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会计》课程大纲
一、本课程的总体内容
《基础会计》课程的全部知识内容由相互联系、紧密结合的十章组成。其内容结构体系及课程知识模块见图一:
以会计基第一章 总论 与本课程相关的会计本理论为第二章 账户设置 基本理论,为以下各章指导,对第三章所研究的各种会计核各种会计第四章 复式记账 会计凭证 算方法的建立及其应核算方法第五章用提供理论支撑 及技术方第六章 会计账簿 制造业企业主要经济业务的核算 法的综合第七章 成本计算 会计核算中常用的七应用,使第八章 财产清查 种基本方法,以及处理之融会贯第九章日常业务的技术方法 通 第十章 财务报告 会计核算组织程序 图一 本课程内容的结构体系及其知识模块 1
各章的基本内容概述如下:
第一章:主要介绍会计基本理论的有关内容,包括会计产生和发展的大体历程,会计与社会环境特别是其与经济环境之间的密切关系;会计的基本含义,会计核算对象的基本内容;会计目标和会计假设的内容及其意义;对会计信息质量的要求;会计的任务与会计的基本方法。本章内容为后续各章关于会计核算方法的研究提供相应的理论依据,同时起到对课程的全部内容导航和指引作用。
第二章:重点介绍会计核算的第一种方法——账户设置。其中所讲述的会计要素问题也应属于会计基本理论的组成部分,但因其与会计账户的设置方法密切相关,故放在本章讲述,以便为账户设置方法的研究提供直接的理论依据。账户的设置是会计核算七种方法中的首要方法。为此,本章主要介绍会计要素的含义及其具体内容;由会计要素组合而成的会计等式的含义与种类,经济业务的类型及其对会计等式的影响;会计科目是设置账户的直接依据,本章将介绍会计科目及会计账户的含义及其相互关系;介绍各类账户的基本结构;会计账户的基本设置方法;会计账户的设置与会计对象、会计要素、会计等式、会计科目之间的密切关系。
2
第三章:重点介绍会计核算的第二种方法——复式记账。复式记账法是对发生的经济业务在有关账户中进行登记的具体方法,也是会计人员必须掌握的技术方法。主要介绍复式记账的基本含义、复式记账的理论依据与作用;复式记账的具体方法——借贷记账法的含义及其内容,包括借贷记账法的记账符号、账户结构、记账规则、分录编制和试算平衡方法等;在此基础上,介绍总分类账户与明细分类账户平行登记的含义及其要点。为借贷记账法和平行登记方法的熟练运用奠定基础。
第四章:重点介绍会计核算的第三种方法——会计凭证。会计核算是以账户和复式记账为核心的一个完整系统,取得和编制会计凭证是会计核算工作的起点,审核会计凭证是保证实行会计监督职能的重要环节。本章将重点介绍会计凭证的含义及其种类;原始凭证的填制要求、填制方法与审核要求;记账凭证的填制要求与填制方法,记账凭证的审核要求。
第五章:重点介绍会计核算的第四种方法——会计账簿。会计账簿是会计中用以开设账户进而具体登记经济业务的一种重要工具。本章将主要介绍会计账簿的含义;会计账簿的设置原则;会计账簿的种类;序时账簿、分类账簿的格式及其登记方法;账簿的登记规则;更正错账的方法和结账与对账的方法。
3
第六章:结合制造业企业的主要经济业务的账务处理,对前几章中学习的账户设置、复式记账、会计凭证的登记与审核和会计账簿的登记等核算方法加以综合应用,以达到熟练掌握和运用这些会计核算方法的目的。本章将首先介绍制造业企业主要经济业务的内容;企业会计处理基础的含义、内容和运用方法;在此基础上,具体介绍制造业企业资金筹集业务、供应过程业务、生产过程业务、销售过程业务、其他业务收支与期间费用和财务成果计算与分配等业务的核算方法。
第七章:接续介绍会计核算的第五种方法-—成本计算。本章主要介绍制造业企业成本计算的含义、意义、原理和要求;利用会计账簿提供的资料,对制造业企业在供应过程、生产过程和销售过程三个过程中各种计算对象成本的计算方法。这一章的内容与上一章的内容有着密切联系,在成本计算的举例中还将用到上一章有关的会计核算资料。
第八章:重点介绍会计核算的第六种方法——财产清查。这一章将重点介绍财产清查的定义、意义和种类;存货盘存制的实地盘存制和永续盘存制,特别是永续盘存制的定义及其具体做法;在以上两种存货盘存制度下确定期末存货数量、计算本期发出存货成本和期末存货成本的具体方法;两种存货盘存制度的优点与
4
缺点及其适用性;货币资金的清查及账务处理方法;“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的编制方法;实物财产与往来款项的清查及账务处理方法;财产清查结果的账务处理方法。
