在这里, 石子理想粒径是18.25 mm,同时其含泥量一定要小于 1%。第三,水。根据《混凝土拌合用水标准》里面的具 体要求,应使用自来水,其水质必须进行检验,满足标 准。第四,外加剂。先实施相应的试验,来掌握其试用 效果与工作性,比如控制其含碱量,这样可以降低碱集 料反应的问题,有助于保持混凝土结构耐久性,其使用 量必须适中,这属于对混凝土水分、凝结、强度等方面 收稿日期:2015—02—13 作者简介:符安丽(1975一),女,河南淮滨县人,毕业于信阳 建筑工程学校,助理工程师,现在淮滨县恒威建筑安装有限责任 公司工作。 l80 进行有效控制的关键,其使用量一定要保持最佳,要不 然将会产生相反的功效。主要包括三种类型:早强剂、 缓凝剂、减水剂,施加过程中,应当按照水泥与粉煤灰 用量,水泥水化热状况,适当进行调整。第五,粉煤灰 掺和。其可以降低发热量,同时可以降低干缩与增加 早期徐变等,值得注意的是,其有助于混凝土的抗裂。 比如,水泥量为150kg/m 时候,在里面加入粉煤灰 200kg/m。以及一定的减水剂,这样获得的混凝土最高 强度为40MPa,该强度大小的混凝土,具备抗冻融循环 性,同时使cl一的扩散性能有所提升。 2.2混凝土配合比的设计 设计过程中,混凝土的强度等级属于其中的基本 要求。设计主要包括以下三步:第一,测定砂含水率。 在各砂堆随机抽取五个点,各点取砂1kg,把五个点的 样品混匀,然后从中取50g进行测量,先后放到炒盘、 烘箱中对其实施烘烤,接着将鼓风机打开来控制火候, 然后将样品取出9等到其冷却以后进行称重,从而计算 出其含水率。第二,测定石含水率。随机从各石堆中 选择五点抽样,各点抽样量为2kg,将它们充分混匀,从 中选择1kg进行测量,接着对其进行烘烤,冷却后称 重,最后求解出这一指标。第三,计算配合比。案例项 目的砂、石、水等用量,主要根据测定获得的标准来确 定。第四,调整骨料级配。为对骨料的粒径进行控制, 应当控制水泥用量,利用这种方式来对其级配进行调 整,比如四级配混凝土(粒径为150 mm),当水泥量降 低4%之后,能够调整它的粒径至120ram,于是变成了 三级配。调整过程中,应当对其强度的改变进行观察, 在此基础上,还应当检验能否便于控制其水化热。 2.3底板混凝土质量的控制 第一,现浇混凝土的偏差范围。主要偏差控制内 容涉及轴线位移、标高、柱墙垂直度、截面尺寸、预留 管/孔/洞中心线位置、表面平整度等,各个方面都存在 相应的国标与内控标准,开展混凝土施工的时候,一定 要有效控制偏差,使其处于上述2标准之间。 第二,搅拌与运输。案例项目现场配备搅拌机三 台,主要基准参考商砼的配合比,现场仅仅生产很少 量。搅拌环节主要包括以下几步:①应当在架低上固 定搅拌机,接着对外壳保护措施与电源的接通状况进 行检查;②加入矿粉、低碱水泥等,然后将其混匀并对 混凝土进行试配; (下转第191页) 后,表明导水裂缝带高度和跨落带高度分别为62.53m 和42.73m,裂采比及垮采比分别为l2.5l和8.55倍。 4结论 对比三种探测手段,钻孔彩色电视探测方法是最 佳的探测方法。由于受到覆岩层以及施工因素的影 响,钻孔冲洗液漏失量探测技术得到的结果存在着一 定的误差,但是作为传统的研究方法,还是具有一定的 有效性和参考性的,相比之下瞬变电磁探测则误差更 大一些,由于受到井下复杂条件的影响,往往结果具有 不确定性。对M煤矿工作面采空区覆岩层“两带”高 度探测结果进行综合考虑后,表明导水裂缝带高度和 到这个宽度上,把全部的区段连为板带整体,后浇带模 式主要包括V形、T字形、企口形、平直形。具体步骤 如下:①将其浇灌时间、宽度、间距等控制好,在进行了 对比之后可知,其浇灌时间是2至6周,宽度是100em, 间距处于20m一30m范围内,这时相对较好;②按照项 目的具体需求,将界面结合的质量控制好,避免有外界 物侵入,针对软基土体上拱这一个现象,可以用竹脚手 片、48钢管等为材料制备底板,将其放到软基上面;③ 经由计算,对设置效果进行检验。 第五,振捣。案例项目开展中,这一个环节主要是 利用ZX一50插入式振捣棒实现,振捣的时候,应当把 跨落带高度分别为62.53m和42.73m,裂采比及垮采 比分别为12.51倍和8.55倍。通过相关文献显示M 煤矿井下突水的主要水源是裂隙孔隙的承压含水层地 下水,作为充水的主要通道是顶板导水裂缝带,因此本 文的研究对于M煤矿防治水灾具有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许延春,等.综放开采覆岩“两带”高度的计算公式及 适用性分析[J].煤矿开采,2011,16(2):4—7. [2]李强,等.大平煤矿水库下北一南一综放面覆岩破坏规 律总结[J].矿山测量,2011,O1:72—75. [3]王福厚.高位钻孔抽放瓦斯冒落带及裂隙带高度确定 方法[J].煤炭技术,2008,27(8):75—76. [4]陈利,等.瞬变电磁技术在煤矿井下的应用[J].煤炭技 术,2007,26(5):106—108. (责任编辑:焦蓬华) (上接第180页) ③搅拌过程中,应当对该环节的砂浆损失率进行认真 分析,可把石子量减半,同时将其和易性、坍落度、水灰 比等控制好,充分确保其质量。运输环节,车辆运行以 前,应当检查其状况,并对装料车辆进行清洗,运输的 时候应当将车上的混合料覆盖,通过这种方法来防止 其水分损失。应当于混合料初凝前将其送至现场并使 用,要不然应当废弃。 第三,浇筑混凝土。浇筑前,应当仔细对相关工具 的状态进行检查,防止这个过程中机械发生问题,并且 还应当全方位检查每一个部位的预埋件、钢筋、模板 等;在这个环节中,控制重点是温度,理论上以10℃最 为适宜,然而必须超过5℃,并且还应当持续浇筑,科 学部署各个位置先后次序;浇筑的时候,应当防止对钢 筋的状态产生影响,比如浇筑剪力墙混凝土的时候,布 料杆前,应当布设软管来运送混凝土,也可以将一块木 板铺在浇筑面上,避免混凝土对钢筋产生撞击;浇筑过 程中,应当妥善解决泌水现象,具体可以预留泄水孔, 浇筑过程中要是发生泌水,那么则可以利用泄水孔尽 快将其排出,防止出现收缩裂缝与粗骨料下沉等现象。 第四,设置后浇带。这个环节旨在对温度伸缩缝 不能确保结构整体性的不足进行弥补,其设置过程如 下:把结构分为若干个长度相等的区段,同时各区段相 互的宽度适中,然后在预定时间范围中将混凝土浇筑 握下列几点:①振捣棒尽可能地将钢筋密集处避开,要 是这一个型号的振捣棒不容易插进,那么应当选用别 的型号;②其插点排列次序必须保持均匀,同时还应当 有规律的移动,通过这种方式来防止发生漏振问题,然 而,一定不要与钢筋、模板等接触;③必须快插慢拔振 捣棒,并且振捣时间要适中,一定不要过长或者过短, 实践中应当充分考虑混凝土表面的变化状况,有效的 控制,当有浆液出现后,就能够将其移至别的位置;④ 按照底板混凝土的浇筑量,观察是不是产生冷缝,同时 按照混凝土的坍落度,把振捣棒插进,深度保持在 50mm以上,要不然将会有混凝土缝出现,同时会对混 凝土的结合产生负面作用。 第六,养护。浇筑混凝土之后,为防止其内外温差 改变而对其自约束应力产生影响,为使其抗裂能力、抗 拉强度等有所提升,应当对其实施全方位的养护。案 例项目开展过程中,主要是通过以下三种方式进行养 护:①封闭式养护,即浇筑完成以后,对其表面温度的 下降进行控制,以避免其出现早期干裂现象;②表面保 温养护,也就是按照保护的相关要求,对那些暴露相对 较大的混凝土实施表面保温,通过这种方式来避免外 界温度的急剧降低,具体来说,能够通过吸水率与导热 系数相对偏小的保温材料实现,例如软木板、气垫薄膜 等,除此之外,还应当按照外部温度的改变,严格把握 保温时间,比如,阳光直射的混凝土,以1—2天为最 佳;③表面洒水保湿养护,等到其表面终凝后,在保温 养护的前提条件下,将塑料薄膜覆盖在表面上,同时还 应当对其进行定时洒水养护,时间在12d左右为宜,这 属于避免其发生开裂的一种比较奏效的方式。 3结束语 经由一系列的研究,我们掌握了大体积混凝土施 工技术的应用,然而因具体施工时往往会有很多不确 定性因素存在,使得应用有关技术方法存在一定的难 度,所以,在使用上述各种技术的过程中,一定要充分 考虑项目具体状况,防止出现偏差。 参考文献: [1]梁锡浓.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 研究[J].房地产导刊,2012,12. [2]陈胜辉.地下室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应用探讨[J].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03,3. (责任编辑:焦蓬华) l9I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