第九章:重点介绍七种会计核算方法的第七种方法—财务会计报告。主要介绍财务会计报告的定义、作用和种类;财务会计报告中会计报表的基本编制方法,特别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的基本结构和内容,以及这两张报表的基本编制方法。
第十章:将在前面分别介绍会计核算基本方法的基础上,主要介绍在手工记账模式下会计凭证、会计账簿和会计报表与记账程序相互结合使用的方式,即的会计核算组织程序。主要介绍会计核算组织程序的意义、设计原则和种类,以及在不同会计核算组织程序下需要采用的会计凭证与会计账簿的种类;在记账凭证核算组织程序、科目汇总表核算组织程序和汇总记账凭证核算组织程序下的账务处理步骤;汇总记账凭证和科目汇总表的编制方法;不同会计核算组织程序的特点、优缺点及适用范围。以便全面熟悉本课程的所有内容,达到对所学的会计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综合加以运用的目的。
5
二、本课程的学习目标
本课程是会计学专业学生的专业基础课。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掌握基础会计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为学生后续的专业课学习奠定专业理论与方法基础。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以基础会计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作为课程的知识点,通过系统讲授,使学生全面掌握基础会计的相关知识,培养学生善于运用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研究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还要培养学生的专业兴趣和专业素养,为学生将来从事会计及与会计相关的工作奠定职业和能力基础。 三、本课程的性质
本课程是经济管理特别是会计专业的专业基础课,它对于学生学习经济管理专业的其他课程起着奠基和引导作用。由于基础会计的研究对象具有显著的技术性和综合性的特点,因此,学好这门课程也需要具备基本的相关学科的知识储备。作为一门专业基础理论课程,基础会计的研究领域主要是以基本的会计理论为指导,主要研究会计基本方法的内容及其应用方法。而这门课程所介绍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也
6
可以作为其他应用型专业课的待检验的命题或各种对策研究的起点。 四、本课程在所属专业中的先修后修关系图
按照会计“管理活动论”的观点,会计本身就是一种经济管理活动。因此,学生在掌握了一定的经济学和管理学知识的基础上学习《基础会计》这门课程是大有裨益的;由于《基础会计》课程的“基础性”特征,又可以为后续专业会计等课程的学习储备必要的知识。因此,本课程在所属专业中的先修后修关系可如图二所示:
管理学 经济学 基础会计 中级财务会计 高级财务会计 其他专业会计 图二 本课程在所属专业中的先修后修关系
7
五、本课程的知识点
本课程共设计了88个知识点,全面覆盖了该门课程的主要内容。知识点的总体分布情况见图三: 第一章 总论 相关的会计基本理论: 第二章 账户设置 共16个知识点(1~16) 各种会计第三章 复式记账 核算方法第四章 会计凭证 的综合应 第五章 会计账簿 用:共29第六章 制造业企业主要经济业务的核算 个知识点第七章 成本计算 会计核算方法:共43(39~
第八章 财产清查 个知识点(17~38;61;83~第九章 财务报告 62~82) 88) 第十章 会计核算组织程序 图三 本课程知识点的总体分布
8
根据各章的主体内容设计的知识点及其重要程度如下: 第一章 总论
知识点1 会计的产生及其发展历程 重要程度:
知识点2 会计与社会环境的关系 重要程度:
知识点3 会计的基本含义 重要程度:
知识点4 会计对象的含义及其基本内容 重要程度:
9
知识点5 会计目标 重要程度: 知识点6 会计假设 重要程度:
知识点7 会计信息质量要求的含义及其内容1 重要程度:
知识点8 会计信息质量要求的内容2 重要程度:
知识点9 会计的任务与方法 重要程度:
10
第二章 账户设置
知识点10 会计要素的含义及其具体内容1 重要程度:
知识点11 重要程度:知识点12 重要程度:知识点13 重要程度:知识点14 重要程度:会计要素的具体内容2
会计要素的具体内容3
会计要素的具体内容4 会计等式1
11
知识点15 会计等式2 重要程度:
知识点16 经济业务类型及其对会计等式的影响 重要程度: 知识点17 会计科目 重要程度: 知识点18 账户设置 重要程度:
第三章 复式记账
知识点19 复式记账的含义、理论依据与作用 重要程度:
12
知识点20 借贷记账法的含义及其记账符号 重要程度:
知识点21 借贷记账法的账户结构 重要程度:知识点22 重要程度:知识点23 重要程度:知识点24 重要程度:知识点25 重要程度:
借贷记账法的记账规则
借贷记账法的分录编制
借贷记账法的试算平衡 账户的平行登记
13
第四章 会计凭证
知识点26 会计凭证的含义及其种类 重要程度:
知识点27 原始凭证的填制与审核 重要程度:
知识点28 记账凭证的填制与审核 重要程度:
第五章 会计账簿
知识点29 会计账簿的含义与意义 重要程度:
14
知识点30 会计账簿的设置原则与种类 重要程度:
知识点31 序时账簿的格式及其登记方法 重要程度:知识点32 重要程度:知识点33 重要程度:知识点34 重要程度:知识点35 重要程度:
分类账簿的格式与登记方法 账簿的登记规则 更正错账的方法
结账的含义、内容及基本方法
15
知识点36 对账的含义、内容及基本方法 重要程度:
知识点37 错账的原因与查找方法 重要程度:
知识点38 账簿的更换与保管 重要程度:
第六章 制造业企业主要经济业务的核算 知识点39 制造业企业主要经济业务的内容 重要程度:
知识点40 企业会计处理基础的含义及其内容重要程度:
16
知识点41 权责发生制基础及其应用 重要程度:
知识点42 权责发生制下期末会计账项的调整 重要程度:知识点43 重要程度:知识点44 重要程度:知识点45 重要程度:知识点46 重要程度: 实收资本的核算 负债的核算
材料采购按实际成本法的核算
材料采购按计划成本法的核算
17
知识点47 固定资产购置业务的核算 重要程度:
知识点48 生产费用与生产成本及其一般处理程序 重要程度:知识点49 重要程度:知识点50 重要程度:知识点51 重要程度:知识点52 重要程度:
直接材料费用的归集与分配的核算
直接人工费用的归集与分配的核算
制造费用的归集与分配的核算
完工产品成本结转的核算
18
知识点53 主营业务收入的核算 重要程度:
知识点54 销售费用与营业税金及附加的核算 重要程度:知识点55 重要程度:知识点56 重要程度:知识点57 重要程度:知识点58 重要程度:
主营业务成本结转的核算
其他业务收支与投资收益的核算 期间费用的核算
营业外收支与所得税的核算
19
知识点59 利润指标的基本计算方法 重要程度: 知识点60 利润形成的核算 重要程度: 知识点61 利润分配的核算 重要程度:
第七章 成本计算
知识点62 成本计算的含义及其作用 重要程度:
知识点63 成本计算的意义、要求与原理重要程度:
20
知识点64 成本计算的一般程序 重要程度:
知识点65 材料采购成本的计算 重要程度:
知识点66 完工产品成本的计算 重要程度:
知识点67 主营业务成本的计算 重要程度:
第八章 财产清查
知识点68 财产清查的含义与种类重要程度:
21
知识点69 存货盘存制度——永续盘存制 重要程度:
知识点70 存货盘存制度——实地盘存制 重要程度:知识点71 重要程度:知识点72 重要程度:知识点73 重要程度:知识点74 重要程度:
货币资金的清查方法
实物资产与往来款项的清查方法
财产清查结果的含义及其处理原则
库存现金清查结果的账务处理
22
知识点75 存货与固定资产清查结果的账务处理 重要程度:
知识点76 往来款项清查结果的账务处理 重要程度:
第九章 财务会计报告
知识点77 财务会计报告的含义及其组成内容 重要程度:
知识点78 财务会计报告的作用与编制要求 重要程度:
知识点79 资产负债表的含义与作用 重要程度:
23
知识点80 资产负债表的结构、内容与编制方法 重要程度:
知识点81 利润表的含义与作用 重要程度:
知识点82 利润表的结构、内容与编制方法 重要程度:
第十章 会计核算组织程序
知识点83 会计核算组织程序的含义与设计原则 重要程度:
知识点84 记账凭证核算组织程序 重要程度:
24
知识点85 汇总记账凭证核算组织程序 重要程度:
知识点86 科目汇总表核算组织程序 重要程度:知识点87 重要程度:知识点88 重要程度:
科目汇总表的编制方法及其优点
日记总账核算组织程序
25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